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村」之名約產生於1950年代,有可能是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大量外來難民遷入當地,使竹園村變成姓氏繁雜的村落,故以「聯合」之名以示不同族姓合村的情況。 不過「聯合村」內已無原來的建村的竹園林氏族人居住,村內現居的原居民多爲稍後期的清代以後才遷入竹園的客籍村民後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國共內戰後,有大量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在多個山頭興建木屋和鐵皮屋。 1953年,政府便撥出黃大仙廟後面山區為竹園徙置區,即現時竹園北邨、竹園南邨及黃大仙上邨一帶,1954年第一期約1500間平房落成,來自紅磡觀音山等木屋區居民遷入。 其時,新來港難民搭建的木屋與竹園村原居民的村屋混合在一起,「聯合村鄉公所」亦於此時成立。 竹園北邨(Chuk Yuen Estate)小巴總站,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竹園穎竹街竹園北邨橡園樓對出,位於私家路範圍內,供38M線使用。
按照「舊式徙置大廈重建計劃」及「整體重建計劃」,第1-7、9-33座於1980年至1991年間清拆重建,現在重建工程已經完成。 2022年3月25日晚上8時許,竹園南邨富園樓電錶房懷疑因電線短路發生火警,導致至少3座大廈大停電,多輛消防車及救護車到場。 有住戶更表示停電時聽見爆炸聲,其中一座大廈機房冒出濃煙。 2018年7月1日街市關閉翻新,10月31日裝修完成重開,易名「竹園市場」(英語:Food Town)。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竹園北邨曾設有擬建小學用地及擬建中學用地各一,但是由於當區學位供應充裕,分別改建為園東臨時房屋區及鵬程苑;其後園東臨時房屋區再拆卸重建為盈福苑。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綫小巴第38M號的車費〉[交通通告],2011年6月20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綫小巴第39M號的車費〉[交通通告],2013年1月29日。 竹園北邨2025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7輛小巴提供服務。 九龍專綫小巴路線38M,由承泰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4493C)營辦,來往竹園北邨及黃大仙站(沙田㘭道),途經竹園街市。
- 顧名思義,Y型樓宇的橫切面呈「Y」字型,三條翼樓自中央電梯大堂放射而出。
-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 九巴後來於2015年11月30日安排廠務司機加派一輛丹尼士飛鏢(AA66/HV6963)作為「員工休息車」,於每日早上10時至晚上9時在總站內停泊,方便車長休息時使用。
- 自從黃大仙上下邨於1960年代落成後,「黃大仙」作爲屋邨所在地地名逐漸變得比「竹園」更加普及,雖然黃大仙祠的地址至今仍然保持是「竹園村2號」。
- 資料顯示,竹園北邨在1987年入伙,並於1999年列入租者置其屋(租置)計劃,把單位出售給所屬居民。
-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此款樓宇最大特徵為每層電梯大堂面積不一,每三層一組由上至下、由小至大呈梯級型設計。 首座採用後期型設計、並附有延伸水缸的Y3型大廈為景林邨景桃樓,1990年10月入伙;而最後一座採用早期型設計大廈則為鳳德邨碧鳳樓,1991年4月完工(上述兩條屋邨亦是全港僅有兩條兼具兩款設計Y3型大廈的屋邨)。 另外,Y3型每翼翼尾單位均具備突出的三角形窗台,絕大部份Y3型大廈翼尾單位的三角形窗台均採用向外開口設計;不過太和邨喜和樓其中一翼翼尾極低層單位因過於貼近太和廣場建築物,以及景林邨景棉樓全部翼尾單位,則採用了同向開口設計。 Y2型大廈最高的一層原本設有空中花園供住客享用;譬如祥華邨祥德樓35樓就設有一個,為當時香港公共房屋之中最高的花園,花園內除了種植植物外,更設置康樂設施予住戶使用,例如氹氹轉、乒乓球檯等。 不過大部份屋邨因保安問題而封閉,最後不作開放而導致花園荒廢;而在後來落成的Y3及Y4型大廈,天台更不再設計空中花園於頂層供住戶使用。 Y型大廈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成立後首款非長型標準設計的公屋/居屋大廈,分別在1981年(Y1及Y2) 及1984年(Y3及Y4)發表。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總站
直至1998年,房委會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讓租戶以合理價錢購買現居單位,而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皆為1982至1992年或之前落成(東頭邨其中三座,以及翠屏(北)邨翠樟樓除外),所以大部份獲得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都是由Y型大廈組成的公共屋邨。 黃大仙竹園北邨屬於房委會租置屋邨之一,但有居民揭發,屋邨簷篷近日有多處外牆出現裂痕,業主立案法團委託結構工程師調查後,發現8幢大廈的簷篷混凝土樓板厚度、鋼筋數目與間距等設計,均與房屋署批出的施工圖則不符,混凝土樓板厚度不足,鋼筋間距亦過闊,部分甚至折斷。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5個因撤銷買賣協議而收回並在居屋2022重售的單位。 重售單位包括在居屋2020年出售的單位,分別位於沙田的彩禾苑及粉嶺的山麗苑。 竹園北邨2025 除了這15個單位,若直至截至選樓日期開始前約兩個月時仍然有額外單位回收,它們亦會一併納入在今次銷售計劃重售。
這座大廈屬於第一型徙廈,原用作安置受竹園村清拆影響又擁有地契的村民,因此在興建時已有獨立廚廁。 為免與原有的黃大仙上邨第8座混淆,房委會把以座數辨別的大廈分別冠上名稱,並將原下邨第8座命名為「長欣樓」。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竹園北邨: 黃大仙的其他屋苑
主要街道包括龍翔道(黃大仙段)、沙田坳道(黃大仙段)、雙鳳街(黃大仙段)、沙浦道(黃大仙段)、鳳德道(黃大仙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翠竹花園,黃大仙下邨(一區),竹園北邨,天馬苑,東頭(二)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9,250,年齡中位數為 46.1歲。 龍趣園內的何鴻燊公園,位於黃大仙下邨樓下的花園平台,與東頭村道馬路同一水平。 何鴻燊透過公益金善長命名計劃,在1998年捐款500萬命名公園作為答謝。 公園廣種香港常見植物,設計中式園林圍牆,金黃色琉璃瓦頂,九曲走廊和兒童滑梯、攀爬鋼架等,中央拓作戶外表演場舞台。
竹園北邨: 服務時間及班次
大致上,兩本族譜所提出的說法是:林氏早於宋代便來到九龍一帶定居,最早居住地可能是西貢北佛堂或九龍一處名爲彭蒲圍(已不可考具體位置)的地方,後再遷移到竹園村和蒲崗村一帶開枝散葉,期間肯定經歷過清初影响巨大的遷界與復界史。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竹園北邨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的乘客)於指定港鐵車站乘搭港鐵並不能享有此項優惠;若全月通加強版或迪士尼綫月票乘客乘搭上述指定港鐵車站以外的付費車程,優惠則仍然適用。 原屬黃大仙下邨(即重建前)的第8座最初名為BB座,俗稱業主樓。 而黃大仙下邨第二型徙置大廈的座名則以雙英文字母定名,如ZZ座、YY座、XX座等。
竹園北邨: 服務時間
順帶一提,黃大仙下(二)邨中的和諧三型樓宇,曾經本來擬建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後來因搬遷工作延誤及適逢和諧式大廈的推出,而改為現今設計,亦使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成為少數未曾興建的公屋型號。 另外,本邨龍福樓、龍光樓及龍輝樓為僅有兩條於1980年代落成但採用英式編層法(即同時設有G及1樓)的屋邨之一。 竹園北邨 松園樓 (8座) 共有32層,提供768個單位。 及後,此邨於1999年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2期)將單位出售給所屬住戶,現已成立竹園北邨業主立案法團。
竹園北邨: 黃大仙龍趣園何鴻燊公園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柯創盛表示,運房局獨立審查組早前書面回覆法團稱,裂痕和石屎剝落問題或許涉及樓宇老化,或相關維修保養問題,現階段不擬採取進一步跟進行動,他批評有關說法是不負責任,認為審查組應作出全面、深入的調查。 由於早年曾發生多宗居民從Y3及Y4型大廈天井不慎墮樓意外,房屋署於1993年11月斥資6,000萬港元,將相關大廈的欄杆由1.2米加高至1.5米;此前,Y2型大廈梯間圍欄亦於1991年陸續加高,以防止意外發生。 竹園北邨2025 由於1970至1980年代正值太空科幻主義的興起及流行期,故此不少在該時期建造的公共房屋(連同Y型大廈)都會以富未來感的Eurostile字體,作為停車場、大廈外牆的文字標識系統。 丁志威指,事件反映房署當年在監工出了問題,而且建築材料明顯存在質量問題,認為房署應負起責任,為居民維修樓宇執漏,他與多名立法會議員周三(6日)將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 位置地圖
自從黃大仙上下邨於1960年代落成後,「黃大仙」作爲屋邨所在地地名逐漸變得比「竹園」更加普及,雖然黃大仙祠的地址至今仍然保持是「竹園村2號」。 1921年,梁仁庵道長得到黃大仙降乩指示從廣州南遷到香港弘道,並於竹園村西面興建了一座廟宇,是為黃大仙祠,同年又設立嗇色園負責廟宇管理。 小巴38M和52線的總站雖同稱為竹園邨,但不在此站內,該兩個總站分別為竹園北邨總站和竹園南邨總站。 現已停辦的65線則在竹園邨總站前面的路邊設站,經竹園邨總站掉頭,詳見竹園街市總站。 竹園北邨 現時此路線與九龍39M線合共使用14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6輛16座位小巴及8輛19座位小巴。 金滙地產高級客戶經理吳楚嬌表示,黃大仙公屋竹園北邨桃園樓高層5號室,面積489方呎,開放式間隔,以綠表價315萬易手,呎價6442元。
竹園北邨: 註冊日期 單位地址 面積 成交價 呎價
香港接連出現多宗殘忍至極的兇殺案,死者全是逍遙法外的嫌疑犯,兇手自稱「神探」,私刑執法,挑戰警察。 精神病患者李俊(劉青雲 飾),發病前是警隊的皇牌,當年外號就是「神探」;如今活成廢柴,淪落街頭。 李俊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瘋子,是「神探」,加入戰團,跳進狂徒的佈局,必須跟時間競賽,破盡舊案新案,才能將殺人「神探」緝拿歸案。 社會福利署表示,涉事家庭並不是社署社工跟進的個案,署方社工已就事件聯絡兩名死者的家屬,並按他們的福利需要提供相關服務及協助。 此外,元朗相繼有屋苑「中招」,例如元朗溱泊10座、原築2座均上榜,其中原築2座一名1歲男童(#13502)染疫。 另外,元朗Grand Yoho第2座亦出現源頭不明個案,患者是一名36歲男士(#13427),在1月23日出現病徵,他在上海抵港。
竹園北邨: 九龍專綫小巴38M線
顯徑邨顯沛樓與顯德樓、以及朗屏邨畫屏樓與喜屏樓,由於兩座樓宇之間的距離太近,故此兩座大廈互相相鄰的翼尾單位的互相對望位置窗戶,改為兩個相連的三角形向外窗台,確保該等單位景觀不受遮擋。 外觀方面,顯徑邨彷彿每層單位向外推,後來Y3型大廈採用同類設計;而朗屏邨則彷彿整幅向外推,後來和諧式大廈採用同類設計。 根據當地歷史記載,竹園村西面原有一條河,由北面山脈流往竹園,再經蒲崗注入九龍灣,但至1960年時,竹園村附近明顯的河溪僅有東面發源於鑽石山的鳳凰溪。 2011年12月中,因路面重鋪工程,7M線巴士站暫時遷往竹園道東行竹園體育館門外,不駛進竹園邨總站;工程至2012年3月竣工,7M線站位後已移入總站,但九巴網站仍有一段時間未有更新,顯示7M線停靠路邊巴士站。 2010年7月中,原本在站尾的7M線巴士站曾一度遷往竹園道東行路旁,行走該路線之巴士不駛進巴士總站。
竹園北邨: 成交紀錄
荃灣方面,綠楊新邨M座、荃灣東亞花園長發樓上榜,當中長發樓更在一日內新增4宗個案,資料顯示,一名住在葵涌邨逸葵樓的患者(#13344)曾去過長發樓。 竹園北邨 本港新冠肺炎不斷擴大,除了葵涌邨爆疫外,黃大仙區亦出現傳播鏈。 竹園北邨2025 衛生署晚上更新確診者的大廈名單,當中黃大仙有多個屋邨上榜,包括黃大仙上邨、竹園北邨、慈雲山慈民邨。
重建前的黃大仙下邨為政府徙置區,稱為黃大仙徙置區,於1957年至1961年落成。 直至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為區別原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後改稱「黃大仙上邨」),改稱黃大仙下邨。 及至大約1980年,政府把原屬下邨,但位於龍翔道以北的第8座撥歸上邨管理。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停車場
繼續有公共屋邨上榜,部份涉及黃大仙區,例如黃大仙上邨達善樓、黃大仙竹園北邨桃園樓、慈雲山慈民邨民泰樓。 由於為方便管理,以及遵循「通用設計」原則等原因,房委會陸續將部分已騰空的「劏房」單位還原為一般單位;有關「還原單位」如若是屬於租置屋邨,新租戶或2021年及以後資助房屋計劃申請人可購入這些單位。 除長亨邨以及天耀邨因同邨設有和諧式大廈而沒有出售外,其他屋邨的Y3型大廈皆已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跟Y2型一樣,出售比率較高。 另外,4座Y3型大廈不作出售當中,只有1座Y3型大廈是早期型設計,其餘3座Y3型大廈是後期型設計。
每座單位數量較少,只有約 個單位,每翼6至9伙,每層18至25伙不等。 而李鄭屋邨的孝廉樓和孝慈樓亦是所有Y型樓宇中層數最少的兩座(只有24層 , 比其他Y4型少11層)。 馬鞍山恆安邨恆山樓、恆峰樓和恆海樓是新界區以至全港首批同類建築,於1987年2月16日入伙;跟較舊式類型公屋大廈一樣,恆安邨的Y3型大廈在入伙初期,單位大門設有投信口,直到1990年代中旬由設於地下大堂的信箱取代。 現時竹園村仍有約數十間房屋存在,稱爲竹園聯合村,位於沙田坳道及龍翔道交界處、黃大仙站(沙田坳道)巴士總站旁。
竹園北邨: 中學:黃大仙區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竹園北邨 1980年代,政府開始清拆竹園徙置區北部,並重建成竹園北邨及竹園南邨,而兩邨之間的竹園巴士總站位於竹園道,有多條巴士線來往香港不同地方。 現時,「竹園」之名一般就是指這兩條公共屋邨以及巴士總站一帶的地方,而「黃大仙」則指黃大仙上下邨及港鐵觀塘綫黃大仙站一帶。 )是香港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位於九龍東黃大仙北面,穎竹街至沙田坳道之間。
嘉峰臺
竹園北邨位於黃大仙穎竹街8號,由房委會發展,屬租置計劃公屋,入伙日期由10/1987開始。 摩士公園體育館位於九龍黃大仙鳳舞街40號(毗鄰港鐵樂富站),於1978年啟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竹園北邨: 屯門
此站一向欠缺員工休息室供車長使用,巴士公司曾向政府申請設置休息室,但遭區內居民及區議員反對。 九巴後來於2015年11月30日安排廠務司機加派一輛丹尼士飛鏢(AA66/HV6963)作為「員工休息車」,於每日早上10時至晚上9時在總站內停泊,方便車長休息時使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38M及39M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08年3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38M及39M號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4年9月23日。
竹園北邨: 黃大仙區
另外,元朗亦有3個大型屋苑中招,例如溱泊、原築及Grand 竹園北邨2025 Yoho。 利東邨東安樓及東逸樓的其中一翼部份樓層的翼尾單位,為騰出走廊位置以連接大廈外的行人天橋通道(只設於東安樓5樓及東逸樓7樓,兩者實際上是同一層),故此有關翼尾單位面積比標準的C型單位為少,而有關單位的翼尾窗戶只得一個。 只有富善邨、山景邨、利東邨的Y1型大廈包括在租者置其屋計劃之內出售,而樂華邨、美林邨及長康邨因時間不合而悉數繼續出租。 Y1型大廈通常每翼12伙,每層36伙,故此一座Y1樓宇一般有1224個單位,但部份Y1型大廈有超過1300個單位,原因是部份單位被一分為二,分配給一人家庭。 事實上,房委會在推出租置計劃時,曾表明已進行全面的勘察,並完成所需的結構及非結構修葺工程,包括混凝土剝落及窗戶滲水的維修及維修升降機等,並邀請居民填報單位的損壞項目,以便維修妥當後才出售。 房委會表明,租置計劃屋邨均在良好狀況下發售,一般而言該些屋邨短期內不會有大規模結構維修的需要。
竹園北邨: 黃大仙下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38M 及 39M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9年10月1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線小巴第38M及39M號線的車費〉[交通通告],2022年8月8日。 黃大仙下(一)邨建成時,為問題公屋事件中慈愛邨40座及慈民邨61-65座受影響居民,以及慈樂邨17-23座重建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 其後,此邨按租者置其屋計劃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直至2020年6月,此邨僅有73.6%單位出售,屬租置計劃中出售率較低的屋邨之一。 邵又指出,現時長者資助院舍及長者日間護理服務輪候時間過長,不論本港政經環境如何,政府都一直未能解決,令部份長者未能得到適切照料,批評政府沒有正視問題,對此感到憤怒,「每屆政府都信誓旦旦話會解決,但到最後都逃之夭夭,或將個波傳畀下一屆政府」。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 近期成交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在重建完成後,除第7至9期重建分為黃大仙下(一)邨外,其餘樓宇均屬黃大仙下(二)邨,當中黃大仙下(一)邨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北面,穎竹街至沙田坳道之間,於1984至1986年入伙,原址是1980年代初拆卸的竹園徙置區。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