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將南」或「澳南」,狹義是指香港新界將軍澳市中心的一部分,位置在其南部,以中、低密度私人住宅為主,是新市鎮最新的發展區;廣義則是將軍澳新市鎮南部的簡稱。 竹篙灣鐵路以新建的欣澳站為起點,該站總共設有兩個島式月台及五條軌道,其中兩邊供東涌線使用 (機場快線列車不停此站,並會使用設於車站中央的軌道駛過),而靠南的則為竹篙灣線月台,北面的則為構思中的屯門線月台預留結構。 車站大堂會分別建於月台之上,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兩邊月台,以供乘客轉車之用。 將軍澳南規劃 除此之外, 欣澳站還會設有路軌連接機場鐵路,使列車能夠駛往機鐵之小蠔灣車廠進行維修。
為方便乘客乘車,港鐵在車站大堂設置顯示屏,提供列車開出時間資訊。 北角站位於北角英皇道地底,由於車站鄰近多個私人樓宇以及學校等,因此在一天內的不同時間均有不少乘客使用車站。 而在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後,北角站成為一個轉乘站,當時是港島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使用量因而直綫攀升,是人流最多的轉乘站之一。 陳帆指,政府與港鐵一直密切監察各鐵路線的列車服務,並因應乘客需求適時調整服務。
將軍澳南規劃: 將軍澳綠化地建公屋碰壁
不過,137區的填海完成時間則未能落實,發展局發言人僅稱會盡快填海,期望在2030年前填完,但要視乎填料供應情況,意味著首批居民於2030年入伙時或有機會面臨「邊住邊填海」的困局。 「鐵路發展策略2000」建議將北港島線列為優先發展項目,但港府後來以區內人口增長放緩為理由,決定把北港島線的最快通車日期,由二零零八年推遲至二零一六年。 方案丙:依方案乙中的計劃到跑馬地站,之後繼續以隧道形式穿越摩利臣山道及附近墳場地底,再在摩利臣山轉向西走進入莊士敦道地底,到達修頓球場旁的灣仔站。 灣仔站設有兩層單向式月台, 並且跟現時之灣仔站相連,以減低對金鐘轉線站的依賴。 將軍澳南規劃2025 其後,定線會沿莊士敦道進入軒尼詩道及金鐘道,再用方案甲的定線設計作為最後一段。 方案乙 :在進入隧道後,向東北方伸延到跑馬地站,該站位於蔚雲閣對出的普善街和山村道交界處地底,設有一個島式月台。
當局料於2025年開展填海工程,首批約3.4萬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當中涉及約1.26萬個單位。 發展局發言人補充,新界東南堆填區(即將軍澳堆填區)現時只處理建築廢料,首批137區居民入伙前,會停用和完成修復,未來將規劃成休憇用地。 當局指,132區、137區同樣在2025年啟動填海,前者2028年完成,而137區首批居民最快在2030年入伙時,可同時遷走現時在137區內兩個公用設施。 文件顯示,「將軍澳南延線」將會為將軍澳第137區提供鐵路運輸服務,並以重鐵形式從現有網絡,通過將軍澳創新園對出海底的隧道延伸至137區,有關當局可能需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約2公頃,以提供一小片土地保護在進入水底前的一小段鐵路走線。
將軍澳南規劃: 表: 將軍澳137區發展參數
此安排被指折騰了不了解將軍澳綫班次運作的區外乘客,「康城無限輪迴」此都市傳説於網上不徑而走。 由於車站當初的設計並未考量到人流增加的需要,而日出康城的項目至今仍在陸續落成,因此現時康城站的電梯及出入閘機在平日繁忙時間及假日時段均出現人流擠逼的情況,車站配套不足以應付其客流量的問題暴露無遺。 康城站設有一組島式月台,兩個月台並已裝設月台幕門,而車站並不設落客專用月台及調頭隧道,列車到站後會在月台同一時間進行上落客及調頭,而鑑於每日往返康城站的列車班次不頻密關係,故列車無論在任何時段亦只使用一個月台上落客。 )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康城路,屬於港鐵將軍澳綫的鐵路車站,同時也是將軍澳綫的終點站之一。
- 其後,定線會沿莊士敦道進入軒尼詩道及金鐘道,再用方案甲的定線設計作為最後一段。
- 香港政府在新界發展的過程中,因為需要大量徵地,賠償金額令政府財政緊絀。
- 香港重光後,至後來的新市鎮開發、以至回歸之後,在行政區劃上,將軍澳一直是新界的一部份。
- 在2016年1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會積極研究重新規劃將軍澳第137區80公頃土地作長期房屋、商業及其他發展用途,並隨著延伸地鐵等跨區交通配套,把該區發展為一個能容納約100,000人的新社區。
貨櫃車撞毀一列鐵欄,再剷上行人路,車頭損毀,車身橫躺在路中,私家車左邊車身毀爛。 下午五時許,現場消息稱,一輛載有重型機器的貨櫃車沿康健路行駛,懷疑剎車系統故障,失控撞向一輛私家車,再衝前剷上行人路。 私家車司機及貨櫃車司機受傷,由救護車送去將軍澳醫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港鐵事後完成調查,證實事故屬港鐵可控制範圍之內,港鐵公司需按車費調整機制,撥出港幣300萬元,在2014年6月港鐵加價以作推出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優惠之用。 公共設施方面,電力設施可以提升香港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能源的能力,達到2035年前把碳排放量從2005年水平減半的減碳目標及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行動期間,警方將針對違例泊車採取多次票控,並將可能造成嚴重阻礙或危害道路使用者安全的違泊車輛即時拖走。
將軍澳南規劃: 車站用途
區內未來前景看好,待城鎮公園落成後,綠色休憩空間將大大提升,而跨灣大橋及將軍澳藍田隧道於明年通車,物業有一定升值潛力,適合自住或投資。 將軍澳南規劃 除此之外,鄰近的日出康城將有全新項目推出,有興趣買家可盡早致電查詢。 將軍澳自8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超過40年,部分早期建成的住宅及設施漸見殘舊,與此同時,區內累積一定分支家庭及換樓需求。
將軍澳南規劃: 項目編號:
日佔時期,日本軍政府於1942年就全港劃分為28個區役所,即28個行政區,將軍澳處於西貢區內,而西貢區役所地屬新界。 1943年7月21日,日本軍政府改劃區役所,將西貢區役所併入九龍之內,日佔時期的將軍澳,有一段時期確實屬於九龍之中。 香港重光後,至後來的新市鎮開發、以至回歸之後,在行政區劃上,將軍澳一直是新界的一部份。 換地權益書的持有人只要通過交回手上的換地權益書,再補回差價,便可向政府買入土地作住宅發展。 所以單從賬面上來看,以換地權益書批出的土地,其每呎樓面地價比以拍賣形式出讓的土地低廉得多。 將軍澳南規劃2025 通過分析以上將軍澳的九幅土地,我們發現該八幅以換地權益書批出的土地,其每呎樓面補價從港幣21元至87元不等,比起1995年一幅位於將軍澳以拍賣形式出售(樓面地價每呎2,000元)的土地最多足足便宜99%。
將軍澳南規劃: 車站結構
定線最後以隧道穿過可石排灣村及香港仔海傍道並在香港仔網球場處穿上高架橋,再利用黃竹坑明渠上面的空間跟南港島線匯合並且一直伸延至黃竹坑站。 該站位於現時黃竹坑新村第十座對出的明渠之上,設有兩個島式月台和三條軌道,中間的為西港島線軌道,而另外兩條則供南港島線使用,乘客只需走到對面月台便可轉乘兩線之列車;車站大堂設於月台之下,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附近街道。 除此之外,現時的黃竹坑新村亦會拆卸並在原地興建車廠,同時為西港島線及南港島線列車提供維修服務,車廠內將會設有重型維修路軌、驗車坑、維修車間、洗車機、起重機、列車升降機和儲物室等。 2019年5月28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田北辰透露,當局除在屯門碼頭附近興建南延綫車站外,亦會在屯門泳池附近增建一個新車站,預計工程最新造價將由2013年估算的55億港元增至約160億元。 延線或以「鐵路及物業發展模式」營運,即由港鐵自資建鐵路(不需經立法會撥款),政府則撥地讓港鐵建屋,當中賺取的收入用作抵銷鐵路的維修成本。 倘政府能提供30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予港鐵發展物業,並重置屯門泳池,預計可以興建6至7千個私人住宅及1萬3千個公營房屋單位。
將軍澳南規劃: 發展的影響
事後服務雖回復正常,但該月台的所有月台幕門需要全數打開,並由月台助理把守,列車進出車站時均需以人手限速駕駛。 由於在繁忙時間的將軍澳綫北行的列車會有不同的終點站,故此港鐵在3號月台安裝了數部液晶顯示器,清楚顯示未來4班列車的終點站以及抵站時間,讓乘客能夠登上前往正確目的地的列車;而在非繁忙時間由北角站前往康城站的乘客須在將軍澳站轉車。 2001年9月27日,擴建部分啟用在下午3時啟用,所有觀塘綫列車即時改以北角站為終點站,地鐵估計,新轉綫安排每日可惠及約10萬名乘客,並讓他們轉車的時間由原來的5分鐘減至約1分鐘。 通車當日,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乘坐特別列車由鰂魚涌站前往北角站,成為首名使用該站的乘客。 另一方面,有工業傷亡權益會的八名代表帶同橫額及花牌在北角站請願,抗議地鐵隱瞞在擴建北角站期間有四名工人在工業意外中離世的事件,他們批評地鐵草菅人命。
將軍澳南規劃: 列車服務
西港島線原是七十年代地鐵規劃中之港島線其中一部分,但到落實興建港島線時該路段卻因西區人口不足而被刪除。 在「鐵路發展策略2000」中 將軍澳南規劃 ,港府曾經重新規劃了西港島線的設計,建議該線由現時之上環站起伸延,途經德輔道、西營盤、寶翠園共並以堅尼地城為終點站。 另外,西港島線將會在西營盤及黃竹坑這兩個總站設置轉車處,分別與港島線(將會由現時之上環站延長一個站至西營盤作為總站)和南港島線連接;而南港島線則會在灣仔和金鐘跟目前之地鐵系統連接。 「將軍澳137區」位於將軍澳工業村及佛堂澳以南,屬於一幅已經平整了的土地,佔地約80公頃。 部份倚近山邊的用地為「新界東南堆填擴展區」,但餘下大部份則為臨時填料庫,用作貯存公眾填料。
將軍澳南規劃: 項目顧問:
康城站主要服務車站上蓋、由港鐵發展的大型綜合住宅區日出康城,以及位於車站遠處的將軍澳工業邨,因此使用康城站的人流主要是日出康城的住戶以及於將軍澳工業邨上班的員工。 唯在車站啟用初期,日出康城的項目仍在發展,所以其出入閘的人流相比周邊已經發展多時的其他將軍澳綫車站較少。 而隨著日出康城的大型商場「The LOHAS 康城」、各個期數的大型住宅項目以及周邊住宅、區內國際學校等社區設施亦陸續落成啟用,使用車站的人流已經逐漸增加。 (星島日報報道)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龍鼓灘填海規劃和工程研究,涉及1.79億元,多名議員表示支持,最終在無人反對下,項目將交由工務小組審議。
將軍澳南規劃: 港鐵車站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有關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物料或促銷資訊。 這些以換地權益書批出的土地後來被發展成為區內的主要大型屋苑,塑造了寶林和坑口兩區的城市面貌。 而且這些地皮的用途均為住宅(甲類)(即高密度發展)或商業/住宅發展用地,形成了將軍澳市區高樓林立、普遍有商場基座的格局。 現時將軍澳區新盤供應焦點在日出康城,回顧2013年至17年間,「將南」每年均有新盤推售,其中會德豐地產就成為區內大業主之一,包括在12年以18.6億投得區內首幅地皮,可建53.6萬方呎,樓面呎價3180元,貼近當時市場估值。 署方表示,計劃可紓緩區內泊車需要,及減低現有用地上的臨時公眾停車場取消後的影響,並同時滿足區內對休憩用地的需要。 署方又指,在建築工程方面,採用承建商「設計及建造」方式、加快招標程序等方法,節省工程時間。
將軍澳南規劃: 港鐵將軍澳線或延長 陳帆︰探討配合將軍澳137區土地發展
至於政府對之後推出地皮的底價會否繼續鬆手,他說要再觀察,但建議政府檢視招標制度,例如容許在招標期間發展商可以知道彼此的出價,並且可以更改出價,避免貴重地皮以低價賣出。 而在未檢視招標制度前,市況又未回復的情況下,建議先推出中小型地皮,維持供應穩定。 該區東抵清水灣半島,南及將軍澳灣,西達藍田和秀茂坪區,北接井欄樹和香港科技大學。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將軍澳南規劃: 香港志
地鐵發言人則謂,地鐵工程的意外率較建造業整體意外率低,但仍會督促承建商進一步完善工業安全措施。 將軍澳南規劃 直至2002年8月,將軍澳綫全綫通車,故此北角站成為了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轉車站。 往返港島綫及觀塘綫沿綫車站的乘客需要在油塘站轉車,轉乘次數增加帶來的不便使此站的使用量稍有回落。 但隨著將軍澳綫沿綫各站的物業逐漸落成,北角站的使用量亦因而回升。 將軍澳新市鎮位於西貢區的南面,主要由填塞將軍澳灣,並在狹長海灣的兩旁闢拓平台而建成。
沿海位置會發展海濱長廊及公園,車站旁則設有社區公園及文娛及商業設施,成為137區主要活動中心。 將軍澳南規劃2025 將軍澳主要為住宅區,並附有一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和公眾休憩用地。 新市鎮的東南部已預留作指定用途,如將軍澳工業邨,以配合全港的需要。 【橙訊】原為臨時填料庫的將軍澳137區初步發展大綱圖曝光,建議在該區合共填海20公頃。
將軍澳南規劃: 分區計劃大綱圖
此外,工業用地和其他指定用途用地總面積的下降(71公頃),約等於道路用地和綠化地帶總面積的增長(75公頃)。 當區區議員陳繼偉質疑,在公園用地建停車場未能滿足各區車位需要,又批評運輸署不尊重民意,地區諮詢及區議會均反對方案仍然推出。 【彭博】– 德國央行行長Joachim Nagel稱,支持更快扭轉歐洲央行的購債操作,以幫助應對通膨,同時在本月的加息計畫之外,也有可能進一步大幅加息。 歐洲央行管委會委員Nagel警告稱,基本物價壓力依然很高,通膨率僅可能緩慢回撤,今年在德國料達到6-7%。
將軍澳南規劃: 將軍澳南
政府有解釋,為何要把相關設施轉移至「132區」,背後原因跟其近海優勢有關,就是希望通過水路來轉運及接收,以減少對陸路交通壓力,但實情「132區」跟「康城站」距離約兩公里。 日後「康城站」望藍塘海峽或跨灣大橋的單位,會多了一重垃圾回收站的景觀。 更重要,雖然隨著137區填料區用作興建住宅後,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展區會關閉,但這不代表相關厭惡性行業會消失。 「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展區」現時每天平均處理2,700公噸建築廢物,每天有570架廢料車輛會經過;而「137區填料區」則平均處理15,000公噸,合共1,070架車輛會經過該區,日後會統統轉移至「132區」。 新一份《施政報告》指,政府會繼續推動「北部都會區」其他鐵路建設。 北環線古洞站將於2027年啟用,洪水橋站及北環線主線亦會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動工。
將軍澳南規劃: 「澳南」散發活力 中產至愛 公園大橋將落成 投資自住皆宜
政府在1988年決定進行該新市鎮的第三期發展,以容納大約450,000人。 由貿發局主辦的第39屆香港國際珠寶展及第9屆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是全面復常後的首輪大型商貿展覽,今日起一連五日(3月1-5日)於會展中心舉行。 今年兩展匯聚了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超過2500家展商參與;大會同時組織了來自70個國家及地區、100個買家團參觀。 兩項珠寶展共設20個地區展館,包括來自中國內地、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土耳其、以色列、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巴西、哥倫比亞及美國等地。 百勝角(Pak Shing Kok),地處坑口以南,現時該帶的主要設施包括私人屋苑清水灣半島及辦公大樓消防及救護學院。
從受影響地區回港後,若出現病徵,應立即求診,並主動告訴醫生最近曾到過的地方,以便對潛在疾病及早作出診斷和治療。 另外,康城站車站較為狹窄,加上車站出入閘機較少,在日出康城屋苑及康城商場陸續入伙後,車站更容易擁擠,乘客往往需要花費數分鐘排隊出入閘。 她又指出,會研究分階段展開鐵路規劃的可能性,亦會檢視如何不影響葬區風水,例如會善用附近稔灣山頭作為屏障,確保有足夠緩衝地帶,當局會與當區區議會和鄉事委員會進行基本諮詢,稍後得出更具體研究成果後,會再考慮大型公眾諮詢事宜。 將軍澳南規劃2025 對於非將軍澳居民,要在眾多選擇中尋找心水樓盤,猶如大海撈針﹗不過,閣下也可按預算揀選一些具質素的上車盤,今次便為大家介紹君傲灣和廣明苑,前者由新世界及其他集團共同發展,於2006年落成;後者則為居者有其屋屋苑(即居屋),於1998年入伙。
2002年12月地鐵公司向港府提交初步工程項目建議書,提議把觀塘線由油麻地伸延至黃埔。 延線由現時油麻地站觀塘線側線開始,途經加士居道和公主道地底,以及位於漆咸道北及山谷道重建計劃範圍地底的何文田站(乘客可在此站轉乘九鐵的沙田至中環線),到達位於德民街地底的黃埔站,而整項工程造價約需31億港元。 至於南港島線則會在由位於鴨脷洲村利怡樓與海怡路之間的海怡半島站開始, 該站設有一個位於地面的島式月台,車站大堂則設於月台之上。 而定線會向東伸延並隨即進入隧道,然後再轉向東南方並且穿過鴨脷洲橋道和附近山嶺,到達位於利東村東茂樓與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之間的路面交界處地底的利東站。 定線其後會向東北伸延,在漁安苑珊安閣對出的山坡離開隧道並以高架橋橫越鴨脷洲徑,再在目前興建中的深灣軒變回地面,及後再在現時鴨脷洲大橋旁以高架橋跨過香港仔海峽並進入黃竹坑明渠之上,與西港島線匯合後,便一直沿明渠之上的空間一直仰伸展到黃竹坑站。 沿黃竹坑明渠一直向東伸延至位於香港駕駛學院現址的海洋公園站,該站為架空島式月台設計,車站大堂設於月台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