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繼續沿路走下石灘打卡,最後沿原路走回橋嘴碼頭乘搭街渡回西貢。 西貢離島橋咀洲因連島沙洲而著名,在橋咀洲與橋頭島之間有一條天然形成的沙石堤,橋咀島地質步道更隱藏「菠蘿包」石。 新手1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橋咀郊野公園去半月灣的行山路線,是不可多得獨木舟、露營等戶外活動的首選地方,距離西貢市中心只需10至15分鐘船程,亦是西貢離島遊必去景點之一。 橋咀洲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當局在島上設有橋咀洲地質步道,並在沿途豎立解說牌為遊人深入淺出介紹地質特徵,大家欣賞美景時不妨細閱這些圖文並茂的解說牌。 在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橋咀洲十分方便,船程約二十分鐘,船家以不同顏色或標誌的旗幟作識別之用,買好船票後就別上錯船,另外請記下尾班船時間,不要樂而忘返。 遊覽橋咀洲前切記查清楚潮汐時間,地質公園網站指出潮水高度低於 1.4 米時,方可橫過連島沙洲,不幸遇上潮漲的話,輕則鞋襪盡濕,重則受困荒島。
橋咀洲屬於西貢離島之一,是本港最容易到達、交通方便的地質公園之一,同時是本港面積最小的離島郊野公園,距離西貢市中心只需10至15分鐘船程。 位於橋咀島半月灣更有兩大「打卡」秘景:心形天池及象鼻洞。 不過,前往均需要沿海岸綑邊而過,並不適合行山初哥或小朋友前往。 如果大家有興趣一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建議可以於西貢碼頭乘坐觀光船。 浮潛、游泳或遠足後,你必定胃口大開,而西貢絕對是大快朵頤的好去處! 宜春街、萬年街和附近的巷弄裡則匯聚了不少人氣西餐廳和泰式餐廳。
西貢菠蘿包石: 菠蘿包石
地質公園受《郊野公園條例》與《海岸公園條例》等法例保護,任何人帶走、挖掘、破壞或污損岩石等,均屬違法。 與行山一樣,我們要保持地質公園的原貌,只賞美景,不留痕迹。 這裏的菠蘿包與坊間的好唔同,菠蘿皮顏色較深,即使攤涼了一段時間,口感依然香脆,味道甜甜的,帶有微微焦香,不會甩皮甩骨、未食就散,也沒有入口軟趴趴的問題。 原來老闆棠哥將菠蘿皮配方一再改良,融入 20 多年做唐餅和西餅的經驗,混合了合桃酥及曲奇的做法搓皮,使菠蘿皮口感更鬆脆耐放。 而搓好的菠蘿皮會擺過夜,讓粉糰由死實變回柔軟,焗製時才可以膨脹出更佳幅度。 開業不久的西貢簡約風甜品店「初嘗夏沫」,主打日式梳乎厘班戟和牛角包窩夫,即叫即整,有多款不同口味可以選擇!
- 地質步道首站為碼頭附近的火山角礫岩,在岩石當中可見大小各異的棱角狀碎屑,不少人可能心想不就是塊爛石頭而已吧?
- 於退潮時會完整露出水面,形成「摩西分紅海」的奇觀;至於當開始漲潮時,就可以拍出「輕功水上飄」的特別相片。
- 橋咀洲屬於西貢離島之一,是本港最容易到達、交通方便的地質公園之一,同時是本港面積最小的離島郊野公園,距離西貢市中心只需10至15分鐘船程。
- 生態與岩石環環相扣,潮池裏充滿生機,海膽、蟹類、魚仔、甲殼類動物,甚至小海參都會在此棲息。
- 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內的海下遊客中心於上年8月正式啟用,酷似日式木造平房的設計風格,充滿濃濃的日本氣息,引起不少網民注意。
據地質證據顯示,橋咀洲一帶是火山口邊緣,所以在島上可找到罕見的火山沉積岩及火山角礫岩。 雖可小心走近為牛尾海船隻引航的 西貢菠蘿包石 182 號白色小燈塔,不過沿路濕滑,而且岩面長滿鋒利籐壺,須步步為營,實在不太建議走得太遠。 環視西貢內海,風光明媚,大金鐘、馬鞍山險峻突出,確是甚具氣勢。 走上回頭路返回連島沙洲,近岸處海水深淺不一,水底赭紅卵石清晰可見,而稍遠處更透出迷人的翡翠綠,加上藍天倒影,顏色鮮艷多變,令人流連忘返。 雖在橋頭沒逼留多久,但回程時水位已下降不少,連島沙洲更見寬闊,相信在此以潮汐漲退作為縮時拍攝題材該有不錯的效果。 西貢菠蘿包石2025 俯首低看,或能發現不少具有漂亮層理的沉凝灰岩,沉凝灰岩跟凝灰岩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由細小火山碎屑或火山灰在水中沉積固結而成,故此層理結構清晰可見,十分容易辨認。
西貢菠蘿包石: 尋找「菠蘿包」火山岩之旅
你亦可登上連接橋咀泳灘及廈門灣泳灘的遠足徑,全長約兩公里,沿途風光優美。 山徑初段綠樹林蔭,隨後視野漸見開揚,讓你360度遠眺蔚藍海景、岩石奇景、翠綠山巒,無敵自然景致盡收眼底。 這裡的觀景台甚至有自拍神器,讓你輕鬆打卡自拍,攝下絕美風光。 從橋咀碼頭搭乘街渡至西貢公眾碼頭,於附近的小巴總站搭乘1A號小巴到港鐵彩虹站,或於巴士總站搭乘92號巴士至港鐵鑽石山站。
- 俯首低看,或能發現不少具有漂亮層理的沉凝灰岩,沉凝灰岩跟凝灰岩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由細小火山碎屑或火山灰在水中沉積固結而成,故此層理結構清晰可見,十分容易辨認。
- Cafe是寵物友善餐廳,店內設有室內小庭園及日式榻榻米座位,還有面向開揚海景的室外露天位,滿滿和風感,非常適合打卡影相。
- 而搓好的菠蘿皮會擺過夜,讓粉糰由死實變回柔軟,焗製時才可以膨脹出更佳幅度。
- 別以為西貢手信只得鹹魚蝦乾,近年愈來愈多特色店舖湧現西貢市,例如有機食品店及個性小店,開業只有數個月的吉光片羽便是其一。
- 店面採用落地大窗設計,午後的自然光配合室內的木系桌椅,休閒感覺。
- 想在連島沙洲的沙石路走過,便要注意潮退時間,沿途更可見到島上許許多多源自白堊紀時期的火山岩,近距離感受億萬年前至今慢慢形成的多種典型火成岩、風化作用、海積地貌及海蝕地貌。
首集節目中,Debbie與Aaron將前往西貢以及香港地質公園探祕。 倆人先在知名的全記海鮮飲早茶,用美食開始一天的行程後,便前往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名錄的香港地質公園。 西貢菠蘿包石 行走整條橋咀洲地質步道難度不高,唯一一段上山路線便是走過連島沙洲到達橋頭島上的郊遊徑。 沿山路走到橋頭觀景台,可居高遠眺清水灣半島與牛尾海的美景,認識長期海岸作用下形成的海岸地貌。 這些億萬年菠蘿包的歷史,可追溯至約1億4,000多萬年前的下白堊紀時代,當時香港火山爆發頻生,西貢一帶便有座巨型火山。
西貢菠蘿包石: 【西貢行山路線】橋咀洲地質步道半日遊 行連島沙洲尋「菠蘿包」
有此特別名字,貨品自然非池中物,例如:森林系衣服、別致的布鞋等,布鞋有經典國產貨選擇,例如$70、$80有交易的「飛躍」、「回力」、「牡丹」布鞋,潮味十足。 另一間西貢Cafe推介就是墨爾本風CafeLittle Cove Espresso,主打素食菜式,有酸種黑麥包、果昔盆、沙律、蔬菜碗等較健康的輕食,勝在擺盤打卡必食。 西貢菠蘿包石 而且環境也十分適合打卡,接近兩層高的白色裝潢,而且設有露天戶外座位,空氣流通之餘亦可感受陽光!
西貢菠蘿包石: 西貢市中心
如果想前往橋咀島另一著名的沙灘:半月灣泳灘(廈門灣),當然可以直接由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 但如果你已經位於橋咀島,為免走回頭路,小編就建議可以利用旁邊的山徑出發! 郊遊路線由泳灘旁邊為起點,登上黑山頂的遠足徑,路線為初級行山路線,非常適合親子同遊,加上沿途樹木茂密,行山時亦不怕暴曬。 到達黑山頂的頂尖後,更可遠眺橋咀島及西貢一帶的海岸線,景觀非常開陽。 連島沙洲是因為由風浪堆積沉積物而形成,總長度約200米。
西貢菠蘿包石: 西貢好去處|10大西貢美食/行山/打卡好去處 橋咀島/冰火菠蘿油
假若時間不多,可以到面向小巴總站的美食街,這裡有多間餐廳小店,提供各式地道平民小吃和麵食等,令人垂涎欲滴。 西貢菠蘿包石 為保護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橋咀洲西部設立了「不宜碇泊區」,提醒駕駛船隻人士避免在該範圍下錨停泊,以及避免駛進附近淺水珊瑚區。 初學者練習浮潛技巧時應遠離珊瑚區,切勿在珊瑚上站立或休息,或用蛙鞋觸碰任何東西和攪動海床沉積物。 請瀏覽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以獲取更多有關保育海洋生態的資訊。 西貢區議會主席吳仕福認為,新修建的地質步道易行又近市中心,市民只需十分鐘船程便能到達,相信可吸引很多家庭前來觀賞,為街渡提供生意。
西貢菠蘿包石: 西貢開心大發現 超脆菠蘿包
於退潮時會完整露出水面,形成「摩西分紅海」的奇觀;至於當開始漲潮時,就可以拍出「輕功水上飄」的特別相片。 由連島沙洲行到盡頭,就會到達橋頭,沿著上山路線,好輕鬆就能登上山頂觀景台,可以遠眺廈門灣、牛尾海乃至清水灣一帶的壯闊美景。 西貢菠蘿包石2025 流紋岩則是由熔岩流出地面急速冷卻而形成、並留有熔岩流動痕迹;至於火山角礫岩則是由火山噴發的碎石與熔岩互相融結而形成。 這些岩石地貌均足以證明西貢一帶在一億四千萬年前曾存在火山。 處處皆蘊藏著精彩的香港,永遠都會讓人有好吃、好玩的新發現。
西貢菠蘿包石: 西貢好去處【1】Neko 熊穴
其實橋咀島內亦有多個泳灘,下個假期不妨前往橋咀島輕輕鬆鬆享受一日行程! 一文集合橋咀島交通、水上活動、行山、住宿,在海天一色的沙灘享受橋咀島一日遊! 在菠蘿包石旁,我們又發現了一塊與眾不同的岩石,顏色很淺,表面有纖細的條紋,與其他粗糙石頭完全不同。 西貢菠蘿包石 Cindy指它是流紋岩,由於形成流紋岩的熔岩含有豐富的二氧化硅,質地如芝麻糊般黏稠,流動速度很慢,熔岩接觸地面後開始冷卻凝固,一層一層疊起來,故留下條狀紋路。 根據地質公園網頁介紹,這類流動條紋熔岩,除了在橋嘴洲外,只能在西貢鹽田梓找到。 除史前岩石外,另一地貌是連接橋咀洲泳灘及橋頭的連島沙洲,該沙洲由季候風將海底沉積物吹向島邊堆積而漸形成,將兩島連接起來。
西貢菠蘿包石: 西貢橋咀島【半月灣心形湖】
續向連島沙洲前行,沙灘上漸漸露出不少菠蘿包石,外層酥皮脆弱,大家切勿多手多腳破壞如此珍貴的野外菠蘿包,不然很快就只會剩下滿地麪包碎了。 這些菠蘿包由石英二長岩構成,其鉀長石與斜長石這兩種長石含量相若,故得「二長」之名。 石英二長岩屬於侵入火成岩,當時岩漿自地底深處沿糧船灣破火山口的環型斷層向上湧,並在地底緩緩冷卻成岩,故此岩石內有不少大粒晶體。 每逢夏日,很多熱愛大海的香港人會造訪美麗的沿岸水域進行浮潛。 其實享受浮潛活動,並不是運動健將的專利,香港有不少淺水區非常適合初學者體驗浮潛。
西貢菠蘿包石: 火山角礫岩 見證超級火山爆發
TLC旅遊生活頻道《香港自然行》3月16日起連續兩周星期三晚間10點播出。 橋咀洲 (Sharp Island),位處西貢市中心東南方,島上大部分地方與鄰近七個島嶼 (如白沙洲) 被劃入面積僅一百公頃的橋咀郊野公園。 橋咀洲共有兩個泳灘,其中廈門灣 (又名半月灣) 更是水清沙幼,據說長期獲評為一級水質,吸引不少弄潮兒夏日到此嬉水暢泳解暑。 除此之外,橋咀洲更有一款遠近馳名的特產——菠蘿包,這個菠蘿包十分特別,就算 Eric 如何嘴饞也不會拿來品嚐,皆因它只是有着儼如菠蘿包外層酥皮的石頭。 快到橋頭小島時,記者發現海邊有塊樣子比火山角礫岩更奇怪的石頭,像把不同石頭黏在一起。 Cindy笑了笑,解釋道:「海邊碎了的貝殼,像是天然的白膠漿,把附近的石子全部黏在一起,變成沙灘岩(beachrock)。」沙灘岩也為生物提供棲息地,例如狗爪螺會在石頭上生長。
西貢菠蘿包石: 天然連島沙洲 將分離小島合二為一
欣賞罷連島沙洲與沙灘岩,我們登上第4個checkpoint:橋頭小島。 迎接我們的是一片開闊海景,眺望對面老虎岩一帶的海蝕洞,還有清水灣、香港科技大學一帶的美景。 Cindy介紹,這種小水池稱為潮池,「潮漲時海水湧進岩石內,退潮時海水困住無法流走,變成一個小水池」。 生態與岩石環環相扣,潮池裏充滿生機,海膽、蟹類、魚仔、甲殼類動物,甚至小海參都會在此棲息。
西貢菠蘿包石: 半月灣泳灘
除了原味梳乎厘班戟,還有士多啤梨、抹茶紅豆、Tiramisu、玫瑰、焦糖布甸黑松露等,價錢由$78起。 店面採用落地大窗設計,午後的自然光配合室內的木系桌椅,休閒感覺。 已經開業10多年的西貢咖啡餅店主打葡撻、奶撻等餅食,當中菠蘿油最受歡迎,菠蘿油外層包皮鬆脆,鬆軟的麵包加入菠蘿油,十分美味。
行走在連島沙洲沿岸,不時會可見外貌酷似菠蘿包的巨石,其實這些「菠蘿包石」是石英二長岩,因受到風化侵蝕,呈現出奇特的裂紋。 在橋咀洲上典型的火成岩更有包含稜角形火山碎屑的火山角礫岩、表面有熔岩流動紋理的流紋岩等。 在欣賞海洋美麗風光和生物多樣性的同時,請愛護和尊重海洋環境,遵守「海洋護理守則」,切勿傷害或騷擾海洋生物、切勿觸摸或站立於珊瑚上、切勿挖掘沙泥及碎石、切勿翻起海岸石頭,以及切勿撿取任何活生或已死的海洋生物。 請瀏覽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以了解海洋護理守則及香港危險的海洋生物。
今次她推薦橋嘴洲的地質步道,來回路程只有短短約2公里,已能觀賞到海積地貌、侵蝕地貌,以及4、5種岩石,「橋嘴洲其中一個最大優點是有洗手間,還有小食亭補給,對於一家大小的遊客來說十分方便」。 這裡的攀岩場設施完備,從初級的入門路線到中高級的挑戰難度皆有,Debbie也獻上她的攀岩初體驗, 西貢菠蘿包石2025 西貢菠蘿包石 直呼「太刺激了」! 接下來他們接續著前往龍脊,這裡曾被時代周刊精選為亞洲區的「最佳市區遠足徑」,從香港島的筲箕灣站搭公車,只要15分鐘即可抵達步道起點。 他們來到十分適合衝浪初學者的大浪灣海灘,享受駕馭海浪的速度快感。 回程再造訪石澳天后廟捻香拜拜,以及周星馳電影拍攝地的石澳健康院,並在石澳小村裡悠閒地逛逛。
西貢菠蘿包石: 橋咀洲有寶遍地「菠蘿包」
Cindy指這種岩石的正式名稱為石英二長岩,原本的樣子並不特別,但經過日復日的風吹雨打,日夜溫差令岩石冷縮熱脹,層與層之間形成裂縫,外層像洋葱般層層剝落。 此外,風化侵蝕、海水中的鹽粒,亦令岩石外層的弱線(joints)擴大、加深,讓岩石變成令人垂涎欲滴的菠蘿包模樣。 西貢菠蘿包石 待外層「酥皮」風化侵蝕完畢,岩石又會露出中心,並慢慢再變成「小菠蘿包」。 地質步道首站為碼頭附近的火山角礫岩,在岩石當中可見大小各異的棱角狀碎屑,不少人可能心想不就是塊爛石頭而已吧? 其中位於西貢的橋咀島更因為擁有1.4億年前形成的地質奇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景點之一,大家都因為菠蘿包石慕名而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