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人工心瓣不論是金屬或生物性心瓣均不可以永久使用,金屬心瓣平均可使用20年或以上,而生物性心瓣則大約可使用15年。 若是修補心瓣,少於10%患者需於10年內再接受手術治療,20年內則有15-20%患者需更換心瓣,故此醫生術後仍需監察患者病情。 生理上,心臟的二尖瓣共有兩塊,正常該於同一水平開合,但若某一塊瓣葉筋腱較鬆,出現一高一低的「垂脫」現象,中間的空隙會令血液倒流。 開初或僅輕度反流,隨後情況趨嚴重,如患者出現心臟衰竭現象,便要考慮用手術以人工腱索拉回鬆脫的心瓣。 另一情況,倘若因長期血液倒流令心臟增大,導致心瓣環變型,則可用手術將心瓣環縮小及固定到正常形狀。
- 在1995年,我們進行香港首宗單肺移植,病者為一位患有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的女病人。
- 胸腺腫瘤為最常見的縱膈腫瘤,一般胸腺在兒童時期較為發達,並隨著年齡增長而慢慢萎縮,直至長大成年後,胸腺會變成脂肪組織;但有小部分人士的胸腺組織卻會出現增生,變大成為腫瘤。
- 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並非心臟病突發而是恐慌症發作,經精神科醫生評估和檢查後,安排心理治療處理其緊張和壓力,同時用藥控制和減少身體不適,經過數月治療後病情大為改善。
- 我是兩年前發現遺傳了糖尿病,我的血壓升高,末稍神經也經常麻麻的,在去年五月時右眼還因此中風,皮膚也經常過敏,吃了兩年藥後,血糖一點也沒有降,我一點法子也沒有,心想我可能會跟母親一樣。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與香港浸會大學於2017年合作,開展香港器官捐贈及移植口述歷史計劃,訪問了18位器官移植先驅醫護人員、器官捐贈者及受贈者,結集成《愛延續──香港器官捐贈及移植口述歷史五十載》一書。 在手術室捧着捐贈者心臟步向手術台的一小段路,趙瑞華更是印象深刻,「我讓姑娘拿着盤在(心臟)下面,就算跌下,都是跌在盤上」。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葛量洪醫院心胸外科和胸肺內科部開始進行籌備,為末期肺病患者開展肺移植醫療項目。 至1994年,在醫院管理局的認可和支持下,葛量洪醫院正式開始為合適的病人進行評估和安排等候肺移植 (首位被安排等候肺移植的是一個39歲患有嚴重支氣管擴張的男病人)。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註冊專科分類
1992年在葛量洪醫院成功換心,趙雲開於2004年見證女兒大學畢業,「可以見到個女畢業好開心,我到而家都仲係好精神」,他對體內的「新心」、給他帶來「新生」的捐贈者與醫護人員,無限感激,「我到而家都有每年去拜祭個捐贈者」。 趙瑞華醫生2025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女,1984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倘若胸腺腫瘤已演變為惡性腫瘤,並已侵蝕重要器官組織如大動脈,在未能以手術將腫瘤切除的情況下,或需考慮選用電療或化療控制。 趙雲開昨日在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出版記載香港器官移植歷史50載的新書發布會上,與當年為他換心的趙瑞華醫生重逢。 我們的心臟共有四組心瓣,包括右心的三尖瓣和肺動脈瓣,以及左心的二尖瓣和主動脈瓣;而每組瓣膜都包含一個瓣膜環和兩至三塊瓣葉。
而開展新生兒嬰幼兒和複雜先心手術,必須具有技術精良、經驗豐富的心外科醫生,掌握先心病診斷治療,特別是術後復甦監護的心兒科醫生,以及相應麻醉、體外循環醫生和專業護理人員,醫院具備良好的醫療設備。 因為我琴日去睇左,叫我開刀做手術,因為位置係頸鎖骨位既淋巴位,所 … 因為我琴日去睇左,叫我開刀做手術,因為位置係頸鎖骨位既淋巴位,所以好擔心有明顯疤痕。 1984年始從事中醫的臨牀與教學,1992年始主要從事中醫婦科疾病的研究和臨牀,在臨牀一線,熟悉和掌握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的中西醫診斷和治療。 研究重點為中醫藥治療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症、子宮內膜異位症、閉經、盆腔炎、不孕症等。 臨牀強調辯證辯病結合,中西醫結合,內服與外用藥結合,療效肯定。 另外,病者於肺移植後都有可能出現各樣或大或少的併發症或問題,這些情況都可能對病人構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醫生告訴Simon,因為能作早期診斷,能治癒的機會非常之高,不用太過擔心! Simon及後再看臨牀腫瘤科醫生,結論是因腫瘤不大,而中隔淋巴亦沒有受到腫瘤影響,不用再作進一步的輔助化療,而根治的機會亦高達八、九成。 趙瑞華醫生 在2004年以前,大量臨牀研究未能證實根治性切除手術後之輔助化療的效用;但從2004年後,有幾個大型的前瞻性研究指出,以手術除腫瘤後,配合新的化療藥物作輔助治療,病人的存活率可提升至百分之五至十。 人體的縱膈內藏有胸腺、淋巴腺、心包腺、心臟 (即處於左右肺之間的器官和組織) ,後面則有脊髄神經等。
- 趙瑞華醫生 在2004年以前,大量臨牀研究未能證實根治性切除手術後之輔助化療的效用;但從2004年後,有幾個大型的前瞻性研究指出,以手術除腫瘤後,配合新的化療藥物作輔助治療,病人的存活率可提升至百分之五至十。
- 我發現當我生氣或煩惱時,血糖就會比較高,許醫師要我將這些負面的情緒放掉,也教我一些調節能量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情緒,為了自己的健康,我盡量不去想那些會讓我生氣的人和事。
- 同時,我有定時要回台大精神科門診看診,和台大的醫生聊過,覺得我不應該把生活所有的重心放在先生身上,但我還是不知從何做起。
- 在香港發生鼠疫之後,開始加入西醫藥療法,而本院曾經用作保良局總部,而保良局現已遷往銅鑼灣禮頓道66號現址。
- 大部份胸腺腫瘤屬於良性,並生長於縱膈內,較少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但若胸腺腫瘤持續增大便有機會由良性轉為惡性。
- 趙教授、梁教授和張慶全醫生相繼出任本院顧問醫生,使本院在先心病的診斷、治療、術後監護有了質的飛躍,在他們的親身參與和帶領下,本院下半年成功開展了新生兒、嬰幼兒及複雜先心病的外科手術治療。
呂紹嘉表示,很謝謝醫生讓他請假外出指揮音樂會,他會等到身體康復之後再返回德國。 不少眼尖樂迷已經發現呂紹嘉左手纏著紗布與針頭仍上場指揮,非常感動。 呂紹嘉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他16日腹部疼痛,立刻掛急診。 考量身體及音樂會罕見曲目演出品質,呂紹嘉取消了中途一次排練,由青年指揮吳曜宇代班,預先熟悉樂曲。 心瓣是心臟結構的其中一部分,它們會隨着心臟的跳動而有節奏地開啟或關閉,確保血液只往單一的方血流動,不會倒流、逆流或滯留。 東華醫院是香港最早的華人慈善機構,醫院由自願捐獻所支持,並由董事局監管。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的其他醫務所專頁
我是兩年前發現遺傳了糖尿病,我的血壓升高,末稍神經也經常麻麻的,在去年五月時右眼還因此中風,皮膚也經常過敏,吃了兩年藥後,血糖一點也沒有降,我一點法子也沒有,心想我可能會跟母親一樣。 母親以前也一樣有糖尿病,也是一樣的吃藥、打針,她也有末稍神經的問題,最後是因為腳部受傷後,引起敗血症而身故。 重症肌無力為免疫系統疾病,身體可能會產生某些抗體,影響神經綫及肌肉接收神經訊息的能力,致使肌肉出現不協調,而胸腺是其中一個會產生這種抗體的源頭,造成重症肌無力症。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醫院 趙瑞華醫生
今年6月以來,本院成功地為5例新生兒嬰幼兒施行心外科手術,其中3例新生兒生後6天至21天,體重2.09至2.7公斤,2例嬰幼兒分別生後2個月和6個月,心內畸型包括:大血管轉位、肺動脈狹窄、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等。 趙瑞華醫生 施行手術方式:主動脈縮窄糾治術、肺動脈環縮術、動脈導管結紮術、體肺分流術等。 早期以中醫中藥療法,贈醫施藥,並且設有大廚房,為留醫病人煎中藥,受華人歡迎。 在香港發生鼠疫之後,開始加入西醫藥療法,而本院曾經用作保良局總部,而保良局現已遷往銅鑼灣禮頓道66號現址。
趙瑞華醫生: 心瓣修補手術
趙瑞華醫生 香港唯一的肺移植項目,是由醫院管理局轄下、港島西聯網葛量洪醫院胸肺內科和瑪麗醫院心胸外科合作下進行。 於五月二日進行了十二小時「開心大手術」的陳伯伯,很高興靠着尖端科技獲得重生。 香港自進行第一宗換腎手術後,器官捐贈及移植在香港發展至今已50年。 全港首宗換心手術病人趙雲開,如今已年過七旬,他1992年獲有心人捐出心臟,重獲新生,親眼看到女兒大學畢業,還了心願。 醫生團隊當年雖是首次在人體換心,但他說對醫生十分有信心,手術前只交代家人「記得交卡數與電話費」。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懶人包
鳴謝:胸肺外科專科醫生趙瑞華醫生提供以上關於外科手術的資料,以及胸肺內科專科醫生曾華德醫生提供關於早期肺癌診斷的資料。 趙瑞華醫生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發育過程中,受到各種不良因素影響,引起心臟結構畸形的疾病,發病率約在百分之一左右,嚴重影響小兒健康成長。 趙瑞華醫生 先心病病種多樣,有些畸形可以相當複雜嚴重,但可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心內畸形決定手術的時機和方法。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的其他醫務所專頁
大部份胸腺腫瘤屬於良性,並生長於縱膈內,較少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但若胸腺腫瘤持續增大便有機會由良性轉為惡性。 趙瑞華醫生2025 不幸的是,真的在Simon的肺部找出了一個八毫米腫塊,從各方面的特徵來看,這個腫塊很大可能是腫瘤;再進一步使用幼針穿刺拿細胞化驗,結果確診為腫瘤! 胸肺外科醫生立即安排Simon進行微創手術,將腫瘤切除,並同時檢查中隔淋巴,可幸的是,腫瘤並沒有影響到淋巴。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懶人包
直到2008年,由於港島西聯網臨床服務重組,心胸外科由葛量㓋醫院遷往瑪麗醫院,但兩臨床部門依然緊密合作,肺移植項目繼續運作如常。 葛量㓋醫院負責一切移植前的評估和移植後的跟進,而肺移植手術則在瑪麗醫院進行。 趙生醫務所創辦於一九七四年,以中國醫藥作基礎,在一九九零年加入香港註冊西醫執業,中西醫理論結合,臨床上根據病者不同病癥分別選用西藥,中草藥或手術針灸等,某一種最適合患者的方案而精確治理。 趙瑞華醫生 趙雲開曾是心肌梗塞患者,他在一九九二年從報章看到換心的消息,認為可以嘗試,於是報名,對於本港從未試過的心臟移植手術充滿信心,「得就得,唔得就唔得」,幸好醫院為他檢查期間得到一名捐贈者的屍心,便立即進行手術。 五十多歲的Simon,已有二十多年的煙齡,近十年來因健康意識提高,所以戒了煙。 後來他想了又想,以往吸煙吸了這麼久,加上年紀又不輕,不如去接受一下肺癌的檢查吧!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醫院 趙瑞華醫生
肺移植醫療團隊會跟進康復者的情況,康復者需要定時回院覆診及作復康運動以達至最佳的醫療效果。 胸腺腫瘤多屬良性腫瘤,隨著腫瘤慢慢增生令體積增大,嚴重時可演變為惡性,形成惡性腫瘤。 早期胸腺腫瘤的病徵不明顯,當腫瘤體積變大時或會令患者出現氣促情況。 在1995年,我們進行香港首宗單肺移植,病者為一位患有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的女病人。 同年12月,我們又為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臓病的女病人進行首宗心肺移植。
趙瑞華醫生: 心瓣修補手術
負責該手術的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趙瑞華表示,在人體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前,醫護人員只從狗隻進行試驗,試過在醫院的天台為狗隻進行心臟移植手術,進行了好多次手術。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他表示,花費了約五至六小時便為趙先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如今定期都有跟趙先生見面,他都依然精神奕奕。 趙瑞華醫生 醫生團隊當年雖是首次在人體換心,但他說對醫生十分有信心,手術前只交代家人「記得交卡數與電話費」。 排毒不光是排除身體垃圾,心念和情緒也會造成負能量累積,引起身體病痛。 本書除了提醒外食族正確的飲食觀念,透過生活習慣的檢視來找出改善的空間,也提供許多實用的食譜和生活建議。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註冊專科分類
在1940年代,中醫門診病人劇增,所以由「贈藥材」改作「贈藥粉」,藥方按編號配藥。 東華醫院(英語:Tung Wah Hospital,簡稱TWH)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普仁街12號[2],是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的公立醫院之一,乃港島西聯網僅次於瑪麗醫院的第二大醫院,同時亦為一間社區醫院,主要服務中西區居民。 東華醫院現時除提供服務給來自瑪麗醫院的轉院病人外,更是一間半急症全科醫院。 東華醫院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歷史悠久的香港三大醫院之一以及東華三院總部,由華人捐款及政府資助興建及營運。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胸腺腫瘤為最常見的縱膈腫瘤,一般胸腺在兒童時期較為發達,並隨著年齡增長而慢慢萎縮,直至長大成年後,胸腺會變成脂肪組織;但有小部分人士的胸腺組織卻會出現增生,變大成為腫瘤。 如患上良性胸腺腫瘤,患者一般甚少出現明顯病徵,但若胸腺腫瘤持續增大則有演變成惡性腫瘤的可能,並可擴散至周邊的器官及淋巴組織,令治療難度大增。 趙瑞華醫生2025 為及早檢測出胸腺腫瘤,一般人士應定期作身體檢查,如持續有氣促、咳嗽或重症肌無力等的徵狀,更應儘早求醫,以診斷疾病的成因。 此外,因胸腺腫瘤可不斷增大,更有演變成惡性腫瘤的可能,發現有胸腺腫瘤時便應儘快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趙瑞華醫生: 心瓣修補手術
七十多歲的趙雲開是首位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對於當年自己成為「白老鼠」仍說是處變不驚,相信器官移植手術會好成功,他希望器官捐贈的訊息能夠多向外宣傳,推廣當中的重要性。 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並非心臟病突發而是恐慌症發作,經精神科醫生評估和檢查後,安排心理治療處理其緊張和壓力,同時用藥控制和減少身體不適,經過數月治療後病情大為改善。 Chill Health 是反傳統的全新醫療健康資訊平台,用有趣及輕鬆方法來分享健康資訊! 趙瑞華醫生 我們常與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藥廠、保險公司、商業機構、名人、非牟利機構等等合作。
趙瑞華醫生: 趙瑞華醫生
隨著現代基礎醫療愈趨完善,現時幾乎已沒有新症出現,大部分患者都是年長人士。 病人如有二尖瓣狹窄,若心瓣功能仍佳,傳統會開刀用儀器將心瓣撐大,但隨著「通波仔」手術普及,現在已能用此技術將儀器引入,脹大心瓣。 趙瑞華醫生2025 然而,若心瓣功能己壞掉並變硬變厚,病人便需要接受更換人工心瓣手術。
簡單而言,瓣膜環是一道門框,瓣葉則是閥門;另外二尖及三尖瓣葉下方有鍵索連結心室壁肌肉,以強化瓣葉閉合的脗合度。 在六十、七十年代最流行的是「風濕性心臟病」,病因是兒童或少年曾發燒,令心臟出現發炎症狀,心瓣增厚及心瓣之間有黏連,引致心瓣狹窄、心瓣不能緊閉而出現反流。 趙瑞華醫生2025 右邊的三尖瓣沒直接受影響,但因左邊心房出問題,久而久之其功能亦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