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保險公司會用發病年齡以衝量會否對「先天性疾病」作出賠償,例如 16 或 17 歲前發病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都不獲賠償。 自願醫保則較為寬鬆,只是不保 8歲前發病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 不論受保人的健康狀況在保單生效後有任何變化,自願醫保都保證續保至少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100 歲,而且保單條款不會因此而變差,即是承保人不可以因為受保人的健康狀況而增加「不保條款」,或額外提升保費。 這項保障在市場上其實十分罕有,很多公司會在條款寫明不提供保障,或者不明確寫明會不會有此保障。
- 強制供款最大弊病在於,年輕一代需要長期供款,但保障的卻是年長人口居多,而人口老化,往後年輕人負擔會愈來愈重。
- 不過,須留意的是個別保險公司可能會因應職業的風險,而上調保費、增加不保事項,甚或拒保,建議從事高意外風險職業的朋友,投保前先向保險公司了解清楚。
- 陳秀荷女士表示,計劃不僅規範了保險公司的運作及產品設計,更大大提高了保費及保險文件等的透明度。
- 自願醫保及危疾保險定位不同,各有用途,同時購買可涵蓋更多醫療需要。
- 不過,誠如上文所說,每個自願醫保的靈活計劃提供的保障細節也不一樣,投保前需要仔細留意!
- 有計劃會就大部分基本保障項目設全數賠償,另外有些計劃的投保人則須選擇俗稱墊底費的自付費數額選項。
上述計劃保證可每年續保,直至受保人年屆100歲[@lastbirthdaydefinition]。 針對這個問題,20年前哈佛報告曾建議港府設立「護老儲蓄戶口」,把市民月入指定百分比扣起,供退休或不幸殘障時購買長期護理保險。 第二步設立「聯合保健」,由勞資雙方共同供款付保費,支付各種慢性病的費用,政府另外成立半公營的聯合保健基金公司負責承保。 她補充,其實針對「已有疾病」,過往的保單也有類似的條款,無論投保人上不上報,只要在投保期間,保險公司發現了此「已有疾病」就「可賠可不賠」。 當然最嚴重的情況是,保險公司可直接「踢單」(取消保單)。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計劃的好處
保險公司可按年根據醫療通脹情況及保障額修訂等因素,而自由調整保費水平,而且標準保費亦會因應年齡及性別而有所不同。 比較之下,自願醫保計劃的保費公開透明,保險公司須公佈按性別及年齡分級的保費表。 而在每個保單年度內或續保時,保險公司不能夠因受保人的健康狀況變化,而增加附加保費率或個別不保事項。 自願醫保計劃於2019年推出至今,很多人對其細節都未必很了解,編輯部整理了全新2023年自願醫保計劃懶人包,讓大家一文了解自願醫保計劃方案、保障範圍、受保疾病、扣稅方法等,一目了然! 自願醫保計劃(VHIS – 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是甚麼?
加上回歸初期經濟不景,強積金又剛實行不久,如再加一項供款,市民和僱主都感百上加斤。 隨著旅遊活動逐步復常,藍十字一系列旅遊保障為您出行做好準備。 我們建議你使用電腦瀏覽器或恒生Mobile App登入以加強保安。 如納税人在沒有合理辯解的情況下,未有在指定期間內就獲退還保費一事以書面通知税務局局長,税務局局長會考慮施行罰則。 税務局局長會考慮向納税人徵收罰款或就少徵收税款評定補加税。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注重自願醫保計劃細節 享受最細心周全健康保障
2019/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提出自願醫保扣稅方案,納稅人在2019年4月1日起可為自己及指明親屬投保,可作稅務扣除。 而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8000元,指明親屬則不設上限,每名受保人的保單數量亦不設上限。 總括來說,自願醫保計劃的原意是令更多人得到基本醫療保障,而且醫務衞生局亦給予保險公司不少彈性,可以在「靈活計劃」加上「標準計劃」暫時沒有提供的保障。 當然,以同一保險公司計,「靈活計劃」的保費是會稍為高於「標準計劃」。 至於「緊急意外門診」保障,大部分一般醫保都有提供每年約 HK$6,400 至 HK$6,500 的保障額,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未有包括這項保障。 反觀「靈活計劃」,以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基本)為例,此項目每年度的保障額就有 HK$8,000,貼近一般醫保保額最高標準。
自願醫保及危疾保險定位不同,各有用途,同時購買可涵蓋更多醫療需要。 正如前述,自願醫保提供住院醫療保障,危疾保險給予的賠償可支援治療期間的生活開支,在不同方面減輕投保人的負擔。 如想入住私家醫院,獲得較快或較佳的醫療服務,更應購買自願醫保;如想更加安心,增加保障金額及項目,可選自願醫保靈活計劃。 除了住院及手術等治療的保障外,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也包含治療前及術後的復康費用,照顧更全面。 不過,誠如上文所說,每個自願醫保的靈活計劃提供的保障細節也不一樣,投保前需要仔細留意!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購買自願醫保計劃的方法
參與的保險公司根據食物及衞生局訂立的保障框架及規範,提供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讓市民有多一個選擇,自由比較及選擇是否投保。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5 根據醫院管理局網頁資料,非緊急病人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一般需輪候2小時以上,最長或需輪候6小時以上。 2019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啟動了一項名為「自願醫保計劃」(VHIS)的政策(「計劃」),由參與計劃的保險公司提供經食物及衛生局認可的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認可產品」)。 自願醫保計劃的目的是提高住院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為市民提供多些選擇, 透過住院保險而使用私營醫療服務,並長遠減輕公共醫院系統的壓力。 政府於2014年12月中,推出自願醫保諮詢,初時建議為「標準保單」定下十二項最低要求,包括保單自由行(即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提出索償,轉換保險公司時不須重新核保)、必須為合資格人士承保等。 不過時任食衞局局長高永文及後表示,當初的500億醫保基金,只會撥約43億成立「高風險池」,為願意投保的高風險人士包底,其餘會用作改善公立醫院,醫保基金大幅「縮水」。
她明言 10 項自願醫保的最低要求內 9 項都無可挑剔,但如有機會,她希望修訂「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1項,為其附上更明確的定義及解釋。 反之,大部份的廣告品,不論單張、平面或電視廣告都著重「扣稅」。 而保險公司在眾多產品下,對自願醫保的宣傳亦不足,令大眾對自願醫保的認識流於表面。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計劃特點
接受投保年齡為15天至65歳,續保由65歲至100歲,投保及續保年齡視乎個別危疾保險而定。 不過,哪一些病症屬於「危疾」,便要視乎保險公司對「危疾」的定義,因此投保前必須留意條款及細則。 以癌症為例,某些公司的保障範圍並不包括部分器官癌症、原位癌或癌症復發。 「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均為自願醫保計劃的認可產品,標準計劃提供自願醫保計劃的十大最低要求的條款及保障。 標準計劃必須採用劃一的條款及保障,保險公司僅可作極少量允許的輕微改動,故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標準計劃大致相同,保障內容大同小異,故此標準計劃的保費亦相對較低。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計劃
根據《稅務條例》,納稅人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已繳交保費可以申請稅務扣除,每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保費支出扣除上限為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5 HK$8,000。 以上項目並不是每一間保險公司亦有提供,市民在選購自願醫保時可在此範疇內多加留意,充分比較各個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障範圍後再作決定。 有較大機會發生意外的朋友,例如是紀律部隊、運動愛好者、外賣車手、職業司機等,都應該購買意外保險,以盡早獲得保障。 不過,須留意的是個別保險公司可能會因應職業的風險,而上調保費、增加不保事項,甚或拒保,建議從事高意外風險職業的朋友,投保前先向保險公司了解清楚。 如果你因某些健康問題無法通過醫療核保購買醫療保險/自願醫保,那麼便可以選擇較少受健康狀況影響投保的 Bowtie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觸木保,以保障你因意外事故而引致的醫療費用開支。 保險公司將現有醫保計劃,加入自願醫保的保障特點,並轉換成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在保單續保時,保險公司會直接把現有保單續保至自願醫保,如現有保單有保證續保的條款,轉移過程中毋須重新核保。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比較 3 間可以網上投保的意外保險
但醫療融資討論了20年,最終只得出一個自願醫保計劃,對本來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市民錦上添花,對真正有需要醫保的人士卻無法雪中送炭,計劃的意義,早已削弱一大半。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5 再進一步,報告建議設立「競爭性一體化醫療護理」服務,將醫管局重組為多個地區性醫療一體化系統。 公私營醫院和醫生可以自行合作設立系統,提供預防、基層醫療、門診、住院、復康護理等一條龍服務。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扣除資格
市民亦能比較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進階保障項目及保額,以選擇一個最合適自己的計劃。 除了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自願醫保產品詳情,市民亦能比較現時醫保計劃以及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及保額,以選擇一個最合適自己的計劃。 中銀集團保險亦有另一款自願醫保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5 -「中銀靈活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 」可供選擇,惟保費及保障或有不同,受條款約束,詳情按此。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5 「滙豐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是由滙豐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滙豐保險」)所承保,其獲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授權及受其監管,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經營長期保險業務。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細節四:術前及康復治療保障
如果你是未能買醫保的人士,此產品可為你提供一定的保障,至少能保障因意外事故而引致的醫療費用開支。 滙豐保險是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責任公司,其為滙豐集團旗下從事承保業務的附屬公司之一。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簡稱「滙豐」)乃根據保險業條例(香港法例第41章)註冊為滙豐保險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分銷人壽保險之保險代理機構。 此計劃為滙豐保險而非滙豐之產品,並只擬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透過滙豐銷售。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2023|自願醫保5個細則最易被忽略 投保前必留意避免賠償不足
我們的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提供全額醫療保障[@fullcoverage],毋須擔心醫保未能涵蓋所有醫療費用。 此外,我們的自願醫保之索償賠付率達97%[@insurance-claims-paid-ratio-2022],確保您有需要時能安心享有更周全的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5 因健康的中產或高收入人士,可能本身已投保或負擔得起日後的醫療費用,自願醫保對他們而言只是多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