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多歲女士首次求診,她在律師樓工作,近幾年受着一些健康問題困擾。 首先,她經常感覺肚痛及腹瀉,很多生活飲食習慣都需要改變,例如要避開至愛的下午茶、甜點、魚生等。 中央肥胖2025 中央肥胖 此外,醫生更發現她有脂肪肝,膽固醇及血糖也偏高,不謹慎的話便容易導致肝硬化及冠心病。 許多中老年人的四肢並不粗壯,體重亦未超標,卻有大肚腩的「中央肥胖」問題。 港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每周3小時的太極運動有助改善中央肥胖,參加者腰圍平均減少1.8厘米,其中15.5%人更可脫離中央肥胖。 在美國,年齡介於50至79歲之間的男性中,有50%的男性和70%的女性現在超過了中央肥胖的腰圍閾值。
-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就華裔成年人而言,男性腰圍應在90厘米(約35.4吋)內;女性則在80厘米(約31.5吋)內,否則即屬中央肥胖。
- 首先,她經常感覺肚痛及腹瀉,很多生活飲食習慣都需要改變,例如要避開至愛的下午茶、甜點、魚生等。
- 上星期在醫院的管理層會議中,得悉威院一些同事自願到某老人中心為一群高危長者檢測新冠肺炎病毒。
- 當了醫學院院長,我經常被邀請到各大醫院作為顧問醫生(consultant)的評選委員。
只要出現機會,脂肪細胞馬上就會搶奪熱量,讓自己復原。 所以你稍微減了一丟丟,稍不注意飲食就會再次復胖。 過去一個月總是風塵僕僕,逗留多倫多大學不足24小時便飛去德國,拜訪了四所顯赫有名的醫學院,與他們訂下科研及交換學生的合作計劃。 回港不足兩天又應邀到韓國講學,星期日才回港,翌日便返回院長室繼續工作。 自高中時代開始,由於功課繁重,漸漸養成了很晚才睡的習慣。
中央肥胖: 中央肥胖的成因
繼十年前曹達華先生離世,如今再加上女俠的離去,令「如來神掌」及「無定飛環」從此絕迹江湖,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終結。 對於年青一輩,如來神掌是周星馳的作品,也可能是他們於假日閒來無事,在家中消磨時間的一齣電影。 但對我一輩來說,《如來神掌》及其他的粵語長片卻是陪伴我們成長、不可分割的生活環節。 「陳教授,我患了乳癌……」 「陳教授,我患了肺癌……」
幾乎所有海外的朋友都以為香港將快陸沉,表達深切哀悼及親切慰問的短訊、WhatsApp及電郵,簡直就是應接不暇…… 大清早返回醫院的內鏡中心,穿上全副盔甲為病人檢查,已是我的新常態。 戴着N95口罩加上密封眼罩看外面的世界,總是有種難以形容的疏離感。 莘莘學子於這個鳥語花香的日子埋首苦讀,為着前途和夢想作最後拼搏,希望於考試創出佳績,選擇……. 中央肥胖2025 我喜愛香港的秋天,因為天空萬里無雲,白天蔚藍一片,晚上繁星點點。 自少我便愛上了深秋的夜空,閃閃星晨陪伴我渡過無數挑燈夜讀的晚上。
中央肥胖: 院長醫生周記外傳 (四):坐井觀天
當了醫學院院長,我經常被邀請到各大醫院作為顧問醫生(consultant)的評選委員。 晉升為consultant絕非容易,候選人不單要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也需要相當的行政才能及領袖潛質。 上星期我向傳媒朋友介紹中大醫學院在2015/16年的課程,包括引入「生命倫理」和「專業精神」兩個必修科目,以及讓文憑試成績優異的學生選擇直接修讀醫學院二年級課程。 中央肥胖 上星期六是一個值得懷念的日子:中文大學醫科新生的白袍典禮。 執筆的這幾天,剛剛是公立醫院的資深醫生為爭取公平待遇而引起社會關注。
當日演講廳座無虛席,大家讚嘆他知識淵博之餘,也不禁認同現今醫學教育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培育一個好醫生。 昨天一大清早,我便從大埔跑到中環,因為要趕及七時半開特別會議。 到了中午時份,秘書小姐知道我祗有三十分鐘空檔吃午飯,便特地往威爾斯醫院附近的大排檔,買了我喜愛的生炒牛肉飯加凍檸水放在我的桌上。 可是我差不多下午二時才返回辦公室,枱上的生炒牛肉飯已變成了「生冷牛肉飯」。 輾轉到了黃昏,秘書小姐便催促我要趕往位於香港仔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開會。
中央肥胖: BIOMED 醫療診治中心
自小長大於牛頭角屋邨,「窮」對我而言,是與生俱來的「本錢」,既然物質上一無所有,我就喜歡發白日夢。 每當防空警號響起,所有人便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躲進防空洞內。 當空襲過後,他們便返回自己的地方,繼續如常生活。 「何先生,今天我們是第一次見面,我是陳醫生,有什麼可以幫你?」何先生是一名50多歲男士,個子高大,眉宇間帶一點愁容。 長年累月的疫情,令不少人反思如何改善飲食習慣以提升自己的健康。 過去三十多年,香港人的飲食健康的確是每況愈下。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发表了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人体健康》为题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关于食物和健康方面最新研究的成果。 中央肥胖 他倡导大家,从一日三餐、一点一滴做起,让中国人实现更长久的健康。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新华网、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联盟以“营养辨伪寻真,健康科学求证”为主题,推出营养科普求证节目《营养大真探》,对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央肥胖: 院長醫生週記(二百零九):本地大學研發?
「陳教授,我的思想忽然模糊一片,已經反覆檢測了多次,結果都是陰性,沒有新冠復陽,就連腦掃描也找不出原因,老闆卻以為我發白日夢,如此下去我怕連飯碗也不保……. 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营养大真探》节目正式上线。 启动仪式后,《营养大真探》第一集正式上线发布。 新华网北京8月3日电(钱琪莹)8月3日,以“营养辨伪寻真,健康科学求证”为主题的大型营养科普求证节目——《营养大真探》上线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中央肥胖: 中央肥胖的診斷
上星期四是中大醫學院完成培訓一批年輕醫生的大日子,二百二十多名醫科生經過六年的栽培,由當年的小伙子變成了準醫生,當中所付出的汗水及淚水是不足為外人道。 要趕走大肚腩,需要全身運動,包括負重及帶氧運動,提升肌肉量,增加靜態的新陳代謝,從而達至燒脂效果。 建議大肚腩人士運動前先熱身10分鐘,再做20分鐘負重運動,再配合30分鐘帶氧運動,有膝痛困擾人士可踩單車,沒有的話可選擇跑步。 中央肥胖2025 以上運動方案可一星期做兩至三次,約一個月便有明顯效果。
中央肥胖: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二十四)「醫生,唔照腸得唔得?」
一名約四十歲的男病人不幸患上末期肝癌,並出現急性食道出血。 上星期我應邀到一所小學,與一羣小四至小六的學生對話。 這小學並不是甚麼名聲顯赫的學校,校舍坐落於一個舊區的街市旁邊。
中央肥胖: 院長醫生周記外傳 (十五):龜兔賽跑
「陳院長,我已於你的頸背施了十一針,然後再使用拔罐。相信再多四至五次療程,你頸痛的情况應該會有明顯改善。」這是醫學院一位資深的中醫教授給我訂定的治療方案。 雖然我一向注重運動及飲食,但卻忽略了頸部的健康。 和許多都市人一樣,我長時間對着電腦熒幕,就連空閒時間也繼續做「低頭一族」,成為手機的奴隸。
中央肥胖: 院長醫生周記外傳 (十四):流行文化
每個星期三下午我都會見一些從外面轉介過來的病人。 這天一位年約30歲的年輕女士因為擔心患有大腸癌來求診。 病人還未坐下,她焦急的母親已把多「袋」化驗報告展示在我面前。 這個星期六早上,剛帶完一組醫學生臨實習,便匆匆趕往香港仔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HK Academy of Medicine,以下簡稱「醫專」)參加一個醫學教育論譠。 上月中大醫學院的「師兄弟團隊」(Alumni Buddy Group)正式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