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第1期的通道命名为通道中枢,楼高7层,连接1楼露天广场至7楼的乐泉楼,还设有天桥连接第4期的岭泉楼。 第2期共有5幢住宅大楼,楼高26至31层,分别名为城泉楼、河泉楼、明泉楼、月泉楼及映泉楼,合共提供3459个单位。 住宅大楼分别名为清泉楼、朗泉楼、欣泉楼、喜泉楼及乐泉楼,楼高25至31层,合共提供3039个单位(当中47伙列入2013/14年度公务员公屋配额,优先派予基层公务员)。
- 梨木樹商場樓高六層,地面以上三層用作商舖,其上另有三層有蓋停車場。
- 2000年,政府决定在52区内一幅2.5公顷土地兴建环保居屋,拟在2004年或以前推出第52区的房屋单位;并于完成提供2500个单位以供8000人居住[12]。
- 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出入口、通道、暢通易達洗手間、自動門、升降機、育嬰室、傷殘人士專用停車位、觸覺引路帶和觸覺平面圖等,設計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大部份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水泉澳邨設有獨一無二的「綠悠徑」,貫穿整個屋邨,連接毗鄰郊野公園的小徑。 行山人士可由慈雲山起步,到達沙田坳後再經衛奕信徑前往水泉澳邨。 綠悠徑連接屋邨商場,行山人士出發前可順道到商場購買補給用品,又或回程時在商場享用豐富美食. 第4期共有4幢住宅大楼,分别名为崇泉楼、山泉楼、峻泉楼及岭泉楼,楼高26至30层,合共提供2648个单位。 期数内设施包括停车场、园境花园、社区游乐场地、社区园圃、篮球场和小型足球场。
水泉澳廣場: 餐廳推薦:
房委会于是决定加建公屋至20栋,但楼高会缩至不高于30层。 2011年,水泉澳公屋地盤開始動工,在2014年至2016年分4期落成,提供約11,000個單位,供30,000人提供居住。 另外,也會建造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塔,連接毗鄰的博康邨[9]。 第3期共有4幢住宅大樓,分別名為茂泉樓、林泉樓、修泉樓及竹泉樓,每座樓高29層,合共提供1977個單位。 設施包括停車場、幼稚園、社區遊樂場地、籃球場和羽毛球場。 2011年,水泉澳公屋地盤開始動工,合共興建18座樓宇,沿用2000年得獎之非標準設計大廈(Y字型)樓宇核心設計為主、以及非標準設計大廈(X字型)樓宇核心設計為輔(但不會沿用單位設計),在屋邨範圍種植地方使用雨水循環再用灌溉,以節省用水。
- 房委會亦為此舉辦名為「公共房屋新紀元-水泉澳建築設計比賽」徵集設計,興建特色的公共房屋[3]。
- 由葉福全建築工程師樓夥拍Heerim Architects & Engineers Co Ltd的設計勝出[13][14],而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是其中一間參賽機構[15];而勝出的原因是設計意念創新,既能克服地盤的限制,亦能盡量發揮地理上的優勢[12]。
- 頌安商場是頌安邨的一個小型屋村商場,主要為頌安邨及鄰近居屋錦豐苑的居民提供日常所需。
- 水泉澳廣場為一個中型屋村商場,提供各式零售服務行業,包括中式酒樓、快餐店、特色風味食肆、超級市場、便利店、家居用品、藥房、醫務診所及自助理財銀行等,連接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塔,方便往來沙田圍鐵路站及鄰近屋邨。
- 水泉澳邨設有獨一無二的「綠悠徑」,貫穿整個屋邨,連接毗鄰郊野公園的小徑。
- 早在1978年,政府已將沙田的核准的分區計劃大綱圖,位於水泉澳旁的沙田第52區和第34區分別劃作住宅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6][7]。
- 2014年12月,長遠房屋策略正研究將整幢出售新落成的公屋樓宇,並通過當時擬定的綠表置居計劃,全部售予綠表公屋家庭[17];到最後房委會委員認為水泉澳邨建築中之樓宇,並不適合作該計劃的屋苑,成為首個被否決的「綠置居」屋苑選址。
2014年12月,长远房屋策略正研究将整幢出售新落成的公屋楼宇,并通过当时拟定的绿表置居计划,全部售予绿表公屋家庭[17];到最后房委会委员认为水泉澳邨建筑中之楼宇,并不适合作该计划的屋苑,成为首个被否决的“绿置居”屋苑选址。 2019年起,水泉澳邨附近空地開始興建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的永久校舍,預計2022年落成(但該校須於2018年在美林邨循理會美林小學舊址先行辦學三年)[11]。
水泉澳廣場: 单位地台质量问题
元州商場設有一個雙層商場、一個單層商場及停車場,由領展負責管理。 商場地下有7-11便利店、大家樂、牙醫、、華潤堂、體育用品店…元州商場設有一個雙層商場、一個單層商場及停車場,由領展負責管理。 商場地下有7-11便利店、大家樂、牙醫、、華潤堂、體育用品店、匯豐銀行櫃員機及一樓則有惠康超級市場、文具店、西醫、髮型屋、鞋店、眼鏡店、沖印店等。 商場以滿足居民各種需要為主,所以設有街市,亦有超級市場、麵包餅店、診所…葵涌商場樓高三層,地下用作街市,一樓及二樓為商場。 商場以滿足居民各種需要為主,所以設有街市,亦有超級市場、麵包餅店、診所、洗衣店等商舖,亦開設多間不同種類的食肆…… 水泉澳廣場2025 運頭塘新城為一個小型屋村商場佔地54,464方呎,並設438個車位。
水泉澳廣場為一個中型屋村商場,提供各式零售服務行業,包括中式酒樓、快餐店、特色風味食肆、超級市場、便利店、家居用品、藥房、醫務診所及自助理財銀行等,連接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塔,方便往來沙田圍鐵路站及鄰近屋邨。 水泉澳廣場連接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塔,方便往來沙田圍港鐵站及鄰近屋邨。 第4期共有4幢住宅大樓,分別名為崇泉樓、山泉樓、峻泉樓及嶺泉樓,樓高26至30層,合共提供2648個單位。
水泉澳廣場: 鄰近物業/道路
不过街市人流稀疏,加上平均每个商户收取正价2万至4万元租金,没有提供房署提供予承包商的入伙率租金优惠[22]。 水泉澳廣場 水泉澳廣場 一批街市商户于同年8月23日到乐富房委会办事处抗议,要求正视邨内街市管理问题,并收回街市管理权及提供免租[23]。 水泉澳廣場2025 水泉澳廣場2025 连接博康邨的行人天桥在2017年7月对外开放,全长70米,是香港公共屋邨中跨度最大的行人天桥,并成为邨内的地标[19]。
但政府於2002年宣佈停售居屋,接近完成設計及勘探的水泉澳建屋計劃被迫腰斬。 當時曾經考慮把原來的居屋項目改作為小型出租公屋單位,但因興建出租公屋未能符合該區發展密度及不符合成本效益,地皮最終交回政府。 同時,立法會亦一併通過水泉澳及新九肚的平整工程,並於2003年動工。 水泉澳邨內亦設有公共交通交匯處和時租車位,方便本邨居民及外來顧客購物。 1998年9月,政府完成「沙田區建屋地點可行性研究」,建議把水泉澳北面近沙田圍博康邨21公頃的非郊野公園範圍土地平整,以提供長遠房屋土地需求。 水泉澳廣場 初期規劃興建5,300個公共房屋和私人房屋單位,供17,000人居住[1]。
水泉澳廣場: 餐廳廚房內窩心冰室 (水泉澳廣場)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上水的彩園廣場使用自然採光,空間感十足,匯聚不同類型的商店、餐廳和服務,交通方便,鄰近港鐵上水站,…上水的彩園廣場使用自然採光,空間感十足,匯聚不同類型的商店、餐廳和服務,交通方便,鄰近港鐵上水站, 方便區內居民。 彩園廣場的停車場設有電動車充電站,為支持環保的車主服務。 2009年,随着区内基础设施工程完工,加上香港可供兴建公屋的土地短缺,政府把9公顷的空置地皮交回房委会兴建17幢楼高近40层的出租公屋,提供约10,000个住宅单位[16]。 于2009年年底,房委会额外获拨邻近3幅空地,令地盘面积增至13.3公顷。
水泉澳廣場: 鄰近發展
至2020年尾,該屋苑正式命名為瓏珀山,為水泉澳一帶唯一一個私人屋苑。 水泉澳廣場 住宅大樓分別名為清泉樓、朗泉樓、欣泉樓、喜泉樓及樂泉樓,樓高25至31層,合共提供3039個單位(當中47伙列入2013/14年度公務員公屋配額,優先派予基層公務員)。 第3期共有4幢住宅大楼,分别名为茂泉楼、林泉楼、修泉楼及竹泉楼,每座楼高29层,合共提供1977个单位。
水泉澳廣場: 入伙时期里程碑
当时曾经考虑把原来的居屋项目改作为小型出租公屋单位,但因兴建出租公屋未能符合该区发展密度及不符合成本效益,地皮最终交回政府。 同时,立法会亦一并通过水泉澳及新九肚的平整工程,并于2003年动工。 其中第1期的通道命名為通道中樞,樓高7層,連接1樓露天廣場至7樓的樂泉樓,還設有天橋連接第4期的嶺泉樓。 1998年9月,政府完成「沙田區建屋地點可行性研究」,建議把水泉澳北面近沙田圍博康邨21公頃(沙田52區),以及中文大學與九肚山間(沙田56A區,又稱新九肚)的前挖泥區範圍土地平整,以提供長遠房屋土地需求。
水泉澳廣場: 行人通道
2009年,隨着區內基礎設施工程完工,加上香港可供興建公屋的土地短缺,政府把9公頃的空置地皮交回房委會興建17幢樓高近40層的出租公屋,提供約10,000個住宅單位[16]。 於2009年年底,房委會額外獲撥鄰近3幅空地,令地盤面積增至13.3公頃。 房委會於是決定加建公屋至20棟,但樓高會縮至不高於30層。 早在1978年,政府已將沙田的核准的分區計劃大綱圖,位於水泉澳旁的沙田第52區和第34區分別劃作住宅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6][7]。 而在前一年,鄰近的蝌蚪坪和此邨現址,均獲列為沙田新市鎮填海工程的挖泥區,並進行各項挖掘及爆破工程[8]。 至1979[9]及1981年[10],兩個挖泥區分別逐步停止開採,當中前者平整後得以納入郊野公園範圍,而此用地在1985年完成平整及鋪設簡單道路後遭到丟空[11],用作土地儲備。
水泉澳廣場: 窩心冰室 (水泉澳廣場) 沙田
早在1978年,政府已将沙田的核准的分区计划大纲图,位于水泉澳旁的沙田第52区和第34区分别划作住宅及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6][7]。 而在前一年,邻近的蝌蚪坪和此邨现址,均获列为沙田新市镇填海工程的挖泥区,并进行各项挖掘及爆破工程[8]。 至1979[9]及1981年[10],两个挖泥区分别逐步停止开采,当中前者平整后得以纳入郊野公园范围,而此用地在1985年完成平整及铺设简单道路后遭到丢空[11],用作土地储备。
水泉澳廣場: 沙田窩心冰室 (水泉澳廣場)
但由于本邨规模庞大,位置较远离市区且社区配套不足,因此被部分媒体形容为“孤岛”[5]。 由於新巴士總站位於邨中靠近山腳的位置,部分使用此總站的路線需要先繞經山上的巴士站,於博泉街近樂泉樓的迴旋處掉頭,以更方便服務居住於邨中較高位置的居民。 水泉澳廣場 水泉澳廣場設有59個商鋪及一個整體出租街市,總商用面積約7,700多平方米,提供各式零售服務行業,包括中式酒樓、快餐店、特色風味食肆、超級市場、便利店、家居用品、藥房、醫務診所及自助理財銀行等。 商場名為水泉澳廣場,樓高3層,設有58個商舖及1個街市,總商用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商場內設有多個園景平台,提供綠化空間,並可以連接其他樓宇;而在欣泉樓對出也有一個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商舖[20]。
水泉澳廣場: 水泉澳廣場(北)
期數內設施包括停車場、園境花園、社區遊樂場地、社區園圃、籃球場和小型足球場。 梨木樹商場樓高六層,地面以上三層用作商舖,其上另有三層有蓋停車場。 商場設有中央空氣調節系統,適合經營各種零售服務行業如銀…梨木樹商場樓高六層,地面以上三層用作商舖,其上另有三層有蓋停車場。 商場設有中央空氣調節系統,適合經營各種零售服務行業如銀行、中式酒樓、快餐店、特色食肆、超級市場、餅店及便利店等。 地庫設有一個檔位總面積約980平方米的整體出租街市,供應各類乾濕貨品,商場為梨木樹邨及鄰近地區居民提供日常購物及消閒設施。
連接博康邨的行人天橋在2017年7月對外開放,全長70米,是香港公共屋邨中跨度最大的行人天橋,並成為邨內的地標[19]。 第2期的月泉樓及映泉樓下方設有房屋署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房屋署分區管理處、樂善堂李賢義幼稚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及停車場;河泉樓下則設救世軍水泉澳幼稚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明泉樓及其下方的社會福利大樓內則設有10個社會福利設施。 2014年12月,長遠房屋策略正研究將整幢出售新落成的公屋樓宇,並通過當時擬定的綠表置居計劃,全部售予綠表公屋家庭[17];到最後房委會委員認為水泉澳邨建築中之樓宇,並不適合作該計劃的屋苑,成為首個被否決的「綠置居」屋苑選址。 水泉澳廣場2025 水泉澳廣場 水泉澳邨(英語:Shui Chuen 水泉澳廣場2025 O Estate)[1]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水泉澳(沙田第52區),為沙田區最大規模的公共屋邨。
當時預計2014年至2016年間分4期落成,將提供約11,000個單位,供29,000人居住。 1998年9月,政府完成“沙田区建屋地点可行性研究”,建议把水泉澳北面近沙田围博康邨21公顷(沙田52区),以及中文大学与九肚山间(沙田56A区,又称新九肚)的前挖泥区范围土地平整,以提供长远房屋土地需求。 初期规划兴建5,300个公共房屋和私人房屋单位,供17,000人居住[6]。 2009年,隨著區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政府把9公頃的空置地皮交回房委會興建17幢樓高近40層的出租公屋,提供約10,000個單位。 水泉澳廣場 於2009年年底,房署額外獲撥鄰近三幅空地,令地盤面積增至13.3公頃。 房署於是決定加建公屋至19棟,但樓高會縮至不高於30層[7][8]。
當中一條熱門登山路徑——慈沙古道便是由水泉澳邨月泉樓旁的小徑開始,經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燒烤場、獅子亭及沙田坳道的慈雲山觀音廟,抵達慈雲山。 愛定商場是基匯資本旗下的商場,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屯門鄉事會路兩旁,輕鐵安定站上蓋,安定邨及友愛邨旁,由兩邨附屬商場合併而…愛定商場是基匯資本旗下的商場,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屯門鄉事會路兩旁,輕鐵安定站上蓋,安定邨及友愛邨旁,由兩邨附屬商場合併而成。 而根據商場內的布置,新名稱「H.A.N.D.S」的意思為「Have A Nice Day Shopping」,分為H區、A區、N區、D區、S區五個區域,與商場名稱呼應。
如果在香港以外地方致電的話,請在電話號碼之前加撥地區號碼「852」(不適用於駐海外辦事處)。 水泉澳廣場2025 本網站的所有資料均由有關決策局/部門及有關機構提供和更新。 第2期的月泉楼及映泉楼下方设有房屋署分区租约事务管理处、房屋署分区管理处、乐善堂李贤义幼稚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停车场;河泉楼下则设救世军水泉澳幼稚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泉楼及其下方的社会福利大楼内则设有10个社会福利设施。 水泉澳廣場2025 2016年3月至11月,第2期5座(城泉楼、河泉楼、明泉楼、月泉楼及映泉楼)及第4期1座(岭泉楼)出租公屋楼宇入伙。
以滿足足附近居民的所需所想,設有多間大型連鎖店、食肆、超級市場、…運頭塘新城為一個小型屋村商場佔地54,464方呎,並設438個車位。 以滿足足附近居民的所需所想,設有多間大型連鎖店、食肆、超級市場、醫務所及運頭塘郵政局等。 水泉澳邨(英语:Shui Chuen O Estate)[1]是香港房屋委员会辖下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城河东水泉澳(沙田第52区),为沙田区最大规模的公共屋邨。 運輸署同時制定了6條巴士路線服務本邨,其中過海隧巴682B線早於2014年1月投入服務,但只是以附近的博康邨博泰樓作臨時起點,直至上述巴士總站完工,才會延伸至該處。 直至2015年4月28日,九巴288線投入服務,以欣泉樓對出的位置作臨時總站,是第一條服務水泉澳邨的路線。 水泉澳一帶為熱門行山路徑,以奇形怪石著稱,包括飛來石及裂石(試劍石)等,在山上亦可俯瞰沙田市全景。
水泉澳廣場: 停車場
设施包括停车场、幼稚园、社区游乐场地、篮球场和羽毛球场。 早在1978年,政府已將沙田的核准的分區計劃大綱圖,位於水泉澳旁的沙田第52區和第34區分別劃作住宅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1][2]。 水泉澳位於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最西邊;獅子山郊野公園最東邊,北面鄰近沙田圍博康邨,南面有饅頭墩及慈雲山。 第2期共有5幢住宅大樓,樓高26至31層,分別名為城泉樓、河泉樓、明泉樓、月泉樓及映泉樓,合共提供3459個單位。 石蔭商場樓高3層,屬於屋村商場為石蔭村及鄰近地區居民提供日常購物及消閒設施。 頌安商場是頌安邨的一個小型屋村商場,主要為頌安邨及鄰近居屋錦豐苑的居民提供日常所需。
初期規劃興建5,300個公共房屋和私人房屋單位,供17,000人居住[6]。 水泉澳廣場2025 水泉澳(英語:Shui Chuen O)為香港新界沙田區的一座山,海拔372米,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和獅子山郊野公園之間,鄰近博康邨及沙瀝公路,為城門河東岸的一部分。 水泉澳近博康邨東南面的土地在2015年至2017年分4期落成18座公共屋邨水泉澳邨,是該區近年最大型房屋發展計劃。
水泉澳廣場: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2011年,水泉澳公屋地盘开始动工,合共兴建18座楼宇,沿用2000年得奖之非标准设计大厦(Y字型)楼宇核心设计为主、以及非标准设计大厦(X字型)楼宇核心设计为辅(但不会沿用单位设计),在屋邨范围种植地方使用雨水循环再用灌溉,以节省用水。 当时预计2014年至2016年间分4期落成,将提供约11,000个单位,供29,000人居住。 水泉澳廣場2025 2015年,政府將沙田多石村南面的山坡之上,面積9.4萬平方呎的綠化用地改為住宅地。 土地在2016年8月4日截標,由新地以23.6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5448元。 該土地將發展為提供196伙分層住宅的豪宅,預計2022年落成[10]。
當時曾考慮把原來的居屋項目改作為小型出租公屋單位,但因興建出租公屋未能乎合該區發展密度及不符合成本效益,地皮最終交回政府[4][5]。 但由於本邨規模龐大,位置較遠離市區且社區配套不足,因此被部份媒體形容為「孤島」[5]。 2000年,政府决定在52区内一幅2.5公顷土地兴建环保居屋,拟在2004年或以前推出第52区的房屋单位;并于完成提供2500个单位以供8000人居住[12]。 房委会亦为此举办名为“公共房屋新纪元-水泉澳建筑设计比赛”征集设计,兴建具特色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屋苑。 由叶福全建筑工程师楼伙拍Heerim 水泉澳廣場 Architects & Engineers Co Ltd的设计胜出[13][14],而吴享洪建筑师有限公司是其中一间参赛机构[15];而胜出的原因是设计意念创新,既能克服地盘的限制,亦能尽量发挥地理上的优势[12]。 但政府于2002年宣布停售居屋,接近完成设计及勘探的水泉澳建屋计划被迫腰斩。
2000年,政府決定在52區內一幅2.5公頃土地興建環保居屋,擬在2004年或以前推出第52區的房屋單位;並於完成提供2500個單位以供8000人居住[12]。 房委會亦為此舉辦名為「公共房屋新紀元-水泉澳建築設計比賽」徵集設計,興建具特色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 由葉福全建築工程師樓夥拍Heerim Architects & Engineers Co Ltd的設計勝出[13][14],而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是其中一間參賽機構[15];而勝出的原因是設計意念創新,既能克服地盤的限制,亦能盡量發揮地理上的優勢[12]。
水泉澳廣場: 水泉澳廣場(北)
2000年,政府決定在52區內一幅2.5公頃土地興建環保居屋,擬在2004年或以前推出第52區的公共房屋單位。 房委會亦為此舉辦名為「公共房屋新紀元-水泉澳建築設計比賽」徵集設計,興建特色的公共房屋[3]。 惟政府於2002年宣佈停售居屋,接近完成設計及勘探的水泉澳建屋被迫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