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餐飲業務處所於指明期間須按B類、C類或D類運作模式其中一種運作,並遵從適用相關運作模式的社交距離和防疫抗疫規定,包括要求所有涉及處所運作的員工接受定期檢測或接種新冠疫苗。 政府公布,入場須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規定由周四起擴至所有受香港法例第599F章規管的餐飲業務處所和表列處所,僅三類指定人士才可以填表方式代替使用「安心出行」。 他又指,由於「安心出行」包含個人資料,有別於體溫檢測,因此相信部分市民會因為隱私因素而拒絕使用。 他又認為,「安心出行」雖然有助追蹤確診者,但對一些沒有智能手機的長者來說是「無用」,他認為政府加強公眾衞生教育,提升市民的衞生意識更實際,例如吃飯時避免聊天,待用餐完畢後戴口罩後慢慢聊天。
- 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發言人於8月23日表示,疫苗通行證」加入「紅碼」安排的14日適應期已經屆滿,署方今日開始就新規定採取嚴厲執法行動。
- 當局表示只會紀錄名及證件號碼,並會遮蓋部分資訊,通過衞生防護中心的一次性密碼才可以上傳。
- 此外,餐飲業務處所A類運作模式將不再適用,所有食肆須按B類、C類或D類運作模式的其中一種運作。
- 健康碼在中國已實行一段時間,但當中所產生的問題極多,包括資料未能更新到所有地區,引致市民在A區是綠碼,但去到B區就變黃或紅碼;又或者健康碼不相通,交通工具一個碼、進出其他地方又另一個碼,加上各企業如支付寶、騰訊都有推出健康碼連結程式,令不少人出現混亂。
根據現時最新的隔離令要求,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確診人士,如連續兩天快速測試呈陰性結果,可以最早在第七天完成隔離。 相關人士只要透過系統自我申報,系統便會將其「紅碼」轉為「藍碼」。 政府今日公布將會在「疫苗通行證」中加入「紅碼」,用作識別有較高2019冠狀病毒病傳染風險的人士。 由8月9日開始,確診者會被區分為「紅碼」人士,其「疫苗通行證」會相應轉為紅色或黃色。 新版本加入「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或康復出院聲明」按鈕,確診用戶如符合提早完成隔離的規定,即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並在第六天及第七天(或其後連續兩天)均在快速測試獲陰性結果,最早可於第七天選擇該按鈕,「一鍵申報」,「紅碼」會隨即回復為「藍碼」,方便快捷。 大量場所安心出行二維碼申請方法,如想一次過為大量營業場所申請安心出行二維碼,請填寫大量註冊表格,發送電郵至[email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protected],郵件主題為 “安心出行大量註冊二維碼”,之後你申請的「安心出行」二維碼會透過電郵發送給你。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醫生證明獲豁免證明書
即使用戶染疫,醫護亦要在該人同意下才可查閱安心出行APP紀錄。 而安心出行App目的在找出病毒源頭,即使只有一人下載亦對抗疫有幫助。 2021年11月1日,有5名人士未有使用正版「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試圖進入入境事務大樓,入境處即時報警將5人拘捕。 事件中涉及一名入境事務助理及一名入境處外判員工,兩人被警方拘捕後,更被即時停職,入境處發表嚴厲聲明說:「該處已即時拒絕有關人士進入大樓並報警處理。處方強調,十分重視員工的行為操守,如發現任何人員有違法或不當行為,該處一定會依法及按既定程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68][69]。 2022年1月3日,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出席洪為民生日派對時,亦未有按法例要求使用「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但事後並未受警方的檢控,更未受到入境事務處的任何處分,特區政府,尤其是入境處,對使用「安心出行」的雙重標準引起公眾批評[70][71][72][73]。 司法機構也實施同類安排,但在平衡公共衞生和確保市民可向法庭尋求公義的需要後,司法機構豁免身上沒有智能電話但當天必須到法院大樓辦理法庭事務的人士使用程式。
繼昨日醫院管理局表示,市民進入公立醫院時需要使用安心出行後,教育局今日(23日)回覆指,新安排適用於官立學校,但學生可獲豁免。 康文署稱,新安排適用於圖書館、體育館、博物館、泳池和表演場地。 警方亦表示,市民進入警察總部和警署前都需使用安心出行,若市民遺失手機,想到警署報案,部門亦可因應實際情況,豁免個別人士,並會登記和核實他們提供的資料。 現時若市民要進入政府大樓和辦公處所,可選擇使用「安心出行」或是登記資料。 由11月1日起,除獲豁免人士外,所有政府員工和市民都必須先使用「安心出行」程式掃描場所二維碼,才可以進入政府大樓和辦公處所,不再接受「填紙仔」。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曾於2月27日交代安心出行不會發出風險通知,通知相關市民,而亦暫停將出現個案的餐廳列為強制檢測場所。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安心出行新增3大功能:同行人士紅碼
至於市民進入各級法院前是否要先掃瞄安心出行二維碼,司法機構稱,因應公共衞生情況,正檢視進入法院大樓前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安排,有關詳情會於稍後盡快公布。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安心出行程式已推出更新版,可加載電子疫苗接種記錄(電子針卡)二維碼,並同時支援儲存「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豁免證明書」,以配合「疫苗通行證」。 當其他國家開始開關並逐步解除有關新冠肺炎的相關限制措施時,新上任的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就提倡香港應仿效中國或澳門推行「紅黃綠」碼,限制確診或高風險人士在社區活動,更直言「確診者不應該外出危害市民健康」,7月15日起所有「居家隔離」人士必須戴上電子手環。 應用程式9月添加了新功能,讓市民同時儲存自身及最多8名獲豁免使用安心出行同行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方便市民出入指定處所。 此外,因應周四起全面執行使用「安心出行」的規定,餐飲業務處所A類運作模式將不再適用。
家長亦可在「醫健通」應用程式內添加子女為「我的家庭成員」,能同時查閱及出示自身及子女的「疫苗通行證」。 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發言人於8月23日表示,疫苗通行證」加入「紅碼」安排的14日適應期已經屆滿,署方今日開始就新規定採取嚴厲執法行動。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2022年2月28日,由於個案眾多(每日超過50000宗),差不多所有場所每日都有個案出現,形容再發風險通知是「不切實際,現階段作用不大」,故此已經暫停發出「感染風險通知」。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提前實施「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
[14][15]網上亦出現各式文宣,呼籲杯葛使用「安心出行」。 入境事務處就指,相關安排適用於入境處總部及轄下各辦事處,包括入境事務大樓、生死及婚姻登記處、身份證換領中心、羈留中心等。 而12歲以下和65歲或以上的人士、使用「安心出行」有困難的殘疾人士,或因應實際情況而獲豁免的個別人士可獲得豁免,以填寫表格登記代替。 電子針卡方面,接種疫苗後曾感染新冠病毒並向衞生署呈報的市民,可透過政府網站evt.gov.hk下載包括康復紀錄的電子針卡,也可使用「智方便」或「醫健通」應用程式下載。 「疫苗通行證」明日進入第三階段,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提醒符合相關要求的市民檢查電子針卡是否已包含最新新冠疫苗接種紀錄;若未能確定,可經相關政府網站下載。
表列處所名單下的商戶須下載或更新「驗證二維碼掃瞄器」至最新4.1.0版本後,並啟動自動掃描模式,並選擇音效提示,然後將裝有程式的手機安放在當眼位置,配搭「安心出行」場地二維碼。 商戶須在當眼處展示裝有「驗證二維碼掃瞄器」的手機及「安心出行」二維碼,市民須向商戶的手機展示「安心」碼及針卡,聽到「咚咚」兩聲,代表已接種疫苗,便可進入食肆。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另外,大家也可以上「安心出行」網站下載流動應用程式套件(APK)來安裝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留意最低系統要求是Android 8.0或以上的版本。 在Android 7.x或以下版本安裝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不保證可以正常運作。 當局宣佈2月24日以後將會有全新的社交距離措施於稍後公布,而除了599F場所,部分場所亦會以行政指令實施疫苗通行證,包括學校、政府及公營辦公室、公營醫院、安老院等。 安心出行APP最大的目的,是讓你在進入登記場所或登記的士時,可使用QR Code,記下自己的行蹤,一旦日後相關傳播鏈出現確診,安心出行APP就會通知你曾在傳播鏈上接觸,幫助你有進一步行動。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疫苗通行證|疫苗接種分階段實施(持續更新)
至於與市民日常出行息息相關或一些避災設施是否也要規定用安心出行,例如各區民政事務處、社區會堂、社區中心、臨時避暑中心、臨時避寒中心、臨時庇護中心等,民政事務總署今日只回覆,會按其運作需要、實際情況和服務對象等因素制訂相關的安排,未有正面回應是否有豁免安排。 教育局發言人今日表示,由11月1日起,進入政府大樓和辦公處所前使用「安心出行」的新安排,適用於官立學校。 至於學生,由於他們未必有智能手機,而且有回校上課記錄,所以並無同樣規定。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個人工具
政府周一(16日)起推出「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會要求所有開放營業的餐飲及表列處所,須於12月3日前向政府申請「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二維碼(QR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2025 Code),並在收到二維碼(QR Code)後的兩個工作天內,張貼於處所的當眼位置。 若進入社署轄下的家庭服務中心,或者想到社會保障辦事處申請綜援,是否必定要使用安心出行? 社會福利署表示,現正按運作需要、實際情況和服務對象等因素制訂相關安排。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實施「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6月13日更新:醫管局專科門診包括在內)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12月28日宣布明日起(12月29日)將取消疫苗通行證,而早前在12月13日宣布兩項防疫政策的更新,由12月14日起市民不用掃安心出行,但會在進部分指定處所例如食肆,仍要出示疫苗通行證。 同時,政府亦會取消黃碼,市民若然確診會是紅碼,否則便是藍碼,以上新的防疫政策亦會適用於入境人士上。 由於核實個人資料需時,輪候使用公共服務或進入場所的時間或會較長,市民應提早到場,對此諒解和配合。 如用戶日後證實染上武漢肺炎,須在應用程式內輸入一個由衞生防護中心提供的個人識別碼,有關行程紀錄會上傳以追蹤潛在接觸者,而曾經與患者在相若時間到訪同一場所的用戶,就會透過應用程式收到通知,並獲相關健康指示。 「安心出行」供市民免費下載使用,用戶在進入參與計劃的場所時,可透過掃描場所的二維碼,記錄到達時間,離開時按「離開」再作記錄;程式另有記錄的士車牌功能,市民上車時直接用「安心出行」掃描的士車門內的車牌號碼牌或手動輸入,下車時按「離開」即可記錄行程。 香港郵政則指,除獲豁免人士外,所有進入郵政局及香港郵政轄下工作場所的員工和市民,亦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掃描場所二維碼。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疫苗通行證
警方口頭回覆指,市民進入警察總部和警署前都需使用安心出行,但部門亦可因應實際情況,豁免個別人士,並會登記和核實他們提供的資料。 市民若想確認電子針卡是否已符合當前「疫苗通行證」要求,可在「安心出行」主頁按下電子針卡鍵查看自己的二維碼。 若出現藍色外框,代表市民已符合要求,若為紅色外框,則市民可能未接種所要求的劑次,或應檢查是否已將最新的電子針卡儲存於「安心出行」。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政府研究實名制
[43]有關場地遍及康文署康體場地、食環署街市、公立醫院、警署、法院、監獄等。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而於7月11日的政府疫情記者會,盧寵茂表示由7月15日起,所有「居家隔離」者必須戴上電子手環,以確他們於隔離期間留在家中,不會離開居家範圍,避免對社區及其他市民帶來風險。 而安心出行方面,更倡當市民有核酸檢測有陽性結果,建議相關確診人士的碼變為「紅碼」,入境檢疫者則轉為「黃碼」,令他們無法進入特別的場所,例如高危人群的醫院、院舍、需除開口罩活動的處所。 資科辦提醒符合相關要求的市民檢查是否已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儲存包含所有疫苗接種紀錄的電子針卡或「康復紀錄二維碼」、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等其他「疫苗通行證」。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相關條目
換言之,教職員、家長和訪客進入官立學校時,相信會被要求使用安心出行。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日前承認由,於社區疫情嚴峻,加核酸檢測出現樽頸,故目前已暫停安心出行風險通知,「現在遍布全港都係呢啲(有確診者到過)場所,執行上面都無辦法做得到,所以暫時沒有在安心出行通知市民」。 政府宣布,只有12歲以下和65歲或以上的人士以及使用「安心出行」有困難的殘疾人士,才可以在進入政府大樓和辦公處所時獲豁免使用「安心出行」,但同時也要登記資料,才可以進入政府辦公處所。 政府會視乎具體情況,把一些因沒有智能手機而未能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的人士(例如無家者 安心出行二維碼表列處所 )納入為認可人士,他們可以填妥指定表格的方式進入餐飲處所或表列處所。 若15歲或以下人士在成年人陪同下進入餐飲業務處所或表列處所,而該成年人已履行適用的「安心出行」規定(即已使用「安心出行」或按規定以填妥指定表格的方式作為替代),則該名15歲或以下人士無須填寫登記個人資料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