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目前公開的消息看來,這件事至少牽涉三個層面的問題值得探討。 陳垣崇感性地說,九年前他決定結束在美國廿七年的學術生涯,回到故鄉跟大家一起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打拚。 當飛機著陸時,想到終於有機會可以為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貢獻心力,眼淚不禁流了出來。 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遭檢調搜索以來,許多學者及該院院長一再訴求「台灣的法令限制過多」,或是不斷強調「相信陳所長的人格」,以致這件事背後極為嚴肅且重要的「利益衝突」規範的議題,完全被轉移焦點。 部分論者甚至發表「外國對這種情形都不會做限制」的錯誤評論,嚴重誤導視聽,令人感到十分憂心。 中研院生醫所 對陳垣崇獲不起訴處分,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很高興調查還陳清白。
所以研究員通常會以基因轉殖的方法,改變老鼠的基因,表現關鍵結構或蛋白質,例如:使老鼠的細胞上表現新冠病毒的關鍵受體──ACE2。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宜玲)林宜玲團隊以病毒斑檢測法,協助中研院吳漢忠特聘研究員篩選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治療性單株抗體。 在好萊塢災難片「全境擴散」中,穿著宛如太空裝的研究人員,在密閉實驗室小心翼翼操作致命病毒,場面凶險非常。 現實世界中, P3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真的必須穿著密不透風的實驗衣,才能處理危險病毒。 陳垣崇獲交保後,昨天請假未到院上班,不過外界關心花籃、電話不斷,生醫所同事紛紛替他抱屈,希望政府應容許國內的生醫研究在取得獨家專利後,有關技術轉移及採購等過程,相關法令應鬆綁,以免讓人誤踩紅線。
中研院生醫所: 終於找到武肺長期後遺症主因! 研究:病毒會損害紅、白血球
我國的政府官員及法令經常誤以為「利益衝突」等同於「貪汙」、「圖利」,因此認為它只會出現在公立學術機構的研究人員身上,這是個嚴重的誤解。 翁啟惠也強調,透過陳垣崇案件,凸顯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在學術與實務間的落差與衝突,也讓學者擔憂進行技術移轉與技術移轉後,若與企業間關係無法釐清,就會被質疑圖利。 他認為應從法規面給予完整規範,以免產官學合作卻步,阻礙發展。 士林地檢署偵辦中研院生醫所長陳垣崇圖利案,意外查出衛生署前副署長張鴻仁辭職後,未迴避旋轉門條款,出任陳垣崇親友開設的世基生物醫學公司董事。
- 「我們都愛我們的後代,這裡是孕育他們身心健康的地方,我希望這塊土地越來越好。」前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是防疫專家,SARS期間親自進入和平醫院。
- 土耳其6日發生規模7.8強震,女星于美人的學長日前推薦,可以捐款給慈濟或在土耳其的「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簡稱台灣中心)。
- 錢煦院士於1987年接任籌備處主任,帶領二十餘位研究人員正式開始研究工作。
-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台灣高鐵803車次今(11)日7時08分行經苗栗路段時,出現列車集電弓異常降弓。
- 是否有違基因研究相關法規,盡快釐清爭議並做好基因資料安全防護,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專門委員彭美珍補充,該進行計畫目前已暫時停止。
- 醫學影像病理標註雲端平台iSlide,可檢視數位病理切片影像,並能在極短暫的時間內預覽全像圖乃至細胞層次,可讓研究人員輕鬆進行協作和共享診斷註釋。
- 他說,醫院蒐集受試者檢體及病歷資料,且僅以編碼取代姓名,於未去連結的情況下,交由生醫所以未經主管機關檢驗核准的晶片及儀器定序基因排列,其檢測報告並回傳給醫院於臨床使用。
過去中研院嚴守做基礎科學研究的立場,不只和產業保持距離,也和大學明確分工,連教學任務都不負擔。 這樣的象牙塔形象,是其優點也是缺點,但總之因此才能無後顧之憂地運用公家資源,進行沒有直接功利考量的基礎研究。 中研院生醫所 中研院當然不是工研院,而隨著時代變遷,是否有計畫要調整功能?
中研院生醫所: 台灣好報
2005年,何美鄉決定協助國光生物科技公司(下簡稱國光生技)完成疫苗自製任務。 2007年,建廠計畫底定,何美鄉被借調到國光生技擔任研發長兼專案總經理。 剛好遇上2009年4月H1N1疫情爆發,也成了疫苗廠測試的機會。 後來,何美鄉協助國光生技成功開發H1N1新型流感疫苗,使國內疫情及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因此獲頒行政院2011年傑出科技貢獻獎。 中研院生醫所 由臺大醫院推動的「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中,能從人體的2萬多個基因裡,抽絲剝繭找尋出重要的聽損基因,並透過臺灣AI雲分析及加速的效果,幫助聽損兒童接受精準醫療,得到重獲新「聲」的希望。 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主持人,透過國網計算與儲存服務完成許多釋出資料分析,包含完成1500人全基因體定序分析、完成超過11萬人的Genotype imputation計算、建立reference panel及釋出系統等,協助完成超過38.6PB的資料釋出。
- 但是,立委黃國書、律師陳為祥10日舉行「中研院生醫所精準醫療計畫,收集人體基因資料是否合法?」記者會,指出若基礎資料處理不慎恐產生國安疑慮,呼籲衛服部、中研院應盡快釐清爭議並做好防護。
- 台積電今(10)日公布1月營收2000.51億元,月增3.9%、年增16.2%,在工作天數減少之下,還能重返2千億元,繳出歷年同期新高成績單,令市場相當驚喜。
- 陳垣崇感性地說,九年前他決定結束在美國廿七年的學術生涯,回到故鄉跟大家一起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打拚。
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文昌則說,他當時看了上呈的公文表示,覺得「裡面沒有什麼問題」;不過,「科學家在(法律)認知上會有差異,尤其是從美國回來的」,研究單位的行政、法律部門要將相關法律解釋清楚才行。 翁啟惠表示,如果當事人是無辜的,大家當然會擔心未來生技產業的發展;但「規範大家都要遵守」,生技產業要往前衝時,相關規範要透明。 而技轉之後研究人員與公司的關係,是另一件事,中研院並不知陳垣崇私人的關係,無法評論。
中研院生醫所: 中研院稱P3實驗室短期內重啟 立委打臉改口至少要到明年第1季
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 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 邱文聰指出,中研院了解,廠商的觀點認為這侵害到中研院授權給它的權利,在2個觀點產生衝突的情況下,中研院也嘗試達成雙贏局面。
中研院生醫所: 台灣新生報
本組為生命科學院與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共同合辦,學生每人每月可獲得定額獎助學金補助,發放期間為博士班第一期年入學當年9月起至博士班第四期年7月止。 根據公用動物設施2022年第一次使用者委員會決議內容,公用動物設施代養費將於2022年9月1日起調整為15元/籠/日。 被問及是否會影響TPMI後續的計畫執行,劉扶東說「就是後面會回答」,整件事情都是TPMI自己做,但後來被記者追問是否是指TPMI計畫和中研院無關? 中研院生醫所2025 中研院生醫所2025 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今(11)日表示,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委楊宏智認為近日有關其個人的媒體報導引發社會矚目,為避免帶給行政團隊困擾,…
中研院生醫所: 土耳其賑災捐款累計逾8千萬!募款結束後1個月公布名冊
此外,對醫療量能,何也建議,每個縣市政府做好自己的事情,把醫療量、病床數都顧好,如果知道自己醫療量能不足,就早早要求幫忙。 中研院生醫所2025 工作之餘,何美鄉也不忘維繫人際關係,她喜歡利用自訂的周四自由日與三五好友爬山,或以她擁有的專業知識讓家人活得健康,這些都是她退休人生中的小確幸。 中研院生醫所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
中研院生醫所: 台灣之光
圖│林宜玲此外,P3 實驗室也協助抗體、抗原檢測試劑的多項開發。 立委黃國書昨舉行記者會,質疑中研院生醫所執行中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商業技轉有瑕疵,涵蓋全台六十萬名國民基因… 第二層次的問題,相關中研院研發結果「技術移轉」的法令規範。 中研院以國家預算、公共資源進行基礎科學研究,獲得的知識突破,如果有技術、產業上的潛力,當然應予以開發。 但這些知識成果如果屬於公共資產,則涉及技術轉移和商業牟利的部分,就必須要有清楚的程序和法律規範。
中研院生醫所: · 研究領域
遲遲等不到生醫所回應,就連世基股東也看不下去,痛斥「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嚴重打擊公司營運,忍無可忍的詹富蕙決定強硬反擊,今年2月,正式向中研院智財處與生醫所寄出律師函。 令詹富蕙詫異的是,郭沛恩未解決違約爭議,更在開庭前派人轉述「期望撤銷訴訟」。 中研院說,為維護參與民眾退出研究權益,計畫執行期間未將資料永久去連結,但參與者資料都有「去識別化」,金鑰由醫院持有,研究人員無法取得個人資訊。 「但病毒這麼小,不可能放在顯微鏡下一個個數,必須研究適當的定量方法。」林宜玲打趣地說:「不過,每隻病毒都很有個性,定量方法必須量身打造。」因此除了使用傳統的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 PCR)核酸檢測,也研發出幾項重要定量法。
中研院生醫所: 新聞來源
被質疑是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長陳垣崇投資創立而捲入圖利風波的世基生物醫學公司僅成立五年,卻屢獲國內各項生技醫療產業獎項,「錢」景看好,國科會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也以技術入股,持有該公司四.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長陳垣崇,將研發的醫學專利移轉給親友投資的生技公司,涉嫌貪汙及違反政府採購法。 士林地檢署認為陳垣崇沒有圖利犯意,且研發專利移轉不適用政府採購法,昨天處分不起訴。 使用GP1核心設施服務進行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研究,在過去沒有任何文獻證實細胞骨架中間絲蛋白突變與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相關,在這研究中透過全外顯子定序分析發現了一對兄弟姊妹為臨床上的案例,證實細胞骨架中間絲蛋白突變與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相關。 中研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與陽明交通大學團隊,進行台灣漢人演化適應研究,找到了五個台灣漢人五個關鍵基因,一直從遠古遺留至今,證明了這些基因上的變異克服了汰弱留強的自然演化而存留下來,是台灣漢人具有競爭優勢的基因。 ※工作內容: 博後須協助計畫編寫與計畫執行 協助科技部項下計畫執行 ※應徵資格: 生物學系/生化科技/醫事檢驗 相關科系博士畢業。
中研院生醫所: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恐引發國安疑慮 計畫團隊提六點澄清
中研院生醫所所長、台灣精準醫療計畫計畫總主持人郭沛恩回應,這項計畫是「研究計劃案」,做出來的結果也是研究結果,而公司的篩檢是臨床用的。 中研院生醫所 這起案件目前已經進入訴訟程序,世基生醫主張中研院台灣精準醫療計畫使用的技術侵犯專利權,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免費做學術研究,因此向中研院求償3億元。 2019年入主世基的詹富蕙,原本打算用這項獨家專利授權來扭轉虧損,每天南征北討各大醫院,卻四處碰壁。 直至去年2月,中研院生醫所經理劉怡敏主動致電詹富蕙要求碰面,詹富蕙出席後驚見生醫所所長郭沛恩、生醫所院士陳垣崇,告知該技術已投入「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 本刊聯繫中研院智財處和郭沛恩,究竟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是否踩在專利授權的紅線上?
中研院生醫所: 中研院副院長劉扶東卸任 新科院士唐堂接任
2020 年 11 月中研講堂,林宜玲走出實驗室來到嘉義女中,與民眾分享近一年與病毒日夜短兵相接的心路歷程。 據了解,兩、三年前,陳垣崇向中研院醫學倫理委員會(IRB)申請與世基合作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時,就有審查委員提出利益衝突的質疑,引起院方重視。 因這項研究具全球獨創特性,院方召開專案會議後,建議陳垣崇釋出持股,改由陳德善投資入股,並減少持股比例。 這些調整做法設定多道防火牆,解決可能觸及的利益衝突爭議,順利展開臨床試驗。 挾著陳垣崇研究成果專利授權的光環,世基近兩、三年幾乎囊括國內各項生技產業獎項,包括經濟部第七屆新創事業獎等,因此被視為台灣進軍國際市場的高潛力指標性生醫企業。 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及世基公司網頁的資料,該院是以「專屬授權」的方式授權世基公司,授權期限長達十八年,且授權範圍為全球不限區域。
他說,中研院的同事都知道他的為人,不會有不法意圖與行為。 他認為,台灣生物科技還有很多可發展的空間,但也有不少問題待解決。 她說,回台灣是希望多為家鄉做一點事,結果這案子讓她每接到台灣來的電話就頭痛,現在終於可鬆一口氣。 「這種試劑只有他會做;不只中研院要向該公司買,全世界都要向他買。」這位研究員強調,若法令跟不上獨家專利研究的需求,科學家很可能一再掉入這個陷阱,對科學研究相當不利。
進行肝癌新藥的免疫治療研究,本研究發現regorafenib可通過調節巨噬細胞極化,來增強抗腫瘤的免疫力,而不受其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影響。 中研院生醫所 中研院生醫所 優化regorafenib劑量來設計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可以改善臨床治療指標。 研究有關比較與群體基因體學、寄生與病原機制演化、及真核微生物生態與多樣性等。
中研院生醫所: 中研院生醫所爆60萬筆資料外流 衛福部回應了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計畫用的基因有幾十萬種、幾百萬種,其中有3個是曾經被授權過的,「這是相當特殊的狀況」,導致計畫人員沒有察覺到對方會提出疑義。 中研院表示,TPMI非建置人體生物資料庫,不適用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未申請設置人體生物資料庫,也非進行醫療器材臨床試驗,毋須按醫療器材管理法申請許可。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質疑「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商業技轉有瑕疵,參與計畫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說,TPMI… 中研院生醫所2025 陶秘華研究員以病毒載體,將人體 ACE2 的基因送進小鼠體內,成功使小鼠細胞表現人類的 ACE2,變得可以感染新冠病毒,加速了動物攻毒實驗的進行。 圖│研之有物演講最後,林宜玲感性回顧過去歷史,事實上,人類每隔一段時期就會經歷一次重大瘟疫,新冠肺炎只是其中之一。 而每次大瘟疫的結束都不會是單一的原因,不管是疾病傳播知識的增加、公共衛生與醫療保健宣導、新療法和疫苗的開發等都會有所助益,新冠肺炎的控制也一樣,勢必會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