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Investing.com 樓價走勢圖2025 – 周二(29日)開市前,美國股指期貨升跌互現,儘管根據Adobe Analytics數據,網絡星期一銷售額同比增长8.5%至116億美元,創紀錄新高。 對於近期有三幅地皮流標,丘卓文表示,今年規模較大、估值過百億元的地皮仍有流標風險,發展年期較長及商業項目流標風險更高。 加拿大央行在12月和1月累計上調利率75個基點,令到很多投資者和用家對房地產前景持審慎態度,不敢貿然入市。
- 綜合各行數據,十大二手屋苑的周末交投量雖仍企穩雙位數,但就按周下跌介乎35%至42%,港九新界三區的成交數量均回軟。
-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提供最新放售深圳樓盤資訊,若想在深圳買樓或了解深圳樓價水平,可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查詢。
- 展望後市,布少明認為,現時本港正走向「復常」,與國內全面恢復通關指日可待,相信樓市「最壞時刻已過」。
- 惟經濟復甦需時,相信明年首季仍受著各項不利因素的餘波所左右,如果加上政府適時減辣,樓價有望於明年首季觸底,預料全年樓價於谷底反彈15%。
- 要留意的是,除了疫症因素外,俄烏戰爭亦為環球經濟帶來不明朗因素,同時有機會令能源及商品價格大幅上升,所以兩國的戰事將左右美國息口變動:加息太快,會衝擊美國經濟增長;加息太慢,又會令通脹失控,那到底美國的貨幣政策如何發展?
一般而言,銀行估價是香港樓價的指標,換言之,單位的估價大概就可以被認為是「市價」。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除非社會加快復常,以及中港通關儘快落實,才有望提振經濟及穩住樓市,否則樓市「撤辣」無期,2023年樓市前景「能見度」將持續偏低。 馬泰陽相信,明年初樓價仍處於調整階段,料最快明年上半年加息周期有見頂跡象,樓市「能見度」好轉才會呈現大突破,預計明年樓價觸底反彈5%。
樓價走勢圖: 數據公佈
布少明指出,隨著新盤大軍由2月起正式投入「戰場」,將進一步帶動樓市氣氛,刺激價量繼續齊升,料首季香港樓價升幅可達5%,升幅創近4年新高。 預期首季一二手交投大幅上升,一手成交可達重返4,200宗水平,按季大幅反彈約3.9倍;期內二手成交則有望達1.4萬宗,按季亦大升約68%。 樓價走勢圖 以上的數據雖具參考價值,卻欠缺前瞻性,讀者只能自行分析過去數據,判斷香港樓價的未來趨勢。 如果你是行家,想知道其他行家對樓市前景的想法,並統計成一個針對未來樓價、成交量和租金預期的數字,你可考慮訂閱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與千居聯辦的樓市調查。
對於閣下透過本網站/應用程式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金融市場數據、報價、圖表、統計數據、匯率、新聞、研究、分析、購買或者出售評分、財金教學及其他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或任何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以核實定價資料或獲取更詳細的市場信息。 AASTOCKS.com Limited不應被視為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跟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評論和購買或出售評分執行的交易負責。 丘卓文提到,去年本港住宅單位庫存上升四成,已推盤/獲預售同意書但未售出單位達1.8萬伙,預期發展商今年上半年開價不會太進取,會先求量以減少餘貨。 他今年相對看好豪宅市場,認為通關後有利內地買家來港購買豪宅,而且豪宅單位數量不多,估計豪宅樓價今年或可升約5%。 資料顯示,西半山天匯高層複式戶,實用面積約3,835方呎,五房連五套房間隔,連同兩個車位以3.78億元登記成交,呎價約98,566元。
樓價走勢圖: 樓市回春遇「硬頸業主」 地產代理早午晚私訊講價:鋤價都要有步驟
據悉,原業主於2019年5月以約895萬元入市,持貨3年多帳面虧損約205萬元。 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樓價或租金,也要考慮本港自2020年起經歷新冠肺炎疫情,以至2019年社會運動的事件的影響。 樓價走勢圖 另外,影響個別地區、屋苑樓價因素眾多,差估署指數未必能完全反映。
- 有買家接受單位以估價成交,也有投資人士堅持「低估價兩成」的原則吸納筍盤,認為買樓雜費多,要賣家低開,計計埋埋才有利可圖。
- 祈耀年提到,目前企業對借貸仍然保持審慎態度,短期內難有明顯增長,但隨著本港重新對外開放,財富相關活動已經回升,上月本港業務有改善,不過正面因素暫時仍未傳導至企業貸款需求。
- 許偉業更指,成交當日更發生「小插曲」,負責交易的女經紀因全日四出睇樓、無暇進食,在簽約期間曾一度暈倒。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樓盤資料、圖片、影片、間隔、設施及外觀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一切資料以發展商公布為準。
- 美聯分區樓價走勢指數乃根據區內部份著名私人屋苑的成交個案,並計算加權平均數。
-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除非社會加快復常,以及中港通關儘快落實,才有望提振經濟及穩住樓市,否則樓市「撤辣」無期,2023年樓市前景「能見度」將持續偏低。
- 利嘉閣十大指標屋苑假日成交量數據顯示,港島、九龍、新界三區的周末交投數量均回落,其中港島區錄四宗,按周減少一宗或20%;九龍區錄五宗,按周回落六宗或54%;新界區則錄六宗,按周下降一宗或14%。
【橙訊】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60.73點,創12周新高,按周升1.25%,升幅是自2021年4月以來最大。 樓市成交持續活躍,展望樓價穩步向上,現時CCL距離170點,相差9.27點或5.77%。 今次公布的指數是反映新春長假前一周的市況,新春後季節性旺市順利來臨,CCL下個短期目標是重上170點水平,估計會在復活節前後達到。 因為當港美息差拉闊,聯繫匯率下資金自然有套利活動,從港元流向美元,而這1.5萬億元,正正是香港銀行體系尚餘多少資金,資金之龐大,即使港美息差拉闊至2厘,相信亦不足以衝擊香港的金融體系,亦不足以促使銀行急劇加息。 展望後市,布少明認為,現時本港正走向「復常」,與國內全面恢復通關指日可待,相信樓市「最壞時刻已過」。 隨著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正日漸淡化,只要美國加息步伐減慢,屆時無論交投及樓價均有望回穩,預計明年一手成交將按年急升約7成半至1.6萬宗水平;同時帶動二手成交按年升約3成半,有望達至5萬宗的水平(見圖三)。
樓價走勢圖: 香港樓市成交紀錄 – 港島區
不同的居屋類型,如一手居屋、二手居屋等,在審批程序及要求也有出入。 《胡.說樓市》希望透過本文解釋居屋市場按揭,並羅列各銀行的現金回贈及息率。 中港兩地已經恢復通關,星展銀行(香港)研究部執行董事丘卓文認為,通關對港樓的支持作用需要時間反映,而近期樓市氣氛改善亦非由內地客入市帶動,而是本地買家憧憬通關支持樓價下,開始由觀望轉為實際行動所致。 樓價走勢圖 樓價方面,他預期今年整體走勢平穩,惟豪宅市場應該表現較好,有望錄5%的升幅。 假設最壞情況下,封頂息率升至4.5厘,每月供款則升至$38,305,與現時供款相差$12,214,如果是這樣,會否觸發大規模按揭違約? 我們認為機會不大,第一,過去多年金管局實施的風險管理措施,亦即壓力測試,已要求申請人證明,在假設加息三厘下,仍有充裕的還款能力;第二,目前新造按揭平均成數只有56%,可見香港住宅物業沒有過度借貸情況。
樓價走勢圖: 樓市
樓價走勢方面,廖偉強指出在2022年回落達近兩成,已創造了低價入市時機,隨著負面因素逐項消除,2023年樓價亦蓄勢待升。 他預計,中小型住宅樓價於2023年全年將可錄得約5%至8%的升幅;而豪宅物業價格(以差估署大型單位作依據)料也有5%的上升空間。 此外,影響顯著亦是市場最期待的第三個訊號,就是內地放寬防疫措施及最終通關的可能。 廖偉強表示,如最快可以在聖誕元旦或農曆新年期間可以實現有限度通關,將大大刺激市場氣氛,激活樓市價量回穩回升。 因此,相信樓市最差時期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會出現,之後有機會逐步好轉。
樓價走勢圖: 美國房價指數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表示,美國聯儲局連續大幅加息,加上第5波疫情及經濟前景低迷,導致香港住宅市場踏入下行周期,今年樓價已累跌約11.6%,跌至2018年以來低位,豪宅價格亦回落約4.4%。 丘卓文又指,今年樓市仍有不明朗因素,去年一手成交大跌四成,已推出但未售出的單位達到1.8萬伙,創2004年上半年以來新高,市場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但相信只要發展商不急於加價,市場仍然有能力吸納。 根據加拿大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 公布的數據,去年全國新屋興建量亦在房地產市場沉寂下回落,經季節性調整後,去年1月至12月的新屋興建速度下降13%,而今年1月新屋興建量更跌至自2020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 卑詩省地產協會指出今年1月成交量是超過10年來最淡靜,但溫哥華樓價仍然偏高,平均價格是110萬加元(約645萬港元)。
樓價走勢圖: 樓市走勢2023|購買力重回市場
他相信二手成交量將要待大型新盤開售後,客源回流二手市場,才會進一步上升。 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根據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樓註冊個案,並扣除已知內部轉讓、特殊成交個案等計算,今年2月(截至17日)帳面獲利比率回升至84.6%,創4個月新高。 樓價走勢圖2025 以上註冊量屬二手住宅數字 美聯樓價指數(全港)乃根據全港138個著名中小型私人屋苑的成交個案,計算加權平均數,而於08至21年以100個屋苑計算;08年前則以50個屋苑計算。 美聯分區樓價走勢指數乃根據區內部份著名私人屋苑的成交個案,並計算加權平均數。 以上數據是綜合土地註冊處的物業買賣註冊個案資料及美聯物業的物業資料庫資料統計,計算而成。 在籌備該等素材時,雖已作出合理謹慎措施,但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美聯數碼概不負責。
樓價走勢圖: 樓市新聞
Fusion Media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 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不過,個別大型代理對後市看法趨樂觀,中原地產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隨着經濟及社會活動逐漸復常,內地陸續放寬防疫等措施,樓市氣氛已明顯改善,相信只要恢復通關,發展商將會全力推盤,明年一手成交量料回升近八成至約1.6萬宗,首季樓價亦會見底反彈。
樓價走勢圖: 香港按息會否跟加?
多倫多1月平均房產價格跌至103萬加元(約604萬港元),其去年樓價平均下滑16.4%。 滿地可銀行首席經濟學者波特表示,房地產市場放緩可能接近尾聲,但他相信市場仍在消化過去一年央行令人難以置信的連串冒進加息行動。 波特表示1月通常是房地產市場走勢較疲軟的月份,但房產銷售量和樓價下跌不免對投資者當頭棒喝。 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過去周末十大指標屋苑累錄15宗二手成交個案,較對上周末的23宗按周少八宗或35%。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自農曆新年後,不少業主見氣氛回暖,即心雄反價,買賣雙方需時議價,令二手成交略為放慢。 近日樓市焦點落入一手,多個大型新盤整裝待發,料吸走不少二手客源,加上一手尾貨量大,價錢未有向上調整,亦左右買家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