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順天邨逾20年的郭婆婆,平日會陪同孫女乘搭27號巴士到彩虹站轉乘地鐵上學。 她表示以往候車及乘車的時間只需20分鐘,但隨安泰邨及安達邨落成,不少居民到順天邨巴士總站乘車,令候車及乘車時間延長至30至40分鐘,但她對兩邨居民的須到順天乘車的情況表示理解。 此外,高鐵西九龍站跨境口岸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關閉,2018年配合高鐵香港段通車而開辦的九巴W2亦需暫停服務,遷站安排被迫推遲,直至2023年1月15日重新提供服務並改為循環線運作,不經本交匯處。 觀塘重建交通2025 重建前的停車場供貨車、客貨車、私家車、電單車停泊,於2008年12月30日最後一天營業後關閉。 觀塘鐵路站巴士總站和福塘道擴建工程,緊接在2009年農曆新年假期後動工,並於同年7月竣工。
裕民坊及同仁街永久封閉之後,前述建議中13D、13M、23M、28B、89、89B[註 5]、95M及N293共8條巴士線由協和街前往牛頭角道的一段行車路線將會變得迂迴,期間更需要途經觀塘道迴旋處,令全程行車時間增加。 同時有意見指出,有關改動勢將令觀塘道迴旋處交通壓力不勝負荷。 「觀塘市中心-主地盤發展計劃」(Kwun Tong Town Centre – Main Site Development Scheme)總面積約48,860平方米,分為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共四個發展區[5]。 第二、三發展區為住宅項目「凱滙」,及其基座商場「裕民坊」。
觀塘重建交通: 服務變技術人員 員工:怕被取代
陳伯的檔位是向後巷所在的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租用,據講每月租金1萬元,32年來3萬本藏書,佔去陳伯在樓上700方呎寓所的一半空間,他只住一間房,另一間房出租,收1,500元租金幫補生計。 原來的裕民坊公園變為裕民廣場,除3棵最年老的榕樹外,原來公園內的部份植物將會被移植,市建局會另外種上500棵新樹。 新報人(SPY)創刊於1970年,因應傳媒業變革及科技進步,發展成多媒體資訊平台,並持續更新新聞資訊。 新報人奉行編輯自主,自我管理的原則,實踐新聞自由理念。
- 至於裕民坊巴士總站,市建局顧問曾提出將鄰近工業區的敬業街臨時停車場改作臨時巴士總站,但因會加重開源道迴旋處交通負荷,加上區內居民強烈反對而作罷。
- 觀塘工業區擠塞問題的罪魁禍首,不少人會劍指工業區違泊車輛,但務實地看,一切只源於供求問題。
- 原來的裕民坊公園變為裕民廣場,除3棵最年老的榕樹外,原來公園內的部份植物將會被移植,市建局會另外種上500棵新樹。
- 然而,T2主幹路是六號幹線中最具技術困難的部份,因受法例所限,T2主幹路需要採用沉管隧道方式代替填海,而一旦中九龍幹線和將藍隧道建成而T2主幹路仍未完工的話,九龍灣、觀塘一帶將匯聚大量車流,塞車問題有機會更嚴重。
- 我將會在下一篇網誌,就公共運輸交匯處的運作、巴士及小巴路線的調整,以及乘客上落車的新安排,作詳細介紹。
- 未來數年,多幢新型住宅、混合式商業大廈、社區中心及公共運輸交匯處將會漸次落成。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市建局在今年2月開始,分階段實施上述道路改善工程及改道安排。 在措施落實前,我們預先向觀塘區議會詳細解說各項執行細節,並在聽取意見後再作優化。 泰山區公所是新北市政府在泰山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新北市政府。 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4]。
觀塘重建交通: 裕民坊工匠爭取5年 終獲登記發牌
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有關道路改善工程包括加建行車天橋、擴闊路段及路口,其中就秀茂坪道往藍田方向的行車道,會更改為兩線行車的設計。 建築物高度將由主水平基準以上260米增至285米,層數增至60至70層,整個項目商業樓面合共約121萬方呎,比之前方案略增5千多方呎。 距離新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不足一個月,我們正就搬遷巴士和小巴線的執行安排,與相關公共交通服務營運商及政府部門籌備具體計劃。 市建局和項目的合作發展商,在本周初安排約300名職員,為交匯處進行大型人流測試,在啟用前全面檢視交匯處的運作,作出改善和優化。 我將會在下一篇網誌,就公共運輸交匯處的運作、巴士及小巴路線的調整,以及乘客上落車的新安排,作詳細介紹。
- 市建局於二零二二年七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修訂第4及第5發展區內發展參數可調整的彈性的規劃申請,而已於2022年9月23日獲得城規會批准。
- 街坊說,婆婆有時要家人背才能上落樓梯,「佢想快重建,筆錢買過第二度,但市建局不停開空頭支票。」街坊很難過,婆婆出殯當天,夾錢送了一個花圈給家人。
- 不少當時登記了的小販都或年紀老邁或因故離世,至使最終成功獲牌者不到兩成。
- 其中第一發展區(位於月華街與協和街交界)已於2014年7月竣工;第二、三發展區(北面以物華街為界,東面是協和街,南面是裕民坊,而西面則以康寧道為界)亦都已於2021年4月竣工;裕民坊與觀塘道之間的第四、五發展區則暫定2026年完工。
- 在同仁街賣毛巾及雨傘維生的林太,沒有阿劉的政治考慮,只是單純地期望盡快重建。
- 她與街坊諗熟,見証裕民坊的轉變,希望於市中心繼續服務街坊。
-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 當然,巴士作為公共交通工具,運載人數眾多,從來非交通擠塞歸咎的對象,問題始終落在私人車輛。
—————————– 裕民坊將於2月28日重建。 二月底,我們將舉行裕民坊告別祭,告別屬於官塘人的裕民坊,未來重建後的觀塘變成大商場和豪宅。 市建局表示約30檔街坊二年後仍可回來經營,亦有部份街坊未能順利於二月離場,我們將繼續監察。 有關登記方面,政府最新的登記停留在2009年,至今已相距十年。 不少當時登記了的小販都或年紀老邁或因故離世,至使最終成功獲牌者不到兩成。
觀塘重建交通: 第二、三發展區
從2018起,他走到區議會和街頭,爭取工匠牌照,身邊裕民坊的4位已登記的工匠,有兩位獲得工匠牌,另外兩位則選擇退休。 本周,他終於成功登記, 30多年的工匠身份,終於被食環署確認。 政府的人流估算大多是從港鐵出人,而住在山上的舊區和公屋街坊,沒有四通八達的街道,只能靠月華街的天橋,難以走入市中心,市中心變成豪宅的花園。 觀塘重建交通 啟德發展區並無連接觀塘區,位於啟德的行人通道與觀塘交通毫不相干,而啟德郵輪碼頭地帶亦從來非交通黑點。
觀塘重建交通: 巴士總站採用「人車分隔」概念 小巴總站裝設智能通風裝置
即是在原本的藍圖中,所有經觀塘道的巴士,全部需經開源道迴旋處左轉上協和街,再左轉入物華街,才可左轉進入凱匯巴士總站;而由協和街南行落山的巴士,更需要「落到底」,轉入開源道迴旋處兜圈,才能重上協和街北行入巴士總站! 當所有觀塘巴士都需經過開源道迴旋處,觀塘塞車問題必會再進化成更強大的怪物。 從以上看到,所謂「多元組合」替代方案,再一次只是欺騙市民的語言偽術。 事實上,政府的規劃原意出現一個根本性的錯誤:政府從來無意解決東九龍交通嚴重擠塞問題。 或許像林鄭月娥一樣,香港高官不食人間煙火,不懂用八達通、不會在東九龍搭巴士、更不會落觀塘同打工仔一齊擠上港鐵站,自然不知道交通擠塞問題已大大影響近百萬人的生活質素及工作效率。 即使是已被放棄的「東九龍環保連接系統」,原意亦非解決交通問題,而是正正相反,根據起動九龍東官網,單軌鐵路「在香港具有獨特性,能加強旅遊的吸引力」,鐵路原意是吸納旅客到觀塘及啟德遊玩。
觀塘重建交通: 小巴難增班次 巴士服務未加強
不過,觀塘區區議員莫建成指,四順、秀茂坪及寶達邨的交通資源,原先只計劃為服務區內居民,署方卻要3區在沒有增加配套及巴士服務的情況下,額外承載兩邨一共48,000多名人口,為不可能的任務。 觀塘工業區擠塞問題的罪魁禍首,不少人會劍指工業區違泊車輛,但務實地看,一切只源於供求問題。 工業區不停重建及發展,低廉租金吸引各類公司進駐,觀塘區更是全港小型公司、創作工作室、迷你倉、紙品及印刷工廠等最受歡迎的其中一個落腳點。 有人就有商業活動,有商業活動就有貨物交收,固貨車經常出入工業區正常不過,問題是地方的道路、泊位及上落貨位多年來沒有任何改善。 觀塘重建交通 幸而市建局及運輸署等相關部門聆聽意見,最新藍圖將有機會納入以上建議。
觀塘重建交通: 觀塘市中心計劃 (K (觀月•樺峯 – 第1發展區,凱滙 – 第2及第3發展區)
今早(18日)9時許,警方接獲報案,指一輛旅遊巴沿呈祥道往觀塘方向行駛,途經蘇屋邨對開時,懷疑因天雨路滑跣胎失控自炒,車頭撞向風琴式防撞欄,並橫亘路中。 救護員趕抵現場,司機曾一度被困,其後自行爬出,報稱頸痛,並由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 運輸署表示,因交通意外,呈祥道(往觀塘方向)近蘇屋邨的部份行車線封閉。 今(18日)中午12時許,一輛輕貨沿龍翔道往觀塘方向行駛,途經至黃大仙對開時,懷疑失控,剷向路邊防撞欄並翻側,車身嚴重損毀。
觀塘重建交通: 交通
當時選址在治安不靖的翠屏邨,對於頑童,有一定警示作用。 5年的爭取,佘生先後於裕民坊街道上搬遷4次,並多次被食環控告,而市建局亦並無提出協助安置。 觀塘重建交通2025 上年尾更傳出清場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受不少傳媒訪問,食環亦開始與佘生接觸,提出重新登記的條件。 署方要求証明佘生於2009、2010或2011年間,在裕民坊擺檔的証據。 及後,不少網友協助尋找13年前的youtube、舊相片和電影(殺破狼2),而另外佘生亦向警署查詢,尋回2010年裕民坊失物記錄,足証佘生當日曾在裕民坊開檔。
觀塘重建交通: (二)「發展自動行人道網絡串連啟德前跑道區、九龍灣行動區和港鐵牛頭角站」
原來率先提出在觀塘搞「深度遊」的是發展局,不是連登網民,想不到局長這麼有「遠見」。 新交匯處設有10個行人出入口,外與協和街、物華街、康寧道和裕民坊四條主要街道連接;內與第二、三發展區商場—YM2內二十四小時開放的行人通道匯合,便利鄰近地區的居民從不同位置進出公共運輸交匯處。 早在項目啟動前,市建局已成立觀塘分區諮詢委員會,於2005年至2007年間,進行廣泛的公眾及持份者諮詢活動,了解居民對未來觀塘市中心發展的願景,並將公眾的意見和地區的需要,融入計劃的規劃及設計方案,讓項目得到社區人士的普遍認同和支持。 觀塘重建交通 同一時間,apm旁邊的一個地盤業主早前向城規會申請重建,據相關的資料書顯示,該位置將會為興建一幢總樓面面積高達72萬平方呎、樓高200米的商廈,其中地下基座設有12層樓面作零售及食肆用途。
觀塘重建交通: 觀塘市中心巴士路線調遷安排
王歐陽(香港)集團董事林和起表示,設計特點是把綠化與建築融合起來,是當中擁有最多綠化面積的設計。 建築物具穿透性,建築物的中間位置設有空中花園,可以讓遊人觀賞景物,又可以減輕觀塘道的壓迫感,令人沒有被包圍的感覺[3]。 市建局今日在「裕民坊」中庭的社區空間,舉行觀塘「裕民坊」開幕典禮暨市建局20周年誌慶,與市民及一眾持份者,慶祝這個重建項目,踏上新里程。 市建局已於二零一七年六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修訂第4及第5發展區的規劃申請。
觀塘重建交通: 重建方案
手藝於香港仍有生存價值和空間,希望大家都可以連聯署支持發工匠牌一齊保留手藝。 此外,現時新發的工匠牌照不得傳承,工匠大多年紀較大,沒有新牌照,新一代入行無門。 觀塘重建交通 觀塘重建交通 政府必須改變現時將牌照視為恩恤看法,多從本地文化角度考量,建立培訓,容許傳承牌照,營造社群,讓手藝得以在香港生存。
有小販講由朝早至中午,只能做$100的生意,希望街坊多點支持。 當年社區設施,方便民眾,以單幢式和現代主義的設計為主。 巴士總站附近,不難找到社福設施,很少像今天,老人中心、青少年中心,放在商場的一角。 佘生於裕民坊開檔,但觀塘市中心已被市建局重建為豪宅和商場,自2018年開始收地,裕民坊進入倒數,他被迫多次搬遷。 2019年裕民坊清場,小店紛紛結業,從60年代開始,人流如鯽,繁華的裕民坊,畫上句號,今天只剩下鐘錶、工匠佘生一人,孤身守護着這條消失中的街道。
他說重建區只得700名選民,但同選區的觀塘市中心則有900名選民,所以現任區議員沒有照顧重建戶需要,於是今屆區議會選舉發起重建戶支持另一人作挑戰。 公共設施位置甚差,診所被放在月華街山上的豪宅底層,與停車場為鄰;美沙酮診所被放在港鐵站底,近通風口的位置;政府合署成為商場一部份,需要從商場才可走入。 途經安泰邨總站的巴士循環線213D,和從順天邨開出的27號巴士線,由新清水灣道至旺角道沿途17個站的路線重疊,但前者的全程車資為7.8元,後者只是4.9元,便宜約3元。 觀塘重建交通2025 根據觀塘警區在觀塘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回覆,警務處在2020年1月於工業區發出的告票是5,900張,經過市民及議員的強烈反映及投訴,7至9月才平均每月發出10,000張告票,較1月多出8成,擠塞情況在年尾亦隨之有明顯改善。 但警方一般在下午4時半後開始執法,此時間前的違泊問題同樣嚴重,實際上加強執法亦是治標不治本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