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手術治療最主要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鼻竇內窺鏡治療鼻竇炎的原理也就是通過鼻竇內窺鏡直接開放鼻竇的開口,從而使鼻竇與外界相通,從而達到根治鼻竇炎的目的。 採用此種手術治療後,鼻竇炎一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 註:在1999年著名的梅約診所宣稱,大部分的慢性鼻竇炎都存在著過敏性黴菌鼻竇炎。 他們的研究顯示,96%的慢性鼻竇炎患者之鼻分泌物中可以培養出黴菌。
嚴重的急性鼻竇炎可以引起眼部的感染,但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急性鼻竇炎的並發病如眼眶感染等已較少見。 鼻竇2025 何醫生強調,處方藥物時,主要是用抗生素控制炎症,以及一些放鬆鼻黏膜的藥物以減少鼻竇分泌,幫助恢復鼻液的正常流動。 此外,以鹽水洗鼻亦可減少及沖淡引起炎症的物質和致敏物質。 何醫生續稱,成人和兒童都有機會患上鼻竇炎,後者因為鼻竇發育未成熟,患病機會相對較低,但一旦發病,病情通常會較為嚴重。
鼻竇: 急性鼻竇炎的診斷與治療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就跟其他手術一樣,鼻竇內視鏡手術也有潛在的風險;手術前,請務必了解手術風險與併發症。 根據自願醫保計劃的手術表,「功能性鼻竇內窺鏡手術」、「兩側功能性鼻竇內窺鏡手術」及「鼻瘜肉切除術 」,分別屬於「大型」、「複雜」及「小型」手術,均可獲合資格賠償。
- 嚴重的難以治癒的慢性鼻竇炎可用鼻竇手術療法。
- 最重要的差異,就是鼻竇炎容易有濃的鼻涕、鼻塞、加上頭痛以及臉部脹痛的感受,如果有以上幾種症狀,就要注意囉。
- 醫生會進行初步診斷,先詢問你的病徵,再按壓面部以確認有無疼痛或腫脹。
鼻竇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inus surgery)或稱鼻竇手術(Sinus surgery),是一種用來治療或預防鼻竇炎(Sinusitis)復發的療法。 鼻竇炎一般都不會太嚴重,但症狀十分煩人;鼻竇炎是鼻竇的內膜發炎,症狀包括疼痛、鼻塞、流膿、嗅覺變差、鼻子後側和喉嚨有黏液的感覺等。 黃翠欣指出,過往病人接受藥物及手術治療後,有可能復發。 直至2021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第一款可用作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瘜肉的生物製劑,該藥主要抑制體內白細胞介素IL-4及IL-13,從而減輕炎症及過敏反應。 該藥去年8月獲本港衛生署批准可治療這類病人。
鼻竇: 醫療團隊
慢性患者:每次粒,每天兩粒;呋麻合劑,每日3次點鼻或0.5-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紅霉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 鼻竇2025 注意點鼻方法要正確.病人頭向後仰,藥物垂直滴入,然後再捏住鼻孔揉一揉,使藥物充分吸收。 慢性鼻竇炎可用鹽酸賽洛唑啉鼻用噴霧劑,每日2次噴鼻;5-10%弱蛋白銀,每日3次點鼻。
所謂鼻竇是鼻腔周圍面顱骨的含氣空腔;左右共有4對:稱額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 鼻竇2025 因其解剖特點各竇可單獨發病,也可形成多鼻竇炎或全鼻竇炎。 本病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2類,其原因很多,較複雜。
鼻竇: 陳鍵明醫生 — 鼻竇炎可致臉痛鼻涕臭 如何分辨鼻竇炎、感冒及鼻敏感?
一位5旬婦人患有糖尿病免疫力低弱,拔牙時不慎感染引發鼻竇炎,甚至蔓延至眼部造成單眼失明! 因此建議,一年內若發生超過5至7次的中耳炎或是鼻竇炎,要盡快至醫院檢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及合適的治療方式,才可真正擺脫鼻塞和鼻竇炎困擾,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腺樣體是一個位於鼻咽部的淋巴組織,和扁桃腺一起,為幼童上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反覆性的感染,卻會讓腺樣體增大,反而讓腺樣體成為細菌叢生的溫床。 腺樣體的位置,在鼻子的最後面,兩側又鄰近耳咽管的開口,因此很常成為反覆性鼻竇炎或是中耳炎的原因。 當牙瘡持續擴散,有機會感染皮下組織,形成蜂窩性組織炎 。
鼻竇: 健康醫療網
國外研究顯示,8成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病友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的體質,術後半年復發比率高達3成5。 上述提到,慢性鼻竇炎大致上可區分為兩類:一是有鼻息肉,一則是沒有鼻息肉,有息肉的病人常有合併過敏或氣喘的病史。 治療鼻竇炎方式,會依症狀時間的長短,進行不同的治療。 慢性鼻竇炎治療以「鼻類固醇」與「抗生素」為主,配合生理食鹽水進行鼻腔沖洗的輔助治療,增強鼻竇炎患者的自癒力與自清功能。
鼻竇: 慢性鼻竇炎是什麼?
治療:功能性鼻內窺鏡微創手術對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具有特別明顯的治療效果。 可以精確的去除病變組織和骨頭,使鼻竇開口擴大,恢復鼻竇的正常生理功能。 鼻內窺鏡鼻竇手術具有傳統鼻竇炎手術無法比擬的微創性。 香港大學目前正在做一項生物製劑治療鼻瘜肉的研究,已有逾10名病人參加。 當中六至七成患者有鼻瘜肉復發,有病人更接受過三四次手術切除,他們注射了生物製劑至少半年。 李曦說:「打了首針後,最快幾日就有改善,由完全喪失嗅覺,至什麼氣味也嗅到;瘜肉亦縮小了,一兩個月已有明顯效果。」至於病人一旦停藥,之後會否復發或何時復發?
鼻竇: 病人須知
耳鼻喉科專科陳鍵明醫生指出,大約估計此病會有較多男性患上,約2-4%,即每100個人會有2-4個人患上睡眠窒息症,實際數字可能會更多,相信有很多朋友並未主動去求醫。 鼻竇的惡性腫瘤中有80%是來自上颌窦,男性比女性容易受影響。 若您打算自行沖洗鼻腔,請使用無汙染的水源,如蒸餾水、殺菌水、預先煮沸後冷卻的水,或孔徑低於1微米的過濾器處理完的水。 每次沖洗後,請再度使用無汙染的水源沖洗盥洗設備,並將其風乾。
鼻竇: 急性鼻竇炎多常見
若醫師開立抗生素,即便症狀好轉,還是請您將藥物服用完畢。 鼻竇炎最常見的原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鼻竇 (感冒),稱為病毒性鼻竇炎,單純病毒性感染的鼻竇炎不需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主要作用是針對細菌。 鼻竇 但有部分患者會續發細菌性鼻竇炎,醫師也會根據臨床症狀判斷是否為細菌性鼻竇炎而給予抗生素治療。 口服抗生素需服用至少十天,醫師會根據病程調整,需遵照醫師的指示連續服藥,以避免產生抗藥性。 「鼻竇」是環繞在鼻腔周圍、4對空滿空氣的空間,包括額竇、上頜竇、篩竇及蝶竇等副鼻竇。 鼻竇炎成因,是持續細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過敏-發炎反應,造成鼻腔及鼻竇的黏膜發炎及鼻竇口阻塞,即為鼻竇炎。
鼻竇: 藥物治療
手術相當安全,只有少數患者出現特殊併發症,包括對鼻道或鼻竇內黏膜造成輕微損傷,或損傷顱骨,嚴重者可能引致細菌入眼或腦部,引致腦膜炎。 如患者有其他鼻腔問題,有機會需要進行其他手術,包括矯正變形的鼻中隔軟骨或切除鼻瘜肉等。 鼻竇炎(Sinusitis)是描述發生於鼻竇的炎症。 常見症狀包含濃厚鼻涕、鼻塞,以及臉部疼痛[1]。
鼻竇: 鼻竇炎的主要症狀
(1)蛀牙:當蛀牙沒有及時處理,蛀牙菌會感染牙髓(pulp),產生疼痛。 鼻竇 牙髓會漸漸壞死,細菌會沿牙髓破壞牙根尖附近的牙骨和軟組織,產生膿瘡。 慢性鼻竇炎可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5-10%弱蛋白銀,每日3次點鼻。 上頜鼻竇炎是鼻竇炎的一種,根據其生理解剖的特點來看,上頜竇與篩竇、額竇和蝶竇一起是鼻腔附近頭顱骨的空腔。
鼻竇: 看「鼻涕顏色」秒懂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 這1種還會喪失嗅覺
急性鼻竇炎多由急性鼻炎導致;慢性鼻竇炎常因急性鼻竇炎未能徹底治癒或反覆發作而形成。 目前認為鼻竇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竇口阻塞導致鼻竇內的感染,其中鼻息肉是引起鼻竇開口阻塞的重要原因,而鼻竇的炎症刺激反過來又促進鼻息肉的生長。 另外,游泳時污水進入鼻竇,鄰近器官感染擴散,鼻腔腫瘤妨礙鼻竇引流,以及外傷等均可引起鼻竇炎。 鼻竇 藥物包括鼻部類固醇噴劑、治療敏感的口服抗組織胺、控制嚴重感染的抗生素,以至高濃度口服類固醇。 鼻竇 黃翠欣指,如藥效未如理想,醫生會建議以「功能性內窺鏡」微創手術,切除鼻腔及鼻竇內瘜肉、異物及囊腫等病變組織。
因此,有慢性鼻病的病友應提高警覺,盡快諮詢鼻科專科醫師,才能及早正確診斷與精準治療,保有較佳的預後。 急性鼻竇炎常在感冒後出現鼻堵塞,膿性鼻涕增多,嗅覺減退和頭痛。 前組鼻竇(上頜竇、額竇、前篩竇)發炎頭痛部位在前額部;後組鼻竇(後篩竇和蝶竇)發炎為頭頂部或後枕部頭痛。 不同鼻竇發炎其頭痛的表現亦不同,例如額竇發炎者多在早晨起床後不久前額部頭痛,並逐漸加重,下午則減輕。 用鼻鏡或鼻內窺鏡檢查可見鼻粘膜充血腫脹,中鼻道或嗅裂處有膿性分泌物,各相應鼻竇區有壓痛, 鼻竇X射線拍片有助於診斷。
鼻竇: 鼻竇炎令患者鼻塞、鼻水倒流 鼻瘜肉可致睡眠窒息失嗅覺
(11)麥門冬、石豪各5克,知母、黃芩、梔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葉各2克,升麻l克。 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 患者膿鼻涕增多且不易擤盡,如向後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時,刺激咽、喉粘膜,引起發庫、咳嗽和咳痰,甚至噁心。 脾經濕熱型:證見鼻涕黃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續,嗅覺差並見發熱,頭重如裹,體倦肢重,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濡數或滑數。 手術前,請禁食禁水 8 小時,並告知醫師您最近的用藥、過敏或任何身體狀況。 手術當天,請準備好所有書面資料、並與麻醉師會談,而且只服用醫師與麻醉師所同意的藥物。
不同於感冒無色黏稠鼻涕或過敏性鼻炎的清澈水狀鼻涕,典型的鼻竇炎會出現黃綠色濃稠鼻涕,且伴隨黃鼻涕倒流、咳嗽、或兩頰或前額脹痛等症狀。 而且,一般症狀持續感冒大多會在1、2週就能痊癒,但鼻竇炎的黃膿鼻涕常常是超過2週以上,持續超過1個月為急性鼻竇炎,持續3個月以上則屬於「慢性鼻竇炎」。 而且,一症狀持續般感冒大多會在1、2週就能痊癒,但鼻竇炎的黃膿鼻涕常常是超過2週以上,持續超過1個月為急性鼻竇炎,持續3個月以上則屬於「慢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可用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吉諾通膠囊,急性患者:每次粒,每天3-4粒。
鼻竇: 併發症
常見引起病毒性急性鼻竇炎的病毒有鼻病毒(rhinovirus)、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 細菌或病毒所引發的鼻竇炎症狀,其實很容易理解,感染就會造成鼻黏膜的分泌物增加,甚至是化膿,這種狀況就會出現濃鼻涕。 另外嚴重的粘膜腫脹和膿液堆積,就會在鼻子、臉頰,甚至是頭部產生壓迫緊繃的感覺,甚至化膿的物質會讓你覺得發臭,嚴重的感染下也有機會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