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投資顧問建議你買入這類債券,可要求顧問解釋推介原因及說明你會得到甚麼投資保障。 內房債券 如有人就這類債券要求你簽署確認書,當中表示你要求投資於某一產品並完全明白該產品的銷售文件,你必須小心查核聲明書的內容,如與事實不符則切勿簽署。 從發債機構的角度而言,直接向限量的投資者或專業投資者發售債券,往往可以節省成本及時間。 內房債券 若以私人配售方式發債,則無須遵從《公司條例》內有關發債章程的內容規定。 本周內地媒體《財聯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對於地產併購,近期部分央企國企向監管部門反映,如果要做一些承債式收購,三條紅線就會被突破,建議監管部門對三條紅線相關指標予以調整。 據集團披露的2021年第四期中期票據發行方案,本期發行金額20億元人民幣,債務融資工具期限5年,擬採取集中簿記建檔的發行方式。
- 中國人民銀行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及對非限購城市首套房最低首付比由30%降至25%等政策,令市場普遍認為內房流動性壓力將續降。
- 目標2016年達至1,500億元人民幣合約銷售金額的恒大地產(3333)亦於首三季達標85%,按年計其合約銷售金額、銷售面積及銷售均價分別升36.3%、16.9%及16.5%。
- Citibank提供多種債券選擇,以配合各種風險組合及投資需要,全面助您實現財富管理目標。
- 在此情況下,由於即食麵銷量增長緩慢,公司收入較上一財政年度同期減少。
- 從發債機構的角度而言,直接向限量的投資者或專業投資者發售債券,往往可以節省成本及時間。
- 按照各地規定不同,過去該制度下設的監管帳戶中,資金監管比例各不相同,有業界人士認為:「已接近現房銷售,房地產高周轉終結。」目前多地先後出台預售金管理政策,一線城市北京亦大幅提高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額度。
執筆時為週五(11月12日),在早兩天的時候(11月10日),筆者認為當時報價約在94元,持有到到期孳息率約19%,絕對回報約10%,並將於 2022年7月到期的碧桂園債券,最為值博。 而在週四週五,債券價格整體大反彈(對不易拿到報價的讀者,一個捷徑是可查看 Premia Partner 的中國房地產債券 ETF,股票編號為 3001),碧桂園的價格也隨之上升,值博率因而有所減低了。 對筆者而言,由於本來就持有易居 2022 年到期的債券,故此不想再買跟內房相關的板塊去增加曝險,故此選擇按兵不動。 滙控指出,正持續推動資產組合內房敞口去風險,未來會繼續密切留意行業發展。 滙控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最近內地推出正面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市場需求回暖有助改善發展商銷售,不過行業前景仍然難以預測,整體而言仍在經歷困難時期。
內房債券: 「三條紅線」是市場健康成長的過程
鍾俊賢指,與以往看三年銷售計劃、每年降多少槓桿不同,現時購買債券最重要看公司有多少流動現金,以及未來三個月有多少債務需要償還,「房企在地方公司可夾到多少錢去總部,總部又拿到多少錢才最重要」。 鍾俊賢指,「當時為行業蓬勃期,銷售以倍增長,所以哪間房企債券收益率高就買誰,基本沒有做風險管理,無預想行業會信用下沉,故會找越來越差的公司投資」。 在交易所買賣債券與在二手市場進行買賣所涉及的交易費用或有不同。 舉例說,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買入上市債券,便須向中介人支付佣金、向聯交所支付交易費,及向證監會支付交易徵費。 此外,視乎債券的結算及交收方式而定,你的中介人或需支付結算費、交收費(例如把債券由甲經紀行轉移至乙經紀行)和代名人服務(例如替你保管債券、代收利息等)的費用,而中介人通常會將這些費用(如有)轉嫁給你,甚至向你徵收額外的費用。 投資者可透過經紀行或銀行(下統稱“中介人”)購買債券,或在發債機構首次公開發售債券時直接向該機構認購債券。
鍾俊賢認為,信用事件出現是累積自2018年對樓市收緊政策的結果,而月,房企透過聯營(Joint 內房債券 Venture)項目的方式進行「假的降槓桿」,變相令行業風險增加。 以往所有債券持有人都會收到債券證書,當中列明了債券的條款細則。 不記名債券甚至會將息票附於證書上,投資者(或持有人)在派息時需要撕下息票,才可領取利息。 內房債券2025 債券在二手市場的交易價格可能與你之前付出的買入價有很大差別。 債券價格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目前的利率、關乎債券信貸評級的任何轉變、市場上類似的債券的供求狀況,以及(若該債券屬“可換股”或“可轉換”債券)正股的價格等。 請緊記:即使債券的銷售文件獲證監會認可,不等於證監會認許或推介該債券,亦不表示該債券的投資者無須承擔投資風險。
內房債券: 債券如何報價?
過去半個月,內地房產公司爭先恐後發行高息債券,先有碧桂園(2007),後有恒大地產(3333),再而雅居樂(3383),佳兆業(1638),緊跟其後的有人和(1387)及花樣年(1777),可說愈發愈急,付息亦愈來愈狠,短時間已在市場集資超過二百億元。 且不論此類槓桿較低,防守力相對健康的企業是否會最終真的違約,即便面臨違約風險,企業仍然可以採取多種手段,包括債務重組、出售非核心資產、改革業務等多種方法去擺脫違約的困境。 受事件拖累,恒大股、債價全面「仆直」,股價高位挫逾八成,創近10年新低,而債券面值亦大跌六、七成。 與此同時,內房近日股債同樣遭洗倉,受影響較嚴重的亦有花樣年(1777)及富力地產(2777)。 兩間企業多隻2023、24年到期的美元債券,已跌至面值的六成以下,債券收益率突破四成。
比方說國內政府訂下的三條紅線,即(i)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ii)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iii)房企的「現金/短期債比」不得小於1,均是從財務指標角度出發去判斷房企的槓桿率。 但從此次債市危機可見,觸碰紅線的數量和會否違約並沒有太大關係。 內房債券 以佳兆業為例,有關企業的流動性已出現了明顯問題,但從三條紅線的角度看,它一條紅線也沒有觸碰到,屬於綠檔。 而另一邊廂,富力地產雖然觸碰了全部三條紅線了,處於紅檔,但到現在還在經營,且相信在年底前都不會違約,可見財務指標只是其中一個考量因素,並不可完全依賴,尤其是在內房這種存在分析盲區(如表外負債程度)的行業。
內房債券: 內房一二哥 債券評級高好多
雖然房地產行業並非短期內就能再次復甦,但此類信號表明投資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開始逐漸對行業的前景產生較為全面的認識。 中國人民銀行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及對非限購城市首套房最低首付比由30%降至25%等政策,令市場普遍認為內房流動性壓力將續降。 賣樓理想增快資金回籠速度,加上對人行續減息降準救經濟預期,內房離岸債價全面上升。
- 債息急升意味著債價下挫,此亦反映市場憂慮高美元負債公司受人民幣貶值的影響。
- 他又指,內房的問題主要是流動性問題,若能夠在境內獲得資金,自然是有利企業周轉,不過仍要關注實際發債規模能否滿足資金需要。
- 債券在二手市場的交易價格可能與你之前付出的買入價有很大差別。
- 謝騏聰指出,現時內房行業正處於明顯的整合階段,若果三條紅線未能出現調整,其實在收購同行房地產資產上,國企亦是無能為力,「大家都要睇住自己的負債水平」。
- 現時內地與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整體貸款近四成,亦關乎就業人口、房屋交付等民生問題,摩根士丹利認為,內地房地產行業下半年存在的風險,部分亦與恒大違約風險有關,當中就包括違約對供應商及銀行、信託等金融市場帶來的溢出效應、。
- 比方說國內政府訂下的三條紅線,即(i)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ii)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iii)房企的「現金/短期債比」不得小於1,均是從財務指標角度出發去判斷房企的槓桿率。
- 另外一些中介人的收費結構可能更加複雜,例如設有交易費、轉倉費、存倉費及利息收取費等多項費用。
報道指,目前中國房地產住宅開發項目大部分仍實行預售制,為防止樓盤爛尾,遂誕生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 內房債券2025 按照各地規定不同,過去該制度下設的監管帳戶中,資金監管比例各不相同,有業界人士認為:「已接近現房銷售,房地產高周轉終結。」目前多地先後出台預售金管理政策,一線城市北京亦大幅提高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額度。 另有內媒報道稱,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昨日舉行房地產企業代表座談會。
內房債券: 債券種類
他又指出,內地第2季經濟增長表現較首季遜色,反映增長並不平均,部分領域復蘇得較好,部分表現緩慢,相信需要更長時間才能令內地重返持續復蘇。 公司指出在中國已採取措施擴展其地域銷售範圍,並強化其合味道品牌。 然而,由於中國內地經濟復甦緩慢、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年輕一代失業率較高,故消費者信心仍在下降。 內房債券 預期中國內地入境旅客亦將增加香港消費,惟入境旅客仍需時方可反彈。 「強監管」是近年中國當局的主旋律,教育及科技企業等,年內均迎來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
內房債券: 相關新聞
目標2016年達至1,500億元人民幣合約銷售金額的恒大地產(3333)亦於首三季達標85%,按年計其合約銷售金額、銷售面積及銷售均價分別升36.3%、16.9%及16.5%。 內房債券2025 另外,外電引述消息指,遠洋集團已接觸海通國際,研究處理離岸債務的可能選項。 暫時未知哪些境外債納入討論,也未有最終決定,據指,遠洋正考慮將短期票據展期,而海通周一已與債權人接洽。 基本上,Macy已經明白這幾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債券投資觀念。
內房債券: 債券投資須綜合考慮
花樣年(1777)、恒大及禹洲(1628)等內房債券價格於短短一個月間升4%至7%。 筆者見近日相關債券雖大幅回升,但如恒大2018年及2020年到期債券仍提供8%及10%到期回益率。 但債券帶來穩定債息,亦可受數據及政策等因素而達致資本增值,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內房債券: 遠洋集團20億元人民幣債券延期兌付方案遭否決 股價跌逾2%
A股上市的保利發展(上海﹕600048)公布,集團一筆中期票據已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註冊,成為近期首家在銀行間市場發債的內地發展商。 和平日不同的是,人行破例發布過去一個月的房貸增長數據(以往是按季度披露該數據),反映出官方安撫市場對地產資金鏈焦慮的意圖十分明顯。 數據指出,10月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48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9月多增1,0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