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大潭水塘道倘佯,可以欣賞到多個至少具105年歷史、已成為古蹟的水務設施,天色良好之時更能看到水塘波光粼粼、水色山光的景緻。 由大潭郊野公園南門步行到大潭篤4號燒烤場,再南行到大潭篤水塘水壩並折返起點,需時只約2小時。 繼續走大潭水塘行山路線約20分鐘,大家會到達大潭篤水塘燒烤區4號場。
大潭水塘群包括大潭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分別建於1889、1907及1917年,是港島早期食水供應的主要來源。 大潭山2025 大潭山2025 大潭山2025 二次大戰期間,附近一帶的植物曾遭嚴重破壞,經漁護署多年努力植林,那裡的翠綠景觀得以復修。 這路段途經多個二次大戰時的軍事遺跡,實在難以想像這裡當年曾發生激烈的戰事。 沿行車道走至海岸邊是分岔路,右邊往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左邊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底部。 大潭山 建議先參觀抽水站,不然,回程時可能會忘記了抽水站這景點沒走進去。
大潭山: 路線:
大潭水塘(又名大潭篤水塘)這路線,大多數人都是由黃泥涌峽起步至大潭篤水塘,沿途是落山斜路。 選擇在大潭篤水塘起步,是因為在終點黃泥涌峽巴士路線較多,回程返市區比較容易,還可以轉車到淺水灣海灘及赤柱市集,所以推介大家由大潭篤水塘做起點。 園內有一大型滑草場並免費提供滑兜,市民大可在這裡感受綠茵抉撲面、風馳電掣的感覺。 大潭山2025 大潭山郊野公園為全澳現有的兩個滑草場之一,該滑草場之草為假草,另一黑沙水庫郊野公園之草為真草,質感和柔軟度亦較大潭山滑草場為優。 尚無巴士直達,可乘巴士往機場,過天橋經金皇冠中國大酒店到天文台斜路,再往上走200公尺便到。
- 在雨季期間,大家較容易欣賞到大水在壩上奔流直下的景緻;旱季之時,大家則可以欣賞到水壩上百年來被大水沖刷的痕跡。
- 因此水壩較寬及高,當大水從溢洪道傾出時,會有猶如大瀑布般的感覺,相當壯觀。
- 20世紀初該地段逐漸填海,和小氹連合成氹仔(Taipa),甚至通過大型賭場林立的路氹城(Cotai),和南面的路環(Coloane)連成一片。
- 建議先參觀抽水站,不然,回程時可能會忘記了抽水站這景點沒走進去。
大潭篤水塘水壩外觀雄偉,具12條有裝飾護牆及應付溢流的大型溢洪道。 而溢洪道之上亦築有由半圓形花崗石柱支撐的12 個拱券,以承托車水馬龍的大潭道。 因此水壩較寬及高,當大水從溢洪道傾出時,會有猶如大瀑布般的感覺,相當壯觀。 每年12月至翌年2月都是欣賞茶花的好時節,漫步於茶花園中,隨了可觀賞到茶花之美同時,亦感受到大自然清新的香氣,令人有心曠神怡深感體會。 除了可遠眺龍環葡韻濕地四季的風景,近180度的視野角度將舊城區的葡式風貌和新發展超高密度的城市景觀盡收眼底。
大潭山: 大潭山郊野公園
園內設有各類休憩設施及步行徑,是一個多功能的郊野公園。 大潭中水塘位於大潭篤水塘以西,當大潭中水塘需要洩洪時,大水會流經水壩並排進大潭篤水塘。 在雨季期間,大家較容易欣賞到大水在壩上奔流直下的景緻;旱季之時,大家則可以欣賞到水壩上百年來被大水沖刷的痕跡。 在燒烤場的涼亭休息過後,大家可以沿路步行約30分鐘返回大潭郊野公園南門。 大潭山 由大潭郊野公園出發,浴大潭水塘路走,見到公廁向右轉,再直行,約走15-20分鐘即可到達大潭篤水塘水壩。
大潭山郊野公園位於氹仔東面,範圍包括雞頸馬路、嘉樂庇總督馬路和司徒澤雄神父馬路之間大片的山林地帶。 設有眺望台、觀景亭、兒童遊樂區、燒烤區、人造草滑草場、步行徑、茶花園,集休憩、健身、環保、教育及陶冶性情等多重功能,是市民享受森林浴,回歸大自然,豐富休閒生活的好去處。 想到大潭水塘行山,就由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乘14號巴士(嘉亨灣-赤柱炮台)到大潭郊野公園落車。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 及 大潭篤水塘水壩,在落車站車尾方向右邊有一路口,沿路往下走便可到達。 大潭山郊野公園(葡萄牙語:Parque Natural da Taipa Grande)位於澳門氹仔東面大潭山上,鄰近澳門國際機場,現時由市政署管理。 是氹仔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郊野公園,公園佔面積約為49.31公頃,覆蓋範圍包括雞頸馬路、嘉樂庇總督馬路及司徒澤雄神父馬路一帶的山林,氹仔的最高點(160.4米)亦包括於園內。
大潭山: 步行徑及觀景台
自行驅車前往,可沿天文台斜路長驅直入園中;或經司徒澤雄神父馬路行大潭山步行徑;或在嘉樂庇總督馬路近龍環葡韻的巴士站下車,搭乘斜行電梯直上眺望台,進入大潭山步行徑。 在第四座石橋旁邊, 燒烤區四號場有一排十數棵楓香樹(紅葉), 在秋冬季節,樹葉會轉成紅色, 這裡是香港觀賞紅葉的景點之一。 環繞大潭山西面山坡的步行徑,全長1150米,顧名思義此徑是教育行山人士認識大自然的。 設有大潭山斜行升降機方便市民及遊客來往大潭山水塔瞭望台和嘉樂庇總督馬路行人天橋。 及後見到二人背著三個背囊,形跡可疑,幸此時已到達車輛甚多的大潭水塘道。
- 在大潭水塘行山,沿途都是平路及上山斜路,共有10個文物徑資料站牌 | 路程約5km | 需時約2 hrs,慢遊加拍攝約4 hrs。
- 由大潭郊野公園南門步行到大潭篤4號燒烤場,再南行到大潭篤水塘水壩並折返起點,需時只約2小時。
- 與水塘一樣,抽水站是昔日港島供水系統不可或缺的設施,日以繼夜抽食水。
- 夜遊遠望,路氹新城的金光閃閃猶如天上繁星,指引著眾多休閒人士可去娛樂的方向。
- 大潭山郊野公園位於氹仔東面,範圍包括雞頸馬路、嘉樂庇總督馬路和司徒澤雄神父馬路之間大片的山林地帶。
- 另外,眺望台、觀景亭、兒童遊樂區、燒烤區、圓形廣場和綠蔭長廊都是定點活動的好地方。
- 石橋架於水塘及引水道之上,不受樹木遮擋,是全段路途上最能欣賞到大潭篤水塘景色的位置,大家可以預留時間,在這裡與已運作逾百年的水塘及以花崗石拱形構造的石橋合照。
橫過短小的紫崗橋後,左走(直走可登上孖崗山至赤柱峽道;右轉可往淺水灣道) 塘邊小徑,直往大潭水塘道。 最後沿著右方水塘邊車道行走,再經過數道古橋後抵達大潭道。 與大潭中水塘水壩不同,這條水壩上裝有多盞街燈,除了日間,有不少攝影師專程於晚間到場拍攝,為求拍攝到大水在燈光映照下傾瀉而出的美色。 時至今日,大潭篤水塘已改為全自動運作,再沒有職員需要於宿舍留宿,但擁有紅磚牆、中式瓦片、木窗和平圓拱頂的抽水站員工宿舍仍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打卡留念、欣賞古建築之美。 這裡沒有像大潭篤水塘水壩的圓拱形溢洪水道, 在雨季水塘滿溢時, 水就在水壩頂流出, 堤壩變成了瀑布。
大潭山: 設施
石橋架於水塘及引水道之上,不受樹木遮擋,是全段路途上最能欣賞到大潭篤水塘景色的位置,大家可以預留時間,在這裡與已運作逾百年的水塘及以花崗石拱形構造的石橋合照。 大潭水塘道草木繁盛,起步不久,大家便會被綠樹林蔭所覆蓋。 大潭水塘行山路線沿途遮陽度高,在沿路欣賞鴨腳木、牡丹、楠樹、銀合歡與香港茶等植物的同時,不用怕被陽光曬傷。 此外,大潭水塘道沿途設有涼亭、長椅,讓大家走累時稍作休息。 乘搭新巴14號或城巴314號線(只於夏、秋季運行),大潭水塘行山路線於大潭郊野公園站下車,即可抵達大潭郊野公園南門。 大潭山2025 於旁邊的公廁梳洗或方便過後,即可開始沿大潭水塘道開始行程。
大潭山: 澳門氣象局
環山徑全長約4000米,由1987年對外開放全程長2200米的氹仔步行徑發展而來,是氹仔島第一條步行徑。 大潭山環山徑包括大潭山環山徑東南段、自然教育徑、生態漫遊徑及路板健身徑。 2013年12月下旬,聽說大潭中水塘的燒烤場有數棵楓香,特意再度行走此路線。 那幾棵楓香的確高大,但似乎已錯過紅葉時節,有點凋零呢。 大潭山 去大潭水塘,可以有兩個方法前往,一個由鰂魚涌出發,經柏架山道自然徑上;另一個由黃泥涌水塘出發,經紫羅蘭山徑去水塘。
大潭山: 大潭山
離開抽水站建築群後向北行,可到達大潭水塘行山路線行程的最後一站——最近經常在各大風景相片「洗板」的大潭篤水塘水壩觀景點。 大潭山2025 因大潭地勢適合貯水,大潭大部份範圍均在1883至1917年間分數階段被改建成多個水塘(包括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以及大潭篤水塘),為港島供應食水。 今次介紹的大潭水塘行山路線是大潭水塘道靠近大潭篤水塘的一段,該段路為較平坦的瀝青道路,全程沒有梯級,方便好行。 離開大潭上水塘石橋向終點黃泥涌峽道進發, 約2公里 需時45分鐘(慢行約80分鐘), 沿途都是上行斜坡行車路, 一點也不難行。 在步行約15分鐘後,便到達一個涼亭, 一個有楓香樹(紅葉)的地方, 這裡的楓香樹很高大, 要舉頭向天仰望才可看到。 小潭山半山以上的部分,現已被劃為小潭山郊野公園,受到嚴格保護,並由於「保護小潭山運動」的成功,成為澳門環保分子的聖地。
大潭山: 大潭山步行徑
大潭山步行徑全長約4000米,位於氹仔東面的大潭山郊野公園內。 此徑路面寬闊,平緩易走,集遊憩、健身、環保、教育及陶冶性情等多重功能,適合一家大小及青年學子享受森林浴,回歸大自然,豐富休閒生活的好去處。 另從地圖上可見到有一段穿過山脊的路段,此為踏板健身徑,又名登峰徑,沿此徑梯級向上行,便可到達海拔159.2公尺高的氹仔最高點。 繼續沿岸邊路一直走, 前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別錯過沿途欣賞大潭灣的美麗景色。 在行車道的盡頭轉入小路,走進去約2~3分鐘,可到達大潭篤水塘水壩。
大潭山: 巴士
這水壩在1977年基於水壩的安全理由, 將溢洪道降低了3米, 因而造成壩頂中間向下陷的形狀。 早在路過 石橋(8)之前, 有一個路口, 那就是往大潭中水塘的路, 在大潭中水塘可以眺望石橋(8)。 在大潭水塘行山,沿途都是平路及上山斜路,共有10個文物徑資料站牌 | 路程約5km | 需時約2 hrs,慢遊加拍攝約4 hrs。 大潭山(葡萄牙語:Taipa Grande),又名大氹、大氹山、雞頸山。 生態漫遊徑僅長600米,是於2002年春天開放的,它最大的看點是其內的原生魚類保育區。 原生魚類保育區原是昔日提供飲用水的水塘,隨着自來水的普及,水塘才改建成原生魚類保育區。
大潭山: 澳門氣象局
由鰂魚涌港鐵站A出口,轉右行,會見到有去柏架山道自然徑的路線牌,沿路指示清晰,跟住行上去就可以。 回到目錄 – 大潭郊遊徑資訊
大潭山: 步行徑及觀景台
夜遊遠望,路氹新城的金光閃閃猶如天上繁星,指引著眾多休閒人士可去娛樂的方向。 坐在滑草艇上,從草坡高處滑下,是老少咸宜的休閒活動,滑草設施費用全免。 大潭山2025 另外,眺望台、觀景亭、兒童遊樂區、燒烤區、圓形廣場和綠蔭長廊都是定點活動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