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明益讓《天橋上的魔術師》活了過來,其中所散發出的生命力,擁有勾人眼眸的魔力,把人拉入現實與虛構的夾縫,穿梭於各種情感的樓層。 1985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年的台北市,小學四年級的小不點在中華商場內賣鞋墊賺零用錢,這天來了一個魔術師,變了許多神奇的魔術,魔術師不僅改變了小不點的人生,也改變了商場內許多人的人生。 終於讀完這本短篇小說集,早在知道這本書時,就一直想讀卻未閱讀的書(對,我就是那種想法當下若未行動,就會持續拖延到不知何時結束的人),卻在改編成戲劇,並且我也看完後,才回到源頭尋找文字、尋找小說的版本。 目前我大概有五、六本書的計畫,其中和之前作品比較有接續的,是在寫完《睡眠的航線》,有一個讀者寫了一封 e-mail 給我問說:「最後父親把腳踏車停在中山堂,那腳踏車呢?」我想了想才回應:「我以後會寫一本小說來回應你。」所以下一本小說可能就是這個:「單車失竊記」。
但沒有句點,沒有完整,沒有塵埃落定的結局,只是角色們回憶的某些時光、某些片刻的某些人、某些事,佐以一些成長後的經歷、光影,相互參照。 又或者,是九篇講述關於失去、關於變化、關於成長過程中,童年的美好一片片泛黃、剝落、毀壞,最後坍塌,成為一段再也回不去,也無處憑弔的故事。 文|盛浩偉一九八八年生,台灣大學日文系、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著有《名為我之物》,合著有《百年降生》、《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等。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裡神秘的「九十九樓」,「即使是痛苦的東西,回憶之後都會變得溫暖。」
阿猴一直重複播放小蘭說吉他社學長的那一段錄音,之後揹著一把吉他到處找小蘭,小蘭在天橋看見阿猴便轉身離開,阿猴追上去,說會讀書寫字,但小蘭仍不回頭,他氣得從吉他揹袋拿出一把槍,對小蘭開槍。 魔術師拿起錄音帶,把跑出來的袋子捲回去,並放進隨身聽播放。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2025 大珮小珮畫漫畫書賺錢,負責想故事的小不點說後面幾頁太模糊,要她們去跟爸爸借機器印。 這天大珮小珮在廟裡求到一支沒有籤詩的籤,小不點跟阿蓋在外面的石獅子上亂塗鴉。
- 文字的閱讀,在字句與字句間,可以保留我們想像的停格,這種流動性的軸線,會在我們的腦海裡發酵、延續,並且和過去、現在、未來相互參照;也因此,許多沒有明顯故事性的文學作品,仍然會吸引我們反覆閱讀,因字裡行間跳躍的空間感,足以令人思緒無限綿延。
- 在魔術期間不能碰觸否則會失效的原則,常出現在各種民俗神話或童話故事裡,替這個故事更添鄉野奇譚的味道。
- 小不點長頭蝨,被點爸罵並抓去廁所剃頭,鄰居圍觀,點媽趕到,點爸說她沒顧好小孩,點媽自暴自棄。
- 思念兒子的點爸每天入場看戲只為了再見小不點一面,甚至在想念兒子時都拿出手風琴彈奏《戀戀風塵》的電影配樂。
- 阿卡的記憶來自他所生活過的現實,而現在他憑著記憶所打造出的的現實是真實的嗎?
恐怖情人不可取,得不到你所以我要殺死你,但殺人之後又能怎麼樣呢?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2025 阿猴對小蘭講了好幾次「我怕」,真的很想問他到底是在怕個屁? 當然也可以理解阿猴的自卑,但已經追求小蘭,也都交往那麼久,卻還是一直害怕,不安全感從未消失,那當初就不要追求自己覺得高攀不起的對象,就算小蘭從頭到尾沒怕過什麼,也無法拉近兩人的距離,注定分離。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小說家的魔術,魔術師的小說——吳明益談《天橋上的魔術師》
這次譚光磊告訴我的理想,是想正面迎擊,從編輯品味下手,請「對方」挑書。 整個售出版權的過程很快,中間還有出價、雙方拉鋸,等於是正式變成一種商業行為,我覺得這個意義比較重大,對台灣的出版社也是鼓舞。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其他所有作品都能有這種機會被看見。 下一步,就要看作品能否通過市場考驗,還有國外書評反應等等。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2025 A:我無法評價自己寫得「好」或「不好」,因為我其實不知道什麼是好小說。 光憑我自己的心得或直覺也不一定對,因為我不是多好的創作者,也不是一流的評論者。
- 事後馬克才把真相告訴了好友湯姆:原來,那天馬克躲到廁所,廁所牆上畫著湯姆和馬克想像中的電梯按鈕。
- 警察發現珮爸跟常先生在交易,便過來抓他們,珮媽要大小珮趕緊把書燒掉,珮爸反抗時不小心把汽油打翻,整間房子燒起來,但鐵門上鎖。
- 《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消逝為軸,思念為殼,藉以轉動故事,傳遞日常中飄散的雨,其中的消逝,不僅是他人的消亡,更也有關於自我的消弭。
- 從模仿開始寫作當然很正常,只是問題在於模仿到最後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
- 最後說要去 99 樓難道是因為良心過不去打算自殺?
- 然而,現今文學作品改編影視,儼然已經成了一種趨勢,近年來,華文文學改編為影視的作品不在少數,諸如《花甲男孩》、《俗女養成記》等等,都獲得了許多正面的反饋。
- 或許,魔術師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幫助書中角色,而是為了點醒正在看書的讀者。
點爸買的烤玉米是笨拙的父愛,肝腸寸斷的淚水讓膠捲內的中華商場下起了雨,哥哥畫的超時空手錶是他與家人的連結,將小不點帶回現實世界,故事回到第一集的起點,小不點的眼睛緩緩睜開,開始在商場裡叫賣,如同他在電影裡那般「舶來品、舶來品,三雙兩百,快來買」。 後來小黑人淋雨斷裂,小不點不捨,用吹風機細心吹乾,還幫小黑人貼上了OK蹦,默默流淚,希望魔術師將小黑人變回來,只是最後小黑人也去了99樓,在頂樓的輓聯叢林中,小黑人望了小不點一下後離開了。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在這一集,99樓是魔術師把東西藏起來又變回來的地方,可以把煩惱藏起來,也可以把消失的東西變回來,但99樓的秘密不能說明,只能等哪天與小黑人再相遇,當長大的人們找回童年純真,才能獲得那神奇的力量。 多年來台灣有許多作品被翻譯,但問題是大都透過政府的力量,由「我們」挑書,再「硬塞」給國外較小的出版社,最後還是沒有能見度。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
第七集原來諾里也是同性戀,那他為何可以交這麼多女友? 第八集有點看不懂,是魔術師倒帶讓阿猴重來一次嗎? 第十集更玄了,為何小不點會隱形,又跑到電影去,還被現實的人看見,最後又回到了現實,魔術師也剃了頭髮回來,也許有慧根的人才看得懂。 諾里已經失蹤一週,點媽問小平知不知道諾里喜歡去什麼地方,小平說他們已經分手很久,點媽來找天靈通算命,師父說平安,但仍在找茫茫人生路,等他想通就好,點媽要給師父紅包但師父不收,阿蓋說師父不收就代表完蛋了。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2025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2025 點媽正在準備尋人啟事,突然有人說似乎在鐵路發現諾里,點家衝去看,結果鐵路旁的屍體不是諾里。
只不過,更多時候是平凡、是無法言喻,也不能準確說出,猶如一團混沌,散發迷離,可又理直氣壯闖進生活,接著,就只是發生、就只是成為人生中不特別記憶,卻在突然憶起時備感失落,且無可奈何的事。 因此,雖然小說的調性清清淡淡,但那些情節、那些舉重若輕地描述,反而讓人在閱讀的同時,深刻感受到,有些是看似好的,看似壞的、看似甜的、看似苦澀抑或受傷的,在未來某一刻想起時,會發現並非如此。 此劇主景是過去曾為大臺北地區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中華商場」,是在新北市汐止區搭建占地2公頃的大型片場空間。 並與韓國視覺特效公司「4th Creative Party」及台灣「轅年視覺」等其他特效團隊合作,結合數位素材及中華民國文化部「台灣高階數位模型建置案」建置的中華商場3D模型輔助此劇,精心重現中華商場拆除前西門町的榮華場景。 第9集「金魚」很明顯講述性侵,楊雅喆說原著只有「外面的世界不全都是地獄」來暗示特莉莎被爸爸性侵,但楊雅喆在戲劇中把特莉莎塑造成比較主動、成熟獨立的個性,他說第9集到第10集的「超時空手錶」有一共同主題:「創傷」。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主角
而對於「猴蘭戀」來說,促成他們相戀、也是常陪伴兩人度過甜蜜時光的關鍵定情物便是吉他。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這也與《戀戀風塵》大量使用吉他作為配樂的主調有異曲同工之妙。 假如這一家三口沒意識這道理,難保證後來會合情合理出現熱淚奪眶的逆轉。 尤其在戲院那段,美枝子夫婦與阿勝相隔二地,傳遞無法家人團聚的崩潰,看得使獨居外地的我難過起來。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寫的中華商場是我小時候住的地方,而我家是賣鞋的。 所以那種環境、氣味、顏色……,我當然很熟稔,空間感也很鮮明,細緻的部分比較容易拿捏;但我絕不會把事實寫到小說裡。 我只是取用了過去一些事件經驗中微妙存在的感情,來虛構空間。 未必是「成長小說」,而是,小時候都會經歷一些大人們之間,或生活環境裡發生,對我們來說會有決定性作用的事。 那作用不一定會立即表現,但我們在心裡會一直記得,可能到長大後才產生影響。 恍惚間,小不點跟著魔術師肩上的小黑人上到商場頂樓,阿蓋的哥哥阿派和小不點的哥哥Nori焦急地尋找小不點。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世界上最厲害的魔術,就是把人的煩惱藏起來,把已經消失的東西,變回來
珮爸跟人買了一個舊箱子,請蓋爸幫忙打開,結果裡面都是古老的黃色書刊,阿蓋拿走打不開的鑰匙很開心,魔術師用鐵環變魔術,問阿蓋是不是有喜歡的人,還說鑰匙有時候可以打開人的心。 晚上阿蓋發現石獅子來找他,並坐在石獅子裡操控著牠前進,再次醒來發現自己站在大小珮家門口,被珮媽叫醒,隔天他把操控石獅子的事告訴大家,大家都不相信。 阿蓋問阿派水晶球的用途,阿派說從魔術師那買來的,可以看見至尊元,西裝店老闆的至尊元就是貓妖。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阿派想把眼鏡行老闆的女兒馬小蘭,要弟弟阿蓋把風,發現阿澤在裡面。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世界新聞自由日》全球媒體自由度降到10年最低點,在中國當記者如同戴著腳鐐跳舞
所以第一篇故事裡魔術師在結尾,將那隻眼珠子挖出來交給小孩,然後我們彷彿透過那顆神奇的眼珠,看到接下來各異奇趣卻又無限哀愁的故事。 全劇10集不斷描述著各種各樣的「消失」,原來那些消失在第一集就給出了意義,「因為它不見了,你才會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虛實交錯的部分強大又有趣,又像劇組對於這些被傷害的生命釋出的一點溫柔,讓消失和死亡染上一絲浪漫,愛的人或事物,只是去了遠方。 孩子們大喇喇的開著民族偉人、馬頭的玩笑,猜疑商場裡的馬頭特務監視著每個人的忠誠與否,直到阿蓋被特務拉著手按下快門,喀擦聲如同扣動扳機的聲音,朝著爸爸媽媽各開了一槍,原本夜間與石獅子的刺激冒險,成了必須出賣的惡夢。 不幸的是,阿蓋的惡夢被柴家的大小珮念出字條買走;而阿蓋的神奇鑰匙,在魔術師的手中變成一模一樣的兩個,阿蓋只取回了一個,都暗示著柴家的惡夢來臨、雙胞胎的結局。 前兩集為主角群及故事的時空背景做了基礎的介紹,讓不熟悉中華商場的觀眾有了概念,裡面住著百種人,有小不點、阿蓋、阿派三個家庭,以及他們的親屬鄰居,埋下99樓的伏筆,也讓觀眾更能理解後續的故事發展。 有些人,拚著命要回到過去,努力走慢時間,甚至想把光陰的塵埃給抹除,如把小蘭給困伏的癡情男子,阿猴,挽不回感情,只能在戀情消逝前,把生命給凍結,藉此,就不用感受關係的熄滅。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中華商場的時代地景(上):「天橋城市」的懷舊與想像
複眼人書中有個雙眼如蒼蠅眼睛般眼睛蘊涵無數眼睛的複眼人,而這部作品裡有個戴著義眼的魔術師,書中描述他總是像蜥蜴一樣兩眼看著不同方向,一隻看著前方,而另一隻像是總望著遠方。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望著遠方的那隻眼睛所凝視的或許是未來,或許是過去,或許是我們在當下看不清的某些東西。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2025 這不禁讓人感慨,屋倒人散,中華商場拆除之後,或許有些人還能找到歸屬,但有些人,沒了一往情深的歸所,這輩子只能流離失所,恍惚地蜷縮於城市的角落。 所幸,有了《天橋上的魔術師》,本流光似水的悵然若失,終有擺放的抽屜,人也不再被黑夜給吞沒,十個故事,看似擁擠,卻還是能讓人把自己給塞進去,緩緩地感受其中所吐出的珍惜。 當然,有些人,不用走慢時間,生活就不再更迭,像是因為火災被獨留在世的表妹,努力地活著,努力地感受阿姨給的愛,卻發現自己的心,早已被思念給塞滿,再也盛不了誰的眼淚。 就以石獅子這篇來說,作者雖以鑰匙的雙重功能來比喻,講述鑰匙打開的除了鎖,還有心,但能轉動表妹心房的不是鑰匙,而是早已過世的家人。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生活與休閒
重點是作者應該要掌握自己的性質,找到最適合施展自己敘事的姿勢。 我自認為這本小說集至少比先前的少作要來得進步,這也讓我鬆一口氣。 與動物接觸這件事,我覺得對小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孩子從動物的身上理解死亡、繁衍,或者是控制/被控制,比方用食物制約動物,不也很像社會制約我們? 都市小孩第一次的死亡經驗,應該也都是從養的寵物身上體會的。 寫作契機跟《複眼人》很有關係:《複眼人》出版之後的三、四場講座,我在每場演講都講一個新想到的故事;回學校上創作課,我也決定每個禮拜講一個故事。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台灣諜戰片探尋(下):中國抗日影視作品裡的「國共關係」
公視影劇《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小說,斥資兩億打造昔日中華商場的風華,意圖帶觀眾重返當時代的記憶、繁華與歲月,可說從開拍前就備受矚目,獲得諸多討論。 眾多明星、網友分享他們之於中華商場的回憶,更在首播當日獲得蔡英文總統級的宣傳,如此盛大的開場,無不讓一群早磨刀霍霍期待已久的觀眾情緒溢滿到最高點。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2025 我很喜歡這本小說,每一則故事都值得反覆咀嚼,故事中的魔術師扮演著啟蒙者的身分,嘗試啟發每個遇到困難的小孩。 或許,魔術師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幫助書中角色,而是為了點醒正在看書的讀者。 闔上書頁,我彷彿看見魔術師又從方形的手提包中拿出小黑人,在我面前跳著那神秘的舞步。
標本有如魔術手法,是讓我們的眼睛看到並以為蝴蝶還在那裏的方法;是魔術師用來影響我們看到的世界的方法。 末段魔術師突如其來的將左眼球摘下送給小傢伙,像是希望小傢伙能夠藉由這顆眼球看見真實似的,寄託給了他。 〈九十九樓〉中馬克按下了自己畫的電梯鈕後所到達的地方與〈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中烏鴉穿上大象裝後所感受到的,其實是一樣的感覺。
確實,掏空了自己,就不會再有傷,但也會失去感受,變成不會痛不會哭,卻會笑的吉祥物。 於是,烏鴉只能夾在現實與大象中間,無所適從,繼續朦朧地活著。 第五集沒想到珮家被火燒死,只剩下大珮,真的頗可憐,老師也很機車,完全不同情大珮的處境。 第六集的黃小平演過電影哈囉少女,哥哥黃龍則演過預支未來,魔術師是怎麼讓影子動的? 最後說要去 99 樓難道是因為良心過不去打算自殺?
書中的電梯象徵一個暫時逃避的空間,事實上,不是別人看不到馬克,而是馬克不願意讓別人看到他,他想逃離一切,卻又無處可去,只可惜最後還是必須回到現實中。 這讓我想到生活上有很多不想面對的事,像是考試、報告等等,心中總是想著可不可以跳過這些事,然而就算我能一時逃避我該做的事,終究我還是得把我的本分做好,就像即使作者變成透明人仍然無法改變父親家暴這個事實。 小黑人其實只是從筆記本剪下的一個圖形,換句話說,它不過是一張紙罷了,魔術師之所以不告訴主角小黑人的秘密,目的是希望主角不要盲目地相信眼前看到的東西。
拉到心理學來看,為何回憶總是鮮甜,讓人垂涎欲滴,全都是因為「柔焦效應」,即現實太過苦痛,人只好透過記憶來回溯時光,藉以放大生命洪流中的幸福碎片,進而能再次相信,幸福的存在性。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回到阿猴與表妹,他們活得痛苦,不意外,但痛苦多到走停了日子,卻是我未能想像的,死亡好似一隻貓,悄悄地出現,用銳利的雙眼提走停擺的生命。 到頭來,不只回憶有著柔焦,對於故事,我也有相似的期待,希望能在悲戚內,找尋到幸福的稜線,以拐騙自己,美好就在眼前,而非天邊。 小不點去特莉莎家找她,特莉莎把門關上,說不要跟別人講金魚的事。 突然天靈通帶著信徒回來求明牌,發現小不點便叫他下來,點爸跑來跟點媽吵架,還說天靈通是神棍。 小不點看見天靈通在晾女性內衣,跑去頂樓發現特莉莎,她全身是傷且頭髮變短,特莉莎說金魚要帶她去墾丁找姊姊,小不點說要一起去,便偷了媽媽的項鍊並整理行李。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作品的變遷
事後馬克才把真相告訴了好友湯姆:原來,那天馬克躲到廁所,廁所牆上畫著湯姆和馬克想像中的電梯按鈕。 馬克想起魔術師曾對他說:「若你不想被人找到,就到那間廁所裡,按下九十九樓的按鈕吧。」於是他按下了按鈕,出來廁所後,發現周遭的景觀一如往常,唯一不同的是:他看的見別人,別人卻看不見他。 雖然讀者清楚知道他所描寫的中華商場,絕對不會是客觀印象的中華商場,而是結合了記憶與幻想的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的中華商場。 然而作者筆下的這些小人物是那麼真實,讓我們願意相信這些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連那個神奇的串聯起記憶的魔術師,也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阿蓋跟點爸說,點爸也來到電影院,看見小不點就叫他名字,但他轉頭說沒人愛,爸爸又來好幾次,但小不點仍不想見他,魔術師說不想見就不要見,拿出火柴丟向螢幕,工作人員說膠捲燒起來沒辦法看,點爸跑去找膠捲。 魔術師說電影快下檔,以後大家都看不到,小不點問他可以回家嗎?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橋上的魔術師雖然是主角,卻以配角的方式出現在九個孩子成長的過程裡。 魔術師的身影穿插在這些孩子的記憶中,卻又占有他們生命中的某個魔幻時刻。 「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天橋,商場就斷了。」作者以破碎的記憶為基底,不僅喚回令人懷念的時間,也試圖藉由穿梭於故事中的魔術師來釐清記憶的本質。 每一篇小說皆使用第一人稱來書寫,或者說,述說一個故事。 用「我」對「你」說的話來開展故事,讓故事內容可以直面讀者,彷彿正在聽(看)「你」說故事的「我」的身邊,真的曾發生過那樣的事情,而「我們」擁有同樣的記憶。 在一篇小說中,「我」這個字出現在任何一個角色上,第一人稱視角在人物間不停變換,上一段還是「我」在提問,而下一段被提問者同樣以第一人稱「我」在回答問題。
小不點親眼看到會動的小黑人,所以買了一堆魔術道具,想表演給同學看,並號招大家去魔術師的攤位親眼見識。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但並非每一個人都看到小黑人動了,魔術師說「「人的眼睛看到的事情,不是唯一的。」其實想想也是,我們記住的很多事都並非,親眼看到的。 烏鴉小時候的雙胞胎哥哥曾被魔術師變不見過,而在哥哥真的出意外過世後,整個家分崩離析。 所以打工時穿上大象裝彷彿戴上另一層皮肉,賦予另一種存在意義。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世界上最厲害的魔術,就是把人的煩惱藏起來,把已經消失的東西,變回來
接著,為了探討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的迷你劇集,後面會牽涉預告沒提到的劇情,還請斟酌瀏覽。 文中提到「魔術師在變魔術的時候眼睛發亮」,使得結尾「魔術師把自己的左眼取了下來,放在自己的右手掌上。那枚被挖下的眼珠沒有流血,沒有破裂,就像一枚完好的,剛剛形成的乳白色星球一樣」,更顯驚心動魄。 敘述者「小不點」買下的「從空火柴盒變出滿滿火柴棒的火柴盒,一翻就會從黑白線條變成彩色的圖畫本,可以畫出像彩虹一樣顏色的原子筆,能夠折彎的神奇銅板……。」,都只是鋪墊,這些都是可以被拆穿的把戲,唯獨「小黑人」是個真正的迷,至終未被揭露。 兩個小孩為了想重現魔術師說光是可以看見的這件事,而把商場樓上所有的霓虹燈都打破,在失望之際看見光像流水一般匯集成五顏六色的光河。 出現在皮鞋店的日本人也是為Nori傳遞訊息的人,告訴他的家人Smile for me,不要為我難過,要為我而開心。 阿派拿著水晶球,看到西裝店唐老闆的至尊元是隻貓妖,唐老闆對阿派說「你那個朋友身材跟你差很遠,訂做的西裝不可以改的,不是你的人,終究不是你的人」,或許阿派原本還不清楚自己對阿猴的感情,以為自己把阿猴當兄弟在照顧,也或許他還在思考摸索,卻被西裝店老闆直接戳破,惱羞成怒。
天橋上的魔術師心得: 台灣諜戰片探尋(下):中國抗日影視作品裡的「國共關係」
其實說真的,莊凱勛飾演的這個魔術師角色,或許不是劇中戲分最多的,但絕對像是鑰匙一樣的存在,打開「人們的心結」引領著我們。 莊凱勛劇中造型凌亂長髮、邋遢服裝,穿梭在商場裡,看盡人生百態,手拿一顆水晶球看見人們的至尊元,也看見靈魂最深處。 在中華商場附近生活的人們,不管是小孩、青年、大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困境,看看魔術師如何引領我們活出人生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