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坦佩雷工業式微,城內官民同心合力,將廠去樓空的工廈改成特色景點,配合湖泊河流風光,轉型發展旅遊業。 「先買後賣」是指換樓客先購入新一個物業,才出售物業,或於入伙後再出售原有的單位。 此做法的好處是換客可以安心,或以無縫接合地進行「樓換樓」…… 其五,研究在已修復的石澳石礦場以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水上運動中心,為運動員和愛好水上活動人士提供先進的訓練設施。 此項目主力深化和善用海洋公園在教育和保育方面的優勢,並利用其天然景觀和近海的有利位置,以及明夏啟用的水上樂園,提供多元化娛樂消閒及旅遊體驗。 活化工廈好處 模塊化房屋只需簡單工序,作為短期用途,成本效益較高;而且建築成本低可以將日後的租金減低,減輕市民的住屋負擔以提升生活質素。
- (3)鑑於在地段界線內為工廈安裝覆蓋層或幕牆在土地契約中未必准許,地政總署署長可酌情批准在這情況下修訂土地契約,令業主為工廈外部安裝覆蓋層或幕牆時,可以超越地段界線至政府土地,但絕不能侵入其他私人地段。
- 另外,還要查閱土地註冊處記錄,可看到業權狀況、是否有釘契的情況,還要留意單位有否符合《建築物條例》的規定,如走火通道、防火、排水及通風系統等。
- 「根本就是重建工廈,不是活化。」他解釋,目前的政策只是將整棟工廈拆了再重建成住宅,而真正的活化工廈應該是將原本荒廢的樓宇改建包裝,讓它重新有更多的用途和價值,或讓文創、青創等入駐。
- 地政總署資料顯示,該座已簽立特別豁免書的工業大廈,位於丈量約份第444約地段第307號,即葵涌藍田街29號富臨中心(前稱永樂中心),獲准作寫字樓、商店及服務行業、娛樂場所等用途。
- 這些獲批項目最終會否提供有關土地文件所容許的文化及創意產業用途,須視乎業權人的發展計劃。
- 因此業主普遍寧願活化工廈,也不會重建物業,因補地價成本,加上建築成本較活化工廈高出五倍至七倍,惟物業重建後的呎租水平卻與活化後相若。
──每個用作居住用途的房間或廚房,須有天然的照明與通風;窗戶玻璃表面總面積不少於房間面積的一成;每個廁所須在接近天花板位置有不少於0.2平方米的開口。 廚房須設有灶台、洗滌盆及供水裝置;而洗手間必須具備廁所、水廁設備、盥洗盆及浴缸或淋浴花灑。 復修和活化工廈所需的成本,對單一業主或有財力的發展商,應該可以如市建局般獲得預期的增值及回本期;然而,對於非單一業權工廈的一般小廠戶業主而言,所涉及的成本開支,相信並非他們能夠負擔,變相造成阻力。 美國雖然是民主國家,但處理這些事情絕不手軟,在取得工廈控制權後,一切便易辦得多。 由於工廈從最初已是按高風險場所設計,消防條例的要求亦較其他樓宇高,因此法律禁止了不當使用的情況。
活化工廈好處: 施政報告:准未補地價房協屋出租工廈改裝.
假設過渡房屋能滿足上述要求,預計將會吸引大量基層市民申請,那政府應以甚麼制度安排,例如誰能優先入住、居住的時間、租金釐訂等等,這都直接影響過渡房屋的成效。 ──避免在矮煙囪或工業大廈附近發展多層住宅項目,避免嚴重空氣污染;同時須於建築圖則內加入限制噪音的方法。 由於這幢工廈的業權人還包括多個不同樓層單位的業主,故此市建局擔起促進者的角色,深入研究各種改造方案,包括全幢改造的可行性,然後通過參與業主立案法團會議,與其他單位的業主交流,務求就工廈的長遠維修和活化方向,謀取共識。 根據第11/99/M號法令,工業樓宇是指由大多數作工業用途的單位所組成之樓宇。
最後何超群承認即使活化工廈成功,他們的生意不會因此有大幅增長。 公司股份轉讓物業 以「公司股份轉讓」方式進行物業賣買,一般指某公司持有一個或多個物業,買賣雙方以轉讓公司股權的形式進行交易,使新買家獲得該公司股份,並間接持有… 香港的過渡房屋,如貨櫃屋、工廈等,都處於較偏遠地區,交通配套欠完善,入住者需付昂貴車資及花長時間上班。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好處2025 ‧在建築條例、防火條例等的限制下,各類型的過渡房屋暫時仍屬非法建築,這意味政府若決定興建貨櫃屋,日後須修例使其合法化,才能順利推行。 反對:這些退役貨櫃有機會含有化學物質或重金屬,清洗時會釋放大量廢水,增加環境污染的風險,加上貨櫃屋多位處空置農地,有機會損害本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反對:倒退到臨屋區的年代,欠缺生活質素,同時令人擔心空氣質素、結構安全、社會負面標籤和私隱問題等,未必得到廣泛市民支持。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與租金價格影響
新一輪活化計劃包括六項主要措施,利便現有工廈進行整幢改裝、重建,以及作非工業用途。 有關各活化措施的詳情,可參閱相關地政總署地政處作業備考和發展局於2019年2月1日發出有關「放寬現有工業大廈地契豁免書申請」的公告。 申請人只要符合改裝規定條件,全幢工業大廈可以保留,改裝活化成為商業樓宇,可作辦公室、食肆、服務及酒店用途而無需繳交「豁免費」 ,即樓宇租金增值差額(俗稱容忍費)。 此計劃的優點是,既有環保概念,亦可保留區內市容,維持空間密度。
- 同時,通過改造並綠化現有的露天平台,注入環保元素,除大量採用環保機電設備如LED燈外,在外牆位置亦引入垂直綠化牆以改變大連排道的工業區形象。
- 位於商業、商貿及工業地帶而樓齡至少15年的工廈,可免補地價。
- 截至2020年9月底,總共有58宗位於觀塘和九龍灣的工廈整幢改裝或重建申請獲批,它們會改作辦公室、商舖和服務行業及酒店。
- 議員施家倫接受訪問時稱,「678文創園」其實只是名稱上改變,但實質用途仍然與工業大廈一樣,多為私人用途如辦公室之類,但工廈想改建為商業用途則需要「入紙」申請。
- 申請人只要符合改裝規定條件,全幢工業大廈可以保留,改裝活化成為商業樓宇,可作辦公室、食肆、服務及酒店用途而無需繳交「豁免費」 ,即樓宇租金增值差額(俗稱容忍費)。
全港現時有逾1,400 幢工廈,共佔土地面積逾2,000公頃(約相當於120個維多利亞公園),分布於全港各區,是本港珍貴的土地資源。 活化工廈計劃自2010年4月起實施,容許達15年以上舊式工業大廈(工廈)業主,免補地價將整幢工廈改裝活化,並可改裝作其它用途,多改建為寫字樓、藝術工作室、服務式住宅等。 截至2016年2月底,地政總署共接獲215宗在活化工廈措施下提出的申請,其中124宗已獲批准,釋出合共可提供約138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 在獲批的124宗個案中,有28宗整幢改裝舊工業大廈個案的擬議新用途,包括「康體文娛場所」用途,作文化及創意產業之用。 近年土地供應緊張的情況,不單出現在住宅環節,寫字樓、酒店和其他商業設施的需求亦十分殷切。 各類物業的樓價和租金拾級而上,影響了大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市民的生活,和削弱了香港的競爭力。
活化工廈好處: 按揭收入mpf7大優點
由於地政署批准書面同意沒有確實日期,令物業成交的過程增添變數。 「活化工廈」是指 2010年香港政府曾經提出『活化工廈計劃』,容許15年以上舊工業大廈(工廈)業主免補地價將整幢工廈改裝活化。 2018年政府亦提出加入改裝整幢工廈作過渡性房屋用途的新措施,試圖解決房屋短缺問題。 具體來說,有關工廈的使用狀況視乎大廈業主和使用者的意向和市場因素,觀塘聯僑廣場變身後,政府將重啟工廈活化措施,作多種用途如寫字樓,活化工廈政策實施近3年來,增加供應滿足對這類樓宇的需求。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 起動九龍東-香港商报
期內獲批工廈活化申請中,有137宗為全幢改裝,其中115宗作寫字樓及其他用途,餘下22宗作酒店發展。 另外22宗屬重建申請,佔約13.8%,當中有10宗作寫字樓/商業用途,酒店及住宅發展各佔6宗。 政府計劃重推活化工廈措施,截至去年底,六年間有159宗申請獲批,釋放逾2,000萬方呎作商廈等工業以外用途。 代理指,不少已活化項目呎租較活化前高一倍,恒基地產(00012)活化項目九龍灣創豪坊最高呎租33元,接近同區甲廈。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將重啟工廈活化措施,加入改裝整幢工廈作過渡房屋用途。 位於商業、商貿及工業地帶而樓齡至少15年的工廈,可免補地價。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 【活化工廈】工廈改建藝術場地 政府願意承擔費用
目前,觀塘較多人使用的後巷是駿業街遊樂場與前九巴車廠旁邊的後巷,因為環境及照明比較理想。 本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發展九龍東的具體措施及推展「飛躍啓德」項目,以配合區內發展。 可惜施政報告只提及「易行」概念,即改善行人及交通設施,甚至如何優化後巷,來增加行人流量。 九龍東要成為「聰明城市」 ,要持份者在多方面互動及發展,只是改善交通行人配套,九龍東將難以起動,而啓德的飛躍發展亦大打折扣。 活化工廈好處 資料顯示,按季度計,工廈平均呎價由今年首季約4,792元升至第4季約6,856元,升幅逾4成,反映工廈物業價格升勢向好。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 葵涌華基工廈890萬連約放售
如業主同意改裝,撥出一部分單位用作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GIC),政府可減收其補地價費用。 消息指,恒地去年拆售的長沙灣活化商業項目創匯國際中心有高層單位,建築面積約1,158方呎,最新以每月約3萬元放租,意向呎租約25.9元。 美聯商業羅仲英表示,不少活化商廈項目呎租較活化前高出一倍。 面對土地不足和樓價高企的難題,發展水上房屋似是解決方法之一,英國現正規劃全國首條漂浮屋邨,內設商店及社區空間。 據調查,從2012年起,英國的船屋數量增加57%,目前大約有1萬人移居水上。 漂浮屋不僅價格實惠,亦不必支付額外的3%稅項,而另一大優勢是能隨時興建及拆卸,隨着冰川融化增加淹浸風險,荷蘭、丹麥、新加坡等地都有愈來愈多嶄新的漂浮屋項目。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
南區擁有海洋公園等著名景點,並有四個郊野公園、多個沙灘和海岸保護區,加上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極具潛力。 ‧香港市區地少,相信政府日後覓地興建過渡房屋,只可從新界地區入手,但這些地區交通配套欠完善,需時尋找合適土地。 關注寮屋劏房的團體「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聯席」,在新界及九龍六區,成功訪問近百名住在寮屋區的劏房、貨櫃屋及組合屋租戶,超過七成住戶居住面積不足二百平方呎。
活化工廈好處: 相關文章 :
(一)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全港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的整體空置率,於過去六年(即二○一○年至二○一五年)由約6.7%下跌至約5%(註一)。 有關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的私人分層工廠大廈平均租金和售價變化,載列於附表。 去年推出的「工業大廈活化措施」首年試行期已經完結,鑒於業界反映須要更多時間收集工廈業權,因此,政府決定將措施試行期延長一年。
活化工廈好處: 最新影音
因此,我們可考慮將其改劃為商業用途,即可以重建或整幢改裝作寫字樓、酒店和其他商業設施之用。 這類設施可利用中央空氣調節,毋須設置可打開的窗戶,因此不會引起使用環境不協調的問題,地塊因而可以活用起來。 因此,在2009年,政府推出活化工廈政策,利便這些工廈重建或整幢改裝,以滿足市場對寫字樓、酒店和其他商業設施的需求。 普縉集團執行董事及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指出,以城規會收到的申請個案及涉及樓面面積看來,新一輪活化工廈反應不錯,惟今次雖許可作過渡性房屋用途,惟至今只錄一宗同類個案,這種設定則較為失敗。 有不少報道指出,活化措施令工廈單位租金不斷上升,活化工廈政策反而扼殺生存空間。
活化工廈好處: 最新重點標籤
位於鴻圖道的宏光工業大廈,最近便有人租起一層,將空間切割成三四百呎的單位,稍作裝飾,讓大家租來開主題派對。 行過少少的嘉士亞洲工業大廈,有人豪擲千金自置兩萬呎單位,並將之打造成「遊樂場」,裡面有滑雪場、小型棒球場等,讓人大開眼界。 同區類似的「遊樂場」不在少數,將工廈空間利用至此,叫人始料未及。
受去年底中國河南鄭州工廠因新冠疫情封控停產,導致蘋果(Apple,美:AAPL)在三年半以來首次錄得季度收入下跌,該公司正尋求減少生產線對中國的依賴。 但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四名熟悉蘋果營運的消息人士報導,其試圖在印度增加產量的部署面臨阻滯。 活化工廈好處 消息指,蘋果一直在從美國加州和中國派遣產品設計師及工程師前往印度南部的工廠,培訓當地人並協助建立生產線。 儘管蘋果自2017年以來一直於印度生產入門型號的iPhone,但去年開始在當地生產旗艦iPhone,投產至出貨時間只遲中國工廠數周,被視為收窄間距。 報導援引一名知情人士報導,蘋果在印度南部一間由塔塔集團(Tata Group)經營的外殼工廠,生產線上只有大約一半的零件狀態良好,可以送往蘋果的供應商富士康。
其中一項重要考慮是有關的藝術工作室必須符合工業或工辦樓宇的消防安全規定,包括不會導致眾多外來公眾的人流,例如有關活動吸引公眾人士到場參與等。 日常與藝術團體及藝術家接觸及進行交流時,亦有機會聽到業界在進行藝術活動時所面對的困難;局方會適當地向有關部門反映相關意見。 有關目前九龍東的「易行」措施,工廈之間的後巷可以利用,作為行人網絡的一部分。
活化工廈好處: 發展工廈是好是壞?
香港的過渡房屋,如貨櫃屋、工廈改建等,都位處較偏遠地區;加上香港氣候,特別是夏天炎熱和颱風侵襲,都是這類房屋的隱憂。 荷蘭阿姆斯特丹貨櫃村Keetwonen,是荷蘭當局於2002年免地租交予房企Tempohousing興建而成,主要對象是移民家庭與學生。 貨櫃村佔地達3萬平方米,以貨櫃建成1,000個320平方呎的單位,每戶扣除租金津貼後,月租約2,800港元。 活化工廈好處 每個單位包含獨立廚廁及露台,村內亦設有超級市場及餐廳,儼如一個小社區,深受當地居民歡迎。
試想像,政府機構發放藝術資源的情況,大概如恐怖電影《人形蜈蚣》裏的狀態,藝術資助對於純藝術創作的協助更少之又少。 這兩項新措施打破了改建工廈不能「瘦身增高」的禁區,既增加工廈活化後樓面實用率,又對美化樓宇外形放寬限制,可看出政府是接受了業界意見,開始肯嘗試拋開以往過時的「框框條條」,切切實實為活化工廈創造比較寬鬆的條件。 其中一個主因,是由於規定活化的工廈「外部結構改動不能超過總樓面面積一成,而加裝幕牆亦不能伸出地界以外」;同時還規定改動外牆所涉及的樓面「只能減,不能加」,所損失的面積亦只能設法在內籠填補,不准在外部加建。 這些限制,大大窒礙了改建的靈活性,令不少原本有興趣的業主卻步。 為此,業界多次向政府反映意見,指出若想此項政策能有效落實,必須「拆牆鬆綁」。 作為公司旗下首個工廈式全零售商場,鍾秀蓮表示,「活@KCC」樓高10層,涉及10萬平方呎,舖數目可望達50至60間,當中七成是零售商舖,其餘三成是餐飲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