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人住戶計算,如居住的單位室內樓面面積超過35平方米(376平方呎),即超標約1.3倍,才會被視作「寬敞戶」。 但列作「寬敞戶」不等於就要調遷,因房委會現時只會優先處理「優先處理寬敝戶」。 同樣以2人住戶計算,「優先處理寬敝戶」的定義為單位室內樓面面樓超過42平方米(452平方呎),即超標達1.8倍才需要調遷。 【星島日報報道】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決定將一項涉及公屋長者寬敞戶的計劃恆常化,讓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70歲或以上的公屋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並同時將計劃優化,以及擴大涵蓋範圍至更多年屆70歲或以上的住戶。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8日)決定將一項涉及公屋長者寬敞戶的計劃恒常化,讓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70歲或以上的公屋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並同時將計劃優化,以及擴大涵蓋範圍至更多年屆70歲或以上的住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2025 房屋委員會指出,公屋寬敞戶由2017年約6.3萬戶增加至今年約7.9萬戶,增幅約24.5%。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昨日相信當局三年內亦未必可以百分百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但就指房委會政策實事求是。 他指出公屋寬敞戶增幅正逐年下降,受環境轉變的影響,公屋未來設計會以小單位為主,相信寬敞戶會再進一步減少。 優先處理寬敞戶2025 註一:包括(i)有60至69歲年長成員的寬敞戶(不論其居住面積為何),以及(ii)其他未達到「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的寬敞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 寬敞戶調遷 殘障或70歲以上可剔除
有人指調遷問題不大「我媽由二百呎搬去百幾呎,其實一個人都夠用,不過放得雪櫃放唔到洗衣機。搞到要攞衫去我屋企洗,,只係老人家好少衫洗,黎洗衫順便食個飯傾下計咁,屋細唔緊要,最緊要心情,間中搵下朋友吹水打牌,幾開心」。 有網民就認為事主家中長者被遷出的機會十分低,更有人建議「間新屋寫你老婆名咪得囉,公屋唔洗除你名啦,遲下又可以用綠表抽居屋」。 優先處理寬敞戶 「連登討論區」網民指,本身兩人正在300多呎的公屋單位,但上網看到一人單位只有160呎,網民準備轉名到另外一間住宅,公屋就會剩下一個65歲獨居老人的名字。 居民自嘲道,「我家打卡位,緣份一到聖水來臨」,指出情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撞正樓上用水要快閃」。 她無奈地說,「我心好亂」、「其實都唔知道點解可以咁,刺激」、「定係去樓上夾時間用廁所」。 優先處理寬敞戶 我都唔知點解,佢咁快就好似迫你一定要搬咁…莫非呢個酌情權係假ge?
- 中國湖北鄂州郊區兩幢26層高的大樓,竟然是一個大型養豬場!
- 此外,房委會一直透過租金援助計劃協助有短暫經濟困難的公屋租戶。
-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蔡涯棉歡迎新措施,認為可騰出更多單位予需求甚殷的二、三人家庭入住,但冀當局盡量調遷至同區單位。
- 即使成為了寬敞戶,房委會基於前文提及的「優先」與否 (四人家庭而言,大於67平方米才需優先處理)、人道理由,不一定會要求其調遷到較細單位。
- 房委會指有些申請者要求編配至子女所居住屋邨的單位,但有關屋邨並非位於申請者所居住的同一個區議會分區內。
- 官僚和大家玩「婆乸數」遊戲一定會勝利,但是輸掉的是全香港人。
房屋委員會指出,公屋寬敞戶由2017年約6.3萬戶增加至今年約7.9萬戶,增幅約25%。 優先處理寬敞戶2025 現行機制下房委會首先會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即居於室內樓面面積超逾既定界限的單位而沒有殘疾成員,或年屆6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寬敞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2025 然而,如果有「非優先處理寬敞戶」選擇自願提前調遷,他們可獲發住戶搬遷津貼。 如在搬遷上遇有困難,房屋署會聯絡社會福利署和其他非政府機構以提供適切協助。
優先處理寬敞戶: 工務小組通過新界西公屋工地平整撥款 議員憂西鐵「逼爆」
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內地通脹將相對溫和,有利人民銀行實施的貨幣政策保持寬鬆,復甦步伐對全球經濟有所提振。 華爾街股市個別發展,個別科技股大跌拖累納斯達克指數向下,另一邊廂,俄羅斯宣布減產石油,三月起每日少50萬桶,回應西方的價限措施,油價上升能源股造好,基準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收升。 總結一周,三大指數下跌,標指和納指見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星期。 另外,美國勞工部向上修訂去年12月消費物價指數,由原來按月下跌0.1%,修訂至上升0.1%,之前兩個月的數字亦向上修訂。 市場注視下周美國公布最新通脹數據,以及日本政府向國會提交新任央行總裁人選。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下月每日石油產量減少50萬桶,相當於總產量5%左右。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的決定反映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原油及燃料實施限價已經產生一定影響。 美國國債孳息率上升,打擊息口敏感的重磅高增長型股份,納斯達克指數受壓。 不過,油價上升帶動能源股造好,支持道瓊斯指數及標準普爾500指數。 本周道指累計跌約0.2%,納指跌2.4%,標普指數跌逾1%。
優先處理寬敞戶: 優先處理「超級寬敞戶」調遷
運房局指,房委會已在2020年12月全面檢視寬敞戶政策,考慮到市民對公屋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可供寬敞戶調遷之用的單位供應有限,房委會決定維持現有寬敞戶分類和標準、優次處理的安排以及其他鼓勵措施,並於2023年一併就寬敞戶政策及計劃進行檢討。 當局又指,房委會於2019年12月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凡70歲或以上全長者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終身全免租金。至今年4月底,房委會共批出約340宗申請,當中72戶已接受編配。 房委會名義上會要求「寬敞戶」調遷到面積較小的單位,以善用現有公屋資源,讓家庭成員增多的「擠迫戶」加快調遷,以及讓公屋輪候冊上的大家庭加快「上樓」。 但根據運房局回覆筆者在立法會提出的質詢,有關調遷政策明顯成效不彰,甚至可說是形同虛設。
優先處理寬敞戶: 申請人可獲最多3次編配安排
現行機制下房委會首先會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即居於室內樓面面積超逾既定界限的單位而沒有殘疾成員或年屆6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寛敞戶。 過去5年,房委會平均每年處理約2,200宗「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而新增優先處理個案每年約為2,100宗。 房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月,寬敞戶數目增至五萬四千五百個,過去五年上升了五成四,其中嚴重寬敞戶、即人均佔用面積超過卅四平方米的優先處理寬敞住戶,只有一千七百二十多宗需要處理。
優先處理寬敞戶: 公屋寬敞戶過去5年有增無減 今年增至約7.9萬戶
(一)及(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一貫政策是因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的住戶人數,按照既定的編配標準編配單位。 由於一些公屋住戶家庭成員遷出或離世後,餘下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或會超逾既定標準,根據現行租約規定,這些寬敞戶須遷往房委會認為面積合適的公屋單位。 房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月,寬敞戶數目增至五萬四千五百個,過去五年上升了五成四,其中嚴重寬敞戶、即人均佔用面積超過三十四平方米的優先處理寬敞住戶,只有一千七百二十多宗需要處理。 首先,房委會對「寬敞戶」的定義及調遷安排,本身已相當寬鬆。
優先處理寬敞戶: 母女住5人公屋單位 網民批濫用 (晴報) 1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議員在討論寬敞戶政策時,也要求房屋署以人情味處理,因為很多個案都是長者,因子女遷出、老伴離世而成為寬敞戶。 這些安排目的在鼓勵租戶自願遷往有獨立設備的公屋單位,以及加快改建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的改建進度。 房屋署2019年推出試驗計劃,以鼓勵在寬敞戶政策下獲豁免的70歲或以上全長者寬敞戶,把面積較大的公屋單位交還房委會。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 2005 年通過為編配予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立一個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單位。 房委會考慮到有長者或殘障成員的寛敞戶特殊需要,決定繼續較後才處理這類寬敞戶,兩年後檢討寬敞戶的整體情況。
優先處理寬敞戶: 檢討寬敞戶政策 加快公屋調遷
為善用房屋資源,房委會安排公屋寬敞戶調遷到面積合適的單位。 據房委會數字,過去5年公屋寬敞戶數字仍有上升趨勢,由2017年約6.3萬戶升至今年有近8萬戶,增幅逾兩成。 不過,於去年12月起恆常化的「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截至今年4月底,房委會批出340宗申請,當中只有72戶接受編配調出大單位。 之前提及過的富戶問題,許多時又與上述這些公屋分配問題有關。 例如部份個案中的寬敞戶或分拆戶,日後入息增加成了富戶,仍可透過繳交額外租金而繼續享用公屋資源,亦有部份違例個案中,有住戶把資產轉到假離婚配偶名下,從而避過入息審查。
優先處理寬敞戶: 房委會公屋寬敞戶增至近8萬戶 長者住戶免租調遷計劃僅72戶參與
運輸及房屋局今日(9日)回覆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質詢,提到當一些公屋住戶家庭成員遷出或離世後,餘下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或會超逾既定標準;根據現行租約規定,這些寬敞戶須遷往房委會認為面積合適的公屋單位。 房委會根據已訂的標準,按住戶的人數分配單位予他們入住,隨着住戶家庭成員遷離,令原本留下來的住戶居住面積相對寬敞起來,這就是寬敞戶的意思。 房委會去年初通過檢討,只有殘疾成員及70歲以上的長者,才能剔出寬敞戶名單,然而房協在2015年8月1日開始,只要單位內所有的家庭成員均年滿65歲或以上,則毋須調遷。 運輸及房屋局昨回覆議員謝偉銓質詢,提到當公屋住戶家庭成員遷出或離世後,餘下成員享有居住面積或會超逾既定標準;根據現行租約規定,該些寬敞戶須遷往房委會認為面積合適的公屋單位。 優先處理寬敞戶2025 本報就寬敞戶政策向房屋署查詢,署方回覆指過去3年,「優先處理寬敞戶」調遷至合適面積的單位,每年平均約有1,000宗;另外,每年平均收到約3,000多宗濫用公屋的舉報,最常見是丟空單位。
優先處理寬敞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7600宗
房屋委員會今天(10月15日)公布,將收緊尺度,加強處理公共租住屋邨寬敞戶的個案。 由今年11月1 日起,在未來兩年優先處理現時寬敞戶中最嚴重的3,000宗個案。 這些租戶的居住密度平均每人超過34平方米,也沒有長者或殘障家庭成員。
優先處理寬敞戶: 單位面積超過25平方米被界定為寬敞戶
她表示,其實喉管已是第二次出現問題,上次只是滴水,去年亦已更換過喉管1次,沒料到最近突然變淋水。 她指出,曾兩度向房屋署反映問題,署方卻只3度派員入屋拍下情況,未有即時處理,而家中長者又不肯讓她找坊間的維修師傅上門。 有大埔廣福邨居民於網上發文訴苦,指家中廁所室內喉管出現嚴重滲漏問題。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蔡涯棉歡迎新的寬敞戶措施,認為現時公屋需求有增無減,此舉可騰出更多單位予需求甚殷的二、三人家庭入住,但冀當局盡量將租戶調遷至同區單位,以免引起太大反響。 但有公屋組織批評調整幅度太大,對住戶不公平,又認為受影響的寬敞戶以一人家庭為主,擔心會與輪候冊上的單身人士「爭樓」。 反觀房協處理寬敞戶政策,則與房委會不同,房協由2015年8月1日起實施,如所有的家庭成員年滿65歲或以上,則可不用遷往較細面積的單位。 但若然獲安排調遷的寬敞戶,拒絕3次的住屋編配安排,則會被終止租約。 此外,房委會於2019年12月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即70歲或以上全長者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終身全免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