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村原名「竹頭坪」,因村民見山形似觀音盤坐,遂改作現名[3]。 觀坪路 現時新界鄉議局鄉郊代表選舉中,隸屬沙田鄉事委員會之「觀音山及崗背」鄉村範圍包括觀音山村、崗背村及草堆下。 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曾規定以平方公尺做為法定計算單位。
- 事件擾攘半年後,沙田政務處於8月7日建議村民委託認可人士為道路代辦手續,申請為私家路。
- 在交通尚未發達的時代,九龍坳與其東面距離約1.5公里的沙田坳,都是往來九龍與沙田之間的交通要道。
- 1977年首批郊野公園成立,2017年郊野公園踏入40週年,這邊廂漁護署以「郊野四十。承傳共行」為題舉辦一連串的慶祝活動,那邊廂政府卻正式宣佈就兩幅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進行發展研究。
- 觀音山村原名「竹頭坪」,因村民見山形似觀音盤坐,遂改作現名[3]。
- 此後的路段較茂密,行走數步後又遇上分岔口,繼續直行上攀(左右兩方的水泥徑均通往山墳),沿浮滑的崎嶇山徑上行至飛來石。
「百萬大道」建成通行後隨即遭沙田地政署以村民未經許可築路、橫跨郊野公園及集水區,影響自然生態及污染水源[4]、與行車危險為由,在路口安裝閘鎖禁止通行;政府並研究檢控建路村民。 另一方面,隨大老山隧道通車,該段水務設施通道於同年7月交由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管理,並劃為隧道管制區域。 事件擾攘半年後,沙田政務處於8月7日建議村民委託認可人士為道路代辦手續,申請為私家路。
觀坪路: 道路結構資訊
除交通便捷,加上高比例公園綠地,離塵不離城優良居住環境備受高端消費族群的青睞。 1977年首批郊野公園成立,2017年郊野公園踏入40週年,這邊廂漁護署以「郊野四十。承傳共行」為題舉辦一連串的慶祝活動,那邊廂政府卻正式宣佈就兩幅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進行發展研究。 政府漠視郊野公園的價值,主動放棄「承傳」這珍貴遺產和抹殺過去的努力,把「共行」換作了「一意孤行」,實在非常諷刺。 由此左走(右方水泥徑通往茅笪村),經觀坪路走至沙田坳道(麥理浩徑第五段)。 在此留意山邊地上的「慈正邨」指示,循細小的山徑緩降,在分支右轉續下走。 由沙田圍站起步,循水泉澳坳街上行再轉乘升降機至水泉澳邨廣場(乘撘巴士至水泉澳邨起步亦可)。
- 村民以观坪路、沙田坳道及扎山道等出入必经之路路途陡峭、路面破旧为由,1979年由时任村长王庚福向有关当局申请建路连接沙田,却拖延逾十年未获批[7]。
- 該通道大致於同年聖誕期間落成[8],整個工程則在1991年2月初完竣[5],因集資百萬興建而稱為「百萬大道」[10]。
- 然而,實際情況下,NR806線雙向均繞經觀音山村,其中往觀音花園方向只有乘客表示落車方繞經。
- 現時新界鄉議局鄉郊代表選舉中,隸屬沙田鄉事委員會之「觀音山及崗背」鄉村範圍包括觀音山村、崗背村及草堆下。
- 村民以觀坪路、沙田㘭道及扎山道等出入必經之路路途陡峭、路面破舊為由,1979年由時任村長王庚福向有關當局申請建路連接沙田,卻拖延逾十年未獲批。
- 沿博泉街上走,接左方的博泉徑,在道徑盡頭轉接水務署的水泥路,在右方的第二個登山口上攀(第一個登山口的路向不明),經過一些水泥梯級後,在分支處左走,接較清晰的山徑,至分岔口右走 (左方山徑應通往溪澗)。
「百萬大道」為一條觀音山村民自資興建之道路,以便出入,但頃告啟用即為政府指是違法,並遭封閉至今[1]。 最終「百萬大道」亦未能通行,兩端至今仍隔以石躉,禁止車輛、機車及單車進入[11][12][13]。 最終「百萬大道」亦未能通行,兩端至今仍隔以石躉,禁止車輛、電單車及單車進入[11][12][13]。 「百萬大道」為一條觀音山村民自資興建之道路,以便出入,但頃告啟用即為政府指是違法,並遭封閉至今[4]。 雖然位於沙田區(接近黃大仙北部)的觀音山上,惟往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的道路因為經過郊野公園被封閉,所以車輛不能前往沙田。
觀坪路: 觀坪路
但村民因无力再支付工程费用,覆函希望当局代办,将“百万大道”私家路交由村民保养,并向隧道公司申请道路车辆许可通行证,以便驾车出入沙田。 同年11月,在新界乡议局介入下,去信政务司孙明扬希望其关注事件[5]。 觀坪路是觀音山唯一可行車通往外間之道路,車輛經此路至吊草岩後,須經沙田㘭道及扎山道上落山往返九龍。
村民以觀坪路、沙田㘭道及扎山道等出入必經之路路途陡峭、路面破舊為由,1979年由時任村長王庚福向有關當局申請建路連接沙田,卻拖延逾十年未獲批。 觀音山往沙田本有通行數百年之山徑,沿馬麗口坑順流而下小瀝源[5]。 1971年,小瀝源闢建對外道路小瀝源道,同時建路接駁牛皮沙新村與半山上馬麗口坑連接萬宜淡水湖西面輸水隧道之水務設施[6],水務設施通道約於1975年建成。 村民以觀坪路、沙田㘭道及扎山道等出入必經之路路途陡峭、路面破舊為由,1979年由時任村長王庚福向有關當局申請建路連接沙田,卻拖延逾十年未獲批[7]。
觀坪路: 觀音花園與「百萬大道」
观坪路南面地势较高,起点吊草岩为慈云山与大老山间山坳,约海拔400米高,一路下降至北面尽头观音山23号外约海拔250米处。 故此,沿路之观音山村信箱又称观坪路南段为“上观坪路”,以示该段所在较高。 最終「百萬大道」亦未能通行,兩端至今仍隔以石躉,禁止車輛、電單車及單車進入[9][10][11]。 觀音山為香港沙田區的一條鄉村,但不能前往沙田新市鎮,居民(觀音山及草堆下)只能靠基於道路封閉而總站只能設於觀音花園的NR806線前往黃大仙及彩雲邨。
觀坪路: 观音花园与“百万大道”
九龍坳以南為黃大仙區議會黃大仙區的馬仔坑,以北則為沙田區議會沙田區的顯徑。 在交通尚未發達的時代,九龍坳與其東面距離約1.5公里的沙田坳,都是往來九龍與沙田之間的交通要道。 北市房價最親民路段前三名皆位在北投區,分別為中山路、泉源路和中和街,平均單價均不到39萬元。
觀坪路: 行車方向
繼續沿路落山,過觀音花園及草堆下後,是一條沿馬麗口坑通往水務設施之道路,號稱「百萬大道」。 但該路離草堆下不遠處被石躉封閉,僅餘一條窄路,一般車輛無法進入;該路屬郊野公園範圍,漁農自然護理署將之劃為禁區,駕駛車輛、電單車、甚至單車入內乃屬違法;觀坪路路口處亦有路牌提醒駕駛者該路並不適合行車。 該通道大致於同年聖誕期間落成[8],整個工程則在1991年2月初完竣[5],因集資百萬興建而稱為「百萬大道」[10]。 觀坪路近北面盡頭、觀音山22A及22B號對開為觀音花園及草堆下通道起點,沿路下行約100米、觀音花園草堆下19號即為觀音花園。 繼續沿路落山,過觀音花園及草堆下後,是一條沿馬麗口坑通往水務設施之道路,號稱「百萬大道」,再上就是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但該路離草堆下不遠處被石躉封閉,僅餘一條窄路,一般車輛無法進入;該路屬郊野公園範圍,漁農自然護理署將之劃為禁區,駕駛車輛、機車、甚至單車入內乃屬違法;觀坪路路口處亦有路牌提醒駕駛者該路並不適合行車。
觀坪路: 觀音花園通道沿途
中悦建設機構看好中路特區,在此陸續購置土地,在「中央公園」、「美術花園」以及「學府公園」之後,秉持著千坪角地哲學,「耑悦」將成為中路特區最後一號作品。 觀坪路(英語:)是一條位於沙田區觀音山之街道,南起吊草岩沙田㘭道(沙田區與黃大仙區邊界),沿大老山西山腰北去,至往水泉澳邨及多石山徑處轉往東行,終於觀音山23號外、近觀音山王氏家祠外之空地。 觀坪路 去年政府終於向郊野公園「亮劍」,一群對郊野公園土地覬覦已久的政、商界人士忙不迭的表態撰文護航。 當局一直不願承認土地和人口政策失誤,有意無意間將郊野公園歸咎為房屋供應不足的主因,更力銷在郊野公園公營房屋和安老院舍以圖爭取支持。 這招「開發郊野公園建公屋」的口號式的策略無疑相當「聰明」,然而如此挑起矛盾,只會將已然分裂的社會推向兩極。
觀坪路: 觀坪路 九龍坳 獅紅古道
村民因觀坪路、沙田㘭道及扎山道等出入必經之路路途陡峭、路面破舊,向有關當局申請建路連接沙田不果,遂於1990年集資百萬元自行興築車路連接水務設施通道,號稱「百萬大道」[1]。 觀坪路 但政府旋即因佔用了郊野公園封閉該路[2],兩端至今仍隔以石躉,禁止車輛及單車進入。 觀坪路是觀音山唯一可行車通往外間之道路,北起觀音山主村落,南至吊草岩後,須經沙田㘭道及扎山道上下山到九龍。 村民因觀坪路、沙田㘭道及扎山道等出入必經之路路途陡峭、路面破舊,向有關當局申請建路連接沙田不果,遂於1990年集資百萬元自行興築車路連接水務設施通道,號稱「百萬大道」[5]。 但政府旋即封閉該路[6],兩端至今仍隔以石躉,禁止車輛及單車進入[7][8]。
觀坪路: 【 觀坪路 九龍坳 獅紅古道 】 路線地圖
觀坪路是觀音山唯一可行車通往外間之道路,北起觀音山主村落,南至吊草岩後,須經沙田㘭道及扎山道上落山到九龍。 另一方面,觀音山往沙田本身有通行數百年之山徑,沿馬麗口坑順流而下小瀝源。 1970年代,小瀝源闢建對外道路,同時建路接駁半山上馬麗口坑連接萬宜水庫西面輸水隧道之水務設施。
觀坪路: 觀音山 (沙田)
觀坪路(英語:Kwun Ping Road)是一條位於沙田區觀音山之街道,南起吊草岩沙田㘭道(沙田區與黃大仙區邊界),沿大老山西山腰北去,至往水泉澳邨及多石山徑處轉往東行,終於觀音山23號外、近觀音山王氏家祠外之空地。 原有香港居民巴士NR806線因經營嚴重虧損,已於2019年1月16日至2020年7月1日暫停服務,2020年7月2日恢復服務,市區的士是唯一服務觀音山及觀坪路沿途之公共交通服務,亦可以步行往來。 原有居民巴士NR806線因經營嚴重虧損,於2019年1月16日取消服務[3][4] [5],市區的士一度是唯一來往觀音山之公共交通服務。 觀音山位處九龍群山當中,雖然屬於沙田區,但行車往沙田新市鎮轉折非常,須經過九龍;步行往沙田小瀝源卻又不算遙遠。
觀坪路: 觀音花園
但除了部分政府公文及產權登記使用「平方公尺」,臺灣人仍普遍以「坪」計算房屋和建築面積,民間交易都以「坪」計算,就算是建商廣告甚至是公家的文宣皆以坪作為單位。 獅紅古道 是獅子山西面的一條古老石徑,由九龍橫頭磡蜿蜒直上獅子山坳,然後通往沙田。 昔日,瀝源村民將香木經紅梅谷登山過望夫石腳,越獅子頭,逶迤而下黃大仙,這條路是當時運香木的古道,再運到尖沙頭的香埗頭,再往到香港村,以船轉運至廣州,最後抵達江浙蘇松等地發售。 觀坪路(Kwun Ping Road)是一條位於沙田區觀音山之街道,南起吊草岩沙田㘭道(沙田區與黃大仙區邊界),沿大老山西山腰北去,至往水泉澳邨及多石山徑處轉往東行,終於觀音山23號外、近觀音山王氏家祠外之空地。
陳金萍說明,中山路及泉源路鄰近新北投捷運站,搭乘捷運約半小時左右能抵達市中心,兩路段皆是從捷運站向東分支的道路,走路大約莫10至15分鐘可到達;中山路住宅區位於末端,與生活機能完備的捷運站周邊稍有一小段距離,價格相對便宜。 1961年韓國頒佈計量法,規定用國際單位制(公制)公尺,但實際的土地、建築物買賣仍經常用坪做單位,直至2007年7月韓國政府修訂計量法,繼續用「坪」等單位要罰錢,但民間一樣照用。
觀坪路: 觀坪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崗背村與草堆下位於觀音山主村落之西,崗背村原名「崗版」,崗版村旁有村落「柴堆坑」,或為草堆下舊名[3]。 崗背村早年因人口稀少,已併入觀音山村管理,村長及居民代表均同時代表兩村。 觀音山村為王姓客籍村落,分布於觀坪路一帶,主建築群位於觀坪路北端與馬麗口坑左源之間,族人家祠亦坐落於此;另有部分建築物散落觀坪路北段沿途,近崗背村及草堆下。 在官修地圖中,前者多稱為觀音山(Kwun 觀坪路2025 Yam Shan)或觀音山村(Kwun Yam Shan Village),而位於南面之後者則多稱為觀音山村(Kwun Yam Shan Tsuen)。
居民巴士NR806線在2019年1月16日停辦後,市區的士是唯一來往觀音山之公共交通服務,惹來居民及沙田區議員關注,運輸署則建議發牌讓居民自行營運居民巴士,來往慈雲山及觀音山,然而有關建議被區議員批評[9]。 最終NR806線於2020年7月2日起重新投入服務,改由租租巴旗下萬置投資有限公司營辦。 觀音山得名自座落該處之觀音山村,村民先祖約於18世紀初由東莞縣遷到沙田頭,繼而搬到山上。
觀坪路: 观音花园与“百万大道”
2017年5月,政府以增加土地供應為由,委託香港房屋協會就兩幅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進行研究,以探討發展公營房屋的潛力,而水泉澳邨東南面一幅面積20多公頃的土地正是研究地點之一。 政府此舉惹來極大爭議,不少市民及環保團體均憂慮發展郊野公園會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並立下不良先例。 根據居民巴士NR806線的乳豬紙[註 1],只於往觀音花園方向繞經觀音山村。 然而,實際情況下,NR806線雙向均繞經觀音山村,其中往觀音花園方向只有乘客表示落車方繞經。 觀音山村(Kwun Yum Shan 觀坪路 Tsuen)巴士站,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坳觀坪路東端觀音山村20-23號外。
觀坪路: 道路結構資訊
原有香港居民巴士NR806线因经营严重亏损,已于2019年1月16日至2020年7月1日暂停服务,2020年7月2日恢复服务。 [1][2][3],市区的士是唯一服务观音山及观坪路沿途之公共交通服务,亦可以步行往来。 观坪路(英语:Kwun Ping Road)是一条位于沙田区观音山之街道,南起吊草岩沙田坳道(沙田区与黄大仙区边界),沿大老山西山腰北去,至往水泉澳邨及多石山径处转往东行,终于观音山23号外、近观音山王氏家祠外之空地。 觀坪路2025 由於畝、反、町的值與1公畝、10公畝、1公頃的值非常相近,所以面積單位到公尺制的過渡在日本比較順利。 九龍坳(Kowloon Pass)是香港的一個山坳,位於九龍半島北部沙田區議會沙田區,獅子山之西及畢架山之東的360米至379米高無名山峰與獅子山之間。
村民以观坪路、沙田坳道及扎山道等出入必经之路路途陡峭、路面破旧为由,1979年由时任村长王庚福向有关当局申请建路连接沙田,却拖延逾十年未获批[7]。 观坪路近北面尽头、观音山22A及22B号对开为观音花园及草堆下通道起点,沿路下行约100米、观音花园草堆下19号即为观音花园。 继续沿路落山,过观音花园及草堆下后,是一条沿马丽口坑通往水务设施之道路,号称“百万大道”,再上就是大老山隧道收费广场。 但该路离草堆下不远处被石趸封闭,仅余一条窄路,一般车辆无法进入;该路属郊野公园范围,渔农自然护理署将之划为禁区,驾驶车辆、摩托车、甚至单车入内乃属违法;观坪路路口处亦有路牌提醒驾驶者该路并不适合行车。 觀音花園(Kwun Yam Garden)巴士總站,位於新界沙田區觀音山觀音花園通道草堆下村19號對開之停車處,是一個居民巴士總站,供NR806線使用。 最终“百万大道”亦未能通行,两端至今仍隔以石趸,禁止车辆、摩托车及单车进入[11][12][13]。
同年11月,在新界鄉議局介入下,去信政務司孫明揚希望其關注事件[5]。 該通道大致於同年聖誕期間落成,整個工程則在1991年2月初完竣,因集資百萬興建而稱為「百萬大道」[3]。 觀坪路近北面盡頭(向沙田方向)、觀音山22A及22B號對開為觀音花園及草堆下通道起點,沿路下行約100米、觀音花園草堆下19號即為觀音花園巴士總站。
觀音山村散落觀坪路沿途,主村落位於道路北端,另有多間房屋分佈於沿路各處。 觀坪路南面地勢較高,起點吊草岩為慈雲山與大老山間山㘭,約海拔400米高,一路下降至北面盡頭觀音山23號外約海拔250米處。 故此,沿路之觀音山村信箱又稱觀坪路南段為「上觀坪路」,以示該段所在較高。 觀坪路 觀音山村散落觀坪路沿途,主村落位於道路北端,另有多間房屋分布於沿路各處。 最終「百萬大道」亦未能通行,兩端至今仍隔以石躉,禁止車輛、電單車及單車進入[5][6][7]。 而觀音山交通則由修葺觀坪路等路改善,觀坪路最接近的出口就是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的沙田巴士站,下山時可乘搭指定巴士線前往各地。
而观音山交通则由修葺观坪路等路改善,观坪路最接近的出口就是大老山隧道收费广场的沙田巴士站,下山时可乘搭指定巴士线前往各地。 “百万大道”为一条观音山村民自资兴建之道路,以便出入,但顷告启用即为政府指是违法,并遭封闭至今[4]。 观坪路是观音山唯一可行车通往外间之道路,车辆经此路至吊草岩后,须经沙田坳道及扎山道上落山往返九龙。 观音山村散落观坪路沿途,主村落位于道路北端,另有多间房屋分布于沿路各处。
觀坪路: 行車方向
该通道大致于同年圣诞期间落成[8],整个工程则在1991年2月初完竣[5],因集资百万兴建而称为“百万大道”[10]。 觀坪路2025 “百万大道”建成通行后随即遭沙田地政署以村民未经许可筑路、横跨郊野公园及集水区,影响自然生态及污染水源[9]、与行车危险为由[5],在路口安装闸锁禁止通行;政府并研究检控建路村民。 另一方面,随大老山隧道通车,该段水务设施通道于同年7月交由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管理,并划为隧道管制区域。 事件扰攘半年后,沙田政务处于8月7日建议村民委托认可人士为道路代办手续,申请为私家路。
觀坪路近北面盡頭、觀音山22A及22B號對開為觀音花園及草堆下通道起點,沿路下行約100米、觀音花園草堆下19號即為觀音花園巴士總站。 觀坪路2025 皆因觀音山雖位於沙田區,卻無法直接行車往沙田新市鎮,須經九龍後再往各區,轉折非常。 1971年,小瀝源闢建對外道路小瀝源道,同時建路接駁牛皮沙新村與半山上馬麗口坑連接萬宜淡水湖西面輸水隧道之水務設施,水務設施通道約於1975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