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心的人,除了抹片外,可以加做婦科超音波、腫瘤標記檢查。 但這兩種檢查的敏感度皆非百分之百,超音波和腫瘤標記檢查正常的人,仍有一成機率可能罹患卵巢癌。 子宮體癌於 2018 年香港女性癌症新症個案中排行第四位,但提及此部位癌症,大多數人卻不甚了解。 其實於內膜及肌肉外層位置出現的癌細胞即屬於子宮體癌,而當中有接近九成個案都是子宮內膜癌。 婦科癌治療2025 此症大多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及黃體酮失調而引起,而肥胖亦會增加體內雌激素的濃度;另外 60 歲或以上、長期接受單一雌激素荷爾蒙治療、家族中癌症相關病史等的女士患病風險亦會增加,要特別留心。 一項國際臨床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子宮頸癌均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
- 手術後切記保持傷口乾爽及定時服用消炎藥,臨床實證適時使用去疤凝膠也能防止疤痕增生,而去疤凝膠的維他命C酯更可減淡疤痕。
- 再加上現代生活習慣的改變,以致各類疾病有年輕化趨勢。
- 雖然大多數 40 歲後出現月經異常出血的病人,在停經前幾年均會因荷爾蒙失調而被診斷為患上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但醫生亦必須考慮病人患上子宮體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對激素治療沒有反應的病人。
- 女性停經之前,患肌瘤的風險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在青春期前並不會出現,停經後亦不會再新增。
- 常見於收經後的女士,患者年齡中位數為56歲,從未生育及肥胖人士罹患風險會較高,病徵一般為經後出血。
- 此症大多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及黃體酮失調而引起,而肥胖亦會增加體內雌激素的濃度;另外 60 歲或以上、長期接受單一雌激素荷爾蒙治療、家族中癌症相關病史等的女士患病風險亦會增加,要特別留心。
病人接受化療是按週期進行的,當中會有休息期,讓患者能從藥物的影響中恢復過來。 化療每次用藥通常為一星期或三星期,時間長短因應使用藥物而異。 至於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甚至腹腔鏡檢查,都不能作分期診斷的依據。 婦科癌治療2025 近年來我國衛生單位與學術和民間團體大力推廣普及婦女子宮頸抹片篩檢,雖然子宮頸上皮細胞內贅瘤明顯增加,但是侵襲性子宮頸癌確實下降許多,這是我國公共衛生的進步。
婦科癌治療: 婦科檢查方法及常見診斷項目
婦科醫生會為你進行相關的身體檢查及子宮頸抹片檢查,以了解你的身體及健康狀況。 除了根治性手術外,在術後或復發後,視乎危險因素和分化程度,決定化療、放射治療或荷爾蒙治療。 翌日早上,黃女士進行了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合併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和雙側盆腔淋巴結切除術,手術成功且失血量極少。
- 抹片發現有了異常細胞,不論是鱗狀上皮或腺體細胞,而須要做陰道鏡辨別的時候,很可能就得做切片。
-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 早期子宮頸癌幾乎不會有症狀,一旦出現不正常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狀時,多已是侵犯性子宮頸癌。
- 黃女士今年 60 歲,育有兩名子女,亦有一名孫兒。
- 患者必須做影像檢查,包括盆腔超聲波、電腦掃描,若懷疑是晚期癌症可以再加正電子掃描。
還有圓錐切片,兩者都可以視為切片,也可能變成治療的步驟。 婦科癌治療2025 因此它們只代表,子宮頸在陰道鏡下的不好範圍比較大,而不是一般的切片。 組織病理學的報告出爐,準則可依切除後的結果處理。 婦科癌治療 沒有癌症,沒有癌前病變,邊緣乾淨,沒有殘留,便可進入觀察。
婦科癌治療: 癌症治療
預防乳腺癌,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我檢查以及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必不可少,特別是患病風險較高的 40 歲以上女士。 婦科癌治療2025 只要年滿 18 歲、已經發育完畢、或曾經發生性行為,已經可以接受婦科檢查,而婦科醫生通常建議 25 歲或以上的女性定期接受婦科檢查。 當CT(電腦掃描)、MRI(磁力共振)、X光及超聲波檢查未能提供足夠的診斷信息時,婦科醫生會額外進行腹腔鏡檢查。 不少女性會認為這只是經痛,但事實上這可能是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 ‧性腺間質腫瘤(sex cord stromal tumour),雖然可見於年輕病人,但較多是在接近停經時發生,平均年齡約50歲。 性腺間質腫瘤來自分裂細胞群,通常在卵巢母細胞(oocytes)周圍的組織產生。
位於中環中心42樓、佔地達8,000呎,位置優越、環境舒適。 除了超聲波、X光等基本設備,更設有運動心電圖、3D乳房造影器、掃描系統(評估脂肪肝及肝臟纖維化)及Hologic DEXA測量儀(快速量度骨質密度)等醫療器材。 藝人溫翠蘋的胞妹罹患乳癌第二期,擔心影響外觀,不願切除乳房,聽信民俗療法,花錢服用號稱可抗癌的睡蓮商品,以致延誤治療,不幸病逝。
婦科癌治療: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同時,醫生會考慮腫瘤的分化程度,如腫瘤屬高分化(well differentiated),可考慮荷爾蒙治療;低分化(poorly differentiated)的腫瘤則需考慮化療。 現在婦科癌症治療有很大的進步,傳統治療是手術加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最新的婦科治療趨勢則是加入了標靶跟免疫治療。 免疫藥物方面在子宮體癌以及子宮頸癌都有「PD-L1 抑制劑」。 婦科癌治療2025 局部晚期或ⅡB期以上的宮頸癌,最佳的治療方法是放療聯合化療。
婦科癌治療: 病人分享
根據國健署 年癌症登記年報統計資料,國內新診斷癌症病人的平均5年存活率為52%,早期卵巢癌平均5年存活率僅有45%,晚期卵巢癌更不到20%。 自從婦科腫瘤學委員會成立後,大家都目睹了跨專科團隊在處理複雜癌症病例上的好處和優勢,因此港怡的其他外科專科亦開始根據各自的專科領域,定期召開腫瘤委員會會議。 基金會強調,保持健康生活模式十分重要,有助降低患癌風險。 懷孕及哺乳期間會令體內的雌激素荷爾蒙減少,減低患子宮體癌的機會。
婦科癌治療: 香港港安醫院 – 司徒拔道
早期病徵可能會有經後、行房後或不規則出血,即使在數月前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結果陰性,出現上述提及的症狀都應及早求醫檢查,若子宮頸發現病灶,可即時抽取樣本進行活檢並迅速診斷。 子宮頸癌的高風險因素包括過早有性行為、性伴侶數目多或曾感染人類乳頭狀病毒。 此外,吸煙、肥胖或患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都會增加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 子宮頸癌的診斷方法包括檢測HPV和子宮頸細胞活檢。 早期的子宮內膜癌可透過手術切除,部分復發風險較高的患者需在手術後輔以放射治療和化療。
婦科癌治療: 子宮頸癌臨床上不適合生育保留手術的患者,生育保留的可能?
根據 2018 年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資料顯示,癌症新症數目按年升幅達 2.9%,超過 3.4 萬宗。 子宮頸窺鏡檢查是一種簡單的婦科檢驗,步驟與一般婦科檢查相若,在放入陰道窺器 (俗稱鴨咀鉗) 後,醫生會用一個放大鏡在距離宮頸十二英吋處仔細觀察子宮頸,然後塗上藥水再觀察,所需時間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左右。 在檢查過程中如有需要,醫生會抽取少許組織作病理化驗確診。 陰道癌的主要徵狀包括陰道不正常出血、陰道出現不正常分泌並伴有惡臭、腰、腹痛、泌尿或排便困難等。 目前陰道癌治療以手術及放射治療為主,也可按患者病情需要,以化療結合放射治療。
婦科癌治療: 子宮頸癌期數及存活率
超聲波結果顯示其子宮內膜增厚至 1.2 厘米(正常內膜的厚度於停經後應少於5毫米)。 她的婦科醫生於是在其診所內為她進行子宮內膜抽吸術,並將所得樣本送往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港怡在致力實踐最新循證管理的同時, 亦明白到每位女士的個別情況不同。 故此,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獨特情況,將這些指引適當地應用於她們身上。 綜合各成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們的跨專科婦科腫瘤學委員會可幫助婦科腫瘤科醫生作出適當決定,令治療效果更理想。
婦科癌治療: 子宮頸癌成因、風險因素及預防
其中,子宮頸癌可以用有效的篩查方法,定期進行盆腔檢查和抺片檢查。 另外,也有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HPV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 婦科醫生除了會為出現停經後出血情況的病人進行婦科檢查外,亦會為她們進行超聲波檢查。 事實上,大多數出現停經後出血的女性均沒有癌症,超聲檢查結果亦可能為正常。 正常停經後婦女的子宮內膜厚度應為 5 毫米或以下,任何厚於 5 毫米的情況都可能表示有增生情況,這是癌前病變或癌症其中會出現的情況。
婦科癌治療: 婦科癌
張廷彰決定申請進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生物統計及醫學決策分析為主要學習方向,之後又到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觀摩臨床。 張廷彰認為,在與不同國家的醫療團隊、病人、同學互動中,讓他學會用更寬廣的眼光看待事情。 國際性醫療組織「港安」轄下的醫院,以高科技醫療配合個人化護理,提供多元化的專科醫療服務,以婦科檢查為例,由基本的身體檢查,到深入的超聲波檢查都有,並由普通科醫生主理。
婦科癌治療: 卵巢癌復發機率高 延緩復發為患者首要目標
體型過胖會令雌性荷爾蒙分泌增加,過多或身體較長時間受到雌性荷爾蒙的影響會增加患上子宮體癌的風險。 女士們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胖,多吃高纖食物;少吃紅肉、加工、醃製或煙燻食品、高脂肪食物、高鈉食物、糖份或酒精;每日進行30分鐘帶氧運動,例如快步行、游泳、跑步等,對身體也有莫大益處。 乳房攝影:使用低輻射劑量X光透視乳房,可偵測乳房內微小腫瘤、鈣化點或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經醫學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 但乳房攝影仍有限制,乳腺緻密度愈高,準確度會受影響,臨床通常搭配超音波檢查。 目前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侯明鋒說,乳癌治療不能拖,容易復發的HER2陽性患者更須聽從醫師建議,接受輔助性治療,持續一年使用抗HER2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就能有效降低日後的復發及死亡風險。
吳女士隨即開始綜合化療,包括紅霉素6個療程之後,腫瘤情况改善。 回港後一直監察病情,1個月後發現腫瘤再轉移到腹膜,接受了二線化療;同時接受基因測序後,採用了標靶治療。 港怡具豐富婦科腫瘤學經驗的跨專科團隊致力為患有子宮體癌的病人提供最優質的循證治療。 我們攜手合作,並充分利用跨專科團隊成員的綜合經驗,致力為病人提供最合適和創新的治療。 在港怡醫院,主診的婦科腫瘤科醫生會得到由婦科腫瘤科、臨床腫瘤科、腫瘤外科、腫瘤內科、放射科和病理學專科的醫生所組成的跨專科團隊的支援。
子宮切除手術:切除子宮頸和子宮,根據癌症的階段,可能需要切除卵巢和輸卵管。 九價HPV疫苗能覆蓋上述香港最常導致子宮頸癌的七種 HPV 基因型。 疫苗的功效對從未感染 HPV 的女性最為顯著,因此最理想的接種時間為未開始性行為前,不過成年後接種也有一定保護能力。 由2019/20學年開始,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免費為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女童接種第一劑九價子宮頸癌疫苗,第二劑疫苗則在翌學年當女童升讀小學六年級時接種。
隨著近年在治療卵巢癌上取得最新進展,包括在適當時機下進行合適的手術、HIPEC,標靶治療、維持治療和其他較新的治療方法,我們持續發現末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機率有所提升(正如下圖所示)。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假如患者在專門的頂尖治療中心獲得治療,他們在五年間的相對存活率是60%至70%,相比數十年前的20%至30%有大幅改善。 婦科腫瘤學委員會的跨專科性質,確保了港怡在治療每位婦科癌症病人時,能發揮團隊成員的綜合專科經驗,公開、不偏不倚地檢視每位患者所接受的治療,確保港怡的病人得到具品質保證的服務。 注重在港怡建立、促進和推行有效的臨床管治,是港怡與香港大學合作的重要信念。
婦科癌治療: 陰道異常出血?經血變多?竟是癌症警號!一文了解婦科癌症病徵及檢查診斷項目
這個決定很大程度上須按照個別患者的情況,以及根據團隊對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評估、腫瘤的最終分期和組織學、腫瘤位置,以及是否適合透過直接減瘤手術來消除可見腫瘤而定。 舉例來說,對於一般情況較差、有其他病患且手術風險較高的患者,團隊可能會考慮首先採用前輔助性化療來縮小腫瘤,從而進行較溫和的間隔減瘤手術以減輕手術風險。 會議中,婦科腫瘤學委員會探討了為婦科癌症患者而設的最新循證治療的方法,從而了解當中哪些治療方法和程序,可以於港怡安全且有效地應用在婦科癌症患者身上。 癌症治療的發展一日千里,團隊除了必須追上最新的研究步伐外,亦同時要考慮在港怡為患者提供手術、化療、標靶療法和其他證實為有效的全面治療方案。 抗體藥物偶聯物是另一種適用於子宮頸癌的標靶藥物,是與化療藥物相關的單克隆抗體。 婦科癌治療 有關藥物是靶向癌細胞上的組織因子 蛋白,通過附在 TF 蛋白上,將化療藥直接帶到癌細胞中。
全世界每年診斷出逾500萬起子宮頸癌的新病例,有數十萬名女性死於這種疾病。 體外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疲倦、胃部不適、腹瀉或稀便、噁心和嘔吐、皮膚輕度發紅或脫皮、放射性膀胱炎、陰道疼痛、月經改變、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 若化療與放療一同進行時,血液內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指數會較低,疲勞和噁心有可能更嚴重。
定期舉辦婦癌病友會,結合本科醫師與放射腫瘤科醫師、營養師、社工人員與臨床助理的力量,共同幫助患 者渡過治療後的追蹤期,並增加患者間的互動。 對轉診患者治療成果,一律以書面通知轉診醫師,不但深獲轉診醫師的好評,更使轉診醫師對於治療的結果與目標有所瞭解。 本科醫師與轉診醫師之間緊密的結合與互動,正是本科的另一大特色。 部分罹癌病人可能年紀較輕,仍然希望計劃生育,未必希望接受手術移除全子宮及全卵巢。 顏醫生指出,如果病情屬早期,兼且病人有意孕育下一代,可能會考慮制定保守療法。 婦科癌治療 醫生使用儀器進行子宮頸檢查,然後用細小的掃於從子宮頸刷出細胞進行檢測,過程只需幾分鐘,其間不會感疼痛,只有輕微的不適。
疫苗並不是百分百能夠預防子宮頸癌,不論有沒有接種疫苗,女性在開始有性經驗後,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查。 患者經觀察或治療後,初期須接受較頻密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並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覆診。 如果在其後數年的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均屬正常,就可以如普通婦女一般,接受例行檢查便足夠了。 接種HPV 疫苗可保護身體,免受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