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入息及資產低於限額,便可符合申領廣東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的資格。 不過,要留意的是,受惠人如獲發廣東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則不會同時獲發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 倘若廣東計劃申請人是公屋戶主,如有需要,可申請保留原住公屋單位最多三個月,以便申請人考慮是否適應定居廣東省的新生活。 在這段寬限期內,申請人如退出廣東計劃並回港長住,只要他們在寬限期期內依時繳付租金予房屋署/房協,便可返回其原有公屋單位繼續居住。 廣東計劃申請人必須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以及在緊接申請日期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下稱「連續居港一年規定」)。申請人在該年內如離開香港不超過56天,亦視為符合一年居港規定。
包括在香港、澳門、內地或海外由申請人及/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分別或共同擁有或與他人共同擁有的資產。 「單身人士入息及資產限額」適用於婚姻狀況為「未婚」、「分居」、「離婚」或「喪偶」的申請人。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領取廣東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期間,受惠人無須每年返港,只要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居住在廣東滿60天,便可領取全年津貼。
廣東計劃: 廣東計劃的申請手續及津貼發放的安排是怎樣?
否則,在不正確申報下獲發的津貼均會被視為多領款項,並會被悉數追收。 舉個例子,一位65歲的單身男性長者每月的唯一收入為2,500元退休金,並有資產(按廣東計劃的資產定義)60萬元。 如該長者同時符合其他申請資格(如居港規定等),他便合資格領取廣東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現時每月4,060元)。 受惠人在保險計劃下的現金價值(包括紅利或利息等)可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
- 長者必須如實申報其/同居人士(只適用於婚姻狀況為「已婚」或「同居」(見問答3註)的申請人)入息及資產狀況。
- 如他選擇將其中的50萬元投放在年金計劃,可在年金計劃下每月獲取約2,900元固定年金(註)。
- 社署曾與香港各主要銀行探討,確認由於內地法規所限,因此未能進行跨境自動轉帳,將津貼直接轉帳至受惠人的內地戶口。
- 對於居住廣東省的長者,如有確實需要往返廣東及香港,但未能自行作出適當安排,本會經評估後會按情況提供護送或協助安排交通的服務。
但如受惠人於申請時作出不實或不正確的入息及/或資產申報,因而符合資格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則任何已經發放的津貼將會被視作多領的款項,受惠人須悉數退還社署。 長者生活津貼旨在扶貧,補助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因此,申請人必須如實申報其及/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入息及資產的狀況,在申報時入息及資產須不超過上限方符合申領資格。 現時在香港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如有意轉為領取廣東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須先填妥「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申請表」,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及近照兩張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 現時香港政府發放的社會保障款項會直接轉帳至受惠人指定的香港帳戶。 長者可在香港開設銀行戶口以領取福建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未能在香港開設銀行戶口的長者可委託親友代領款項,社署委任的代理機構亦會在有需要時提供協助,或在必要時代長者領取款項。
廣東計劃: 查詢
年金計劃下發放的年金會被計算為廣東計劃下的每月入息,但一筆過或分期支付的「投保保費金額」則不會被納入資產計算,除非受惠人退出年金計劃或部分退保,有關的退保金額(如有的話)才會被計算為該長者的資產。 廣東計劃2025 廣東計劃 申請人計算其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入息及資產,應以填寫申請表格當日(即在申請表格內填寫的日期)的入息及資產為準。 若申請人未能提供任何住址證明,但確實在該住址居住,申請人仍可先將填妥的「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申請表」,連同其他證明文件副本寄回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社署會根據個別申請人的情況跟進有關申請。
- 社署收到申請後,會透過預約邀請申請人到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會面及辦理申請手續。
- 這是基於現時採用簡單的入息和資產申報機制,以方便長者,而且顧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所購買的保單大都是人壽、醫療及危疾等類別,而有關的現金價值亦需長時間累積得來,在有需要時作應急之用,所以作出豁免。
- 倘若申請人沒法覓得其他人士擔任其見證人,在遞交表格時可以不填寫見證人資料。
- 社署收到表格後,會透過預約邀請申請人到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會面及辦理申請手續。。
(三)正如以上所述,連續居港一年規定確保香港居民在申請公共福利金時與香港有密切聯繫,有助合理分配有限的公共財政資源,因此有必要適用於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 社會福利署(社署)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宣布將於二○二○年一月一日在「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包括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並由明日(十一月一日)起接受申請,以便長者有充足的時間提交申請。 廣東計劃 福建計劃申請人須提供有效的香港身份證以證明其居民身份及符合計劃的資格。 領取福建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期間,受惠人無須每年返港,只要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居住在福建滿60天,便可領取全年津貼。 廣東計劃申請人須提供有效的香港身份證以證明其居民身份及符合計劃的資格。
廣東計劃: 申請資格
(註) 只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個案: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同居於同一處所;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共同分享經濟來源;和申請人同意向社署提供其同居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經濟狀況,姑勿論其同居人士有否正領取福建計劃下的津貼/其他津貼。 有關申請將以「夫婦經濟來源限額」進行經濟審查,以評核申請人領取福建計劃下的津貼的資格。 累算退休權益是指目前保留在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計劃(註)或其他退休金計劃內的退休權益。 該等權益的總額估計,可參考強積金/其他退休金計劃受託人最近期發出的周年權益報表或其他有效証明文件所提供的資料。 在此安排下,廣東計劃的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款項會以申請人屆滿有關申領年齡及符合其他領取資格當日開始計算,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註) 廣東計劃2025 只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個案: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同居於同一處所;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共同分享經濟來源;和申請人同意向社署提供其同居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經濟狀況,姑勿論其同居人士有否正領取廣東計劃下的津貼/其他津貼。
廣東計劃: 查詢
此外,社署職員亦會向申請人詳細解釋計劃內容,讓他們充分了解作為福建計劃受惠人的責任。 廣東計劃2025 如申請人基於健康原因未能回港辦理申請手續,而又能夠提供由公立醫院/診所發出的文件證明其健康狀況。 如年金是以每季/半年/每年等形式發放一次,有關金額須按月平均攤分,並由獲發款項的下一個月起計算為每月入息。 舉例來說,如長者每半年獲發一次年金,金額為24,000元,在2022年6月發放,該筆年金款項將會除六個月計算,即由2022年7月起計的六個月內每月入息為4,000元。 長者必須如實申報其/同居人士(只適用於婚姻狀況為「已婚」或「同居」(見問答3註)的申請人)入息及資產狀況。
廣東計劃: 申請資格
換言之,如廣東計劃受惠人在付款年度內在廣東居住了最少60天,便可領取全年的津貼。 未能親自提出申請的人士如申請人經醫生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親自提出申請,其申請須由社會福利署(社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其辦理。 在香港或福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如轉至領取廣東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在廣東計劃下不會重新享有12個月的「寬限期」,他/她只會享有在香港或福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時餘下的「寬限期」(如有)。 例如,若受惠人在香港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期間已獲五個月的寬限期,當他/她轉至領取廣東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後,他/她在廣東計劃下只會享有餘下七個月的寬限期。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
廣東計劃: 廣東計劃的申請手續及津貼發放的安排是怎樣?
有關申請將以「夫婦經濟來源限額」進行經濟審查,以評核申請人領取廣東計劃下的津貼的資格。 廣東計劃 累算退休權益是指目前保留在強制性公積金(下稱”強積金”)計劃或其他退休金計劃內的退休權益。 廣東計劃 該等權益的總額估計,可參考強積金計劃受託人或其他退休金計劃受託人/管理人最近期發出的權益報表或其他有效證明文件所提供的資料。
廣東計劃: 廣東計劃的申請手續及津貼發放的安排是怎樣?
社署接到申請後,會透過預約邀請申請人到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會見及完成申請手續。 廣東計劃 社署收到「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申請表」後會發信予申請人,確認已收到申請。 為便利長者和務求令會面過程暢順,社署會透過預約,安排申請人到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辦理和完成申請手續。 不過,如你未能提供所要求的個人資料,本署可能無法處理你的申請或向你/申請人及/或你/申請人的家人提供援助/服務。
廣東計劃: 申請資格
註:只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個案: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同居於同一處所;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共同分享經濟來源;和申請人同意向社會福利署提供其同居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經濟狀況,姑勿論其同居人士有否正領取福建計劃下的津貼/其他津貼。 有關申請將以「夫婦經濟來源限額」進行經濟審查,以評核申請人領取福建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的資格。 現正領取廣東計劃下的高齡津貼的長者如有意申請廣東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可以透過電話或郵遞方式向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索取「廣東計劃簡易表格」,亦可在此下載有關表格。 社署收到表格後,會透過預約邀請申請人到社會保障辦事處(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會面及辦理申請手續。 註:只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個案: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同居於同一處所;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共同分享經濟來源;和申請人同意向社會福利署提供其同居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經濟狀況,姑勿論其同居人士有否正領取廣東計劃下的津貼/其他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