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那些當初嫁給了愛情的,也承擔著有一天可能不幸的風險。 過了三十,好像每個決定都注定成為後悔、每次心動都彌足珍貴,那不顧一切戀上一個人的傻勁,過了這個年紀就會慢慢被自己扼殺。 人說三十而立,我認為那意思其實是,30歲是另一次的出生。 你把自己拉出來看一看,你真的看到,過去你的每一步,都有人支持與照看著你,你是一個被愛的孩子;接著你要站起來了,你為自己負責,你為自己決定要往哪走去, 同時你也要去支持其他人,把路走得自在遼闊,把世界變得如你希冀。 多數時候悶頭努力,對自己多有責難,也對很多自己其實在乎的事情不夠上心,有時候甚至也懶得理會自己的心情。 有次我無聊,查閱與老相關成語,整排點開,所有都指涉著同樣的,經過淡淡粉飾的,殘酷結果—青年的不再、舞臺的遺失、內在的離散。
接著廖玉蕙一家人又搬到潭子加工出口區旁,母親很有雅興地在一旁的圳溝邊種了櫻花與柳樹,那段時間廖玉蕙莫名出現過敏症狀,尤其春季幾乎每天都必須到醫院報到。 聯考前廖玉蕙還在發燒,打了針前往考場,卻因副作用的嗜睡反應,在最擅長的國文科目上昏昏欲睡,但她還是如願北上進入東吳大學中文系就讀。 畢業典禮播放慢飛天使成長學習影片,重新帶家長回顧慢飛天使努力的成長軌跡,現場陳列各班孩子們作品,都是慢飛天使和家長共同創造完成作業,鼓勵家長平日多和孩子互動,玩遊戲是最好的療育良方。 小帥領有第一類及第七類極重度身障證明,智力與學習發展比一般孩子慢,加上眼睛、語言遲緩、雙腿無法行走等多重障礙,早期療育對他更顯重要。 2021年艾莉全新作品,一一擁抱那些因善意而偽裝的孤獨靈魂,所有看起來毫不費力的大人,不過是拼盡全力的孩子,你的不動聲色都是用無眠的夜包裝出來的,在即將斷線的那一刻,才發現原來早就撐不住自己。 生活的瑣碎抹去了愛情,責任的綑綁讓他們脫不了身,在又一個不成眠的深夜,他們都在懊悔,當初的自己為什麼輸給了寂寞,當初的自己為什麼堅持了這麼久後卻又心軟。
30歲人生: 人生角色的多重宇宙 廖玉蕙
30歲主題翻身轉世,推陳出新,像書店暢銷排行榜,經典歷久不衰,諸如《祕密》一類,有百刷本事,人人都需要,像順路拜佛,必須求個安慰。 小時候跟家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長久的相處時間讓人有時會忘了要珍惜身邊的親人。 年紀一年一年的增長後,很多人因結婚或工作離鄉背井,回老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久久見一次的家人,似乎每看一次白髮就多一些,而我們要等到他們白髮蒼蒼,才會突然意識到他們年事已高。 在人生三十這道分水嶺,男人是時候從男孩走向男人,追求潮流或許讓你感到一時興奮的自信催化;但唯有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風格,才能真正貼合「你」自己最喜歡的面貌。 社會急速變遷,傳統觀念卻依舊,結果變成限制人生可能性的枷鎖,定形了30歲應有的人生狀態,對收入、工作、感情有相應的要求,只要達不到,人們便倍感不安、徬徨、自我質疑。
「也太輕率了吧,他有想過嗎?」、「這把年紀了不適合這樣吧?」、「怎麼這麼不切實際?」種種負面的評論,不免當事人皺起眉頭,省思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30歲,似乎是人生的其中一個困惑時期,數字上不再年輕,生活上也被不同責任左右著,有時候會很懷念過往的任性、可以隨意生活。 但隨著時間流逝,不得不明白自己要真正的成長,是時候好好面對自己的人生,計劃將來,但肩上的重擔也愈來愈重,從前開心的自己好像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年輕時不懂拒絕,希望討好所有人,結果把自己累倒,隨時間成長,你應該明白時間有限,你只需滿足自己,無謂強逼自己去取悅的人事物,多為自己着想,學會取捨、適時拒絕,可節省更多時間、精力,用於更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的生活更開心,也更充實有意義。
30歲人生: 「三十歲不過如此而已,永遠要給自己重新開始的勇敢!」不管到了幾歲,不讓自己甘於將就,你人生的選擇要最講究
本篇金句擷取自《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一書,喜歡作者以真摯的文字寫下在偏離正道的冒險路上,如何撕下標籤、如何倒地不起,並且在這一切歷程中,儘可能保留最真實的自己的內容,歡迎到下面收藏本書。 畢竟感情這東西是看個人如何經營,看人如何來操控,如果對方只想到自己,即使感情是真心、口口聲聲說愛妳,但依然可能出軌、搞小三,為妳帶來巨大的痛苦。 30歲人生 如今廖玉蕙每個月都至少回來潭子兩趟,她也始終沒有忘記母親的叮嚀,讓老家成為聯繫手足情感的園地,不管婚喪喜慶,大家養成默契各帶一道菜在老家相聚,一起分享生命的喜悅或悲傷。 大學時廖玉蕙進入校刊社擔任主編,在一次編輯研習營隊中,從200多人中脫穎而出,受作家弦賞識,進入幼獅出版社擔任編輯。 身在當時文壇中心的廖玉蕙壓根沒有想到創作這件事,每天做著潤稿、寫信等工作。
- 如果只是為了找個避風港就急著結婚,甚至將就找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人,這種婚姻是經不住什麼考驗的。
- 《三十而已》開播至今網上人氣依然高企,劇裏在大城市中生活的三個閨密-「全職媽媽」顧佳(童瑤 飾)、「白領上班族」王漫妮(江疏影 飾)和「便利貼女孩」鍾曉芹(毛曉彤 飾)分別代表社會上的三種典型女性。
- 以台灣年齡中位數來看,現今45歲的人相當於50年前的20歲,正是揚帆待發的青年期,如何把漫漫歲月活成銀光閃閃的分號人生?
-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
現在呢, 只覺得扛了好多責任, 一不小心跌了跤,還可能變成千夫所指的對象。 因為我們通通變得膽小,沒辦法再像從前那樣勇往直前。 面對現實,你要考慮的因素太多,要不要跟一個人交往居然可以從分析對方條件優劣開始,光是自己居然會產生這樣的念頭就非常值得發出空襲警報。 你對自己大失所望,什麼時候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變成了現實的大人。
30歲人生: 《三十而已》30句必讀金句:#11 女人就是要為自己而活,活的漂亮才是最大的贏家!
本文最後,想以湯姆・克魯斯的經典電影《征服情海》作結,邀請大家記得,邀請大家,找回工作的初心,給予自己勇氣,並展開可能的行動。 因此20歲的年輕人,因為少了繳房貸、養小孩的沉重負擔,收入一大半便可拿來投資。 即使只是月收15K的社會新鮮人,也有能力拿出5,000至10,000元開始投資。 另外,有人因此亦提到,20至30歲都是投資的黃金期,因若可在20歲開始投資,便可更快地達到財務自由。 而且《20幾歲,就定位》作者水淼也表示,隨著年齡增長,30歲過後,「年輕」的資本漸漸消失,可以犯錯的機會越來越少,也越來越輸不起。 Meg Jay提到,大腦在20多歲這個年紀會歷經最後一次的成長高峰,因此應該進行一些增加自我價值的事,來達成理想中的自己。
- 30歲感覺自己老了,這種想法不但不會讓你變得更好,反而會讓你更加蹉跎光陰,在30歲之前,就要好好準備,才不會再30歲之後後悔。
- 不再允許他人逼迫,不再讓自己受委屈,不再卑微。
- 回想二十幾歲,剛做編輯,寫過許多揣測30歲的文章,當年雖無經驗, 起碼還能訪談周遭友人,好險想像人設也並不困難。
- 結婚這件事說白了,根本算不上是一種保證,更像是一種交代。
- 靠著這樣模模糊糊的念頭支撐自己做出每一個決定,過起差不多的人生,一直到跟想像成為的大人差太多時,才警覺自己是不是就快要出事。
煩人的迷惘、狼狽的失敗、痛苦的成長、現實的社會、殘酷的世界,卻也關乎還在追逐的你。 下面15大金句,點出你面對迷惘、經歷失敗、追求成長,逐漸找回自信與目標的過程,也許看完你也能重獲力量,接受人生的不如意,好好的愛現在有點挫敗的自己。 結婚這件事說白了,根本算不上是一種保證,更像是一種交代。 對身邊那些關心的眼光交代,只是這樣的交代更像是為了讓八卦耳語通通閉嘴,將自己的幸福輕易賤賣。
30歲人生: 階段性是參考,重點在於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但如果你前面的準備很充足了,努力工作也好、努力存錢也好、不斷尋找新的可能也好,把自家的前路鋪得更寬一點,更長一點,才不至於面臨無路可退的境地。 有次學生問她:「老師,您在綿綿細雨中散步,看起來若有所思,是在想什麼呢?」廖玉蕙發現自己只是想著晚上要洗菜煮飯,她將這個尷尬的小故事寫成文章〈閒情〉,投稿到中國時報,沒想到成為她人生的轉捩點。 廖玉蕙之所以選擇中文系,與潭子街上的租書店有著極大關聯。 母親總會在買菜後,到店內租書,因此家中常常有新書,廖玉蕙就跟著翻閱,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成為她閱讀的啟蒙。 多年後成為作家的廖玉蕙,還曾回去租書店拜訪,「老闆叫做黃幹,他說過去都是從臺中市區扛著新書來潭子,印象中高大的老闆,如今再見卻顯得矮小,不知道是自己長大了?還是老闆年紀大了?」廖玉蕙與老闆合影,並請丈夫蔡全茂畫下這珍貴的一刻。 你對自己的心負責,不讓還不確定的自己因為一時不忍拒絕,輕易答應做不到的幸福。
30歲人生: 開始儲蓄並學習投資理財
作家劉書甫著有《喫心地》、《細味臺中》,執筆《TLife 高鐵月刊》、《旅讀》等專欄。 經歷北中南各地生活後,回到故鄉臺中定居,更在家中工廠裝螺絲的麵粉袋上,看見對故鄉的城市印象。 中臺灣現代劇場的拓荒者郎亞玲,帶著觀點劇坊與頑石劇團,循著都市的紋理移動,從中我們見到各個時代文化聚落的變遷,見證現代劇團在臺中從無到有的盛開過程,與這個時空背景下的城市印象。 30歲人生2025 以台灣年齡中位數來看,現今45歲的人相當於50年前的20歲,正是揚帆待發的青年期,如何把漫漫歲月活成銀光閃閃的分號人生? 《遠見》專訪知名作家張曼娟、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分享她們的氣派大人學與後青春進行式。
30歲人生: 成長比賺錢更重要
如果只是為了找個避風港就急著結婚,甚至將就找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人,這種婚姻是經不住什麼考驗的。 《三十而已》開播至今網上人氣依然高企,劇裏在大城市中生活的三個閨密-「全職媽媽」顧佳(童瑤 飾)、「白領上班族」王漫妮(江疏影 飾)和「便利貼女孩」鍾曉芹(毛曉彤 飾)分別代表社會上的三種典型女性。 她們訴說女人到了 30 歲所會面臨的人生、職場、愛情以及婚姻的重大困惑,引起了廣大女性觀眾的強烈共鳴。
30歲人生: 《三十而已》30句必讀金句:#22 女人說到底還是要守住自己的一份事業。這男女之間的事,有幾個能安然走一輩子的。
創造是找到一個方法,一種角度,由自己起始,去學習、去理解、去給予、去參與,每一刻未來的積極發生—如果你想要的並不存在,那麼就去創造。 當時想寫下的東西,更接近儀式性的祝禱吧—30歲以後,無論如何, 去做理想中的大人。 不再害怕長大,並且明白長大的意義,其實不過是更有意願去承擔,去解難題。 Problem-solving,不再只是數學算式,而有其生活意義。
30歲人生: 「三十而不立」也沒關係! 5個30歲的人生領悟
社會分別給了每個年齡層一個框架,幾十年來,人們理所當然地在裡面轉圈圈、營造自己的小世界,偶爾有人突破框架跳脫傳統思維,在多數人的眼中仍是魯莽勝過勇敢。 於是,出現了一些「成功人士」做為典範,我們以他們為模型,試著將自己套進那個在世人眼中「正確」又「無害」的人生規畫裡,逼著自己要按照劇本走。 正所謂「勞力是無止境」,當你不停被生活壓力追趕着時,不如想想自己的一些「優點」,不要被壓力逼得自己也忘了自己的好。 想想自己已擁有的一切,可能是健康的身體、愛人、朋友等等,不要盲目羨慕別人,也不要不停比較,把目光也放回自己身上。
30歲人生: 《三十而已》30句必讀金句:#24 到了三十歲呢,好像大家突然就會著急要買房子,存金子,生孩子,這些東西都有一個統稱,叫後路。
將你職涯核心的追求,與對理想生活的想望連結在一起,那樣你處理的核心將會放在生涯,而非單純的職涯。 畢竟生活與職場,本為一體,不該老是被分開來談。 30歲人生2025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30歲人生: 年齡非障礙,而是籌碼
要記得,人生是屬於你自己,如果因別人而影響到自己生活、心情,其實是相當不值。 當然,你可以有情緒,但情緒過後,還值不值得耿耿於懷令自己鬱鬱不歡呢? 30歲以後,明白愛只是溫暖的陪伴、幸福的真諦是當下知足,於是更在意的是「一個人的好日子」。 你不再強求不屬於自己的另一半,你放下撐不起的皇冠,你卸除給自己的壓力。 不再允許他人逼迫,不再讓自己受委屈,不再卑微。
30歲人生: 開始雕塑自己的人生
「你應該什麼都不缺, 努力都有收穫, 怎麼常常看不見你的笑臉?」在某一次節目錄影的休息間隙, 一位來賓這樣問我。 我說我工作得非常非常累, 累到我失去了工作的熱忱, 常常想: 能少一件事, 就少一件事吧! 起初, 工作除了必須賺錢、存錢買房子之外, 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30歲人生: 想要30歲人生就定位?這10件「成熟之道」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做起!
30 歲仍學不會、最愚笨的事,就是把無聊人放在心上。 要明白自己是否成熟,便要看看自己能否明白到「人來人往」的道理。 就算你有多在意一個人,即使是朋友/愛人也好,也不要妄想自己可留著對方。 30歲人生2025 所以,做人還是自私一點,為自己而活,不要被別人影響,不把傷害自己的人放上心,這樣生活會輕鬆得多。
30歲人生: 《三十而已》30句必讀金句:#28 人生就是會有太多的遺憾,來得及是最騙人的一句話,所以有想做的事,想愛的人,就應該盡全力。
有調查數據顯示,95%打工仔對新職位感興趣,卻只有22%人會付諸行動。 不少人到了30歲便步步為營,覺得做事成本變高,即想轉換工作或職場跑道,也只想而不敢做,結果被年齡局限自己。 其實30歲並非窒礙前進的絆腳石,而是你最應引以為傲的籌碼。 據雜誌及網絡平台合辦的調查發現,Z世代認為的職場成功定義是能夠實踐興趣與夢想、從工作中得到快樂,與典型的成功相比,不再重視物質,而是心靈滿足,故此愈來愈多職場新型態出現。 30歲,期許你我都能愛自己多一點,我們互相扶持,但深知,更該優先照顧的,是自己。
30歲人生: 相關文章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30歲人生2025 HK撰寫/編輯。 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 30歲人生2025 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如果你早有上述領悟,不論想轉行轉工,抑或追夢,相信你都能夠作出慎密的考慮,有周全的計劃,並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質素應付前方未知的路。
把每一天活出可愛,我要當成是給三十歲的祝福與啟示。
30歲人生: 臺中市的移動劇場軌跡
老是無從議價的交換,我真以為過,有那樣詛咒,名為變老。 這是心願,也是實踐— 在看似平凡的每一天,每一個當下,告訴自己,我想要,也能夠創造我真正喜歡的日子。 總之是,事事奮力而為,但也要越來越尊重並接納自己的狀態,理解自己在乎什麼,什麼會讓自己真正快樂。 身體的狀態能負荷到哪裡,什麼東西要, 什麼東西不要,辨別什麼是「挑戰」,而什麼叫做「受傷」。 30歲人生 在每個關於自己的節點之上,都更細緻處理,再往下鑽得更深一些。
做內容很長一段時間,30歲一直是常熱主題,為著是,人人都可能即將30歲,人人都想像過30歲,人人都擁有過30歲。 知識家是一個「分享知識」的網路平台,致力於推廣閱讀書籍以及知識所帶來的力量。 你可以在知識家網站上閱讀到各領域專家的正確資訊,歡迎將知識家網站分享給你的朋友。 風險評估的目的,在於確保自己在相對安全的範圍之內,給予自己安定感、評估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把自己推入火坑,也是進行轉職時很重要的例行工作之一。 風險管理,包含財務、經驗、自我期待等多個面向。 在轉職前,可針對轉職期間所遇狀況做全面性的評估,來確立轉職期間自己是否能維持最低生活品質,以達到轉換跑道的目的。
許多人的目標應該都能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涵蓋,像是想自己創業當老闆、想選自己喜歡的工作、想出國深造等等。 30歲人生2025 30歲後發現,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不難,真正困難的是「能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喜歡和討厭的地方,然而你必須到達一個能力的基準點後,你才能辦法自己選擇。 30歲人生2025 在邁入30歲之前許多人總是滿懷壓力,回顧年輕的過往,總覺得自己看似一事無成、毫無長進;而眼看即將「而立」,卻仍舊未見任何可作為「人生立基」的成就。
30歲人生: 《三十而已》30句必讀金句:#13 三十歲的機遇,抓住了就立住了。抓不住還不明白的,就一路下坡而去了。
過往,30歲都被世俗價值觀界定為一個人生的「分水嶺」,女性30歲以前沒伴侶、沒結婚、沒生子會被視為「剩女」;男性30歲以前沒車、沒房、沒伴侶、沒存款則被視為「失敗」。 但其實等我們自然而然到了這個年齡後,才明白這些莫名的框架、標籤都只是過時的價值觀罷了。 隨著年齡增長,才漸漸深刻體會到以下5個人生道理。 二十幾歲時,你或許可以任性的大吃大喝、熬夜通宵,甚至夜夜菸酒不離身;隨著年紀漸長來到三十大關,為了健康或許是時候開始調整你的生活小劣習,因為這類嗜好都會緩慢的扼殺你的健康,讓你在未來開始因病悔恨。 在意完美固然很好,但有時候苛刻要求反而會讓自己開始害怕失敗,變得不敢嘗試,如果願意轉個念,與其完美,不如先信奉「完成」,當機會來臨立刻抓緊,再慢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