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尋寶,更認識香港文化,連市民都會過來閒逛,可說是赤柱最熱鬧的地方。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赤柱作為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靠海小鎮,一向都是香港人放鬆身心的地方。 去到處處都可以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特色景點,全都十分值得遊覽,同時又能享受到陽光與海灘,所以稱為香港最美海岸小鎮也不過份。 以下帶大家看看10個必去打卡景點,保證該處景色令你忘掉平日煩憂。 你可以預留時間漫遊赤柱市集,宛如迷宮一樣的市集有一系列特色小店與攤位讓旅客尋寶,珠寶首飾、價廉物美的服飾、運動裝備、玩具、涼茶、伴手禮,甚至是本地藝術家的畫作統統都有。
有說英軍初抵港島時,由陳群帶領在赤柱一帶登陸,經香港村,薄扶林等地到港島中上環一帶。 經香港村時,英軍詢問該處地名,陳群以水上人音回答「香港」,英人即以水上人音「HONG KONG」為記,便因而成為全島的總稱。 Terrace by LQV早前進駐赤柱,開揚的戶外露台空間,感受到和暖日光,同時望到無邊際海景,在這裡度過悠閒假期就最好不過了。 位於赤柱美利樓的King Ludwig Beerhall一直是德國菜的人氣之選,雖然在市區有分店,但不少人也會專門到赤柱享受美食,貪其室外景觀相當漂亮。 而德國菜中,當中的脆皮燒豬肘配及薯仔可說是餐廳的招牌名物,份量十足且惹味,豬手鹹香酥脆,絕對是必食之選。
赤柱廣場美利樓: 搭乘張保仔號海盜船前往赤柱
圓拱形保護罩的2號炮台、旁邊樓梯所連接的石砌圓牆方頂的探照燈座,都讓人驚嘆香港仍有如此壯麗的歷史建築。 赤柱市集售賣本土特色產品,例如皮革、古董玩物、畫作、工藝品、衣物布料,還有具香港特色的伴手禮。 這裏不像旺角街頭般充斥叫囂,更添一份恬靜寫意,貨品琳琅滿目,任君選擇,在這裏到處閒逛,發掘本土特色。
- Terrace by LQV早前進駐赤柱,開揚的戶外露台空間,感受到和暖日光,同時望到無邊際海景,在這裡度過悠閒假期就最好不過了。
- 你可以從卜公碼頭搭乘渡輪前往蒲台島,或是在碼頭觀賞黃昏美景、享受海風吹拂。
- 你亦可以在這裡發掘各式各樣的餐具,包括碟子、碗和茶壺,這些工藝品不但色彩繽紛亦有多元化的圖案供選擇,有時更以特價發售,適合計劃為家居增添新意的你。
- 赤柱經歷了英殖時期、日佔時期,在香港的歷史上佔重要的一席。
- 赤柱八間屋相連,臨海而建,客家特色的小屋,擁有紅磚灰頂綠門,10分特別。
- 雖然大家看到墳場可能覺得奇怪,但其實不少人會特意前去參觀、拍照。
- 2005年,房委會將旗下物業分拆出售以套取資金,美利樓轉交由領展管理。
小編記得小時候經常到這裏的海事博物館,但原來早已在2012年遷移,2013年在新址中環8號碼頭重開。 原址在中環中銀大廈的美利樓,在1982年是被拆卸,3000塊花崗岩被逐一編號,1998年搬到現址赤柱,一塊一塊重新建造。 從赤柱市集往卜公碼頭海岸線也很有看頭,藍到不行的大海、可以步行到海邊的岩岸,很難想像被稱為水泥叢林的繁忙香港居然有這樣的風貌。 但由2018年開始,由於業主不停增加租金引致很多商鋪結業(包括書店和家具店),空置率大升。 有意大利餐廳甚至在簽妥租約後都不願意再投資開店,爛尾收場。
赤柱廣場美利樓: 歷史評級
香港於1930年代的英國殖民地時期,英軍為防範日本侵略所以在黃麻角設立赤柱軍營。 興建軍營期間因為原址及附近一帶有農民居住,香港政府於是在赤柱大街興築了八間平房來安置原住民,即現在的八間屋。 - 港鐵香港站D出口步行至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搭6、6A、 6X、66或260號巴士,於赤柱廣場或赤柱村站落車。 - 港鐵銅鑼灣站B出口步往登龍街,乘搭40號綠色小巴,於赤柱市集落車。 - 尖沙咀廣東道的新港中心外,乘搭973號巴士,於赤柱廣場落車。 美利樓揉合了中式和西式的建築設計,採用了西式的圓柱,以及中式的瓦頂。
香港島北岸的美利樓建於1846年[2][3],屬於美利兵房的一部份,主要用作駐港英軍的軍營。 赤柱廣場美利樓 到了香港日治時期,美利樓被用作日本皇軍憲兵總部,並且設有多座囚犯室及用作刑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利樓曾經被多個香港政府部門作為辦公室。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1975年至1983年期間,美利樓成為了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總部[4]。 大樓原址位於香港島中環花園道與金鐘道交界,後來遷往赤柱海傍。
赤柱廣場美利樓: 地方設施
你可以從卜公碼頭搭乘渡輪前往蒲台島,或是在碼頭觀賞黃昏美景、享受海風吹拂。 同樣位於美利樓的Ocean Rock主打西班牙菜及各類海鮮,供應生蠔、龍蝦等多款美食,另外一樣有意粉、Pizza、各種扒類等的西式餐廳常見選擇。 由於位處美利樓,餐聽一樣設有海景室外座位,一邊享受美食及一邊欣賞海景,份外寫意。 於港鐵香港站D出口步行至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搭乘6、6A、 6X、66或260號巴士,於赤柱廣場或赤柱村站落車。 舊赤柱警署建於1895年,又一過百年歷史建築,為現在最古老的警署。 最初的時候,舊赤柱警署為南端前哨站,因此駐港英軍經常聯合使用。
廣場旁邊的美利樓是香港一座具有維多利亞時期色彩的建築物,原址位於香港島金鐘花園道,於1998年時整座拆件遷至赤柱。 原設於地下大堂,展出珍貴的古物和圖片,介紹美利樓舊日的風貌的展覽廳。 2005年,地下曾為香港海事博物館,佔地800平方米,已於2013年擴展營業,搬到中環8號碼頭;二樓及三樓則闢作H&M和高級食肆。
赤柱廣場美利樓: 赤柱美食 2.Pane e Latte 打卡麵包名店
呢八間相連既客家特色小屋,紅磚同綠門,與門前老樹相映成趣,係不折不扣既歷史陳跡。 在這裏用餐一定要坐露台座位,景色一流,食物質素對得起價錢,挺不錯的一間餐廳。 位於赤柱廣場4樓平台的Waffleman,出名招牌窩夫,設有露天座位,大家可以一邊欣賞觀景台的景色,一邊品嚐甜點。 卜公碼頭的上蓋是香港第一座採用低碳鋼鐵結構,而桁架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2020年時被傳媒揭發鐵鏽剝落,十分危險,現今仍在進行維修工程。 赤柱廣場也是眺望赤柱海岸景色的最佳地點,赤柱廣場四樓的觀景台、多家餐廳面海的戶外座位區,都是欣賞沿岸海景的最佳地點。 歷經都市重劃,美利樓於1998年搬遷、建造並被重新堆砌,仿希臘復古式的圓形石柱、中式瓦面的房頂,這座三層的花崗岩建築物,在赤柱卜公碼頭旁完整重現。
赤柱廣場美利樓: 主要街道
美利樓具濃厚的殖民時代色彩,維多利亞特色、希臘復古建築,重建後有「去殖化」意味,加入了圓拱形瓦頂等。 美利樓 (Murray House) 擁有過百年歷史,於1844年建造,以香港極具歷史價值的古蹟之一。 美利樓最初為駐港英軍軍營;及後,日治時期作為日本皇軍憲兵總部,一部份作囚犯室;二戰後,作為駐港英軍辦公大樓。
赤柱廣場美利樓: 銅鑼灣搭乘40號綠色小巴
餐廳標誌性的黃色外牆,面臨壯麗的赤柱灣海景,切合其「Beesy Bay」之名。 餐廳精心製作意式番茄哈羅米芝士多士,番茄、哈羅米芝士塗滿法式長棍麵包,加入乳酪、大蒜增添風味;配搭百香果口味瑪格麗塔,滿滿節日氣氛。 大家會唔會同小編一樣,好好奇點解赤柱既英文名「Stanley」,同中文名「赤柱」完全無關係? 據聞「赤柱」呢個名,係源於當地長遍赤紅色既木棉樹,遠望就好似一條條紅既既巨柱,實在好有詩情畫意!
赤柱廣場美利樓: 居民多年的批評
位於赤柱大街另一盡頭的The Boathouse,外牆以搶眼的2021 Pantone 代表色「亮麗黃」,吸引不少人前來打卡。 The Boathouse原是以航海為主題的西餐廳,可惜營運20年,終在2020年尾結業。 赤柱廣場美利樓 3層高的美利樓現今被活化,德國餐廳、西班牙餐廳,都是欣賞淺水灣海景、黃昏日落晚霞很好的地方,還有兩層高的瑞典品牌H&M,內裏保留歐陸設計,小編覺得很特別,有在歐洲逛街的感覺。
赤柱廣場美利樓: 聖誕市集
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所有高低不平的地方都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每座都必點這個西多士,多年來備受港人及旅客喜愛,鬆軟濕潤的麵包中層塗滿了咖央醬,面層再放了一大塊牛油,入口有如棉花般柔軟,甜度恰到好處。 來自德國的米芝蓮星級名廚Uwe曾在文華東方Krug Room工作9年,離職後創立Beef & Liberty。 Uwe對於漢堡的要求非常嚴格:嫌穀飼牛長得太快,不夠健康,堅持用蘇格蘭高地牛場的天然放養牛;芝士方面又要揀熔點低的 Raclette,不易過火。 現時全港有3間分店,曾獲米芝蓮推介,一百蚊食到名廚出品,性價比很高。 到2014年至2015年,領展為美利樓進行租戶重組,將一半範圍改為樓高3層的 H&M,佔地987平方米,分別設有女裝、青年裝和童裝部,並於2015年9月26日開幕。
赤柱廣場美利樓: 餐廳景觀
1900~1925年代是卜公碼頭利用的全盛時期,當時所有造訪香港的貴賓(清朝醇親王、孫中山先生、英國亞打王子、愛德華王子、港督彌敦、盧押、梅利等),都是由卜公碼頭登陸。 每天往返赤柱人潮非常多,但因為綠色小巴班次很密集,所以等候時間並不會很久。 但在這幢富歐陸式建築的古樓,輕輕海風撲面,放著中東式的音樂,再加上無敵海景,視覺聽覺觸覺跟味覺都是超棒的,絕對是跟情人約會的超好地方來的,貴一點也是值得的,假日記住要提前訂位啊。 除了購物中心部份,赤柱廣場亦包括戶外表演場地──閑情坊及旁邊的重建古蹟美利樓。 2005年,房委會將旗下物業分拆出售以套取資金,赤柱廣場及美利樓相繼轉交領展擁有及管理。
赤柱廣場美利樓: 赤柱美食4. Cafe Grouchos 漢堡+炸紫薯甘粟餅
原來在2015城市規劃曾考慮拆卸,改建酒店,但最終不了了之。 而當時老闆因風水問題,把「藍屋」改髹成「黃屋」,依然不減這地標的受歡迎度。 5層高的赤柱廣場為赤柱現代化一面的代面性建築,商店林立,集吃喝玩樂買於一身。 這裏很適合養寵物人士,因為商場有寵物配套設施,在香港很少可以看見。 赤柱廣場美利樓 擁有170年歷史的美利樓是個具有維多利亞風格的美麗建築,美利樓原本位置在中環的花園道上,擁有一段非常黑暗的歷史過去。
赤柱廣場美利樓: 交通 — 如何前往赤柱
Cafe Grouchos 是赤柱海濱大街的小賣亭主打漢堡及熱狗,有多款口味選擇,如煙肉芝士熱狗、菠蘿牛肉漢堡、鱈魚手指漢堡等。 Cafe Grouchos 是寵物友善食店,設有露天座位,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海景。 碼頭在拆卸後,其風格優雅的鑄鐵拱型上蓋被遷移至九龍黃大仙摩士四號公園安放,直至2007年再重新安置在赤柱並與美利樓為鄰。
赤柱,英文名係Stanley,係港島南邊既一個海濱小鎮,大街具異國風情,小巷則有本土特色,更有具歷史意義既活化古蹟。 糅合中西今昔文化既赤柱,向來都係香港人浪漫拍拖地、親子悠閒好去處。 舂坎角位於港島最南端,三面環海的半島地形,有利於當時殖民政府設置軍事炮台,加強香港島的防衛,以及在二戰時期,阻止日軍由南海水路登岸。
赤柱廣場美利樓: 香港旅遊路線系列
當美利樓在中環的時候,是一級歷史建築;當被遷移至赤柱後,因位置不同,建築物料亦有所改動,所以由一級歷史建築降至不予評級。 美利樓(英語:Murray House)是香港一座具有維多利亞時期色彩的建築物,是以建成時任軍械局長的美利爵士命名。 另外,對歷史感濃厚興趣既你,一定會對「赤柱軍人墳場」所見有感! 赤柱軍人墳場座落喺聖士提反書院旁邊,係殖民初期建設,安葬同紀念二戰時為保衛香港而獻身既軍人。 香港赤柱東方酒店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Staycation 房間分兩類,一種是1200呎套房,連一個露台,房間和露台都十分大,可以在露台一邊享用早餐、一邊欣賞海景,十分悠閒寫意。 食物方面素質可以,但小編覺得大致上都差不多,沒有說得上很出色的,所以要享受美景、過一個優哉游哉的下午也可以在這裏用餐。
赤柱廣場美利樓: 歷史外觀
至於英文名「Stanley」,則係取自殖民時期佔領赤柱既英國將領既名字。 舂坎角公園設有三個BBQ爐,大家可以在這裏享受着海景BBQ,但要注意的是這裏沒有洗手間及補給站,比較不方便。 只有300呎大的赤柱郵局,建於1937年,是現今保存最古老而正常運作的郵局。
然而最特別之處,赤柱糅合了古今中外的特色,非但有不少古蹟文物,還發揮了海邊小鎮異國風情的特色,配合陽光與海灘的度假勝地,很適合想到這裏放鬆身心的人。 40號綠色小巴下車的地點就臨近赤柱最熱鬧的赤柱市集,這裡有各式小商店及攤商,出售各式各樣紀念品、玩具及衣服,雖然近年來中國製造的產品大舉入侵,但是旅客到這邊還是能享受尋寶及殺價的樂趣。 1840年代,維多利亞港周邊城市機能尚未完善前,赤柱曾是香港島的商業、行政中心,同時也是香港原住民最多的區域。 區域重新劃分以後,雖然赤柱失去行政中心的地位,但是赤柱仍是西方人最主要的住宅區域之一。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布,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赤柱廣場美利樓: 銅鑼灣坐小巴40號(快)
赤柱廣場的購物中心樓高5層,商場採用全天候式開放設計,較接近香港私人管理的商場的風格。 商場內設有大型超級市場3hreeSixty、屈臣氏、Starbucks、西式餐廳和精品店。 還有一些售賣特色產品,如自製手工藝品、有機環保產品的店舖。 赤柱廣場美利樓 整個廣場每層均有接駁扶手電梯和升降機,遊人可以在休憩平台小休一會,欣賞赤柱灣畔的景緻[1]。
美利樓曾經是英軍的軍營,更被日軍當作囚犯室及行刑場來使用。 商場以中高價格消費的西式餐廳和高級超市爲主,售賣商品的價格被批評「離地」,甚至接近金鐘太古廣場的價位(吃一頓午餐每人消費達200港元),嚴重脫離附近公屋、居屋基層居民經濟負擔能力。 而且商場缺乏平民餐飲店,每逢假日商場的麥當勞餐廳定必人潮爆滿,居民連一個坐位也難找到,衹好無奈地搭在馬坑邨巴士總站乘車往港島北的灣仔和金鐘用餐和購物。 此外,商場也沒有提供足夠民生店鋪如洗衣店、藥房便利附近屋苑居民,完全無視基層居民的存在。 赤柱軍人墳場,又名赤柱國殤紀念墳場,主要安葬為香港犧牲的軍人,大部分更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十分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