乘客可以透過智能手機開啟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東鐵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而東鐵綫過海段列車的動態測試於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間的通宵時段進行,工程已於2022年2月1日完工並交付車務部,以進行全面試營運,並預計於同年5月15日通車[32][33]。 1956年9月24日,馬料水車站啟用,並於1967年1月1日起配合香港中文大學逐步落成而改名大學車站。
而港鐵表示已特別在東鐵綫各站採取相應措施,包括在月台邊緣加設照明閃光提示乘客、加裝膠條縮窄空隙、貼上大型提示標語、安排月台助理和以廣播提醒乘客小心空隙,但長遠需要等到沙田至中環綫項目落成,採用車身較闊的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及加裝月台伸縮踏板,才可解決月台空隙問題[112]。 然而由於東鐵綫本身歷史悠久,月台無法承受五百公斤閘門帶來的額外重量,故此需要加固月台,如以鋼製強化支架支撐[113]。 火車尾班車2025 在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上港鐵概括指出加裝月台閘門的困難包括月台結構的限制、現有信號系統和列車的限制以及月台空隙較闊帶來的安全風險,綜合各個因素後港鐵公司認為同步進行沙中綫計劃及在東鐵綫加裝自動月台閘門的工程是較理想的方案[114]。
火車尾班車: 登人工島須從大橋珠海口岸出發 車票售約200港元
1996年8月某日下午約5時50分,上水站列車信號系統控制室因電路板燒毀,導致電腦信號系統失靈,事故期間太和站至羅湖站列車服務停頓約25分鐘,而九鐵亦提供接駁巴士接載乘客往返太和站至上水站,直到當晚約7時全綫服務才恢復正常,期間約有一萬人受影響。 而九鐵工程人員估計系統故障可能是受控制室外銅製電線被雷電擊中有關,事後九鐵決定將銅製電纜更換成光纖電纜,但新的光纖系統需要待至1998年末才投入使用[83]。 月台閘門約1.7米高,為港鐵首次將月台門合約批予中國內地承辦商[53]。 東鐵綫自通車以來並未有安裝月台幕門或月台閘門,港鐵曾表示在現有車站加裝月台閘門工程需要配合沙田至中環綫通車與新購置的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以及須進行月台加固工程以承托閘門重量。 火車尾班車2025 而東鐵綫部分車站月台與列車之間的空隙較闊或高度相差較大,故須通過加裝月台伸縮踏板以解決問題。 港鐵曾於2008年在羅湖站試驗加裝月台伸縮踏板,但試驗效果不理想並在進行月台加固工程時拆除,現已改為與加建月台閘門工程一并進行。
除A出口與B出口相連外,目前車站大堂內並沒有非付費通道連接4個出口。 行人如不進入付費區而須來往4個出口之間,須繞經旺角東站巴士總站。 目前北上及南下東鐵綫列車主要使用2號及3號月台,月台設計彎曲,因此空隙較大,是東鐵綫目前三組空隙黑點的月台之一。
火車尾班車: 旺角東站
2021年10月6日,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東鐵綫計劃增設白石角站,為改善白石角與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香港政府將會邀請港鐵進行研究,研究以現時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東鐵綫白石角站[131]。 由於東鐵綫大部分路段屬於露天路段,讓不少九龍中及新界東居民飽受噪音騒擾,其後經九鐵、區議會與環境保護署據理力爭,隔音屏障才能於1991至2001年期間開始裝設[98]。 1984年11月25日早上8時50分,一列九廣鐵路-英段客運列車在到達上水站落客後,列車需駛入中線路軌,以便調頭後再駛入該站南行月台。 火車尾班車2025 當列車在駛至分岐口,轉轍器沒有將列車引入中線路軌,列車因而駛入安全側線。 因超速行駛,列車收掣不及,撞上止衝擋,列車第一卡因撞擊斷開兩截,凌空彈起再壓斷一條電纜柱,然後翻側,斷開的後半截車卡壓著橫放了包括車頭的前半截車卡。 火車尾班車2025 當時車上有兩名職員,於車頭的車長及時逃生,僅受輕傷,司機則在列車另一端,未有受傷。
- 其路綫色為淺藍色,連接位於北區的羅湖站、元朗區的落馬洲站及中西區的金鐘站,並大致呈南北走向,路綫全長約47.5公里,共設有16個車站[4],是香港境內第二長的重型鐵路客運綫,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5]。
- 直至2012年中,A出口重新出現於車站街道圖中[6],10月左右正式名為「政府合署停車場」[7]。
- 公共運輸處處長吳俁之指出,柳營火車站前轉乘環境優化工程由丁尺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除了基本交通功能,更採現代設計手法,不但視覺上富穿透的節奏感,動線上也營造出適合洄游其中的豐富行走體驗。
- 而港鐵表示進行搶修關係,未能提供接駁巴士服務,又表示基於安全考慮,未能讓乘客落車。
- 而且,東鐵綫亦吸引了不少水貨客、跨境學生、中國大陸旅客(東鐵綫能連接福田口岸與羅湖口岸)以及馬迷(馬場站在沙田馬場有賽馬賽事時或進行雙邊投注時會開放)等區外甚至境外居民乘搭,增加東鐵綫的乘客量。
- 而自東鐵綫過海段通車以及邊境車站重開後,其最繁忙路段再度回復為大圍站至九龍塘站,載客率約83%[74]。
- 其中荃灣綫和觀塘綫在加強服務後,班次最頻密時維持2分多鐘一班車。
台南市交通局主辦「柳營火車站前轉乘環境優化工程」再獲肯定,繼去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畫設計類金質獎之後,日前更入選世界知名建築網站Arch Daily,藉由入選Arch Daily網站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力,也提升台南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有內地旅客稱目睹海豚跳出海面,並對大橋讚不絕口,「是世界級的橋樑,為我們中國點讚!」亦有旅客透露,島上活動時間僅得40分鐘,不夠一小時,但他仍建議可登島感受大橋工程的了不起。 因應兩鐵合併,旺角車站於2007年12月2日起而更改為「旺角東站」,以免與前地鐵荃灣綫及觀塘綫的旺角站混淆。 事實上,旺角東站與旺角站並非正式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抑或單程票,均當作兩段車程處理,需繳付再入閘收費。 過去九廣鐵路仍未電氣化前,由於那時的柴油火車速度慢而且班次疏,很多人會直接橫過路軌,雖然九廣鐵路局已在路軌旁竪立警告牌,警告市民切勿貪一時之便在路軌上行走,但仍無阻人們違規橫過路軌。 據當時報章報道,在1977年有10人死於火車意外,25人受傷;在1978年的9個月內,有4人被柴油火車輾斃。
火車尾班車: 虎尾糖廠今開工產糖2萬公噸 全國唯一小火車同步啟航
通常直通車會全程使用東鐵綫的正線(羅湖-火炭-紅磡),並在整段九廣鐵路(廣深鐵路及東鐵綫)上以指定十輛韶山8型電力機車(廣鐵)或Lok 2000型電力機車(港鐵)牽引。 為協助東鐵綫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亦於羅湖站/落馬洲站抵港大堂、大圍站2號月台通道、金鐘站大堂/轉車通道以及上水站C出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東鐵綫未來四班列車的抵站時間以及終點站[註 3]。 東鐵綫(英語:East Rail Line),前稱九廣東鐵(英語:KCR East Rail),在香港街坊俗稱為東鐵、火車,是港鐵一條營運中的鐵路路綫。 其路綫色為淺藍色,連接位於北區的羅湖站、元朗區的落馬洲站及中西區的金鐘站,並大致呈南北走向,路綫全長約47.5公里,共設有16個車站[4],是香港境內第二長的重型鐵路客運綫,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5]。 在開出尾班車後,乘客無法使用鐵路服務前往目的地,直至翌日服務開始為止,屆時乘客需要使用其他交通工具(例如通宵巴士、的士)來前往目的地。 在尾班車開出前後,更會有廣播提醒乘客,以免錯過尾班車或提示乘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而港鐵表示進行搶修關係,未能提供接駁巴士服務,又表示基於安全考慮,未能讓乘客落車。 港鐵表示,東鐵綫列車服務在翌日凌晨2時44分恢復正常,但由於凌晨列車服務已停止,加上要進行維修工程,不能再發車接載滯留的乘客,故逾千名乘客被迫滯留車站過夜甚至列車車廂內過夜[86]。 東鐵綫部分車站月台設計非常狹窄,導致相關月台(往金鐘方向)經常成為的人流瓶頸位「重災區」[119][120]。
火車尾班車: 時間表及車費
除大學車站外,1960年代亦有另外兩個車站曾經改名:大埔車站改名為大埔滘車站;而油蔴地車站則改名為旺角車站。 而在翌年4月26日,一列軍用蒸氣火車在紅磡車廠爆炸,造成6人死亡,促進了九廣鐵路柴油化的進程[14],直至1962年9月2日所有蒸汽火車由柴油機車取代。 高鐵接通香港與73個內地車站,前往深圳、東莞及廣州,可選乘短途列車;乘搭長途列車,更可前往較遠地方,如潮汕、廈門、上海 及北京等。
火車尾班車: 沙田至中環綫
現時,旺角東站是東鐵綫九龍沿途各站之中,唯一一個非轉車站,而不少市民依然沿用兩鐵合併前的俗稱「旺角火車站」稱呼此站。 旺角東站(Mong Kok East Station)為港鐵東鐵綫車站之一,位於旺角聯運街,地處油尖旺區及九龍城區之間[4],行政上則屬油尖旺區管轄。 前九鐵早以計劃於落馬洲站至上水站之間的古洞興建古洞站,並接通未來的港鐵北環綫,舒緩由上水一帶前往屯門及元朗一帶的多重轉車問題。 火車尾班車2025 香港重光後,英國皇家空軍負責修復鐵路,並修復在香港境內僅有的車卡及機車作權充使用。 同年9月29日,英段鐵路恢復運作,皇家空軍於1946年5月1日將鐵路交回文職人員管理[13]。 其後,當局從英國訂購12輛Austerity 2-8-0蒸汽機車,這批機車於1948年抵港[13]。
火車尾班車: 虎尾糖廠今開工 小火車啟航
港鐵初時預計2020年全面完成[41][42][43][44][45][46][47][48][49],而馬場站及大埔墟站已率先進行月台加固及月台閘門安裝工程[50],為東鐵綫加裝月台閘門揭開序幕。 1930年,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爆發,城際直通車服務再度中斷運作。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中國駐軍在1938年10月末奉命炸毀石龍南鐵路大橋兩個橋墩以阻擋日軍南侵,廣九鐵路因而中斷。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及入侵香港,駐港英軍在香港保衛戰期間為拖慢日軍入侵的進度,於是派皇家工兵自行破壞英段的鐵路設施[10],包括拆毀羅湖鐵路橋及以爆破堵塞筆架山隧道,阻止日軍利用鐵路。 同年12月25日起香港淪陷,日軍立即維修英段鐵路[11],於1942年4月完成基本的整修,故鐵路可投入軍事運輸用途,其後復辦往返香港至廣州的直通車。
火車尾班車: 香港尾班車資訊網
經過深入的徹底調查,九鐵確定列車自動操作系統並非導致出現裂紋的直接因素,並於2006年8月6日獲政府批准,恢復東鐵以自動操作系統運作[84]。 1991年6月18日早上約8時45分,大學站以北(白石角貼近中文大學)路段的電纜嚴重折斷。 火車尾班車2025 一列九廣鐵路-英段北行客運列車剛巧駛經,由於車速甚高,而電纜被列車的集電弓勾著拖行,近1公里長的電纜遭扯脫。 東鐵綫主要以香港境內客運服務為主,服務範圍包括元朗區、北區、大埔區、沙田區、九龍城區、深水埗區、油尖旺區、灣仔區及中西區。
火車尾班車: 服務時間
風雨走廊則以柳營在地稻田中的蜻蜓翅膀為發想,採用金屬薄屋頂產生漂浮感,同時可讓光線滲入;柱腳為十字變斷面鋼柱,展現輕巧的姿態。 南市交通局長王銘德指出,譽為世界首屈一指且最具指標性建築媒體Arch Daily,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建築網站之一,截至2022年,每月有1790萬讀者,每月約有2.83億次頁面瀏覽量,為建築系學生必看網站。 交通局主辦「柳營火車站前轉乘環境優化工程」,由丁尺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作品於日前入選,已上刊供全球所有讀者閱覽。 「港珠澳大橋遊」首個班次已於今早(15日)出發,《香港01》到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視察,發現港人欲踏上人工島並不簡單,出入境香港至珠海到人工島,需要「過六關」共出入境六次。 若連同乘坐金巴的35分鐘,即港人需要坐車過橋4次,「遊車河」共兩個多小時。
火車尾班車: 香港境內客運服務
而自1982年起,九廣鐵路開始使用紙製車票,單程及來回車票均使用同款車票。 1993年,為了響應環保及提高車票耐用程度,九鐵公司引入了膠質磁性車票,新車票只能用於單次車程[來源請求]。 火車尾班車 而在兩鐵合併前,九廣東鐵屬於九廣鐵路(東部)票務系統,接受八達通及九鐵單程車票。
火車尾班車: 車站啟用
根據2014年立法會文件披露東鐵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及客量,若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得出100%飽和的載客率,而乘客量達5.87萬人次[121]。 而自2022年5月為配合東鐵綫過海段通車,需要由12卡車廂的列車全面改為9卡車廂的列車行駛後,因列車載客量減少,車廂擠迫的問題更加嚴重,甚至於不設企位的頭等車廂亦出現車廂滿座的情況[122][123]。 民主黨於該年5-6月進行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認為過海段通車後車廂變得更擠迫;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港鐵應取消頭等車廂。 而民主黨亦建議港鐵加密東鐵綫全日班次、將東鐵綫增至10卡車廂的列車行駛及將早晨折扣優惠擴展至所有港鐵車站[124]。 直到2023年5月,有傳媒就過海段已通車一年而訪問乘客及觀察客流量;而港鐵過境鐵路總管張志強再次強調9卡車廂的列車的運力能應付每日有約80萬人次的乘客。 他亦表示東鐵綫過海段呈現分流作用,而荃灣綫與觀塘綫於早上繁忙時間客量亦分別下降約兩成及一成[125][126][127]。
在受到沿綫部分路段附近居民的投訴後港鐵決定降低東鐵綫部分路段之行車速度。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東鐵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與2015年分別為約100%及約93%[70],而2016年同樣為約93%[71](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 而上述安排于同年2月6日起取消,而同日罗湖站亦恢复过境服务[40]。 火車尾班車2025 由2020年2月4日起,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擴散,羅湖站、落馬洲站及馬場站關閉,而城際直通車亦同樣停駛。 火車尾班車2025 2022年5月14日,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儀式在會展站舉行,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及行政總裁金澤培等皆有出席[35]。
至於1號月台通常留作備用,非繁忙時間及夜間或會有列車於該處停泊。 此站前身為1910年10月1日開幕的「油蔴地火車站」,1969年易名為「旺角車站」(Mong Kok 火車尾班車2025 Station),並於1980年代初九廣鐵路(英段)電氣化期間原址重建,全新電氣化規格旺角車站在1982年5月4日落成啟用。 雖然大部分東鐵綫全綫車站洗手間已經在2015年至2016年翻新,洗手間亦只提供座廁,但是東鐵綫少部分洗手間設計非常狹窄及使用率甚高,引致部分洗手間衛生問題日益嚴重。
他表示,每台娃娃機有電腦控制,難易不一,他只專注一台抓鵝的娃娃機,2個月花1萬多元,他經費從商家摸彩活動,換取免費夾,靠經驗、技術、運氣及友情支持,明年度他將全力推動「樂齡勇壯」系列活動。 76歲嘉義市政府退休教育處科員陳榮哲,參與市府防衰老「樂齡勇壯城」培訓,為送娃娃作公益、訓練專注力,繼在市區文化路夜市某遊樂場,抓娃娃換1支iPhone15、256手機獎品,最近再挑戰抓娃娃換機車,希望未來社區、老人日照據點能普設抓娃娃機,防衰老失智。 雲林縣虎尾糖廠今天開工,由台糖董事長楊明州主持拋蔗儀式,象徵全面開工,開工3個月製糖期預計榨蔗24.6萬公噸甘蔗,生產2.22萬公噸二砂糖。 國內唯一的小火車運蔗也同步啟動,高聳煙囪也開始吐出氤氳白煙傳出濃濃蔗香,將吸引全國鐵道迷前來參觀,台糖也將加強安全遊客防護。
火車尾班車: 月台類型
至於自12月11日(星期六)起連續四個週末,連同冬至、平安夜、除夕夜、聖誕及新年假期,港鐵將加強列車服務。 林明峯表示,全國僅剩雲林虎尾及台南善化糖廠有在製糖,虎尾產量最大,虎尾糖廠最大特色是唯一有五分車載運甘蔗原料,製糖期五分車穿梭市區及田間巷道,吸引許多鐵道迷來虎尾追拍,五分車每天約六個班次進出,往返一趟約一個半小時,時速約十五公里,市區降為十公里,提醒民眾,遇小火車行經不要闖平交道。 香港文匯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受傷人員分別被送往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積水潭醫院龍澤院區等醫院就近治療。 據北京交通微博發布消息,初步調查事故原因為雪天軌滑導致前車信號降級,緊急制動停車,後車因所在區段位於下坡地段,雪天導致列車滑行,未能有效制動,造成與前車追尾。 從事發現場視頻可清晰看到,列車有兩節車廂從連接處斷開,有乘客在斷開處躺臥。
火車尾班車: 路軌折曲事故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事發地周圍仍有大量工程救援車輛停靠待命,受損的列車車頭正被一架大型機械臂吊運到一旁拖車上,不遠處軌道上仍有多節列車車廂等待拖離。 火車尾班車 東鐵綫沿綫大部分均為地面路段,而且是大部份車站未有設置月台幕門/閘門的路綫(除了紅磡站、會展站、金鐘站已經安裝月台幕門之外),因此不時出現乘客墜軌事件,導致列車服務受阻。 全綫停駛期間,有3名乘客不滿被困車廂良久但得不到任何救援分別在粉嶺站與火炭站打開車門下車沿路軌離開,隨後職員協助他們從路軌返回月台。
另外,車輪與路軌的接口並非完全吻合而產生震動,令列車懸掛系統可能產生裂紋。 九鐵主席田北辰於2006年1月14日表示,管理局將每晚開會,確保東鐵可以安全行駛後才會開車,並承諾如再有主要組件或其綑綁的尼龍索帶鬆脫,九鐵將即時決定東鐵全線停駛。 最後,九鐵於2006年1月15日獲政府批准,使東鐵改以人手操作,但東鐵由羅湖至尖東的行車時間會增加1.5分鐘,而早上繁忙時間的班次將由每小時24班減至23班,其後更一度減到每小時21班。
九廣鐵路-英段原先在大埔墟設有旗站(即早期之訊號站),後於1913年改為正式車站-大埔墟車站。 另外,位於尖沙咀的九龍終點站於1914年3月1日動工,亦於同年4月啟用車站月台,並於1916年3月28日全面啟用車站;而九龍車站旁的尖沙咀鐘樓則於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9];而臨時紅磡車站則於1921年6月15日關閉,並改建為編組站、調度場及修車廠。 港鐵「動感號」和內地列車提供「廣深港」高鐵服務,而長途列車服務則全由內地鐵路單位提供。 火車尾班車 港鐵「動感號」列車設計舒適,設有一等和二等車廂,車上還提供貼心設施,例如可調校椅背、免費充電等,令你旅程更舒適。
火車尾班車: 車站舊稱
港鐵車務營運總管李聖基事後向傳媒表示,有關行為「很危險」[91]。 鐵路車務員工協會指有關行為不正確,可能會使故障事件雪上加霜,例如職員須額外時間查找已拉下的開門掣及確保路軌無人才能再讓列車開行,乘客更有可能因濫用車門設施而觸犯《香港鐵路附例》[92][93]。 直到2020年1月農曆新年過後,由於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香港政府停止邊境禁區的車站出入境服務,加上政府及部分企業先後採取在家工作安排以及學校停課,市民減少外出,因此疫情期間東鐵綫客流量在沒有跨境乘客以及通勤客量情況下有所下降,非繁忙時間及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班次明顯減少。 首班車(或稱頭班車,英文:First Train)是指非24小時運作的鐵路路線中,當日第一班前往指定目的地的列車班次;而尾班車(Last Train)是指當日最後一班前往指定目的地的列車班次。
火車尾班車: 月台翻新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沿用九鐵公司2004年的方案,沙中綫項目於2012年6月22日動工。 項目中曾稱為南北走廊(North 火車尾班車 South Corridor)或南北綫(North South Line),但最終未有使用此名,並且於東鐵綫過海延伸後仍繼續維持原稱。 東鐵綫過海段原本可望於2021年12月啟用,但沙中綫工程因被揭發偷工減料醜聞,通車日期而被延遲。 然而由於同一時間政府研究兩鐵合併,九鐵需要押後沙中綫的動工日期。
而東鐵綫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通車後,新界東的乘客可無須轉車前往港島區。 而自東鐵綫過海段通車以及邊境車站重開後,其最繁忙路段再度回復為大圍站至九龍塘站,載客率約83%[74]。 自蒸汽火車時代開始,九廣鐵路就分為不同的車廂等級,當時分為一等、二等及三等車廂,後來當時的九廣鐵路局將二等及三等車廂合併為普通等車廂,直到電氣化火車投入服務,這種傳統仍維持,但是就簡化為普通等及頭等。 曾於東鐵綫行走的中期翻新列車及SP1900型列車,以及現時行走的現代Rotem電動列車也設有頭等車廂。 火車尾班車2025 2022年5月15日,東鐵綫正式延伸至金鐘站,成為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
火車尾班車: 事故
旺角車站在1980年代初進行電氣化重建,新車站在1982年5月4日落成啟用,取代舊有位於原址的同名車站,以配合1982年5月6日九廣鐵路(英段)第一期來往九龍車站(現紅磡站)及沙田車站的電氣化鐵路啟用。 其中原顯示通往「拔萃男書院」的舊A出口於2009年車站改善工程時被永久取消及封閉,其餘三個出口並沒有因此更改出口編號。 直至2012年中,A出口重新出現於車站街道圖中[6],10月左右正式名為「政府合署停車場」[7]。 電氣化前的旺角車站不設車站大堂,只在南下月台與「大斜路」(正式名稱為聯運街)中間設有售票處及站長室。 在1999年8月之前,由於屠房設於市區,因此運載牲口的貨卡需前駛經沿線各站。
乘客在電車前閘下車時,可使用電子支付方式、八達通或現金繳付車資。 中環南站的前身為中環西站,2001年政府邀請兩鐵競投沙中綫時,當局構思中的中環西站位於荷里活道近擺花街,鄰近中區警署(現稱大館)﹐方便市民直接前往蘭桂坊一帶消遣及上班[137]。 而在2002年九鐵奪得沙中綫營運權後,決定將中環西站東移,更為接近蘇豪區及中環心臟地帶[138]。 直至2004年,九鐵將沙中綫改為「不直接過海」,同時稱中環西站選址土質鬆軟,難以施工,決定改為研究在上亞厘畢道以南建站[139]。 雖然東鐵綫於1910年已通車,毫無疑問早於沿綫所有現存的民居建築落成,即沿綫居民在遷入前都已清楚知道東鐵綫的存在會產生噪音。
火車尾班車: 問題
由於每條鐵路路綫及其相關設施均需要定期進行維修,每條鐵路路綫都沒有可能設計成每天都是24小時運作,因此在非24小時運作的日子自然會出現了首班車和尾班車。 旺角東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的列車,往返上水、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火車尾班車2025 而在2023年10月29日,東鐵綫更在一日內發生2宗墮軌事件,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面對這些悲劇,港鐵及政府責無旁貸,要求當局於48小時內就事件進行交代。 火車尾班車2025 而曾任職港鐵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認為有空間加快為全部東鐵綫大部分車站完成月台閘門安裝工程[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