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經 AlipayHK 領取消費券的用戶會在 AlipayHK App 首頁看到「特定識別號碼」專區上方顯示「毋須登記」。 根據相關網頁顯示,計劃中原來並不接受以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卡(八達通卡號碼的最後數字並無括號)或臨時八達通卡(例如臨時殘疾人士八達通卡或臨時學生八達通卡)登記領取消費券。 同時,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其時間或會因此受延誤。 因此政府呼籲市民在登記前請仔細考慮以哪個儲值支付工具及帳戶領取消費券。
在這個月大家有很充裕的時間登記,無論何時登記,收取消費券的時間也是一樣,所以不用着急。 我們希望大家盡可能使用網上電子平台登記,個別不方便於網上登記或有特別需要的朋友,我們有八個臨時服務中心可以幫忙。 在資格準則方面,我們聽取了社會上的意見後,將設三項條件:第一,須於六月十三日(今日)或之前年滿18歲;第二,現屬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來港人士。 第三項條件是新增的,就是並不屬於上述兩類人士、但有條件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香港居民。 這主要是由於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聽到立法會和社會上有不少意見認為是否可適當地擴闊消費券的受惠人範圍,因此我們把受惠範圍定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及暫未成為、但有資格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香港居民。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登記後才發現不小心填錯資料,應如何處理?
當局指,秘書處職員在確認登記人身份後,會立刻要求相關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凍結懷疑被盜取而仍未使用的消費券,若確認登記人的消費券被盜用,會安排補發。 被問到當局接獲更改支付工具申請後,會否向申請人發出確認短訊,以及事主人7月21日被更改資料後,為何系統仍在同月29日及派發當日向他發確認短訊提醒他領取,當中是否有漏洞等,政府未有回應。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2025 合資格的現有登記人可透過消費券計劃網站內的電子登記平台(按此進入)更改其在計劃下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或其他登記紀錄。 記者:首先想問這次不符合資格的人士,包括有意圖永久離開香港的人士,究竟甚麼是「有意圖離開」呢? 如果我計劃半年後可能移民,現在已經買了機票,但這半年我還在香港,這類型的人其實是否稱為「有意圖離開」而不符合資格,何謂「有意圖」呢?
- 消費券2022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消費券於8月7日起可領取,大部份市民成功取得首期2,000元,但有人就遇到疑難,包括未能領取首期消費券、領取後電子平台出現問題等。
- 在指定渠道領取已發放的消費券後,消費券會以儲值額形式存入有關八達通卡內,因此沒有所謂使用期限,但如合資格登記人於2023年5月31日的「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仍少於9,000元,將不會獲發放最後一期1,000元消費券。
- 對於因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或精神健康不宜作出聲明而無法自行進行登記或更改登記紀錄的合資格人士,政府會作出特別安排。
- 我們主要視乎剛才一直提及的三個條件,即在過去一段時間有否一直不在港、有否以永久離港作原因去提交一個有效的申索以提早拿取強積金,我們會考慮這些因素。
- 為了避免爭議,以及防止出現詐騙的情況,除非在特殊情況下,登記人不能在計劃中途更改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
- 在資格準則方面,我們聽取了社會上的意見後,將設三項條件:第一,須於六月十三日(今日)或之前年滿18歲;第二,現屬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來港人士。
5,000元電子消費券現已接受登記,申請人需符合「在港居住」要求方可申請。 政府早前表示,會隨機抽查登記人是否符合「在港居住」要求,有網民分享收到抽查的短訊,並需向會計師行提供證明文件。 儲值支付工具帳戶已失效,或已遺失/退回已登記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八達通卡,可在2022年3月7日下午2時至25日期間,透過以下方法更新其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登記紀錄,以相同支付工具的新帳戶領取消費券 2022 第一期。 已成功登記去年消費券計劃的市民,會在4月7日收取 消費券的第一期,即5000消費券,8月7日再發放第二期及新申請人士的消費券。 五千元電子消費券下月初可以申請,若市民經八達通登記,會分三期發放,而最後領取的一千元不設使用限制及期限,甚至可以透過退卡「套現」,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套現」的誘因不大。 惟潘先生一直未能收到首期消費券,遂分別向支付寶及消費券計劃秘書處查詢。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透過不同儲值支付工具使用消費券的方法
商戶可自行決定接納甚麼付款方式,但若商戶接受計劃指明的六款儲值支付工具的任何一款作付款方式,便不能拒絕消費者透過該工具使用消費券或就使用消費券徵收附加費。 為方便市民消費,消費券適用於所有接受計劃指明的六款儲值支付工具的交通服務,包括「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的士等,亦不會對現時「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算補貼有任何影響。 為了避免爭議,以及防止出現詐騙的情況,計劃不容許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被多於一名登記人用作收取計劃下的消費券。 在一般情況下,巿民在成功登記後將不能更改所選定的儲值支付工具及帳戶。 未有登記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人士,即使符合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資格,亦不會獲補發相關消費券。
在申請獲批後,所有相關資料會從遺失的八達通卡轉移至已更新的登記紀錄中的八達通卡,當中包括仍未收取的消費券(如有)及「合資格消費」紀錄,該遺失的八達通卡會被註銷。 至於失卡的報失安排,請瀏覽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網頁或致電其熱線查詢(按此)查閱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聯絡方法)。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如透過八達通卡(包括電子八達通卡)收取消費券,在指定渠道拍卡/按鍵領取已發放的消費券後,消費券會以儲值額形式直接存入有關八達通卡內。 透過八達通查閱機/八達通服務站/收據等查閱交易紀錄時,已拍卡/按鍵領取的消費券金額會顯示為“消費券計劃”或“券額”。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消費券2022第二階段|無收DQ短訊但拎唔到錢、轉會資料疑被盜用等|首期2,000元領取疑難大破解
在計劃期間,「八達通」應用程式將不容許已登記計劃的八達通卡內的儲值額轉賬到八達通銀包,直至有關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已達5,000元或10,000元(視乎登記人在計劃下獲發放的消費券總額)。 政府會與強積金管理局查核登記人曾否在2022年6月13日或之前以「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為由,提交有效申請,以在65歲前提早提取強積金或利益。 就計劃而言,本地簽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是指在香港登記的永久性居民身分證,並且在其卡面沒有「海外簽發」的字樣(按此參閱樣本)。 要注意,上輪八達通消費券的最後期限為10月31日,即屆時未能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才無法於11月16日領取消費券,該1,000元則將「送返」政府處理。 消費券4間指定電子支付工具營運商八達通、AlipayHK、WeChat Pay HK及Tap & Go 拍住賞,各營運商為「搶生意」爭相推出各種登記迎新優惠,分別送出額外增值額及指定商戶優惠! 除了最多有「加碼」最多$5000,近日再有支付工具營運商出奇招,推出超奇特獎賞如麥當勞全年365個巨無霸餐及與近期娛樂紅人七仙羽(七師傅)的譚仔見面會獎賞。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登記後未獲消費券 逾300人帳戶失效
他又表示,有長者因不諳網絡,接收資訊較慢,未必能在十四天內提交書面申述,希望政府考慮延長提交時間。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2025 八達通領取電子消費券的市民,可在港鐵站內的公共交通補貼領取站、7-11 便利店、OK 便利店、惠康超級市場分店拍卡領取。 本地零售、餐飲等消費行業經營環境困難,而消費券目的是振興本地消費市場,所以電子消費券可廣泛使用於本地實體店或網店,包括本地食肆、酒店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2025 Staycation、街市檔販、持有商業登記的網店或網購平台如HKTV Mall等。 8個臨時服務中心的開放時間為2022年6月23日至7月23日期間的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6時,公眾假期除外。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G. 登記人的覆檢及上訴
Wechat Pay HK公布第二階段消費券優惠詳情,任何用戶進入WeChat Pay HK內的「政府消費券」頁面,即可獲贈30港元加碼消費券及1次抽獎機會。 有被騙徒以同類手法盜取消費券的苦主向《大公報》表示,在報案時獲警員告知接獲了數宗同類案件。 有網絡保安專家建議市民「轉會」前,為八達通卡做實名登記,降低被盜取消費券的風險。 2/ 如登記人是因為計劃認可的原因在2021年6月18日前的連續24個月不在香港,須提供相關證明,例如社署批出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文件、在香港以外就讀的入學證明、在香港以外住院的醫院證明等。 有被騙徒以同類手法盜取消費券的苦主表示,在報案時獲警員告知接獲了數宗同類案件。 然後在登記期內(2022年6月23日至7月23日)將已填妥的特定表格E連同其《豁免登記證明書》複本寄回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180005號(如在本地投寄,毋須貼上郵票)或交到任何一間臨時服務中心。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消費券 2022 第一階段 (派發時間及限期)
如巿民不欲政府保存他們的登記資料作日後用途,可向「消費券計劃秘書處」提出。 除非屬於計劃不適用的交易類別(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 ),一般而言,接受透過計劃指明的六款儲值支付工具付款的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不論實體或網上店舖,均可收取消費券。 如個別商戶有疑問,請向相關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查詢(按此查閱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聯絡方法)。 如消費券不能在個別本地商戶使用,主要原因相信是涉及計劃不適用的交易類別(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 ),或該商戶沒有相關的儲值支付工具裝置,商戶可向相關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查詢。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同時,有關商戶應於付款前清楚告知市民,讓其決定是否仍然繼續有關交易,以免引起爭拗。 如無法重新啟動該失效帳戶,市民可親臨計劃秘書處(九龍旺角彌敦道750號始創中心17樓)向職員表示儲值支付工具帳戶失效,並填寫「更改登記資料申請表格」。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相關推薦
剛才大家聽到第二階段消費券有不同發放時間,但是領取的限期是一致的,均為明年九月三十日,因此市民是有充裕的時間可以拍卡領取消費券。 至於其他五款電子錢包,是不用做這個動作,因為消費券將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直接存入已登記的帳戶。 市民只要好像往常打開手機應用程式,在消費時決定是否使用消費券付款便可。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市民何時得知登記結果?
若在平台更改已登記的電話號碼,秘書處會同時發送短訊至登記人的新舊電話號碼,通知相關更改。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離港是否移民,正如你剛才所說,其實大家心目中也有不同定義,到底該些人士是暫居、還是移民。 這也是我們去年經常提起的,大家都在談論已移民的人是否不應該獲發消費券,但移民並沒有定義。 我們今次最主要會考慮三個因素:如果正如你剛才所說,該人士在整段時間都不在香港,是否就不能獲發消費券? 對不起,我現在不應該舉例,因為可能會引起大家用這個例子解釋。 其實我們視那些人士為不合資格,他們可以回來秘書處進行覆檢。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消費券2022|Tap & Go增值問題
但同時間,其實看見一些非永久的香港居民都可以領取半額(消費券),這裏會不會覺得有一些矛盾呢? 另一個問題想問司長,現時八達通的限額仍然是3,000元,政府上星期曾經發出新聞稿,說這3,000元的限額並不是政府和法例規定,政府會否促請八達通公司在暑假前把限額提升,令市民不需要這麼麻煩,要分多次去領取呢? 最後想問,如果市民在第一階段的消費券還未用完,他在第二階段「轉會」會否有問題呢? 簡介完有關發放方面的資料,大家會想知是否發放後就可以用。 選擇八達通的市民,便要多做一個簡單步驟,因為我們發放了消費券後,他們需要拍卡才可以將消費券的券額放在八達通卡的儲值額。 拍卡的地點也是方便的,大家都知道是公共交通補貼領取站(俗稱藍機),或7-11、OK便利店、惠康等等不同的超級市場,市民不需要消費,只要向收銀員表示想領取消費券,拍卡聽到「嘟」一聲便可取得消費券。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消費券 2022 登記日期
今年因為分了兩個階段發放,亦多了營辦商,同時間增加了合資格人士,費用會比上年略多一點。 另外資格準則方面,剛才王主任都已解釋多次,我請她再跟大家說明一下。 第三點是本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消費券,這10,000元分兩階段推行。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現有登記人(即在2022年(第一階段)消費券計劃下獲發消費券的市民)
政府日前表示,相關市民可透過郵寄、傳真、電郵或親身遞交等方式,提交文件以作覆核。 位於旺角始創中心的消費券計畫秘書處,昨日擠滿了過百名市民排隊輪候,有不少市民是收到相關短訊後,到場提交文件以作覆核。 有在場排隊的市民表示,十多年前離開香港並已提取強積金,惟不久後便回流,期間一直有工作及為強積金戶口供款,不解為何並不符合資格,認為此舉十分麻煩。 政府發言人指,有關營辦商已於消費券發放首日,以手機短訊或應用程式推送通知,告知相關市民未能成功發放首期消費券;須待有關市民聯絡相關營辦商解決帳戶問題,政府會安排補發。 支付寶則表示,與政府就消費券派發有緊密的溝通機制,個別用戶有問題可以直接聯繫政府查詢。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如果有巿民取得單程證但未來港,我們的資格準則是要看他今日是否已經持有有效身份證,如他仍未來港則可能未獲得有效身份證,所以最主要看是否符合資格準則。
例如,若登記人在2019年6月18日至2022年6月12日期間曾在香港居住,可提供租約、工作紀綠,購物單據等作證明。 如登記人是因為計劃下認可的原因(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在2019年6月18日至2022年6月12日期間一直不在香港,須提供相關證明,例如在香港以外就讀的入學證明、在香港以外住院的醫院證明等。 有關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如符合計劃資格準則(請按此了解更多)中的B項,亦會被視為符合該資格準則中有關身分證明文件的規定。 市民可先查詢尚欠的消費金額,在明日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 或市民不理解何為合資格消費,由於八達通無法區分消費券與儲值額,因此卡內的金額不受限制,市民可自由使用,在不適用的商戶或服務付款。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透過八達通所領取之消費券
近日有多名區議員接獲市民求助,表示已回流多年,亦有工作及供強積金,卻被指不符資格,感到十分不滿。 政府日前已表明,市民認為若自己合乎資格,可提交書面申述。 政府回覆查詢時表示,截至本月十二日,已接獲約四千個相關申述。
為了避免爭議,以及防止出現詐騙的情況,除非在特殊情況下,登記人不能在計劃中途更改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 即使有關帳戶已失效,登記人亦只可申請以同一儲值支付工具的另一帳戶收取/使用餘下的消費券。 因此,市民在登記或更改登記紀錄前應詳細考慮,選擇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及帳戶收取消費券。 使用八達通的有關市民亦須拍卡/按鍵領取已發放的消費券。 但透過六款指定儲值支付工具收取的消費券的適用範圍相同,巿民可因應其需要及使用習慣選擇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
消費券收唔到短訊: 消費券 2022 派發時間
在指定渠道拍卡/按鍵領取已發放的消費券後,消費券會以儲值額形式存入有關八達通卡內,因此沒有所謂使用期限,但如合資格登記人於2023年3月31日的「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仍少於4,000元,將不會獲發放最後一期1,000元消費券。 計劃亦不接受重複的登記或更改登記紀錄申請,就後來收到的登記/申請,我們會以手機短訊通知有關登記人,告知其登記/申請為重複登記/申請,將不會獲進一步處理。 若登記的聯絡電話有所更改,登記人的新、舊登記的聯絡電話將都會收到短訊通知。
此舉是為了有效分流網絡流量,讓市民進行上載時系統有充裕的容量處理。 為減少爭議及被他人盜用個人資料等風險,合資格用戶應盡量自己進行登記。 有需要的用戶亦可親臨任何一間臨時服務中心,由職員協助透過電子登記平台進行登記/更改登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