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九巴曾在公共運輸交匯處通道設有數個落客站及供287K線使用之上客站,編號為AC01-N 、AC01-N 、AC01-N 、AC01-N 及AC01-N 。 交通安全公園是不少小朋友的心頭好,皆因有個模擬交通路面的單車公園。 地鐵於兩鐵合併前規劃西港島綫時,將位於香港大學的新車站命名為「大學站」。 但隨後2007年地鐵及九鐵合併為港鐵,車站名稱(大學站)不可能重疊,因此大專網絡界就香港中文大學附近的「大學站」會否更名為「馬料水」之事宜惹來一連串討論及爭議。 七十年代末,九鐵決定展開現代化計劃,沿綫各站皆要因應鐵路電氣化而改建,大學車站亦不例外。
主幹線路線全長60公里,如果以一般人時速10公里計算,踩完全程大約需要6小時。 如果對於自己「腳力」沒有信心,選擇分段挑戰會是其中一個方法,對於沒有自己「愛車」的市民,租還單車位置就相當重要。 全長11公里連接元朗至上水的單車徑已於2020年9月開放予公眾使用,標誌整段60公里長由屯門至馬鞍山的新界單車徑主幹線落成。 該單車徑網絡西起屯門,途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和沙田,東達馬鞍山。 按一般人踏單車的速度計算,要完成整條路線,需時多於6小時。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馬料水公共運輸交匯處,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大學站 – 馬鞍山段
店鋪分布於屯馬單車徑沿途,租全日者加$10即可以在任何一間分店還車,十分方便租車人士。 上述單車匯合中心均鄰近港鐵站,且除了屯門兆康之外,其餘4個匯合中心均可租還單車,並均由「龍記單車」中標營運。 馬料水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港鐵大學站車站主大堂(B出口)之東南方,巴士總站與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相隔著東鐵綫軌道,乘客往返兩地,得取道大學站車站大堂北面(近美心MX)的24小時開放行人通道。 閘外通道自落成起,只以橙紅色防滑地磚鋪地,直至2018年5月至6月期間因應車站改善工程改鋪米色地磚)。
他說,早前被破壞的信號系統已修妥,列車運行暢順,可以正常速度行駛;站內加裝保安設施如裝上鋼門等,以保障員工及乘客安全。 港鐵形容,大學站損毀程度前所未見,復修工程接近重建規模。 大學站內及列車熏黑,有被燒過的痕跡,玻璃被打碎,路軌和月台內的儀器、閘機、銀行櫃員機和閉路電視被破壞[23][24]。 而涉事列車車組最終有部分車卡退役及拆解,部分未受影響的車卡則重新編組。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分店地址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2025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根據2012年1月12日一份港鐵文件,中文名字被更改為「中大」站,英文名字改為「Chinese University」[19]。
黃昏時分,落日餘暉映照着城市的醉人景致,總會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欣賞。 至於在荃灣公園附近的荃灣體育館,則提供多元化的康體設施,適合一家大細享受運動的樂趣。 元朗至上水段的景點洋溢自然與人文氣息,處處流露出悠久歷史和歲月痕跡;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亦有多項歷史文化古蹟。 元朗最為人熟悉的自然景點,當數南生圍;該處風景秀美,環境怡人,多年來都是深入民心的「打卡」勝地。 此外,米埔自然保護區有「雀鳥天堂」的美譽,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身之所,亦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 相信大家讀過宋代忠臣文天祥的《正氣歌》,原來其後人居所—大夫第正是坐落此區,附近更設有文天祥公園,供遊人懷緬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義情操。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月台
配合沙田至中環綫工程、東鐵綫更換新列車及為保障候車乘客安全,此站將會加裝1.7米高月台自動閘門,預計2025年完成[29]。 新月台閘門將會由深圳市方大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提供,是港鐵首次採用中國製月台閘門。 另外,車站上行綫月台(1號月台往羅湖及落馬洲)直接相連,車站向中大校園一方設有兩個較小型的大堂。
- 大學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列車,往返上水、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 市民可下載「香港出行易」一站式交通運輸流動應用程式了解單車徑路線,並獲取即時交通消息,從而選擇最合適的出行安排。
- 交匯處北面為大學站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原址,現址是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南面是香港中文大學教學酒店,由香港沙田凱悅酒店及命名為鄭裕彤樓的教學大樓組成。
- 1號月台與上行綫月台出入口連接,乘客可經閘機直接來往C出口及該月台(第六卡位置)。
- 黃昏時分,落日餘暉映照着城市的醉人景致,總會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欣賞。
大學站最具規模的車站大堂(下簡稱「主大堂」,即「Main Concourse」)位於地面層,於下行綫月台(2號月台往金鐘)下方,面臨澤祥街,佔地約2,000平方米。 [6]該大堂除有單程票售票機、增值機、閘機、客務中心等票務設施和多間商鋪外,也是車站控制室和站內唯一客用洗手間之所在。 此站是東鐵綫三個「空隙黑點」車站之一,兩個月台均設在急彎之上,因此空隙甚闊,最闊達34厘米[3]。 2008年,一名男子在北行月台登上列車時從空隙墜軌受傷,他其後入稟區域法院控告港鐵疏忽,最終敗訴[4]。 而由於軌道彎急,列車入站最高速度限制是每小時55公里[5]。 沿着荃灣海濱公園及荃灣公園漫步,可從荃灣西海濱遠眺,將青衣、藍巴勒海峽及汀九橋的景色盡收眼底。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九巴命名
港鐵遂於清晨五時許宣布,火炭至大埔墟列車服務暫停,紅磡至火炭每5分鐘一班,大埔墟至羅湖每6分鐘一班車,大埔墟至落馬洲每12分鐘一班車,港鐵安排約200輛免費接駁巴士,來往沙田站至大埔墟站,以疏導乘客。 港鐵車務營運總管黃琨暐透露,昨日東鐵線頭班車開出時,已在受影響車站安排接駁巴士疏導乘客,惟因接駁巴士替代鐵路服務有一定難度,加上大埔公路及吐露港公路分別有交通事故,路面較為擠塞,一度對接駁巴士服務造成影響。 另港鐵派出近150名職員在車站維持秩序,向受影響乘客致歉。 新界單車徑接駁屯門與馬鞍山,途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沙田等。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路線資料
可惜的是,「龍記單車」暫時未有馬鞍山分店,如果想要挑戰由屯門碼頭去到馬鞍山的單車徑全程,可以選擇在屯門湖山遊樂場租車,踩到馬鞍山後再折返至沙田排頭村還車。 市民可下載「香港出行易」一站式交通運輸流動應用程式了解單車徑路線,並獲取即時交通消息,從而選擇最合適的出行安排。 該區又曾見證本港紡織業的輝煌時期,文化歷史豐富,每逢假日都吸引許多熱愛文化藝術的朋友到來。 如果想讓小朋友親近大自然、認識生態和觀鳥,可到訪香港濕地公園,以了解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重要性;亦可參觀全港首個設有室外閱讀空間的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享受親子閱讀之樂。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歷史
同年5月2日,九廣鐵路(英段)第二期電氣化工程全面竣工,電氣化火車開始服務此站,當時已電氣化路段北迄大埔墟車站。 電氣化火車換來遠較往日頻密的班次,成功逆轉鐵路與巴士於中大之地位。 大學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列車,往返上水、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屯門 – 元朗段
伴隨馬鞍山新市鎮擴展,數條專綫小巴路線亦相繼投入服務,後來馬鞍山多個私人屋苑陸續申辦居民巴士服務,皆以大學車站為市區接駁點。 車站關閉期間,所有原有接駁大學站的公共交通服務全數暫停,九巴開辦臨時路線82D及274S,為受影響乘客分別提供大圍站及大埔墟站的臨時鐵路接駁服務。 但因為車站關閉之初,吐露港公路被示威者堵塞,甚至連緊急接駁巴士亦未能提供服務,因此兩線分別要到公路重開四五日後,即11月20及21日方開始提供服務。 由於香港中文大學依山而建,而且途經大埔公路的巴士班次疏落且路線迂迴,因此大部分中大師生均會乘坐港鐵往返大學站,並於A、C或D出口旁邊的車站路總站轉乘中大免費校巴或是收費穿梭小巴前往上課之地點。 此站B出口外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巴士和小巴來往馬鞍山新市鎮,而由於由大埔區、北區前往大圍站轉乘屯馬綫路程迂迴,不少乘客選擇前往大學站再轉乘小巴、巴士前往馬鞍山新市鎮。 2004年馬鞍山鐵路通車,居民可直接使用鐵路往返馬鞍山,不必再以大學車站為中轉站。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車站主題
大學車站是九廣鐵路的其中一個車站,於1956年啟用,初時名叫馬料水車站,直至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後,才於1967年易名。 早在1956年通車時,已經有不少鄉民(烏溪沙、西貢等)乘街渡到此站轉乘九廣鐵路(英段)前往九龍及其它地區,而假日亦因碼頭有大量前往吐露港附近郊遊地區的渡輪航綫而有特別多的遊人使用此站。 1號月台與上行綫月台出入口連接,乘客可經閘機直接來往C出口及該月台(第六卡位置)。 以往只有月台中央設有上蓋,而兩邊露天(包括1號月台頭等部分)則無,後來港鐵為配合D出口的興建,將1號月台的上蓋伸延至該出口。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路線數目
香火鼎盛的車公廟則是廣受市民以至訪港旅客歡迎的熱門景點。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2025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此外,區內的曾大屋是全港保存最為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村內仍有當年使用的花崗岩、青磚和木材留存至今,默默見證時光流逝。 1990年代,馬鞍山新市鎮的發展有一定規模,但由於當時並未有馬鞍山鐵路,部分乘客選擇乘公共汽車(巴士、小巴)橫越城門河,再在此站轉乘九廣東鐵,即使馬鞍山鐵路通車,仍有不少人使用原有方式乘車。 2002年香港科學園啟用後,此站亦為該處的上班人士提供轉乘巴士往返的中轉站。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香港區:單車公園|單車徑
現時1號月台第1-11卡以及2號月台第4-10卡設有上蓋。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2025 至於元朗,自元朝末年起,已有人聚居,因此區內有不少有關當地宗族文化的歷史古蹟及懷舊文化。 如想了解香港的原住民歷史和宗族文化,不妨踏上屏山文物徑,走訪當地祠堂、廟宇、庭院和古塔;亦可參觀青松觀和妙法寺等名勝古蹟,享受清幽寧靜的環境,以收洗滌心靈之效。 政府致力分階段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目標是要把不連貫的新界東西單車徑連接起來,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多消閒選擇。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車站舊稱
如欲了解詳細單車路線,可瀏覽運輸署的主要單車徑路線及泊車地點或下載手機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記錄單車路線則可選用手機應用程式Strava。 流浮山是馳名中外的海鮮勝地,每逢假日吸引了大量市民到訪,品嚐海鮮、購買手信及觀賞日落。 單車徑會途經風景優美的景點;市民沿途可欣賞自然生態,並參觀文化景點。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香港公園之一,遊樂場之一,喺新界沙田,馬料水大學站,英文叫University Station Cycling Entry/Exit Hub。 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全長約60公里,並已於2020年全線開通。 此段單車徑走線頗具特色,設計上特別着重安全及環境美化,並沿途設有單車匯合中心及休息處等輔助設施。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2025 行人沿澤祥街向東北方徒步,可達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並可經由行人天橋和隧道到達香港中文大學水上活動中心、馬料水三號梯台、馬料水渡輪碼頭等地。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為東鐵綫各非過境車站月台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台殘舊的觀感。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屯門至馬鞍山60公里路段
那裡有個專為8歲以下小朋友及初學者而設的單車徑練習技術,提提大家在單車徑踩到一半時,會發現圓形中心有個小斜坡,衝斜波時必須小心一點!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如果技術較好的朋友,可以踏 8字形不銹鋼單車橋,一邊踩單車一邊遠眺優美風景。 港鐵車務營運總管黃琨暐表示,由於大學站D出口仍要重鋪電線,故暫未能重開。 他續說,由於有部分顯示屏仍未修復,站內會有職員持牌指示列車總站為「羅湖」或「落馬洲」。 2019年12月20日,港鐵副車務總監李家潤稱,大學站於次日12月21日重開。 李家潤指出,每日動用逾200名工作人員維修大學站,現已修復好基本設施可以開站。
如時間合適,更可前往欣賞日落的熱門地點-烏溪沙石灘;夕陽西下時,每每吸引許多居民和遊人信步海濱,細味生活。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2025 區內名勝古跡景點亦有種種意想不到的豐富體驗,等待遊人探索。 香港文化博物館設有各式展覽,參觀者可穿梭歷史長河、品味古代藝術。
大學站單車匯合中心: 單車徑/場
而且單車及滑板共存時,危險會相對增加,家長們要為子女做足安全措施了。 九廣鐵路局為配合崇基學院於馬料水建校,在1956年9月24日增設此站,當時命名為「馬料水車站」(Ma Liu Shui Station)。 早期此站是一間小型的混凝土屋子(車站大樓原址恰為九十年代加建的上行綫月台出入口所在)[11][12],為九廣鐵路(英段)唯一以混凝土建築的車站,因此當時此站為全港最先進的鐵路車站。 港鐵有意翻新大學站主大堂,增建舖位和廣告燈箱,並遷移站內現有櫃員機、售票機與閘機,投標資格預審已於2017年4月完成,[8]工程於次年4月起陸續展開。
根據發展局資料顯示,全長60公里的屯馬單車徑共設5個單車匯合中心,分別位於屯門兆康、天水圍、元朗、上水及香港中文大學附近。 上述單車匯合中心均鄰近港鐵站,且除了屯門兆康未提供單車租賃之外,其餘4個匯合中心均可租還單車,並均由「龍記單車」中標營運。 除4個單車匯合中心之外,「龍記單車」另有4間分店,分別位於大埔大尾督、大埔運頭街、沙田排頭村及屯門湖山遊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