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病人一點時間慢慢適應,慢慢重新找出一個新的飲食平衡和習慣,比直接給他一張戒口紙有效。 「有句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當我們跳出來看,當病那麼難醫時,是要用盡方法去醫。做科研讓我知道,不是事事那麼Standard,一定要數據齊備才做,到一些難醫的病,是需要推敲出來。」蘇子謙說。 那兩年他大量涉獵中醫典籍,覺得內裏博大精深又神奇,中六如願拔尖進入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 西醫主要「醫病」 (treat diseases), 中醫主要「醫人」(treat the host)。
- 至於病人本身體質,現在西醫也有一些調理身體的方法。
- 政府亦正發展中醫醫院,計劃於2025年投入服務,希望推動本地中醫藥的服務發展、教學及培訓、創新及科研。
- 首先因為疾病程度和階段各有不同,而且什麼叫作「醫到」亦有不同的定義。
- 但假如已經儲到一萬元 ,三百元簡直微不足道。
家人建議進行全面身體檢測,病人十分抗拒,蘇醫生認為,就算找出原因,但病人年紀這樣大,也未必做到手術及化療,建議以中藥調理,讓身體功能強壯些。 中醫、西醫,由病理基礎至治療方向,似是南轅北轍,兩者走在不同道路上。 蘇子謙醫生,由註冊中醫師至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擁有雙重身份,在香港確是少數。 另外有皮膚病患者問,可不可以偶然偷食一碗沙爹牛肉麵,因為他真的很喜歡食。 註冊中醫蘇子謙 我說暫時不要,現在病情還頗為嚴重,戒口要戒得清一點。
註冊中醫蘇子謙: 中醫戒口實錄 蘇子謙醫生
例如是尿道感染又或者其他細菌感染,若然可以找到是哪一種細菌種類, 和對抗生素的敏感度。 使用抗生素治療這些疾病通常很快見效,而且相對直接。 所以有時一些嚴重發燒性疾病,到達病房後,醫生一般是盡量做種菌測試,希望可以找出引起發燒的細菌從而對症下藥。 其他感染性疾病例如是肺癆,病毒性感染,甚至是近這兩年的新冠肺炎,這些疾病的治療都是西醫的強項。 可能有讀者會問︰「不對喔!新冠肺炎不是仍然沒有有效的西藥治療嗎?」 這其實是時間的問題。
總而言之,中西醫兩套理念雙管齊下,可為治療疾病和病人帶來更多的益處。 確診癌症當下,盡快進行適切治療如手術、化療、電療(或稱放射治療)、標靶治療以控制甚至根治癌細胞是每位患者的清晰目標。 不論是哪一種成因,治療方面都必須配合足夠的睡眠。 因為睡眠本身就能夠治療肝陽上亢,又可幫助身體補氣,而且可放鬆肌肉,可謂一舉多得。
註冊中醫蘇子謙: 【非常醫者】為病人把脈的臨床腫瘤科醫生 中西醫蘇子謙:中西合璧治癌症
再加上例如這三個高血壓病人,當中可能一個拼有糖尿病, 一個拼有癌症,另一個拼有帕金遜疾病。 治療上中醫藥可以透過調理體質,同時間改善一位病人身上的多種疾病。 另一方面, 西醫現在也有更多針對病人本身而採取用藥的方法。 例如在治療癌症的時候,可以透過各種分子生物檢測,知道治療該位病人的癌症有何標靶基因變異,可以針對性使用標靶治療。
- 因為我們知道有非常有效的抗生素,可以快速打敗細菌避免病情惡化。
- 另外對於有興趣入讀中醫學課程的在職人士,可以報讀香港中文大學提供的全日制中醫學碩士學位課程,課程需時4年。
- 他加入中醫角度,診斷病人為「氣虛血瘀」,簡言之,身體太弱不夠能量,淋巴細胞「推唔郁」。
- 例如有人怕吃西藥,覺得西藥「好燥」,他就會想何不像中藥一般,按特性歸類,借用西藥的藥性,在中醫上應用。
接受治療後,病人初時反應不俗,他自言相信中西醫結合,也服用了中藥作輔助治療。 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治療癌症的確可以同時得到兩者的優點。 但中醫及西醫需要互相配合,避免中西藥出現不良的相互作用。 註冊中醫蘇子謙2025 另外對於有興趣入讀中醫學課程的在職人士,可以報讀香港中文大學提供的全日制中醫學碩士學位課程,課程需時4年。 註冊中醫蘇子謙 完成該中醫課程並完成實習後可以申請參加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執業資格試,通過後成為註冊中醫師。
註冊中醫蘇子謙: 中醫,醫不醫到這個病? 蘇子謙醫生
例如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在一年內已經推出,在全球各地接種,而且效率非常高。 可見只要找出引起病的元素,西方醫學很快便會研發出針對的藥物疫苗。 (相信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病毒的藥物將會在一至兩年推出)。 走進蘇子謙醫生的診所,看似跟一般西醫診所無異,仔細看,枱頭多了一個把脈用的手枕。 蘇醫生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名註冊中醫。
註冊中醫蘇子謙: 臨床腫瘤科醫生+註冊中醫 蘇子謙學貫中西兩專業
習中醫途上,他有幸遇上3位恩師,一位教他針灸的老師,一位本身也是中西醫的余秋良醫生,一位是上文提及的陳炳忠教授。 所以近來有一位朋友問我,可不可以幫家人看一看帕金遜疾病。 我便回答說,假若我沒有見過病人,不知道他的「辨證」,只知道他的西醫診斷是帕金遜 註冊中醫蘇子謙 (辨病),我很難說出治療的方向。
註冊中醫蘇子謙: 【長者飲食】長者健康飲食 7大建議及6大原則 朱恩博士 註冊中醫師
這些現代常見的複雜性疾病反而在中醫有其優勢。 因為中醫視身體各個器官五臟六腑都是一個互相影響的複雜系統。 中醫主要是透過調理身體,讓身體回復平衡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以高血壓為例,中醫主要是透過診治身體各種失衡狀態。 例如有些病人可能是肝陽上亢,就會使用平肝息風的藥物。 有病人可能是氣陰兩虛,就要使用補氣養陰的方法。
註冊中醫蘇子謙: 中西醫結合治癌症 即精準醫學+整全治療
中醫反過來是以治療身體為主,直接治療疾病次之,又稱為「辨證」,透過改善身體的狀態,讓疾病自己痊癒。 西醫主要「醫病」 (treat diseases), 中醫主要「醫人」(treat the host)。 像蘇醫生最近治療一名肺癌復發的病人,三年來使用免疫治療,刺激自身的淋巴細胞抗癌,行之有效,最近病情突然轉壞,西醫角度視之為身體產生抗藥性,令藥物失效。 他加入中醫角度,診斷病人為「氣虛血瘀」,簡言之,身體太弱不夠能量,淋巴細胞「推唔郁」。
註冊中醫蘇子謙: 課程需背誦中醫理論,研讀醫古文
現時香港有三所大學提供中醫學學士課程,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 註冊中醫蘇子謙2025 三所大學中醫課程都是六年制,包括五年課程加上一年實習。 話雖如此,其實中醫也有去除病的方法,例如青蒿素可以治療瘧疾。 常用治療胃酸的針灸穴位或者中藥也大致相同。 所以中醫也有「辨病」的方法,但整體而言並不是中醫的主要治療理念。 同時擁有註冊中、西醫資格的蘇子謙醫生指出,一般來說,與抑制免疫系統有關的藥物,最有可能與新冠疫苗「撞藥」。
註冊中醫蘇子謙: 蘇子謙 ——既是醫生也是醫師 中西醫結合治癌
又或者透過基因檢測,知道整個腫瘤的基因圖譜,從而定出個體化的用藥方案。 至於病人本身體質,現在西醫也有一些調理身體的方法。 例如可以透過病人的大便,得知道病人大小腸道中的細菌分佈圖譜,從而使用針對的益生菌,以調理腸胃功能,改善免疫系統。 蘇子謙醫生續指,不少人長期服用中藥,不論是為治療長期病患、皮膚病或癌症等,若打算接種疫苗,均毋須暫停正在服用的中藥。 另一方面,亦毋須刻意服用其他中藥「打底」,從而減少免疫反應。 西醫擅長的是可以找到「明顯病因」或者「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註冊中醫蘇子謙: 中醫病系分類
理由是身體康復到一定程度, 就可以有一點點tolerance, 亦即是我們俗稱的「水位」。 一邊服食中藥一邊接受治療,就像身體不斷儲錢,錢包由只得一百元,儲到可能已經有一萬元。 但假如已經儲到一萬元 ,三百元簡直微不足道。 註冊中醫蘇子謙2025 但若然只有在五百元的階段就已經用了三百元,那麼身體就很難儲錢,病情也很難好轉。
註冊中醫蘇子謙: 【頸椎病】視力下降﹑吞咽不暢? 了解頸椎病9大症狀 朱恩博士 註冊中醫師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可以把療程時間由38次大幅縮短到5次,病人只須一個多星期便完成療程,有一成病人會出現直腸發炎的副作用,副作用一般會在兩年內消失,嚴重副作用出現機會小於2%。 註冊中醫蘇子謙 註冊中醫蘇子謙2025 「我知道是很難理解,這些病歷應只得我自己看得懂。」訪問中,他好幾次也看到記者一頭霧水的樣子,禁不住這樣說。 中、西醫理念截然不同,實在難以一言兩語說清,可是他還是耐心地慢慢解說。
註冊中醫蘇子謙: 癌症「雞尾酒治療」中西醫共通
中醫理論一般都要求背誦,包括辨識各種中藥材及其功效﹑針灸需要辨認穴位等等。 要入讀中醫學亦需要一定程度的中文水平,以應付研讀各種中醫經典及醫古文。 中醫學課程中亦包括西醫學的課堂,例如藥理學﹑生物科技以及化學等,希望中醫學生對西醫理論有基本認識,成為中醫師後亦可以與西醫溝通。 兩個醫學專業身份,想當然蘇子謙是贏在起跑綫上的尖子,原來不是,他更曾因廢寢忘食打機「打到嘔」。 「小時候最愛打機,日以繼夜瘋狂地打Playstation 1,有兩次打到嘔吐,人感到暈眩,自己心知不能長此下去,媽媽亦好言相勸,把生活重心放回書本上。」說到做到,他放下遊戲機,騰出來的時間讀書,成績穩步上揚。 重要聲明:生活易會員於本網站內所發表的全部內容為即時更新,因此生活易不會預先審查任何內容,並不會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質量。
註冊中醫蘇子謙: 化療要打幾十針?副作用好辛苦?了解化療方案及其他輔助療法 – 鄭丹瑞《健康旦》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註冊中醫師 #蘇子謙 醫生 #癌症系列 (CC中文字幕)
治療不同癌症,處於不同階段,中西藥擔當的崗位亦有所不同。 舉例若病人正使用較強的西藥化療,可用溫和的中藥紓緩副作用;若病人已用過多線西藥也無效,可改以中藥直接攻擊癌細胞。 但現今有很多疾病,都沒有一個明顯致病因素可以作target。 註冊中醫蘇子謙2025 例如是絕大多數的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後調理﹑腦退化疾病﹑各種敏感性疾病﹑濕疹﹑牛皮癬﹑甚至癌症等等。
在中醫角度,中藥雷公藤有免疫抑制作用,現時較少使用;暫時未見其他中藥會阻斷疫苗激活免疫系統過程。 三所大學都是六年制,包括五年課程加上一年實習。 浸淫在陰陽寒熱、脈法正隅的世界裏,他讀中醫至第四年,任教他的陳炳忠教授指他成績佳且對研究有興趣,建議他再修讀西醫。 每個人的病情不同, 戒口的側重點也有差異。 例如一般來說多食生冷食物對脾胃的確不太好,但對一位肝熱血熱的病人來說,戒食熱氣的食物更為重要,所以他吃一點生冷食物,甚至正常地吃牛肉﹑豬肉都問題不大。
學中醫的時候經常強調,「辨病」與「辨證」不同。 西醫主要是「辨病」, 即是診斷是某一種疾病之後對症下藥。 中醫則主要是「辨證」,「證」指身體當下的狀態和平日體質,透過改善身體的狀態,讓疾病自己痊癒。 可惜好景不常,輸尿管癌有好轉,一年多後肺部又見癌細胞,病情急轉直下,用遍西藥中藥療法皆發揮不到效果。 當一些極罕見病實證數據不足,惟有靠推論推敲制定治療方案。
就業方面,香港的註冊中醫師有接近80%在私人市場執業。 現時香港也有18所公營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會優先聘請本地中醫學畢業生,提供有系統的中醫培訓。 政府亦正發展中醫醫院,計劃於2025年投入服務,希望推動本地中醫藥的服務發展、教學及培訓、創新及科研。 中醫課程第六年要求學生進行實習,實習主要在國內的中醫醫院進行。 完成中醫課程後,本地學生需要通過執業試才可以正式成為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