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Walter Willett教授引述兩篇研究,指出喝全脂牛奶與減少肥胖風險有關,可能與全脂牛奶乳脂肪讓人產生飽足感有關,也提到或許有特定的脂肪酸會參與調控體重。 乳糖不耐症患者,對乳糖敏感,會引起腹瀉,應選飲低乳糖或脫乳糖類別;對牛奶蛋白敏感人士,會引起皮膚濕疹、腹瀉、嘔吐及影響其他營養吸收,應戒飲;高尿酸及痛風患者不適宜過量吸收牛奶中的普林,應按醫護指示限量飲用。 看似理所當然,但瑞典一項歷時12年的研究卻發現,飲全脂奶的中年男性,痴肥比率竟然較飲低脂奶少,另一項歷時20年的研究更發現,吸收奶類脂肪能將糖尿病風險降低達五成。
- 其餘38款樣本的蛋白質含量,由3克至4.5克,屬於「蛋白質來源」食物(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少於3克蛋白質)。
- 所有樣本中,鈣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每100毫升含99.4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36毫升),攝入約235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的29%。
- 參考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每日一至兩份,一份等如一杯奶、一杯乳酪或一片芝士,乳酪應選擇無添加糖的原味產品,自行加入新鮮水果粒伴食。
- 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表示,牛乳中額外添加的鈣大多是碳酸鈣,人體較不容易吸收。
消委會又提醒,市民不應單憑包裝的顏色來分辨全脂、低脂或脫脂牛奶,因牛奶及牛奶飲品並沒有色碼,不要誤解紅色包裝即為全脂牛奶、綠色包裝為低脂牛奶或粉紅色為脫脂牛奶。 當中 26 款樣本經超高温處理,14款經巴士德消毒,以每100毫升計,經超高溫處理的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為3.4克,而經巴士德消毒方法處理的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則 為3.3克,兩者的平均蛋白質含量相若。 將營養專業、食物及客人的生活習慣了解作完美結合,並以個人化的食療計畫改善健康狀態,令繁忙的上班一族至孕媽媽都能輕鬆實飲食計畫、調理身體。 高鈣低脂牛奶2025 Vivian亦一直熱衷於煮食,空閒時喜愛周圍「覓食」及研發不同菜單,嘗試透過各種美食宣揚 “ EAT BETTER NOT LESS” 並積極教育推動客人作出健康飲食選擇。
高鈣低脂牛奶: 最高瀏覽
如產品包裝上註明「100%鮮奶」,即表示其奶脂、奶固體含量合乎標準,否則便需要細閱產品標籤上的奶脂、奶固體含量數字。 高鈣低脂牛奶2025 根據香港《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奶類泛指100%純牛奶和忌廉,當中奶脂含量必須高於3.25%,奶固體含量必須高於8.5%。 但亦有民族哺乳期过后不再接触奶制品,因此停止分泌乳糖酶,对他们来说,牛奶不能消化,会引起腹泻,甚至导致疾病,如非洲有些民族。 華人社区甚至整个东亚地区乳糖吸收不良比例很高,但每个个体对牛奶反应不同,有人喜喝成癮,有人不能消化,也有人飲用後容易嘔吐或不適,一般儿童和年轻人容易吸收牛乳,老年人不易消化。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專門針對乳糖不耐人群的無乳糖乳製品(Lactose-Free),以解決此類人群難以代謝乳製品的問題。 高鈣低脂牛奶 除此之外,部分低脂牛奶的含糖量其實亦不低,所以選購前可先仔細閱讀營養標籤,按個人需要及喜好揀選最合適自己的牛奶產品。
- 因此要攝取足夠營養素市民就應保持健康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
- 消委會亦有4式建議在日常飲食及烹調中如何增加鈣攝取,高鈣炒蛋、高鈣麥皮垂手可得。
- 沒有釐清研究中低脂乳製品的成分,就斷定「喝低脂乳製品會提高帕金森氏症風險」,有點太過武斷。
- 牛奶飲品則指,將流質奶脂與奶粉、奶固體等合成的飲品,容許產品含有食物添加劑或其他物質,所含奶脂不得少於0.1%。
- 消委會測試市面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有13款樣本屬「高鈣」,相關樣本每100毫升含121毫克至239毫克鈣。
- 鈣質是人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素,市面上很多打著添加更多鈣的「高鈣牛乳」,很多人為了補鈣會選擇這種產品。
維他奶一直以營養、美味及可持續發展作為開拓產品方針,旗下產品行銷海外約四十個市場,包括香港、中國內地、澳洲及新加坡等地,深受各地消費者歡迎。 高鈣低脂牛奶2025 高鈣低脂牛奶2025 近年來,網路盛傳關於低脂鮮乳的迷思,大多似是而非,或者過度解釋了文獻,像是「低脂鮮乳含有澱粉會導致肥胖」,或「低脂鮮乳流失了許多營養」等等。 20種最常見的胺基酸之一,但不是必需胺基酸,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時,天門冬醯胺可與還原糖或羰基在食物中反應,生成丙烯醯胺,後者常在薯條、薯片、烤麵包等烘烤食品中出現。 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牛奶及牛奶飲品應儲存在4度或以下,而經消毒法處理的則可儲存在室溫陰涼的地方,避免被陽光直接照射。
高鈣低脂牛奶: 消委會牛奶測試|#23 安怡 高鈣低脂牛奶飲品
結果發現,40款樣本中,雖然有3成(13款)的鈣含量達到「高鈣」食物的水平,即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少於120毫克。 惟樣本間的鈣含量可差距近1倍,由每100毫升含121毫克至239毫克。 高鈣低脂牛奶 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每日攝入800毫克鈣。 消委會指出,成人一般較小孩少飲用牛奶,建議可將牛奶融入日常飲食。 高鈣低脂牛奶2025 如同上一段所提,國外有許多低脂乳製品會添加糖與其他原料,因此也可能是「額外攝取了太多糖、其他成分」的緣故,這篇研究並未將低脂乳製品作詳細分類,所以不得而知。 沒有釐清研究中低脂乳製品的成分,就斷定「喝低脂乳製品會提高帕金森氏症風險」,有點太過武斷。
她認為一般牛奶就已經是很好的補鈣來源,100毫克的鈣含量也達到110毫克(如下圖)。 所有樣本中,鈣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每100毫升含99.4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36毫升),攝入約235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的29%。 消委會最近一期月刊測試市面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當中13款樣本的鈣含量達「高鈣」水平,即100毫升中含不少於120毫克鈣。 至於其餘27款樣本,鈣含量由每100毫升含99.4毫克至119毫克。 高鈣牛奶飲品類別的平均鈣含量,較其他類別樣本的平均鈣含量高逾50%。 消委會於3月至4月從超市、食品店及百貨公司搜集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樣本進行測試,發現逾3成樣本達「高鈣」食物的水平,其中最值得留意是13款真正高鈣牛奶及牛奶飲品。
高鈣低脂牛奶: 牛奶到底要喝全脂還是低脂呢?
測試結果顯示,「明治 CP-meiji」及「 子母 Dutch Lady 」,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分別只有2.1克及2.5克,未符合「蛋白質來源」聲稱的要求(每100毫升3克)。 而最高含量蛋白質是「雀巢牛奶公司 Nestle Dairy Farm」, 每 毫 升 高鈣低脂牛奶2025 高鈣低脂牛奶2025 含 4 . 如每日飲用一杯牛奶僅佔男性/女性成人每日蛋白質參考攝入量的12.3%及14.5%。
因此要攝取足夠營養素市民就應保持健康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 而在營養素含量測試中,測試結果顯示,除了2款牛奶飲品樣本「明治CP-meiji」新鮮牛奶飲品及「子母」天然純牧- 高鈣較低脂牛奶飲品,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分別只有2.1克及2.5克,其餘樣本均屬「蛋白質來源」食物。 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樣本為「雀巢牛奶公司」高鈣低脂牛奶飲品,每100毫升含4.5克蛋白質,而蛋白質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CP-meiji」新鮮牛奶飲品。 那麼,全脂牛奶、脫脂牛奶,以及牛奶飲品的蛋白質含量相差大嗎? 測試結果顯示,全脂牛奶類別樣本、脫脂牛奶類別樣本,以及牛奶飲品類別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分別為3.5克、3.4克及3.3克,該3類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亦分別不大。
高鈣低脂牛奶: 「低脂」與「較低脂」 有什麼不同?
美國将牛乳按照脂肪含量分為五類,分別是接近無脂(skim)、半低脂(1/2 percent 高鈣低脂牛奶 low fat)、低脂(1 percent low fat)、減脂(2 percent reduced fat)與全脂(whole)。 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表示,牛乳中額外添加的鈣大多是碳酸鈣,人體較不容易吸收。 牛奶的含鈣量已很高了,額外添加鈣意義不大,何況人體每次所吸收的鈣含量最多為500毫克,補鈣通常建議少量多次,而非多多益善。 鈣質是人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素,市面上很多打著添加更多鈣的「高鈣牛乳」,很多人為了補鈣會選擇這種產品。 不過經「加工」的牛奶並不等於差,就如加入高鈣低脂、維他命等成份,同樣能使我們吸收營養,因此最好是購買牛奶前,仔細閱讀營養標籤,了解自己的需要。 不過,如果營養標籤上列明有添加成分,如朱古力味、高鈣低脂、穩定劑、奶固體、乳化劑、調味劑、奶粉、水等,則只是屬於牛奶飲品。
高鈣低脂牛奶: 補鈣未必要喝「高鈣牛乳」 營養師點破迷思
消委會亦有4式建議在日常飲食及烹調中如何增加鈣攝取,高鈣炒蛋、高鈣麥皮垂手可得。 高鈣低脂牛奶2025 此外,「低脂」牛奶飲品類別樣本的平均脂肪含量為1.1克,「較低脂」牛奶飲品類別樣本的平均總脂肪含量則為2.1克。 「較低脂」屬營養比較聲稱,被比較的牛奶飲品之間的總脂肪含量差距不得少於25%。 雖然「較低脂」只是比「低脂」多了一個「較」字,但其總脂肪含量與「低脂」牛奶飲品可以相差約1倍,消費者選購時亦要留意。 在總脂肪方面,測試結果顯示,全脂牛奶類別樣本的總脂肪含量介乎每100毫升3.4克至4.3克,全部都符合奶脂不得少於3.25%的要求;而全部脫脂牛奶類別樣本均沒有檢出脂肪。
高鈣低脂牛奶: 牛奶營養|蛋白質含量最高之選
當中鈣含量最高的樣本為子母牌,每100毫升含239毫克鈣,飲用一杯(2 2 5 毫 升)即攝入約538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800毫克的67%。 鈣含量最低為「明治 CP-meiji」,每100毫升含99.4毫克鈣,飲一杯攝入約235毫克鈣,僅佔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的29%。 牛奶的營養豐富,不少人都藉着飲用牛奶吸收鈣質及蛋白質。 消費者委員會近日測試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結果顯示各樣本的衞生程度令人滿意,有關營養含量的聲稱,例如「高鈣」、「低脂」或「脫脂」等,亦符合相關要求。 然而樣本間的3大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和脂肪含量也有差異,特別是屬「高鈣」產品,樣本之間的鈣質含量也可相差近1倍。
高鈣低脂牛奶: 牛奶營養大檢閱
日本牛奶部分產品的包裝上會標示為「特選3.6」、「特選3.7」等,這些標示代表牛奶中的脂肪比例,即「乳脂肪分」。 如果標示是特選3.6,即代表乳脂佔牛奶成分的3.6%或以 上。 據消委會資料,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少於120毫克鈣屬於高鈣食物,約含60毫克鈣則屬於「鈣的來源」食物。
高鈣低脂牛奶: 消委會牛奶測試|#20 德運 脫脂奶
原來牛奶和牛奶產品的成分完全不同,TOPick根據消委會檢視市面上多款牛奶產品結果,綜合出以下4條Q&A,讓大家看清楚牛奶產品的真相。 鈣含量最高的樣本為「子母」(#26),每100毫升含239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25毫升)即攝入約538 毫 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800毫克)的67%。 鈣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 CP-meiji」(#31),每100毫升含99.4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36毫升),攝入約235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的29%。
高鈣低脂牛奶: 高鈣低脂奶比較3. 牛奶公司高鈣低脂奶
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知道,低脂鮮乳的蛋白質、鈣質與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幾乎等同於全脂鮮乳。 Circulation期刊上,學者指出,全脂牛奶中有些中短鏈脂肪酸、特定脂肪酸、維生素D和Ganglioside等脂溶性的營養素,可以提供健康益處,但可能在加工過程中,因為去除油脂而喪失有益物質。 不過,此文章只觀察3000多人,對於糖尿病預防應持保留態度。 不過,這論點就會被過度引申,Willett教授是泛指很多低脂牛奶產品,可能包含調味乳、低脂優酪乳或低脂乳酸飲品等,為了適口性可能會加入大量的糖類,雖然減少油脂,但增加熱量的問題。
高鈣低脂牛奶: 牛奶融入日常飲食3建議:
沒錯,根據消委會檢視市面上多款牛奶產品,鮮奶及全脂奶的成分是100%鮮奶,而其他如高鈣低脂、朱古力味等,成分則明顯不同,通常有水、奶固體、穩定劑、乳化劑、調味劑等添加成分。 總脂肪含量最高的全脂牛奶樣 本為「Jersey Dairy」(#8),每100毫升含4.3克總脂肪,符合其包裝上 「4.3%」的標示。 香港市面上有不少高鈣低脂奶產品可以選擇,COSMO抽取了當中3款高鈣低脂奶請Vivian簡單評價,分別是維他高鈣低脂奶、維記高鈣低脂奶和牛奶公司高鈣低脂奶,大家也可以當作一個參考。
高鈣低脂牛奶: 不是只有放了添加物才算 營養師:高溫殺菌、醃漬都算加工食品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樣本,其中明治CP-meiji 新鮮牛奶飲品的樣本,鈣含量和蛋白質含量均屬最低,並未達「蛋白質來源」食物要求;子母高鈣較低脂牛奶飲品的鈣含量則最高。 消委會亦發現「較低脂」的牛奶飲品,平均脂肪含量可比「低脂」樣本高大約1倍。 消委會測試了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如蒙牛、子母、雀巢等。 惟蛋白質、鈣、脂肪含量差異大,當中「明治CP-meji」蛋白質含量較包裝標示值少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