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於本月13日至18日採取「報捷」行動,偵破一宗懷疑清洗黑錢案,成功瓦解兩個犯罪集團,不法分子透過虛假流動應用程式(App)行騙,利用受害人寂寞、空虛之感,騙取對方信任,誘使他們進行投資,墮下網上情緣騙局,6名受害人共失400萬元,其中單一最大宗損失200萬元。 警方以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串謀詐騙」、「勒索」及「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 (俗稱洗黑錢)拘捕22人。 網上騙案報警2025 網上騙案報警2025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晉傑)香港的整體罪案數字近年雖然持續減少,但詐騙案仍時有發生,數字更有上升趨勢,當中以「網上情緣騙案」、「電郵詐騙」及「求職騙案」為近期最猖獗的詐騙案,警方指不少網上情緣騙案的受害者都是真心相信騙徒與自己相愛,有人即使損失金錢亦不願意報警。 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匯款予從未見面的「朋友」,並建議先視像對話,確認對方與社交媒體相片是否同一人,再決定是否相信對方。
根據統計,全台至少約2萬5千人曾被詐騙集團騙過,詐騙,早已不是沒貪念、不點可疑連結就沒事。 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如何不讓自己淪為下一隻肥羊? 網上騙案報警 如欲查詢有關罪案數字,可瀏覽我們的警隊網頁的 罪案統計數字 網上騙案報警 ,另外,閣下亦可參考我們該年的警察年報。 熊熊認為該買家的行為是欺騙,「一而再再而三欺騙,真的很不好受」,表示將去報警,請買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控制情緒: 對於所經歷的事情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都是正常的,然而過多的情緒會分散警方注意力。
網上騙案報警: 香港警隊 Facebook 專頁
注意:你的系統管理員可能已經為你設置JavaScript的設定,你不可自行更新有關設定。 因此,你的電腦需要支援Unicode才可正確地顯示中文字符(包括《香港增補字符集》)。 切勿透露自己的銀行資料、PIN碼或密碼,包括您的身分證、信用卡、任何敏感文件或表格的副本或相片。 因為只要別人點一下「轉發」,您的資料就可以分享給所有人知道。
關於在網上被人騙了以後報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如果被網路詐騙的話,金額低於1000塊錢以下不建議報警。 讓警力資源服務更大的案件,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報警,因為這是你的權利。 第二,要有被詐騙的證據,比如說轉賬記錄,聊天記錄一切和被騙相關的信息。 如果以損失金額計算,商務層面的電郵騙案則屬今年上半年問題最嚴重的騙案,1月至6月共發生402宗相關案件,共涉款7.594億元。
網上騙案報警: 網上投資騙案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總督察葉卓譽表示,人員今年一月以問卷形式在街頭訪問六百五十九名有網購經驗的受訪者,其中八十三人曾遇騙,當中五人損失五千元或以上金額,但只有十六人報案,其餘約八成受害人認為損失較少或怕麻煩而沒有報警。 他呼籲,受害人應保留與騙徒對話和付款紀錄,盡快報案,警方會致力將騙徒繩之於法。 反詐騙協調中心由成立至今,共進行19宗與網上情緣騙案相關的拘捕行動,共拘捕23人,包括9男、14女,年齡介乎25歲至93歲,涉及22宗案件,涉及金額約5,000萬元,中心並凍結約320萬元。 不過,陳天柱指有關行動亦揭發不少「案中案」,部分被捕人士亦是受害者,他們是按騙徒要求借出戶口作收錢之用。 由於電腦和資訊科技不斷迅速發展,令罪犯有機可乘,利用新科技進行犯罪勾檔,例如黑客入侵、網上騙案、網上盜竊等。
雖然這些是WhatsApp使用守則,但騙徒不會只用WhatsApp騙錢。 在使用其他通訊軟件時,您也可以用這些策略保護自己。 通訊軟件會不斷改善保安功能、修復程式錯誤和堵塞漏洞,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所以,要受到全面保護,就應該使用最新版本的應用程式。 你可以啟用軟件自動更新功能,或定期檢查有没有新版本可以下載。
網上騙案報警: 騙徒設計虛假投資app 實時顯示戶口結餘
不是貓膩就是套路,不是套路就是詐騙,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警方提醒,市民透過任何平台網購,應了解清楚賣方背景,搜尋其電話號碼、銀行戶口號碼、專頁名稱等資料並留意負評。 網上騙案報警2025 建議市民轉賬前,在守網者網站的「防騙視伏器」或手機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輸入投資平台名稱、網址、電話、收款賬號,即時評估風險。
- 在使用其他通訊軟件時,您也可以用這些策略保護自己。
- 一名17歲女學生,日前透過Heymandi交友程式認識賣方,並以600元向對方購買一張演唱會門票,惟轉賬後對方以需繳付手續費為由要求再次付款,女生不虞有詐,分別再轉賬11次共2.2萬元,其後將事件告知家人,才悉受騙。
- 你要趕快帶著匯款證明、與詐騙犯的對話紀錄至派出所報案,警察受理後,會以警用電話撥打165反詐騙電話,協助金融機構阻攔匯款。
- 控制情緒: 對於所經歷的事情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都是正常的,然而過多的情緒會分散警方注意力。
- 林小姐更收到另一名姓陳苦主私信稱,同樣於周四(27日)收到該騙徒傳訊息,冒充警員向其恐嚇勒索「保釋金」,手法如出一轍,但不同之處是陳小姐沒有叫外賣,只是一宗樂園門票騙案的受害者,揭發案中有案,不排除有更多曾被騙的受害者。
- 行動中,警方拘9男13女,年齡介乎19至70歲,當中11名本地人及11名外籍人士,他們報稱是文員、銷售員、家庭主婦、家傭及無業。
- 警方今日(26日)表示,在過去一周內,接報23宗關於演唱會門票的網購騙案,合共損失逾14萬元。
- 假如閣下在互聯網上被人行騙或盜竊,請到就近一間警署報案或利用本站的 電子報案中心 報案。
中心於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啟用,並設立一條二十四小時電話諮詢熱線「防騙易18222」,為市民提供即時諮詢及為警隊前線單位加強支援服務,以便更有效處理懷疑騙案。 另外,市民亦可瀏覽中心網頁,以獲得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 鄭先生則指,使用外賣平台自取時,會自行與店家確認餐點資訊,稱:「我會自己同餐廳去對,因為有時都擔心會出現漏餐的情況。」他表示,未聽聞過今次事件的行騙手法,擔心自己同樣會出現個人資料被盜竊的情況,建議餐廳應加強防範,保護客戶個人資訊。 就林小姐遭遇的被偷餐、復遇電騙事件,foodpanda今日回覆《香港01》稱正在調查相關個案。
網上騙案報警: 了解更多相關文章
而屯門警區有887宗詐騙案,較2019年的422宗上升一倍。 消息稱,死者祖父母為福建人,他們移居香港後陸續申請子女來港,死者是長孫,在上海讀書,他最近得知獲批香港永久身份證,趁暑假來港領取。 日前文山區一名75歲的洪姓老翁獨自外出,因遭到烈日曝曬引發身體不適蹲坐在路旁。
網上騙案報警: 需要我們代您向警方舉報網絡罪案?
初步得悉,事主疑從上址大廈高處墮下,警方正調查事件,列作「有人從高處墮下」跟進。 據了解,事主年僅18歲,其家傭得悉事件後太過傷心,須送院檢查。 其後,她再收到來自另一手機號碼的whatsapp語音訊息,自稱是灣仔CID的警察,並傳送一個支付寶的轉帳二維碼,同時以文字訊息着她「您現在快啲過2500蚊保釋金,否則會惹上不別(必)要麻煩,請盡快處理」,該帳號使用警隊步操圖片為頭像,改名為「香港警察」。 那麼遇到這種事情,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是有辦法的,比如這種事肯定不是你一個人遇到,應該是很多人,如果真相爭回這口氣的話,就聯合起來,共同報案,數額夠了當然就能立案了,不想麻煩的話那就通過網警反應以下吧,至少讓他們那裡有個備案。 有關進一步技術問題 ,請透過電郵把意見或問題告知電子報案中心管理員 (e-RC-)。
網上騙案報警: 網路報案:165全民防騙網或165反詐騙App
一名男警務人員懷疑被一名在網上認識的女子騙去20多萬元。 消息指,該名男警員駐守長沙灣警署,星期五到元朗警署報案。 去年12月中,男警務人員他透過網上交友應用程式認識一名女子,對方聲稱滯留海外要用錢,男警員前後給了約20多萬元。 到今年4月,該名女子失去聯絡,警員懷疑被騙,於是報案求助。 警方呼籲市民無論在網上結識朋友或選擇投資產品時一定要謹慎小心,保持警惕,切勿盲目相信網友的甜言蜜語,特別當對方不斷遊說進行金錢投資或繳交不同類型的款項如手續費或清關費等,更需要提高警覺,避免誤墮騙局。
網上騙案報警: 外賣用家促平台加強保護客戶資料
當你到警局報案做筆錄,要保留「受理案件證明單」(原:報案三聯單)。 告知專線人員匯出、匯入帳號、金額、時間及地點,資料如果完整,試試看可否協助啟動「圈存機制」。 一名17歲的女學生,日前透過Heymandi交友程式認識賣方,並以600元向對方購買一張演唱會門票,惟轉賬後對方以需繳付手續費為由要求再次付款,女生不虞有詐,分別再轉賬11次共2.2萬元,其後將事件告知家人,才悉受騙。 熊熊今日在IG限時動態PO出多張對話截圖,表示遭到買家惡意棄單,品項為價值破萬的服飾,她說商品自從本月11日寄出、抵達超商門市後,買家不但不取貨付款,也不回覆訊息,好不容易聯絡上,對方原先承諾要匯款,卻至今仍未匯款。
網上騙案報警: 戶口優惠
雖然科技發達令理財更加便捷,但亦須留意有關風險及小心提防常見的網上騙局。 該名苦主陳小姐向《香港01》透露,上周在社交平台群組見到有人聲稱有樂園門票出售,不虞有詐,轉帳約一千元予騙徒購買四張門票,但付款後對方即時「失蹤」,始知受騙,但她見損失金額不大,未有報警。 周四晚上,她突然收到該騙徒的whatsapp訊息,冒警要求她轉帳支付保釋金,但她未有理會。 後來看到林小姐的帖文及其他人留言,才知道有其他人中招,相信騙徒為慣犯。 林小姐稱,由於知悉自己部分個人資料已經外洩,不肯定後續還有否其他事情發生,所以一直感到不安,決定報警處理。
網上騙案報警: 個人預算
她亦再聯絡餐廳方面,說出接獲騙徒來電一事,餐廳職員為她翻看閉路電視片段,發現其外賣餐盒被一名約30至40歲的短髮男子取去,當時穿着深色短袖運動裝及波鞋。 她也曾向foodpanda反映所遇經歷,要求減少披露用家的個人資料,獲回覆會紀錄在案。 在網絡詐騙案中,警方在調查初段需要向您了解以下資訊 (a) 您最初是如何與騙徒取得聯絡;(b) 您是如何被誘使向第三方付款的,以及 (c) 最終您怎樣發現自己被騙。
網上騙案報警: 網購受騙八成苦主無報警
警方指求職騙案主要針對想「揾快錢」的年輕人,提醒他們提高警覺。 網上騙案報警2025 如果是本轄案件(含他轄移轉過來管轄的案件),警方就會調閱開戶人基本資料、交易明細、通聯記錄、調閱監視器等相關資料,開始積極偵辦。 當一切犯罪行為被害人與詐騙行為人都調查清楚,就會移送地方檢察署偵辦。 騙徒透過社交媒體接觸你,在取得你的信任後,就設局誘騙你支付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交易費用。
警方調查得知,林於昨(30日)晚11時許,用Wechat訊息將一封遺書發佈於家庭群組內,至晚上11時30分左右,一名途人行經上址大廈聽到「嘭」一聲,報警求助,死者傭工在家見到Wechat的遺書大驚報警,警方到場後證實兩宗案件為同一事件,死者送院搶救無效。 大圍發生18歲少年墮樓亡悲劇,姓林死者為上海的中學生,本月21日抵港與家人團聚,居住顯徑邨顯祐樓一單位。 據悉,死者遺書提及一名自稱內地公安部人員曾聯絡他,指控他的銀行戶口涉及上海洗黑錢,他感到被陷害,萌生死念。 一名17歲女學生,日前透過Heymandi交友程式認識賣方,並以600元向對方購買一張演唱會門票,惟轉賬後對方以需繳付手續費為由要求再次付款,女生不虞有詐,分別再轉賬11次共2.2萬元,其後將事件告知家人,才悉受騙。 30日晚上11時許,據報一名男子,被發現倒臥在大圍顯徑邨顯佑樓對開花槽,昏迷不醒。 救護員接報趕至現場,發現事主身受重傷,立即將他急送威爾斯親王醫院搶救,惟至31日凌晨時分證實不治。
熊熊表示,給予顧客貨到付款的服務是出自信任、讓大家方便,當時也有向這名買家釋出誠意,如果有困難可以讓買家分期支付,「我們如此相信您,你卻把我們的善意當傻子來耍,而且不是幾千塊的東西,是1萬初…」。 有40.2萬人追蹤的知名直播主「馮子紜」29日發文指控,17歲遭一名許姓男子性侵、拍攝私密照外流,到台中育才派出所報案時,遭整群男員警「呼朋引伴看裸照」,並且稱讚「身材好,要感謝加害人」,最後也不受理案件。 對此,第二警分局今日回應,經查詢尚未查出當事人報案紀錄,盼能提供確切時間,將秉公調查,從嚴咎責,決不寬貸。 原則上報案應該由受害人或舉報人親自到公安機關遞交材料,但如果標的較小,又不在一個地區,也可以考慮委託當地親友報案,或者通過郵寄、電話等方式報案。
上址單位一名51歲外傭,於墮樓事件發生後感到不適,清醒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理。 網上騙案報警2025 林小姐更收到另一名姓陳苦主私信稱,同樣於周四(27日)收到該騙徒傳訊息,冒充警員向其恐嚇勒索「保釋金」,手法如出一轍,但不同之處是陳小姐沒有叫外賣,只是一宗樂園門票騙案的受害者,揭發案中有案,不排除有更多曾被騙的受害者。 Foodpanda今日(29日)回覆《香港01》稱正在調查相關個案;警方亦證實收到相關報案,案件分別列作「盜竊」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案件交由深水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9隊跟進,案中暫時未有人被捕。 網上騙案報警 許多人在受騙匯錢後,不知該如何報案、或是擔心錢拿不回來……但面對金融詐騙案件,只要了解正確報案流程,冷靜地收集資料,用最快的時間向警察報案說明,才有機會讓事情盡快解決,甚至可以追回被騙的款項。
網上騙案報警: 香港文匯網
若您收到的訊息自稱由WhatsApp發出,並要求您做上述任何一件事,您就應該將它刪除,並在WhatsApp的「設定」選擇「聯絡我們」,向WhatsApp舉報發訊人。 除非您絕對肯定訊息由您信任的人傳送,否則切勿點擊訊息中的連結。 但就算您認識發訊息的人,如果他們叫您做個調查、玩個遊戲或者轉發訊息,就可以拿到獎品、禮物或禮券,也不要點擊當中的連結。 您可以在網上搜尋一下,看看是否有可信的例子,或者關於騙案或網上罪行的警告。
如有懷疑,請即致電「防騙易」24小時熱線18222查詢或報警求助。 另一個詐騙集團利用網上交友平台成功結識了一名女文員,騙徒假扮成居外地的外籍人士,於短時間內與對方發展網戀,並贈送禮物。 惟在運送禮物期間被扣查,訛稱要繳交不同費用,如清關費及行政費等。 受害人不虞有詐,並於兩個月內助繳超過200萬元到不同的銀行戶口,收款後騙徒就消聲匿跡,受害人報警求助。 經屯門警區人員調查發現,其中6宗案件由兩個集團操縱,當中一個為本地人組成,透過虛假電話投資App及新興的虛擬銀行服務進行詐騙。 而另一個集團由南亞裔人士組成,操控於本港工作的外籍傭工,為其開設本地銀行戶口,以進行洗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