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起,香港樂壇已經係清一色偶像派嘅天下,陳冠希、Twins之類嘅偶像派大行其道。 不過整體上對比之前一代歌手,只有少數歌手能夠打入台灣市場,例如陳奕迅同梁詠琪。 廣東歌紅歌唔紅人,呢種現象一直到許冠傑出現就開始唔同,60年代後期,許冠傑喺 TVB 主持一個音樂節目叫《Star Show》,而許冠傑亦因為個節目受歡迎而紅,但嗰陣許冠傑都係一直唱開英文歌。 粵語流行金曲 後來佢主持《雙星報喜》,有日佢無啦啦唱咗隻廣東歌叫《鐵塔凌雲》,由於隻歌反應唔錯,於是佢又創作多幾隻廣東歌,由於佢已經係好受歡迎嘅大明星,加上又係大學生,所以真係唔得了,佢唱廣東歌立即令廣東歌形象提升,改變咗原本廣東歌畀人覺得粗俗嘅印象,結果令好多睇唔起廣東歌嘅人都開始鍾意聽廣東歌。 歌詞的修辭、風格、結構,有利於文本的流傳,而獨特的粵語歌詞語法與警句,成為香港「共同體」獨有的符號,是否習慣這種語法和懂得唸出這些「警句」,正好是「香港人」與這「想像共同體」以外的人區別。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由李泰祥作曲,女作家三毛寫詞,齊豫演唱的《橄欖樹》帶起台灣的“校園民歌”風靡港台兩地,同時帶動香港“城市民歌”的興起,引發了香港電台主辦的“香港城市民歌創作大賽”,產生了《問》(區桂芬、葉源春主唱)、《昨夜渡輪上》(李炳文主唱)等的民歌。 而商業電台“六啤半”唱片騎師羣所演唱的“城市民歌”系列,亦展現本地創作新力量。 一般説法粵語流行曲源於1950年代初期,但確切的源頭仍然莫衷一是,有着不同的説法。 小曲是傳統粵劇的過場譜子,除原有的廣東譜子外,大量套用易於上口及流行的國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以至外省民歌,填上粵語曲詞,以粵曲的唱腔及配樂出現。
粵語流行金曲: 今集《金曲復金曲》,我們將會重溫九十年代粵語流行歌走各向華語市場的輝煌時期,粵語流行曲憑著歌手和一眾創作人的努力下令不少歌曲都在華語地區流行起來,粵語流行曲更會推出國語版的情況。
他於1997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更擊敗四大天王之中的三位(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奪得“叱吒樂壇男歌手銀獎”。 2003年,古巨基與前任經理人黃柏高簽約,加入金牌唱片公司,復出香港樂壇。 2004年年底古巨基憑歌曲《愛與誠》登上歌唱事業的高峯,成為樂壇天王,期後也推出了不少極受歡迎的作品,如《天才與白痴》、《愛得太遲》、《愛回家》、《時代》等等,而他最著名的粵語歌曲是《愛得太遲》,這首歌於2006年橫掃各大頒獎禮的大獎,此外《愛得太遲》更在全港的卡拉OK上點播次數達700萬次。 1995年以及1996年,張學友取得世界音樂頒獎典禮的亞洲最傑出歌手以及最受歡迎華人歌手大獎;而其粵語專輯《情不禁》,《真情流露》亦讓他攀上銷量高峰。 其後所發行的數張國語唱片如《吻别》和《祝福》等更為他成功打開中國大陸市場,並紅遍台灣,新加坡等國語地區,正式為粵語流行樂揭開大中華流行音樂時代。 他在1995年全年時間即舉辦了100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在北美、歐洲和澳洲不僅受到當地華人的歡迎,更令許多西方國家的本地傳媒及專業樂評人開始關注亞洲乃至香港的流行音樂。
- 2015年,陳奕迅更第二次攞到台灣今曲獎國語金曲歌王,成為兩岸灸手可熱嘅歌手。
- 同期吳國敬、伍樂城、陳輝陽、Johnny Yim將傳統樂隊編排重新融入歌曲,自此樂器及裝置的常規亦開始固定。
- 可是,大部分在這個時期出道的新歌手都沒有什麼影響力,出道不久就很快銷聲匿跡。
- 而天后容祖兒、女歌手薛凱琪亦於08年發行了各自被稱為出道至今音樂性最強口碑最好的專輯—《In Motion》、《Smile》。
- 張學友於1996年與香港管弦樂團一連合作四場現場音樂會《愛與交響曲》,將流行音樂與交響樂相結合,當時贏得外界極佳的反響,令香港許多青年一代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觸到交響樂甚至於古典音樂領域,多位歌手更是主動效仿,推出一系列的流行曲與交響曲合作的演出,均獲得了甚佳的反應。
- 許冠傑小時住公屋,在七十年代成為港大學生,自己創作歌曲,能自彈自唱,又能操流利英語,更有外籍妻子,他的現實生活就是幾代香港人想像中的神話-由低下階層奮鬥而上,自己譜寫自己的生命。
於2009年底開始,香港音像聯盟(HKRIA)就旗下成員唱片公司環球、華納、Sony及EMI的音樂作品版權收費問題,和無綫電視(TVB)引發的爭議。 2010年12月BMA加入香港音像聯盟而增加為五大唱片公司,因此五大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無法在TVB演出、露面及接受訪問,在2009及2010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亦不能獲得任何獎項,而四大唱片歌手則罕見改以亮相亞洲電視、有線電視、Now等維持電視曝光,為香港電視史上的一大突破。 粵語流行金曲2025 而環球唱片旗下歌星李克勤則成為首位於版稅事件「破冰」後亮相無綫電視節目的歌手,但2015年起,無綫電視再次封殺環球旗下歌星,直至2021年2月曾志偉出任無綫綜藝、音樂製作及節目副總經理後,與音像協會成功斡旋,版權風波才告一段落。
粵語流行金曲: 粵語流行金曲何以成為經典
社群的成員不只想像擁有共同的事物與相近的意識,更藉著創造或尋找符號,想像自己與此共同體以外的人有所分野。 Silverstone 曾提出,中介是關乎意義的不斷流動與變化 -在不同文本之間、在不同人之間、不同事件之間,並且跨越時間、超越空間; 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都會參與中介過程,會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文本意義的生產或改造過程之中。 2018年7月,ViuTV首播選秀節目《Good Night 粵語流行金曲 Show 全民造星》,並於同年10月14日舉行十強總決賽,結果冠軍由姜濤奪得,亞軍為陳卓賢,季軍為楊樂文。
- 同年新人亦有日後走紅台灣的實力派創作女歌手鄧紫棋、已在幕後創作多年的馮曦妤以及擁有不少前香港經典hip-hop樂隊LMF前團員的新晉hip-hop組合廿四味等等。
- 當時有一個得意現象,就係流行親生姊妹花組合︰森森、斑斑組合,鍾珍妮、鍾安妮組合,同埋樂家姊妹。
- 創作《獅子山下》、《上海灘》等膾炙人口歌曲的香港殿堂級音樂大師顧嘉煇於本月3日在加拿大離世,享年92歲。
- 更係香港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中,攞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
- 節目內更會一同重溫經過高清修復的《第十七至二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奬典禮》的精彩片段。
(二)「詩意」(Poetic):要取悅聽者,歌曲需要透過其結構 - 可以是旋律、編曲、歌手演繹、風格以至文字的隱喻、敘事手法、或與其他文本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等的中介來達成。 只有能取悅聽眾的歌,才可以繼續一傳十,十傳百,藉聽眾的網絡傳播及中介,穿越時間和空間,讓更多人認識,也讓人更容易想像-「其他人會如我一樣喜歡這首歌」。 從中介的概念延伸,Negus 便具體地指出,流行曲本身不會「反映」、「表達」聽者或音樂製作人的生活或身份。 他認為身份意識,一方面是從人與人之間透過音樂而連繫的過程中所產生,另一方面也從人與音樂連繫的過程而來; 身份意識並會同時存在於這些多方向的「接合」(articulation)過程之中。生產與消費之間不是直線、固定的連繫,而是一個經中介的連結網絡。 2021年1月24日ViuTV播出的音樂節目《Chill Club》中正式宣布將於2021年4月18日舉辦首屆頒獎典禮《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並於2021年3月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賽制和入圍名單。 同時期,斯里蘭卡籍廣告人Hans Ebert在美國流行音樂權威雜誌《告示版》上首次使用「Cantopop」這個專有名詞來稱呼粵語流行曲,也介紹了他所認為的粵語流行曲鼻祖——許冠傑。
粵語流行金曲: 粵語流行音樂香港電音舞曲時代
《Faith》為香港樂壇史上少有的並且是最成功和暢銷的福音專輯。 此舉不單獲得極大的成功及迴響,更創下香港八年來最暢銷的唱片紀錄,成功為廣東流行福音唱片於香港以及亞洲的主流音樂市場開創了先河,帶起國粵語福音流行曲的潮流。 粵語流行金曲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Faith》之先,新冒起的鐘氏兄弟憑《鐘聲》大碟成功把福音、爵士及靚聲發燒完素結合並建立全新的獨立音樂風格。
粵語流行金曲: 粵語流行音樂經典巨星時代
其中蔡國權係當時少有嘅能夠演唱、作曲、填詞、編曲、監製集於一身嘅歌手。 除咗許冠傑,另一個突破係顧嘉煇,一路以來廣東歌都係粗俗,制作粗糙,只係用嚟搞笑,唔會有人欣賞,而且全部都係改編英文歌或者粵曲,不過顧嘉煇幫 TVB 創作電視劇主題曲,幾乎都係原創,出咗隻《啼笑姻緣》,由仙杜拉唱,開始咗廣東歌以嚴謹同認真方式制作,《啼笑姻緣》亦爆紅。 之後新加坡歌手麗沙又嚟香港發展,唱咗首廣東歌《相思淚》(黎錦光作曲、郭炳堅填詞)又紅到爆燈。 粵語流行金曲 粵語流行金曲2025 不過當時廣東歌有一個現象,就係紅歌唔紅人,有一隻歌叫《分飛燕》(楊翠喜作曲、蘇翁填詞)紅到爆,但就無人噏得出邊個唱(陳浩德、甄秀儀合唱),而翻唱過嘅人又好多,但無一個有人識。
粵語流行金曲: 流行榜
2000年之後,亦有好多新唱片公司加入競爭,好似有 Music Nation、BMA、Silly Thing、東亞、人山人海等等。 從幕後走到幕前的周柏豪;由馬來西亞進軍香港的李幸倪;由小女孩成為女神的鄭欣宜;由機倉走到舞台的江海迦。
粵語流行金曲: 粵語流行音樂歌曲起源
過往也曾推出舊歌新唱、致敬經典的節目,但這次致敬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粵語流行金曲,是一個輝煌的時代。 粵語流行金曲 粵語流行金曲 由於顧嘉煇以創作電視劇歌曲為主,自然唱紅一班藝員歌手例如鍾玲玲、鄭少秋、汪明荃、關菊英、張德蘭、李龍基、黃愷欣、陳松伶、張衞健等。 粵語流行金曲2025 其中由葉麗儀唱嘅《上海灘》同名主題曲,隨住電視劇熱播,係最早紅遍海內外華人地區嘅廣東歌之一。 另一個例外係電影《一水隔天涯》同名主題曲《一水隔天涯》用咗國語歌唱法唱廣東歌亦大受歡迎,呢隻歌亦成為廣東歌經典,原唱韋秀蘭,之後畀好多人翻唱過,好似崔妙芝、森森、鄧麗君。
粵語流行金曲: 我們亦邀請了資深唱片騎師李志剛,分享十多年來擔任十大中文金曲司儀的感受和他對二千年代香港樂壇的看法。
(一)修辭(rhetoric):可以是歌詞內容及用字技巧,也可以是歌手演繹方式或個人形象的原真性(authenticity),目的是要說服我們相信歌曲文本呈現的價值,或相信歌曲的描述是真確的。 要達致這目的,所用的語言必須是我們熟悉的,也需從聽者(香港人)熟悉的事物或共有的價值基礎所出發,加強信任關係,並在這基礎上游說聽者相信歌曲文本的訊息。 為什麼不同世代、不同經驗的香港人會同樣認同某些歌曲文本中的符號能代表「香港人」? 至此我們要分析歌曲的文本聲稱(textual claims)如何與香港人的生活聯繫起來,這也是前文提及Negus所指出的「人與音樂連結的過程」。 根據曲詞創作人的說法,就是要歌曲讓「700 萬人,個個琅琅上口 」,並藉此曲「歌頌香港人的自身努力」。 自2003年香港廉政公署的“舞影行動”一度拘捕22人,包括英皇娛樂的楊受成、無綫電視的何麗全、環球唱片前高層陳少寶等人,事件涉及娛樂圈行賄、買獎等醜聞後,2005年起,唱片公司開始轉捧實力派歌手,例如側田、陳柏宇、方大同、小肥、衛蘭、王菀之、泳兒、鄧紫棋等等,被眾多樂評人推崇備至,可惜仍改變不了樂壇轉衰的局面。
粵語流行金曲: 樂壇
節目學員其後先後推出歌曲正式出道,當中冠軍炎明熹及亞軍姚焯菲更於《2021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獲得「叱咤樂壇生力軍女歌手」銀獎及銅獎、於《新城勁爆頒獎禮2021》獲得「勁爆新人獎」。 二人亦與其餘兩位《聲夢傳奇》學員鍾柔美、詹天文組成女子組合After Class,並推出出道曲《要為今日回憶》。 粵語流行金曲2025 另外,當時正式出道樂壇只有3年的林峯亦因被無綫電視頒發2009年至2011年「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星」而備受批評及被嘲笑為「亞皆老街至太子道西區最受歡迎男歌星」。 陳奕迅連奪多屆《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大獎。
粵語流行金曲: 粵語流行音樂概念專輯頻繁出現,歌手涉足另類音樂風格
1992年香港傳媒封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做「四大天王」。 四個人響男歌手嚟講可以話玩晒粵語歌壇,個個都能夠打入台灣同大陸市場。 70年代初仍然係以英文歌為主,當時香港嘅歌星或者樂隊都係唱英文歌,好似許冠傑首 time of the season,陳美齡(Agnes Chan)首 Circle Game都喺當時好受歡迎,重有啲台灣歌星唱嘅國語歌,好似姚蘇蓉、鄧麗君、青山、尤雅,都係香港樂壇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