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提供轉車優惠,後來改變主意,由2003年12月16日起,使用地鐵南昌站及美孚站的乘客也可以獲得10%的地鐵車費優惠,優惠安排會維持至2004年3月31日。 當時所有來往市區至屯門及元朗區的巴士路線皆行經屯門公路,封閉屯門公路令不少居民苦不堪言,要求當局盡快興建鐵路連接市區的聲音不絕於耳,使港府不得不加快推行西鐵各項規劃工作。 港島有電車,大西北則有輕鐵,來到大西北就一定要搭乘輕鐵遊遍屯門、元朗和天水圍這三個地區,自動自覺拍卡出入閘之外,又可從車窗慢慢觀看沿途風景,戶外車站和路軌更是充滿日本風味。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不過,主席田北辰其後承認自己閱報才得悉意外,令大眾關注九鐵內部管治問題。 SP1900列車(編號:D327/D328)的關門及部份特別廣播,於2012年2月12日首先換上港鐵聲帶。 天水圍西鐵站 更換後整列列車可算是已完全港鐵化,其後所有列車陸續換上港鐵版本關門及特別廣播聲帶。 天水圍西鐵站 2020年3月7日,一列中國製列車(D415/D416)於本綫投入服務,使列車數目增至34列。 該車曾短暫於馬鞍山綫服務,曾為馬鞍山綫第16列8卡車,後來調往八鄉車廠。
天水圍西鐵站: 元朗好去處1:南生圍
天水圍站下方為輕鐵天水圍站,乘客可經車站E出口前往;或經由車站C出口之行人天橋及有蓋通道前往輕鐵天耀站轉乘輕鐵;而A出口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而B、D出口附近亦設有單車停泊位。 此外,天水圍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 大堂近C出口的已付費區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方便乘客在車站內投寄郵件。 )係香港一個鐵路車站,響港鐵屯馬綫之上,個站連接輕鐵天水圍站。 站響新界屏山北便,響天水圍市鎮南便,係元朗區屯馬綫四站之一。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 1991年底,香港政府研究交通,開始咗「鐵路發展研究」,其中肯定九廣鐵路對新界東嘅發展影響深遠。
-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 但政府將土地改劃為居屋屏欣苑後,原本預留位置結構不作改動。
- 其中元朗站鄰近樓盤打樁工程雖已停工,但該站橋躉錄得的沉降幅度持續惡化,達到十七毫米,按月沉降多了一毫米。
- 另外於車站以西亦設有側線,可供列車進行車務調動之用。
現時,天水圍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外幣兌換店及個人護理店等零售業。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分售賣食品的商店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港鐵App新增落車提示「推送」功能 延伸行程指南至巴士資訊〉,《香港01》,2019年6月11日。
天水圍西鐵站: 車站啟用
政府於1995年邀請地下鐵路公司及九廣鐵路公司提交西部走廊鐵路計劃書,當局亦已要求可能承建及營辦這條鐵路的九鐵公司,最遲於6月遞交初步建議,並於9月提交詳細計劃書。 鑑於當局擬於2001年前完成西部走廊鐵路,而將鐵路伸展至已發展的屯門市中心存在技術困難,因此這條鐵路以屯門北為終點站。 天水圍西鐵站2025 不過,基於公眾要求,九鐵公司已答應研究把鐵路伸展至屯門市中心的可行性。
1998年9月15號,行政會議正式通過起西鐵工程第一期,即係起連接屯門至南昌站嘅鐵路系統。 天水圍站嘅主要接駁交通工具係輕鐵,乘客可以直接經車站大堂出口去輕鐵天水圍站各個月台、或經C出口嘅行人天橋同埋有蓋通道去輕鐵天耀站。 車站A出口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可以轉去洪水橋同埋流浮山一帶嘅接駁巴士同小巴。 經優化的近郊客運鐵路連接西九龍及屯門北兆康苑,未來可延伸至屯門市中心,除了南昌與荃灣西設有中途站外,可選址葵芳或美孚設置轉車站,方便乘客轉乘荃灣綫,而西九龍站可便利乘客轉乘機場鐵路。 天水圍西鐵站 天水圍站係天水圍新市鎮內唯一重鐵車站,星期一至五嘅繁忙時間都有唔少學生喺度搭港鐵往返元朗同屯門區,同埋上班一族喺度搭港鐵往港九市區。
天水圍西鐵站: 出口
過去K75綫是少數採用無限循環線形式運作的巴士路線,有關安排已於2016年3月27日K75A綫投入服務當天取消,此路綫起點站自此遷往天水圍站,同時兩綫實施聯合班次。 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同古洞站,預計喺2025年動工,2034年通車;原本連接新田站同落馬洲站嘅支線將暫緩興建,等到跨境運輸需求有增加嗰陣先起。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香港西九龍站是高速鐵路(香港段)(“高鐵”)的總站。 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的過境旅客必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
天水圍西鐵站: 車站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2018年9月5日:上午9時40分,一列往屯門方向的列車在南昌站附近發生機件故障,整體列車服務延遲15至20分鐘,而美孚至柯士甸站則暫停服務。 上午11時,故障列車已移離行車線,並會於稍後安排回廠檢查,此路綫服務陸續回復正常。
天水圍西鐵站: 天水圍站 (屯馬綫)
B2層 (抵港大堂)(高度限制2.2米)則設車站停車場,包括上客區及約500個私家車車位供公眾使用。 於往來香港西九龍站及內地的高速鐵路列車服務恢復運作的初期,九巴第 W2 號線的服務時間及班次或會因應高速鐵路列車服務的班次作臨時調整。 港鐵表示十分關注今次事故,正就此展開詳細調查,範圍包括車務控制中心與現場維修工程人員之間的溝通,現階段不排除事件或涉及人為因素;並指一名行車控制主任已暫被調離職務,以協助進一步調查。
天水圍西鐵站: 九龍灣
第一期屯門站至南昌站最終於2003年12月20日下午2時通車,屯門站三個出入口一早已有近300人排隊,排頭位的市民約12時到達。 首班列車下午2時05分由屯門開往南昌站,正當乘客歡天喜地慶祝一刻,列車卻突然停頓,約3分鐘後,列車再次開出。 九鐵當時解釋,由於天水圍站附近一段架空電纜,被一卷廁紙纏著,要派工程人員清理,才導致延誤。 乘搭以下路線可於大欖隧道轉車站轉乘巴士(如967路線),或於聚星樓(天水圍鐵路站)轉乘輕鐵705路線於天秀站(經隧道)或濕地公園站到香港濕地公園。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天水圍西鐵站: 洪水橋站 (屯馬綫)
到時除咗每列會加一卡車(7卡變8卡)之外,都會加裝液晶體顯示屏用嚟顯示動態路線圖同埋電子報站。 改裝需時廿八個月,到時載客量會加一成四,預計人流會喺2016年第三季開始舒緩到。 2009年8月16號,九龍南綫通車,西鐵綫南行總站由南昌延伸至紅磡,連接東鐵綫,南昌至紅磡沿途增設柯士甸站以及尖東站。
天水圍西鐵站: 元朗好去處3:元朗公園百鳥塔
流浮山以海鮮市場聞名,是新界西主要的海鮮批發市場之一。 大多數人會在黃昏時間去流浮山,因為在流浮山附近的下白泥是看日落最美麗的地方,吸引不少攝影發燒友到這裡。 看完日落,就在流浮山的海鮮市場享用晚餐,然後帶點海產乾貨回家。 鄰近天水圍西鐵站,這座建築物樓高8層,有泳池、圖書館、體育場地設施。
天水圍西鐵站: 車站大堂
有別於屯馬綫主體由前九鐵持有,洪水橋站的產權將隸屬前地鐵,並預留條件以「鐵路加上蓋開發」方式融資。 「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一階段亦曾建議興建港深西部快速軌道(又稱港深機場鐵路),其中的跨境支線將會於洪水橋設置車站,連接深圳前海及洪水橋,本地車站並會與屯馬綫擬建的洪水橋站連接。 但因為造價成本過高的關係,政府決定取消興建這條跨境鐵路。 在興建九廣西鐵(後稱西鐵綫)時九廣鐵路公司已於亦園路以北預留位置興建車站(目前該處只設有緊急升降機及樓梯),與車站以東南的輕鐵鍾屋村站相距約500米。 為避免遇上人潮,旅客在起程之前,應預早計劃行程及透過不同渠道 天水圍西鐵站2025 (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情況。
天水圍西鐵站: 服務時間及班次
有關行動引起市民不滿,甚至有市民與防暴警員互相指罵。 有市民向防暴警員控訴被人性騷擾,但未有理會,所有學生最後全數被放走。 2019年11月15日早上,有市民於天水圍站阻礙一列停泊於2號月台(往紅磡)的列車車門關閉,其後因有乘客不滿甚至發生爭執,多人互相推撞,有人懷疑暈倒。 其後有防暴警員到場截查至少3人,當中一名涉及推撞的男子被帶上警車。
天水圍西鐵站: 天水圍一日遊
計劃貫通現有新界東西的單車徑,連接大圍、上水、元朗、屯門和荃灣。 天水圍單車匯合處屬「屯門至上水段」的工程項目,整段工程原定於2016年底落成,但元朗錦田河至上水雙魚河路段因修改走線,預計延至2020年落成。 第5792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天水圍西鐵站2025 天水圍西鐵站2025 規例 (第374章)–天水圍 (西) 公共運輸交匯處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5卷第35期,2011年9月2日。 第7262號公告:《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 (第374章)–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2卷第39期,2018年9月28日。
天水圍西鐵站: 路線數目
通車初期客量欠佳,九鐵公司於2004年7月推出了「全月通」推廣計劃。 港鐵公司在兩鐵合併後亦繼續維持該安排,改稱為「屯門—南昌全月通」,並在九龍南綫2009年8月通車時推出「屯門—紅磡全月通」。 是繼香港國際機場工程以來最大型基建項目,其中5.5公里的大欖隧道,由荃灣延伸至錦田,是香港最長的交通運輸隧道。 連接錦上路站與屯門站的高架橋,全長13多公里,亦是全港最長橋樑建築物。 此外,連接美孚站及荃灣西站的葵青隧道,全長兩公里的隧道率先採用先進鑽挖技術。。
天水圍西鐵站: 天水圍MTR
2019年7月27日,因應7月21日發生白衣人無差別襲擊途人事件,導致逾40多名市民受傷。 大批市民在下午3時到元朗「步行」,抗議警方當晚的處理手法。 至下午5時許,警方開始展開驅散行動,期間在多個地方包括西邊圍、元朗大馬路以及朗業街等不斷施放催淚彈,當中有催淚煙更射上西鐵高架路軌範圍。 天水圍西鐵站2025 港鐵表示,有車長察覺在路軌範圍有冒煙,經檢查後確認有關路段的鐵路設施正常,列車服務不受影響。 鐵路信號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副會長張年生解釋,除非彈頭直接射中列車才會釀成意外,否則西鐵屬自動列車操作系統,即使冒煙仍能按照信號繼續行駛。
政府當時提及該街市預計2023年動工、2027年上半年完工,工程費用預計高達約12億港元。 2019年11月20日為中小學首日復課,然而繼續有市民阻礙停泊在2號月台(往紅磡)的列車車門關閉,有乘客感到不滿而爆發衝突。 而有防暴警員在當日早上近8時於天水圍站截查10多名中學生,並要求學生脫下口罩。
天水圍西鐵站: 接駁交通
第7951號公告(橋昌路公眾上落客區)、第7952號公告、第7953號公告(天水圍站巴士總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7卷第45期,2003年11月7日。 因應居屋工程進度,當局將此站以往的專綫小巴站和的士站改建成一個三坑臨時巴士總站,九巴276P線聯同港鐵巴士K75及K76綫於2015年2月27日一併暫時遷往橋昌路東公共運輸交匯處,站名維持不變。 政府早於2017年施政報告宣布於天水圍興建一座新公眾街市,當局翌年提出以天福路路段為選址,其後獲元朗區議會支持。
除此之外,西鐵通車初期成日故障,九鐵公司主席田北辰曾經公開承諾若果西鐵故障情況再冇改善,佢會考慮唔撈。 及後西鐵喺2004年8月1號推出月票計劃同埋同年12月20號推出節日通日票計劃,至令每日載客量喺2005年12月達到九鐵公司定下每日20萬人次搭嘅目標。 天水圍西鐵站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