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港鐵舉行宋皇臺站開放日,首節(上午九時至十時)主要接待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的參觀者,隨後則供持票公眾入場,吸引超過三千人到場參觀。 因應古蹟辦要求,考古工作進一步擴大至整個土瓜灣站建造範圍,最終2014年9月完成。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宋皇臺站亦設出入口連接啟德發展區,以配合該地區將來的發展。 港鐵指,開放日吸引超過3,000名市民到場參觀,當中包括400名應港鐵邀請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團體人士。 當中九龍城的多間泰菜餐廳當中,特別推介昌發泰國粉麵屋,形象最鮮明突出。 雖然環境較簡陋,但有港人最愛吃的船麵、船河等,當中招牌的遊船河以豬肉、豬膶、豬肉丸及豬血湯作配搭,湯底香濃可口,甚有泰國風味。 宋皇臺 另外還有彩虹湯河及豬雜湯河也是誠意推介,後者以豬紅、粉腸、豆卜、五層肉及多款泰式香料等配搭,值得一試。
宋皇臺: 轉乘優惠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深入地底20米的宋皇臺站在建造過程中多次發現古蹟,其車站設計亦充滿古蹟和藝術特色。 在車站大堂層,港鐵在入閘後的位置預留了2個大型展櫃,展示工程期間發堀的文物。 由於有關文物尚在整理,展櫃暫未開放,相信要留待開站當日才有機會欣賞。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因應此站建造時掘出大量古代文物,港鐵於車站大堂已入閘區近洗手間的位置設置兩個展櫃,供古物古蹟辦事處放置此站興建期間出土的文物。 展櫃題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其中一個展出約400件在興建車站期間出土的宋元時期文物,以陶瓷器皿為主,亦有陶骰、藥王像、青瓷香爐、宋元通寶銅錢等。 另一個展櫃則以文字和車站一帶的舊照片,使參觀者認識宋皇臺站周邊地方的歷史變遷和生活情況。 宋皇臺因屯馬綫開通而令很多人真的很興奮,它全長56.4公里,因此成為香港現在最長的地鐵路綫,一條綫就駁通了港九新界。
宋皇臺: 第五站:宋王臺看石碑 九龍城探「傻龜」
至於紅磡站則會「升級」,成為屯馬線及東鐵線的交匯點;何文田站亦會成為屯馬線與觀塘線的轉車站。 事實上,港鐵內部不遲於2009年7月,已將「土瓜灣站」與「馬頭圍站」分別改稱「宋皇臺站」和「樂民站」,但向外發佈多份沙中綫文件時,皆刻意遮掩圖則上的內部車站新名稱。 不過港鐵與承建商或商業伙伴之溝通中,卻使用新名稱,多份技術文件及招標文件皆如是。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在場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綫圖將此站顯示為「宋皇臺」。 然而港鐵回覆傳媒查詢時指,有關資料是港鐵內部用作協調及預備工作時作為參考用途,並未作實。
- 新方案下土瓜灣站改設於世運道對出啟德新發展區邊陲(即香港飛行會舊址),走綫更靠近馬頭圍及九龍城舊區,方便更多區內市民使用東西走廊(已於2018年5月正名屯馬綫)。
- 屯馬線剛開通, 新開設了宋皇臺站和土瓜灣站, 原本九龍城和土瓜灣都是沒有鐵路, 只能乘搭巴士前去往, 現在有了屯馬線,土瓜灣和九龍城交通方便很多。
- 港鐵於2020年12月提出以興建一條橫跨宋皇臺道的天橋連接北帝街,取代行人隧道方案。
- 到2001年,牛棚改裝成文化藝術用途,2009年更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從此就是集藝術和歷史於一身的地方。
港鐵屯馬綫於6月27日全綫通車,開通了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兩個新車站,令原本只能靠巴士或小巴到達的土瓜灣及九龍城變得方便起來。 港鐵公司2009年7月15日於九龍城區議會席上之沙田至中環綫九龍城段簡報投影片,部份圖則顯示「Sung Wong Toi Station」及「Lok Man Station」。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沙中綫好事成雙 九龍城段兩個車站同時平頂及落實站名〉[新聞稿],2017年11月27日。 一群九龍城南角道商戶指沙中綫工程封路嚴重影響商戶生意,南角道地盤由2013年開始施工至今,該路段一條行車線被封,另一邊亦改劃為雙黃線。
宋皇臺: 九龍城餐廳
藝術村免費開放,不少藝術品隨處可見,假日帶小朋友參觀,感受一下藝術氣息也是不錯的親子遊行程。 其中一間受熱捧的九龍城Café,就是位於衙前塱道,由具有近80年歷史舊建築活化而成的咖啡店。 不少香港人以往去台灣、韓國、日本旅行總喜歡到當地的藝術村參觀遊覽,其實近在土瓜灣已經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藝術空間,還可以免費入場! 牛棚藝術村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即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營運了近一個世紀直至1999年8月。 宋皇臺2025 之後就改建並分拆成多個單位租給本地藝術工作者和藝術團體做工作室,慢慢演變成牛棚藝術村。 及日本侵華,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日軍為擴建機場,炸裂山上巨石泥土用作填海。
宋皇臺: 【遊走大灣區】第四屆TOEwine深圳酒展 日本秋田縣清酒、威士忌展區殺出重圍 帶你認識小眾精品酒莊
「香港花卉展覽」下星期五起於維園舉行,預計將於明年落成的啟德體育園,會在花展舉辦首個戶外展覽,介紹這個體育基建項目,以及園區內採用的多項綠色建築和設計元素。 尖沙咀中間道 11 號前海員俱樂部地盤四級火,焚燒超過 8 小時,到早上 8 時半大致救熄,不過今次大火或多或少會影響帝國集團在該地皮的酒店發展項目進度; 地盤更並非第一次遇上火警。 紅燈山位於土瓜灣與何文田之間,算是整個九龍南的最高點。
宋皇臺: 大堂
元兵追至,宋軍大敗,陸秀夫背負帝昺一同投海殉國,南宋滅亡。 後來為了紀念宋王在廣東的事蹟,附近的民眾在一塊可以容納50多人的巨岩上(相傳端宗常在岩下洞內休息),刻上「宋王臺」三個漢字。 宋皇臺 這座高35米、方圓約606米的巨岩被稱為「聖山」(Sacred hill),三面環陸地,東臨九龍灣。 宋皇台公園現址於1959年底正式落成,宋室後人認為石刻宜稱「皇」,因「王」沿元朝修宋史之謬,故旁邊街道稱「宋皇臺道」。
宋皇臺: 港鐵車站文物展覽
去了兩個景點,相信大家都要醫醫肚,但今次宋皇臺文化之旅,當然要去一個特別的地方解餓! 講起香港傳統餐廳的代表,非冰室莫屬,但原來附近的「石屋家園」就有冰室,而且是由社企保育的歷史建築! 身處香港歷史遺蹟飲一杯奶茶,吃飽就可以立刻到下一個行程。 宋皇臺 屯馬綫通車慶祝典禮於2021年6月26日上午在宋皇臺站內大堂舉行,同日大堂預留兩個文物展櫃亦正式揭幕,由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港鐵非執行主席歐陽伯權負責主持。 而車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宋皇臺: 出口
其中有一涼亭叫「魁星半亭」,在中國神話中,魁星是文學之神,所以古人認為衪會保佑學生考試順利,雖然並非精密科學,但大家可以去沾沾靈氣。 終於到前身是「三不管」的地方九龍城寨公園,相信現在的小朋友不會想像得到,以前的人能住在這種地方。 雖然只剩下遺蹟,家長可配合一些當時九龍城寨的照片,告訴小朋友這段香港歷史,或許會激發他們對歷史的興趣。 公園有衙門、園林、生肖石像等中華元素,不再只是看古裝片才看到。 車站的設計糅合考古元素,包括於車站大堂頂蓋設計加建混凝土井槽,並已預留彈性,以便日後靈活處理古井的原址重置安排。
宋皇臺: 屯門隱世地方:綜藝節目取景地—天台運動場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 屯馬綫由屯門至烏溪沙一共有27個車站,連接現有的屯馬綫一期及西鐵綫,途經新開通的宋皇臺站與土瓜灣站,以及現時何文田站及紅磡站的新月台。
宋皇臺: 紅磡站新月台本月20日啟用 東鐵綫乘客要上落電梯轉乘西鐵綫
1278年,中国宋朝皇帝宋端宗赵昰和赵昺被元朝军队相逼南逃避难,途经香港九龙半岛的一座山。 后来附近的民众在那块可以容纳50多人的巨岩上,刻上“宋王台”三个汉字。 在香港的旧启德机场之客运大楼(土瓜湾)原来的位置上,原来有一座高度35米的山峰,名叫“圣山”,它的周边约606米,三面环陆地,东临九龙湾。 宋王台(或宋皇台)是中国香港的一个著名景点,原址位于香港的旧启德机场之客运大楼(土瓜湾)原来的位置上。 使用AlipayHK支付寶、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可以將 $5000 消費券合併使用,八達通由於有儲值上限限制,所以不能合併使用不同期數的消費券。
宋皇臺: 香港地利助清遺民推廣文化論述
首輪參觀時間為早上10時15分,入場人士須使用「安心出行」或填寫個人資料。 然而由於政府取消啟德發展區填海計劃,沙中綫啟德段走綫被大幅修改。 當中B2/B3出口連接九龍城衙前圍道一帶,由車站大堂步行前往B2/B3出口需時約5分鐘,而通道內並設有扶手及座椅供市民休憩;而B1出口設於世運花園下,連接站外的行人隧道。 宋皇臺2025 宋皇臺 宋皇臺站入口通道牆上會有考古過程及歷史文圖介紹,站內天花有一個褐色圓圈,圓圈位置正是興建時發現的宋元時代「J2古井」。
港鐵公司車站事務經理胡棨灝表示,已預留彈性處理古井日後於車站上方的重置安排,並加建混凝土井槽,其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日後乘客可在站內仰望古井的底部。 市民也可以手機掃描地板的「QR code」,瀏覽文物相關資訊。 從宋皇臺公園再向土瓜灣方向走,經過俗稱「十三街」的土瓜灣舊樓群,便是牛棚藝術村的所在地。
宋皇臺: 位置圖
為妥善保育出土的考古文物,港鐵公司與古物古蹟辦事處携手,讓出土文物可以於宋皇臺站內展出,讓巿民可以在車站內一睹宋朝的人文風情。 宋皇臺站兩側月台皆可上車,早上繁忙時段列車班次約3分鐘一班,以8卡列車行駛,預計宋皇臺往荃灣西的乘車時間約為24分鐘,而宋皇臺往尖東則約11分鐘。 宋皇臺 而站內亦設有不少藝術品裝飾,據了解,在宋皇臺站正式開通後,站內亦將展出部分出土文物。 屯馬線將於本月27日全線通車,沿線總共27個站,屆時將打通新界西、九龍及新界東。
后来在九龙街坊福利会的请求,由香港政府把巨岩残骸整修并移到新建的宋王台花园展览,在1960年开放。 宋皇臺2025 宋皇臺站的車站展館「聖山遺粹」展出400件文物,分別來至宋元朝代、晚清至民國時期,以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 2016年東區區議會屬下天后及維園選區於2016年劃入灣仔區議會,2015年由灣仔民政事務處處理相關選舉。 1999年區議會選舉,議席由港進聯朱初昇與民建聯許清波爭奪,最終朱以992票勝出(許729)。 選後朱被揭發不倫戀情而燒炭自殺,觸發2002年的補選。 補選在六人混戰下,結果由民協廖成利以接近過半票當選。
元兵追至,宋軍大敗,陸秀夫揹負帝昺投海殉國,南宋一朝亦告終結。 這座高35米、方圓約606米的巨巖被稱為“聖山”(Sacred Hill),三面環陸地,東臨九龍灣。 2000年觀塘區議會利安選區於1999年與沙田區議會新設選區重名,結果觀塘一區2003年加入順天邨兩棟樓宇後改名為利安天。 宋皇臺選區可以追溯至1982年設立的土瓜灣北選區(與現今的土瓜灣北選區不同),1982年區議會選舉現有宋皇臺及海心選區範圍設有土瓜灣北選區,選出一名議員,當時由林明當選。
後來,宋室後人要求香港政府改為此正名,將「宋王臺道」更改為現時名稱。 根據香港政府於1959年在宋王臺所立的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使用王字「實沿元修宋史之謬,於本紀附二王,致誤今名」。 配合宋皇臺站工程而進行的考古工作2012年展開,2015年完成;文物移交則在2017及2018年分批進行。 古蹟辦的工作主要分為三方面:(一)審閱港鐵委聘的考古團隊的考古工作計劃;(二)監察考古工作,包括向考古學家提供意見和參與討論、進行實地視察;(三)接收考古團隊移交的文物,進一步整理和研究。 這次展覽展出的出土文物超過400件/片,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碎片為主,種類包括香爐、龍泉窰系青瓷、福建窰系青釉瓷等,還有宋代貨幣、宋元時期建築構件。 展覽亦介紹配合宋皇臺站建設的考古工作、主要考古發現、宋皇臺的歷史,以及出土文物的特色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