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橋隧結合結構,包括兩條分別長約6.7公里及5公里的海底隧道及三個人工島[6]。 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出資建設;海中橋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國際機場人工島,止於粵港分界線)及屯門-赤鱲角隧道由香港方面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7]。 主營單位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大橋的維護和管理等工作也由其負責[8]。 私家車司機及乘客在澳門停車場泊車及辦理入境手續後,可在澳門口岸轉乘公共交通前往澳門其他地區。 港澳兩地政府同意在大橋開通初期設立每日400宗的申請上限。
-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作為主賓出席通車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47][48]。
- 2018年12月7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獲評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ICE)核心期刊《NEW CIVIL ENGINEER》(NCE)評選的2018年度「隧道工程獎(10億美元以上)」[53]。
- 天水圍站有兩個月台,以島式月台排列,在車站興建時已裝設月台幕門。
- 市民乘車出入該處或在站內逗留,皆毋須持有旅行證件或邊境禁區通行證。
- 車輛自此毋需再繞經虎門大橋,大幅縮減往返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行車時間,將珠三角西部納入香港三小時車程可達範圍內。
- 根據此「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130]。
- 到2016年追加撥款通過後,港府已就港珠澳橋、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斬件式」獲撥款合共1177億港元,當中不少屬超支撥款[30]。
另外,每天晚上7時至早上7時,在太子上海街上落客點提供深宵時段服務,去程收取10元附加費。 全長約9.4公里的香港接線高架橋、1公里長的觀景山隧道及沿機場東岸1.6公里長地面道路在2017年5月18日全線貫通,而路面鋪裝及道路設施亦於2018年1月20日全線完竣[16]。 人工島上佔地面積最大建築物[17]--島上西面兩層高旅檢大樓則於2017年完工,兩層分別作入境及出境大堂之用,旅客可在同層辦理所有過境、清關手續,毋須轉換樓層。 「金巴」由香港口岸出發,如要乘搭,就必須前往香港口岸。 從市區出發的話,最直接是乘搭以香港口岸為總站的機場巴士。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管理資訊
天水圍站有兩個月台,以島式月台排列,在車站興建時已裝設月台幕門。 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及口岸,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确定为:小型客车(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大型客车(过境巴士)200元/车次,穿梭巴士300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收费标准以人民币结算。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2025 粤港两地直通车牌车辆、港澳两地直通车牌车辆、港籍单牌车辆(拥有澳门配额)、办理一次性配额申请的车辆,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商议可经港珠澳大桥的其他车辆。
- 2019年7月,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榮獲2019年Architizer A+大獎「交通基建項目特別榮譽獎」[60]。
- 「港澳一號」擁有19個過境配額,每日提供38個往來香港及澳門的班次,服務時間由早上8時至晚上9時30分;收費方面,平日日間單程為170港元,平日晚上及公眾假期則為190港元。
- 不過,其實識途老馬都知道澳門船票有多個平買飛方法:例如金光飛航生日優惠、信用卡買去程送回程,或利用微信的優惠等等,費用跟巴士不相伯仲,所以暫時未見船票有大劈價箍客,坐船或巴士,視乎你的出發地點及time cost比較實際。
- 位於天水圍西鐵站附近,一糖甜品店雖然面積小,但裝潢夠吸引,以木系和黑色設計為主,走日系簡約工業風,盡現心思。
- 除交通標誌或道路標記另有指示、超越前車、左轉或須越過停定的車輛外,駕駛者須在最右線行駛,並只可從左方超越前車。
- 有別於深圳灣管制站,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設有停車場供旅客停泊車輛後離境,因此香港口岸人工島上只有旅檢大樓與車輛通關廣場等設施納入邊境禁區範圍[2],公共運輸交匯處在禁區範圍以外[3]。
城巴與龍運巴士近年增闢的14條「NA」系通宵機場巴士路線,全數延長至大橋香港口岸,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為總站,另新辦兩條「NA」系通宵機場巴士路線往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2021年10月3日,據中國大陸多家媒體的報導,2021年9月2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透露出了珠海新一輪的交通規劃。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根據此「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130]。 旅客可直接由香港、澳門或珠江口西部城市市區乘搭跨境直通公車,直接經大橋前往目的地市區,惟亦須在口岸下車辦理出入境手續。 2013年5月3日,第一節隧道沉管工程開始,巨型沉管從位於香港以南的珠海桂山島的製造基地運輸前往大橋在海上的工程施展位置,沉管隧道由33條沉管節連接而成,每節闊37公尺[79][80]。 2017年5月2日,最後一節隧道接頭完成對接,標誌著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車站藝術
2006年12月,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正式成立,專責小組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交通部、國務院港澳辦及粵、港、澳三地政府代表共同參與。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運輸)羅翠薇解釋這樣安排的原因是大橋及香港連接路的交接點是一段時速100公里的快速公路,採用右上左落的行車安排為恰當及能有效並順暢地達到轉線安排,同時保障駕駛者和乘客安全。 橋面上會有清晰界線,提示駕駛者即將進入的範圍屬於哪一地方,路面也有指示,好讓駕駛人士順暢自然地轉換到另一個駕駛模式,以便司機適應[84][85]。 ]質疑港澳兩地以左上右落為標準,包括早已落成的深港西部通道、落馬洲大橋等位於廣東省水域路段亦採用左上右落,為何大橋要遷就一地而使用右上左落,有關說法備受質疑。 香港政府更為此修例制定該路段以相反方向行駛,一度惹起爭議[來源請求]。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穿梭公車
天水圍站(Tin Shui Wai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位於元朗區屏山的一個車站,連接輕鐵天水圍站,主要為天水圍、洪水橋及流浮山等週邊地區居民服務。 据新华社消息,澳门特区政府于2月21日公布的规章规定中提到,港珠澳大桥边检大楼东停车场共7层,分为早上10时至晚上10时、晚上10时至第二天早上10时两个停车收费时段。 每个停车时段收费180澳门元,每小时约12元人民币;超时停车将根据情况,以每个停车时段收费270澳门元或锁车及移走处理;不足一个停车时段按一个停车时段计算。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东停车场可以提前30天预约,但最少要提前12小时预约,最多可以连续停车8天,即同一车辆最多可登记16个连续的停车时段。 未来,粤港两地直通车牌车辆通行港珠澳大桥的申请门槛还将进一步降低,没有内地投资额要求,3年累计纳税10万即可申请。 为避免遇上人潮,旅客在起程之前,应预早计划行程及透过不同渠道(例如网站及查询热线)了解最新的交通及公共运输服务情况。
在2019年12月16日起提供服務從澳門人工島到香港機場的直達公車服務,由港澳機場客運服務有限公司營辦[109]。 大橋開通初期曾有不少來往香港和粵西的跨境公車取道大橋,惟由於旅客需分別辦理兩次過關手續﹐每次集合時間需時,因此連同等候時間,總車程比取道深圳灣口岸更長,目前部分跨境公車已改回行走深圳灣口岸。 2018年5月28日,香港方面開始接受「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申請,持有使用大橋的兩地牌或中港車牌私家車配額人士可以向運輸署申請[93]。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2018年6月13日,澳門方面開始接受跨境私家車配額申請,個人及公司配額各300個,申請者須為澳門永久性居民[94][95][96]。 另外,如大橋上發生意外,會依屬地原則處理,如車輛處於中國大陸水域上的橋段,便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如意外發生在香港橋段,就採用香港法律[86][87]。 橋梁總長約23公里,按照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00公里。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車站用途
橋梁工程於2012年6月全面展開,劃分為5個工程合約進行施工。 橋梁由非通航孔橋和通航孔橋相連組成,通航孔橋共有3座斜拉橋,自東向西依次是:青洲航道橋、江海直達航道橋、九州航道橋[81]。 而香港口岸設於香港離島區赤鱲角東部的人工島上,作為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的出入境管制站。 人工島造價估計逾100億元[來源請求],連同連接的公路,預計整個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線工程開支逾200億元。 港珠澳大橋設有4大人工島:香港口岸、珠澳口岸、海底隧道東出入口人工島(藍海豚島)、海底隧道西出入口人工島(白海豚島),四島都具有標誌性及相關性,將是景觀設計考慮的重點。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2025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公路口岸舉行開通儀式。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路線數目
以太子出發為例,往銀河酒店車程約需100分鐘,單程車費160元,深宵時段、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的去程附加費為20元。 若乘搭的巴士不前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可於機場免費轉乘巴士至口岸。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2025 註:因應最新疫情發展,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公共運輸服務及跨境客運服務已相應作出調整。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車站佈置
橋下通航等級為1萬噸級,淨空高度42公尺,有效通航寬度318公尺。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2025 整體造型及斷面形式除了滿足抗風及抗震等要求外,將會充分考慮景觀效果。 估算興建費用為9億5千2百萬元,每平方公尺造價達31,300元,在大橋所有區段橋梁中最為昂貴。 2021年2月,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基於5G的智慧口岸應用項目」獲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2020年「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典型案例」[66]。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 (一) 港鐵、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
城巴與龍運經營的機場巴士「A」線,部分加停香港口岸人工島,方便乘客直接往返市區;而城巴與新大嶼山巴士亦開辦提供短途接駁服務的「B」線,貫通口岸與機場及北大嶼山,並通往就近港鐵車站。 號稱國家級世紀工程、耗支千億的港珠澳大橋,整體施工期長達9年,最終於2018年10月23日假珠海舉行啟用儀式,翌日早上9時正式通車。 車輛自此毋需再繞經虎門大橋,大幅縮減往返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行車時間,將珠三角西部納入香港三小時車程可達範圍內。 例如,來往珠海與葵青貨櫃碼頭的行車時間可以由原來約3.5小時縮減至約75分鐘;來往珠海與香港國際機場則可以由約4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 天水圍去港珠澳大桥2025 當局期望利用大橋,使來自珠三角西部、廣東西部和廣西等地貨物更能善用本港機場和貨櫃碼頭,提升香港作為貿易和物流樞紐的地位,亦有助香港快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9],推動社會及經濟發展邁向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