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租或分租所得的淨收益是會計算在入息內,而非自住的物業亦會計入在資產內。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 家庭成員或親友每月或間中金錢上的援助(包括零用錢或家用),以及從安老按揭(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可獲豁免計算在入息內,但因未動用或未用完而累積為儲蓄則會被視為資產計算。
- 護老者提供予長者的照顧指日常生活的獨立活動,例如膳食、家務、藥物管理、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及接送服務等,及/或長者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個人照顧及協助,例如協助長者走動、穿衣、如廁及個人衞生等。
-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鼓勵合資格家庭申請,指計劃是政府扶貧政策的重要措施,目的為鼓勵自力更生和紓緩跨代貧窮,料惠及20萬個家庭共70萬人,包括17萬名合資格兒童或青年,預計每年開支約29億元。
- 九巴月票為一張電子月票,適用於全香港超過400條路線,包括:常規路線、聯營過海線九巴班次、通宵線、特別線、馬場專線、B1口岸線以及假日特別線(K12、K14、K17、K18、P960及P968路線除外)。
- 長者必須如實申報其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入息及資產狀況。
- 很高興新推出的服務很受歡迎,經網上遞交的申請數目在短短兩個月倍增,佔總申請的百分比由過往低於一成增加至近25%。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轄下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職津處)會鼓勵並協助現時領取個人交津的人士申請職津。 除常設的紙本預印申請表格外,職津處會根據申請人對上一次的成功申請準備一份電子預填表格,方便他們遞交新一輪申請。 如申請人的住戶情況維持不變,申請人只需在網上更新部分資料,提供新一輪申請的住戶入息、工時及資產證明即可,操作更為方便。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學生車船津貼計劃
長者只要年滿 65 歲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即可享用醫療券服務。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2025 是次施政報告提出,容許夫妻共用醫療券,並擴大適用範圍至「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以及經專業評定並提供的醫療設備,例如助聽器等。 合資格的學生如有意於2023/24學年(即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期間)起入讀香港境外世界知名大學的學士學位或研究院課程,可在2022年12月30日下午6時或之前,通過獎學金計劃網站的網上申請系統遞交申請。 本計劃旨在向合資格的學生提供資助,確保他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失去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 為有子女接受全日制中、小學程度教育,或修讀全日制毅進文憑課程或職業訓練局全日制相關課程而有經濟需要的家庭提供津貼,以支付子女家居上網學習的費用。
- 有關申請將以「夫婦經濟來源限額」進行經濟審查,以評核申請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資格。
- 政府推行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申請以住戶作為單位,設入息及資產限額,每月每個住戶最高可獲1,400元津貼。
- 以2019年6月底時有54.7萬人領取長生津作參考,領取長生津從而脫貧人數的只有15.4萬人,主要原因是單靠長生津金額本身10不足以脫貧,上述脫貧的數字中,是要住戶有其他收入,加上長生津收入才高於貧窮線。
- 如不合資格繼續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已年滿70歲,社署會為他們安排領取無須申報經濟狀況的高齡津貼。
- 職津計劃的入息限額與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掛鈎。
- 綜援計劃的目的,是以入息補助方法,為那些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安全網,使他們的入息達到一定水平,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職業訓練局為了鼓勵在職人士持續進修,爭取更高學歷,協助他們在社會向上流動,同時提升建築及工程行業專業人才的水平。 只要修讀指定的VTC自資兼讀制專業課程(建築、工程等學科),就有機會獲得課程學費資助。 如你在第二部所填報的申請學生不是你的親生子女,請詳列他/他們的姓名及解釋申請並非由學生父母提交的原因並提供證明。 註三:合適單位指位於同一區議會範圍內而月租比租援計劃受助人現居單位的全額月租(即倘無租金援助的應繳租金)至少低20%的單位。 註四:表一、表二及表三於 2022 年 4 月 1 日起生效。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申请表格.PDF
為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以住戶(包括1人住戶)為申請基礎,申請住戶只要達到工時要求、住戶入息及資產符合有關限額即可申領。 津貼比例按每月總工時而定,分為全額、3/4 額和半額,每月津貼最高1,200元,最低400元。 因應疫情及就業環境,職津處於今年6月的申領月份推行限時一年的特別措施,大幅調低職津計劃的非單親住戶每月工時要求。 基本津貼工時要求由原來的每月144小時大幅下降至72小時,而中額津貼工時要求則由原來的每月168小時下降至132小時,讓更多低收入住戶能夠在工時減少下仍能符合資格申領職津,以及令部分已受惠住戶可以獲得較多津貼。
市民可透過補貼計劃網頁、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及補貼計劃熱線,開設帳戶並登記八達通,查詢當月的累計公共交通開支、最近三個月的公共交通開支及期間每月可獲得的補貼金額。 他表示,基金已預留了約21億3,104萬元,估計約有 人可受惠。 2018年6月,政府推行高額長生津,讓那些資產較少的長者一個金額更高的長生津。 在2019年,長生津讓15.4萬人脫貧及降低整體貧窮率2.2個百分點,減貧效果稍為提升。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申請方法
僱員再培訓局(ERB)於2022年7月1日推出第六期「特別.愛增值」計劃,協助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士提升技能、自我增值及投身職場。 未與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無扶養事實,且未行使、負擔其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的父親或母親。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涵蓋港鐵、專營巴士、綠色專線小巴、渡輪、電車,以及由運輸署批准納入計劃的指定紅色小巴、街渡及提供居民服務(邨巴)或僱員服務(員工巴士)的非專營巴士服務路線。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津貼2023|傷殘人士津貼2023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鼓勵合資格家庭申請,指計劃是政府扶貧政策的重要措施,目的為鼓勵自力更生和紓緩跨代貧窮,料惠及20萬個家庭共70萬人,包括17萬名合資格兒童或青年,預計每年開支約29億元。 如申請人於遞交電子表格後欲提供其他證明文件及/或補充資料,可將有關文件郵寄至尖沙咀郵箱96824號。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此計劃為在職中文科教師提供津貼,鼓勵他們修讀有系統的兼讀制課程,以提升其教授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所需的教學知識及技巧,並了解華語及非華語學生在文化上的差異,從而更好地裝備自己。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資助專上課程及專上學生車船津貼
有關申請將以「夫婦經濟來源限額」進行經濟審查,以評核申請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資格。 受惠人士須在明年3月31日已年滿18歲和居港未滿七年,並來自低收入家庭,即其家庭已通過其中一項特定資助計劃的住戶經濟審查,並在今年1月或之後曾受惠或正領取有關援助。 上述特定計劃包括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長者生活津貼、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學生資助計劃,以及醫院管理局醫療費用減免機制。 職津計劃的政策目的是支援工時較長但收入較低,而又沒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在職住戶。 這項計劃根據多勞多得的原則,按工時提供津貼金額,鼓勵自力更生;同時向職津住戶內每名合資格兒童及青少年發放兒童津貼,紓緩跨代貧窮。 以恆常現金福利計算,職津是繼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後第三大有效的扶貧政策。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津貼2023|中小企支援20223 5. 加大資助額
但如申請人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所持有的保險計劃不涉及上述保險成份,有關保單的現金價值則會按資產類別(如投資或儲蓄)被納入資產計算。 (註)只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個案: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同居於同一處所;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共同分享經濟來源;和申請人同意向社會福利署提供其同居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經濟狀況,姑勿論其同居人士有否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其他津貼。 關愛基金(基金)今日(九月二十一日)宣布將於九月二十七日推出「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定居成員一次過津貼」計劃(計劃),為合資格的新來港人士提供津貼,以助他們盡快適應香港的生活,作好準備長期在港居留,以及紓緩他們的經濟壓力。 是次計劃由扶貧委員會轄下關愛基金專責小組(基金專責小組)負責,並委託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為計劃的代理銀行,負責接受和初步檢查申請,以及發放津貼。 受惠於試驗計劃第三期的殘疾人士,不能同時受惠於基金下「護老者試驗計劃」第四期或「為獲聘於有薪工作的高額傷殘津貼領取者提供津貼以聘請照顧者試驗計劃」。 試驗計劃第三期的津貼將計算在「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家庭入息內。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學生學習津貼
近期的消費券登記,讓更多市民熟習使用「智方便」和電子錢包的功能。 其中,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將於下月起推出透過「智方便」填表交表的省時服務。 由於疫情為本港低收入住戶構成經濟壓力,政府決定單次凍結除4人住戶以外、所有住戶類別的在職家庭津貼入息限額;而4人住戶方面,將按機制調整入息限額,調整後全額津貼入息限額維持不變。 申請職津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入戲限額可參考下表,而資產則包括土地、房產、車輛、投資及股份等,而自住物業則不計算在內;另外亦可利用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的計算器計算。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合資格租住物業
租住私人單位的申請人士,租金中位數為4,000元,佔家庭收入中位數的33%,而有92名受訪者則租住在劏房單位,佔整體的44%。 政府於4月推出新修訂的「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在首半年共收到4.5萬個申請,當中有包括逾1.6萬個首次申請,包括酒樓洗碗工阿好。 阿好於今年8月申領「職津」,按計算方程式料每月可獲2,200元津貼,奈何卻遇到諸多阻撓。 書面申請表格及申請須知將於明日(九月二十二日)起在基金網站供下載;申請人亦可到中銀香港各分行、各區民政事務處的民政諮詢中心、社會福利署分區福利辦事處及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索取。 電子申請:可透過「香港政府一站通」網上平台填寫及遞交電子申請表格。 成功上載網上申請表格及所需文件後,申請表需交予就讀的院校 / 培訓機構蓋印證明申請人已成功修畢有關課程,並於遞交網上申請表格起計14個曆日內,把已簽署及蓋印的申請表格正本遞交至辦事處。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資格
若受惠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入息及/或資產超過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限額,社署會停止向受惠人發放長者生活津貼。 如受惠人的婚姻狀況為「已婚」或「同居」(見問答2註),不論其配偶/同居人士有否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其他津貼,均須填報其配偶/同居人士的個人、入息及資產的資料。 受惠人/受委人須帶同填妥及簽署的「個案覆檢表格」,按「個案覆檢通知書」上的約見日期及時間前往指定的社會保障辦事處與社署職員會面。 申請人計算其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入息及資產,應以填寫申請表格當日(即在申請表格內填寫的日期)的入息及資產為準。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相關連結
近日歐錦棠不時喺社交網站出PO寫上今次嘅行程感受,其中包括力數淺草三宗罪,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1「智方便」手機應用程式可於App Store、Google Play、AppGallery及APK安裝檔下載。 有關「智方便」戶口的使用及操作詳情,可致電「智方便」電話熱線 查詢或瀏覽「智方便」專題網站。
如照顧者參加收費的照顧培訓課程及/或因參加培訓課程而產生相關開支(例如相關的暫顧服務開支),照顧者在試驗計劃第三期下可獲發還合共最多1,000元的培訓費用。 長者生活津貼及公共年金的配合,便可以為長者提供一個穩定收入,更可補足現時不少退休人士的強積金未足以滿足的基本生活需要。 日後,要加強退休保障,首要的便是推行計劃中的取消「對沖」及強化強積金的制度(包括推行積金易以減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等)。 我們更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加強公共年金與強積金的配合,面對未來香港人口中退休人士所佔比例日漸上升,所帶來的整體經濟挑戰。 護老者所領取的津貼將由護老者/受照顧長者情況改變時的下一個曆月停止發放。
申請人所提供的資料必須真確及完整,若有關資料有任何改變,須盡快向社署或所屬的服務單位申報。 除因長者搬遷外,社署建議在一般情況下護老者應持續接受同一服務單位所提供的支援服務。 如因長者搬遷而需轉換服務單位,護老者須向正為其提供服務的服務單位提出有關申請並提供相關資料(例如新住址資料),該服務單位會將有關資料轉交社署以安排轉介至另一服務單位繼續跟進。 服務單位的社工會定期與護老者及受照顧長者會面,以了解長者的情況及護老者的照顧能力,讓社工可提供適切的輔導,以鞏固/提升護老者的照顧能力。 社工亦可就長者/護老者的福利需要及照顧計劃提供支援和輔導,並在有需要時轉介護老者及受照顧長者接受合適的社區支援服務。
以恆常的綜援制度計算,一個四人家庭(兩名成人、兩名兒童、全數是健全人士)計算,資產上限為88,000元,而職津四人家庭的資產上限則為548,000元。 學生車船津貼計劃:為就讀於各中、小學或在認可的院校修讀全日制至學士學位課程、其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及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學而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提供車船津貼。 學生車船津貼是以學生在學期間往來居所和學校所屬地區的平均車船費計算。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2025 13早在2011年中央政策組的一個研討會上,我提出公共年金的概念,經多次在公開的場合討論,最後在退休保障的諮詢文件《退休保障˙前路共建》的附件六中出現了「羅致光博士的公共年金計劃」。 「公共年金」的概念在微觀上可以改善退休長者的生活質素,宏觀上有助維持整體社會的消費能力。
九巴月票可透過「App1993」手機App內購買,亦可於超過100個九巴月票銷售點購買,銷售點詳情可按此查詢。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津貼2023|健康津貼2023
服務單位的社工會定期與照顧者及受照顧的殘疾人士會面,以了解殘疾人士的情況及照顧者的照顧能力,讓社工可提供適切的輔導,以鞏固/提升照顧者的照顧能力。 社工亦可就殘疾人士/照顧者的福利需要及照顧計劃提供支援和輔導,並在有需要時轉介照顧者及殘疾人士接受合適的社區支援服務。 領取津貼期間,照顧者及受照顧的殘疾人士須與服務單位社工定期會面(包括面談及/或家訪)及接受服務單位所提供的支援服務。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津貼資助常見問題
增加就讀專上課程有特殊教育需要及經濟需要學生的學習開支助學金:每名合資格的學生於2020/21學年可獲最高額外9,200元學習開支助學金,實際可獲的津貼須按其在學資處的入息及資產審查機制下所評定的資助幅度而定。 除因殘疾人士搬遷外,社署建議在一般情況下照顧者應持續接受同一服務單位所提供的支援服務。 如因殘疾人士搬遷而需轉換服務單位,照顧者須向正為其提供服務的服務單位提出有關申請並提供相關資料(例如新住址資料),該服務單位會將有關資料轉交社署以安排轉介至另一服務單位繼續跟進。 在社署未正式確認已安排另一服務單位前,原有的服務單位會繼續為該個案提供支援服務。 截至2021年6月底,職津計劃有超過5.9萬個「活躍住戶」(涉及超過19萬人),較2018年落實改善措施前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即職津的前身)受惠戶數(2.76萬個)增加超過一倍。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香港福利制度如何鼓勵就業及協助低收入家庭
截至2021年6月底,職津計劃有超過59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000個「活躍住戶」(涉及超過19萬人),較2018年落實改善措施前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即職津的前身)受惠戶數(27 600個)增加超過一倍。 在 年度,用於發放職津的年度開支約17億7,000萬元,接近 年度的6億5,000萬元的三倍。 舉個例子,一位65歲的單身男性長者每月的唯一收入為2,500元退休金,並有資產(按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定義)60萬元。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證明文件
2019年約有47 600人受惠於職津並脫貧,且預期數字在2020年會再增加。 受惠於試驗計劃第四期的長者,不能同時受惠於基金下「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第三期。 試驗計劃第四期的津貼將計算在「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家庭入息內。 長者生活津貼旨在扶貧,補助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因此,申請人必須如實申報其及/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入息及資產的狀況,在申報時入息及資產須不超過上限方符合申領資格。 如你屆時正領取高齡津貼/傷殘津貼而又符合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規定,可透過電話、傳真、電郵或郵遞提出申請轉領長者生活津貼。
書面申請表格和申請須知明日起可在基金網站下載,申請人也可到中銀香港分行、民政諮詢中心、社會福利署分區福利辦事處、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索取。 勞福局表示,職津計劃的入息限額與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掛鈎。 根據上述機制,除4人住戶外,所有住戶類別的入息限額均須收緊。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轄下的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本月會在各區舉辦簡介會,讓市民了解計劃的申請安排和如何填寫申請表格,簡介會後提供即場諮詢服務。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新申請住戶可以郵寄方式或親身把申請表(即表格2)連同所有所需文件副本交到就近居住地區協助推行項目的服務單位。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福利有哪些
你亦可在社署網頁下載申請表格及申請指引,填妥並簽署申請表格後連同有關證明文件的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如受惠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仍符合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規定,社署會繼續向受惠人發放長者生活津貼。 如申請人的婚姻狀況為「已婚」或「同居」(見問答2註),不論其配偶/同居人士有否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其他津貼,均須填報其配偶/同居人士的個人、入息及資產的資料。
調整後的入息及資產限額適用於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申領月份。 然而,考慮到疫情下低收入住戶面對的經濟壓力,經諮詢立法會,政府決定單次凍結除4人住戶外所有住戶類別的職津入息限額。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 政府會利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簡約公屋」。 在五年內興建約30 000個單位,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