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後,移居台灣的港澳人士屢創人數新高。 不過,台灣政府開始以「國家安全」為由收緊港澳永久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的條件。 考選部專技考試司黃慶章司長接受本台訪問時說,香港就讀護理課程的管道較多,例如從大學或醫院;課程上香港也較著重專科,但台灣相對較全面化,制度或會不一,但有些課程還是能銜接。 他指出,每個國家也一樣要經過當地教育單位認定兩地的教義(課程)是否一樣,若不一樣就要把相關地方補足。 阿怡說:如果你有這個條件,其實你應該在申請(專業移民)的時候,你已經寫明,並非我來到(台灣),也不是很多人入紙(申請定居時),才跟我說要有這個(文件)才可以申請得到定居。
- 隨著台灣收緊相關移民政策,大批在台港人「二次移民」到西方國家,BBC中文訪問多名當事人和學者,了解他們移居台灣的困難,並結構背後的政治角力。
- A:得依入出國及移民法第64條相關規定,可對當事人實施暫時留置調查。
- 因為居留所需的健檢有特定要求,建議到台灣移民署指定的醫院進行更為方便,醫院名單可看此處。
- 對此,我國移民署除了解釋該名旅客能夠入境的原因,也強調如果蓄意於查驗時撕毀入國登記表,可能會被暫時留置調查。
- 根據台灣新法規,申請人需要在台灣投資600萬新台幣(約HK$155萬)以上,開設有實際業務的公司或投資現有台灣公司,並要聘請兩名以上台灣籍員工,營運年期亦由1年延長至3年,並要委託合資格會計師核數。
此外,相較曾任一般公務員職位,曾任紀律部隊的申請者比較少「過到關」。 她說,當時以為是台灣當局的新規定,不影響像她已在台居留的港人,對自己在台灣落地生根仍充滿希望。 她兩位護士朋友去年10月申請定居,今年2月獲批,過程中沒有上述要求。 邁入2021年,香港《國安法》檢控增加,政治清算蔓延,國際機場常常上演親友送機的畫面,洶湧人流中,Raymond這樣的專業人士並非孤例。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陳玉珍稱可統戰中國 台灣基進諷:還未從反攻中國白日夢醒來
這意味著,扣除入境人數,自2019年夏天以來,已有137,500人遷移離境。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其中也包括短暫留港的人士再次離開,又或離港讀書、探親的人士。 目前,香港統計處並沒有單獨統計移民人數,最接近的數字,是每年兩次公布的「淨遷移人口」。 查看過去兩年數字,2019年中至2020年中,淨遷移人口為48,300人;2020年中至2021年中,淨遷移人口為89,200人。 去年8月開始,中學教師家銘發現,認識多年的好友一個個離開,他的父母也跟著自己妹妹一家移民英國了。 「7個朋友都移民了,都是老師,都是有家庭的、有小朋友⋯⋯有些來不及farewell,有些不講不出聲,再次見到就在Facebook報平安,」家銘說。
台灣建築師考試合格率近年只有約5%至7%,Polly考試也不合格,準備今年再報考。 Polly去年7月以專業移民來台,為了加深認識台灣建築業,去年11月報考建築師證照,考試前特別報讀補習班。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2025 沈榮欽認為事件反映行政機關對港人移民有善意,但因為港澳人民的法律地位模糊,各個想要論述的人都可以從中抓到想要的元素,加以編排和論述,「一涉及到統獨問題就很難討論」。 他慢慢觀察到這是兩地文化差異,香港講求「法理情」,台灣則是「情理法」,他為了通過審批也嘗試融入「人治」的辦事方式,參加活動主動接觸陸委會、移民署的高級官員打好關係,「不斷告訴他們我很有誠意」。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2019年後大量港人湧入台灣,當局隨即收緊投資移民的門檻,以往只需在台投資經營一年,沒有列明要開實體店或聘請員工,但2020年初台灣當局宣佈新規定,要持續投資並營運至少三年,期間須設有實體辦公處所和聘任兩名以上台灣員工。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台灣「誤植」港澳人士「九不得」文件 在台港人稱「有這想法已經很可怕」
投資移民,一直以來都是香港中產階級人士最常選擇的移民方法,但台灣的經濟部投審會3月提升了申請門檻,要求港澳投資人須營運投資企業至少3年,並聘用2名以上的台籍員工。 因為首先保健員(照護輔助人員)的薪資是否可以達到外國人工作要求的4萬7千多元?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2025 而且到我將保健員工作經歷拿去做定居申請時,究竟他是否承認保健員的工作性質就是護理士的工作性質呢?
陸委會續指,須取得證照方能執業,絕非針對港澳居民,台灣與外國人亦如是,「實務上亦有諸多可行方式,部分港人訛傳居留期間無法就學、就業並非事實」。 是次在座談會表達不滿的港人主要是以「護士專業」移民,他們表示台灣一開始的指引只需出示有效證明文件並「定居一年」即可申請定居權,但現時改為需要「專業考試及工作證明」。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而要考取符合條件的專業資格,考生必須有台灣學歷,在香港護士學校的學歷和實習時數均不被視為符合台灣考試資格的條件,意即沒有在台灣「讀過書」的人都不能考試。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移民台灣的生活費
Ticky說,台灣移民政策經常改變,之前因國安問題要對定居申請人進行聯審,現在突然又增加另一重關卡,不知道何時政策又會收緊,她已沒有信心可以在台灣落地生根。 他認為台港關係能否緩和,將取決於北京中央政府及港府的態度,短期內並不樂觀。 台灣陸委會曾擬在2022年5月公告修例,進一步放寬港人來台就業五年可申請定居,但遭到林靜儀、蔡易餘等數名民進黨立委極力反對,認為港人太輕易能取得身份和投票權,擔心中國透過港人進入台灣做政治滲透,有關修正案胎死腹中。 台灣陸委會回應BBC中文查詢時指,主管機關召開之審查會「原則每月召開一次,但會視案量彈性調整」,強調「只要查無國安疑慮,即會予以許可」,另投資移民涉專業查核,實務上多數案件因文件不齊備,影響審查期程。 按照投資移民的流程,投審會對申請人進行投資許可審核,批出「投審函」,申請人匯入600萬台幣及成立公司後,再由移民署批出「居留證」,一年後審核「定居證」申請。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報告:中國近1.35萬名百萬美元富翁移民 香港亦流失近千名富翁
台灣陸委會去年曾批評這批港人「大多數在台遊山玩水,未能貢獻專業能力」,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就業許可。 根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應覓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之二親等內血親、配偶或有正當職業之公民保證,並由保證人出具保證書。 建議大家可以先從親人入手,也可以問問之前已經成功移民台灣的朋友們,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保證人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和耐心慢慢尋找。 她表示當初台灣政府認為港人的情況緊急才放寬條例,給予港人居留許可,有一個暫時的避難所,只要有專業資格住滿一年便可以定居權。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台灣移民門檻算低 成港人熱門選擇
坐在多倫多的家中,Ivan Mak透過視訊接受我們的訪問,身後是一片綠油油的花園。 香港九七主權移交前,他一個人赴加拿大讀書,後取得加拿大國籍,2006年返港工作,從事移民行業。 根據最新的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香港來台居留許可人數有11,173人、定居人數為1685,前者比2020年多約300人、後者多約100人。 至2022上半年,居留許可人數為3,565、定居許可為813人,數字和2021年港人獲居留和定居許可,多個月都打破歷史記錄形成對比;但當中並未細分專業移民的人數。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政治與政策
另一個資深中文科教師Benjamin就深深感覺,身邊瀰漫著一種人心惶恐的氣氛。 9月22日,《文匯報》以「迷信外國月更圓、狠心移民拋老幼」為題,在頭版抨擊移民潮。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我們都要承認很多人對中國共產黨是很多負面想法的,尤其經過文化大革命、經過六四的人⋯⋯整件事很複雜,所以我希望整件事不要這麼快⋯⋯但中央似乎現在一是不做,做就徹底一些,」周永新說。 「我們就此約見了勞工福利局,他們副局長、政治助理見了我們,但目前看來,他們態度不是很積極,」袁小敏透露。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林保華觀點》入國台灣 入境香港
過去十多年,她在一家中學教書,目前負責教的班級,明年就要進行高考了。 Raymond從事護理行業30多年,持有護理學學位和碩士,同時擁有老年病、重症監護的專業證照。 在香港一家公立醫院,他擔任病房經理多年,管理100多人的團隊。 自反修例運動爆發,作為政府醫院中層管理者的Raymond,就愈發陷入無法解決的棘手矛盾。 她觀察,這並非大趨勢,僅有個別客戶因生意原因,或本身擁有技術資格,會在移民台灣後,考慮移民到其他地方。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港專業人士移台難 台灣當局:部分人獲身分證後返港
管理全港政府醫院的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近日承認,醫護流失「正在惡化」,其中護士流失更嚴重,自去年(2020)7月起的12個月內,流失高達6.7%。 香港護士協會去年年底公布的數據更為驚人,684名受訪會員中,43.9%的護士正考慮移民,9.9%正辦理移民手續,「政治及社會原因」成移民主因。 台灣考選部寫明,「國內、外學歷報考者,若各學科實習內涵不足或時數未達最低標準,可以到台灣各醫學院補修」,然而這就引申另一個問題。 Michelle指出,他們已聯繫不同院校,但它們要麼不設立相關補修課程,又或者這些課程只提供給本地或該校學生就讀,因此這批港人醫護找不到補修渠道。 劉碧琪解釋,雖然移民台灣做生意或工作未必能「賺大錢」,但台灣移民門檻算低,如台灣投資移民所需資金約600萬新台幣(約150萬港),較其他地區低。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台灣2024總統大選:國民黨為何還沒有推舉出人選
考慮到家庭財務,家銘和太太尚未決定何時離開香港,但離意每日俱增。 除了徹底改變的課堂環境外,他坦承,看見其他專業人士移民,也會增強自己離開的傾向。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方言說,香港的發牌單位改由政府部門批出,他擔心這樣一來,又會被台灣方面視為與港府有關聯,繼而影響台灣的定居審批。 舉例來說,香港護士管理局要求註冊護士實習時數的最低門檻是1400小時,而台灣國考的要求是1016小時。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專業移民
事件引發台港網民熱議,有台灣網民起底Macy的身份,聲稱她叫劉熹,來自武漢,擁有武漢大學法學士學位,18年前移居香港後創立一間教育機構並擔任校長,主要教導小學高年級中文、中學中文。 在居留許可方面,2022年港人居留許可人數8945人,較前年創下歷史新高的11173人,減幅近兩成。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香港護士移民台灣 香港已來到反抗的時代,未來可能轉向多元領袖領導,以及黃色經濟圈等「每日抗爭」。
經濟學者認為去年人口增幅創下破紀錄的105萬,正好彌補戰後嬰兒潮一代進入退休高峰期而出現的勞動力萎縮缺口,但他們警告人口增長意味着需要找尋住所的人數上升,原已嚴重的住房供不應求情況定必惡化。 多倫多大學地理與規劃系教授西米亞蒂奇表示,加拿大人口較預期快速攀達4,000萬里程碑,應當可視為繼續推動經濟帶的動力,尤其是可以紓緩世界大部分國家面對勞動力短缺的壓力。 他指出從經濟角度來看,新移民對於填補退休人士的空缺以及把加拿大與更廣闊的世界聯繫都非常重要,但加拿大因此必須趕快增加住房供應,尤其是較多移民定居的安大略省、卑詩省和艾伯塔省更是急不容緩。 全國房地產協會數據顯示,今年轉售房產的平均價格連續4個月上漲,平均售價已經升至71.6萬加元(約422萬港元)。
專業移民(技術移民),具有專業人士資格的香港人可以選擇的方法,申請人不需要在台灣作出投資,只需要符合台灣指定的專業人士要求,以及在台灣住滿指定日子,就可以有資格申請。 最近台灣陸委會公開發言,擬放寬港人就業定居,欲助港人更易移民到台灣。 措施預計針對專業人士及白領階級,若符合在台工作連續居留 5 年,及最後一年薪金達本地基本工資 2 倍的條件,便可申請永久居留,但相關政策仍需待移民署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