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車站進出的人流都是居住於鄰近屋苑及屋邨的居民、中小學學生或於鄰近辦公室上班的市民。 車站平日的出入閘的人流相對平穩,假期則會出現更多區內外市民和遊客的出入閘人流。 有消防員到幕門頂部位置檢查,並向幕門裝置噴滅火筒,來往觀塘站至調景嶺站的列車一度要暫停服務。 港鐵於觀塘站安排接駁巴士來往觀塘至藍田及油塘,長長的人龍等待接駁巴士,有市民批評站內的指示不清晰。
前地鐵公司受房委會委託,於車站頂層興建購物走廊,並在車站周邊興建公屋及商場地基[23]。 另外,車站周邊有多個大型屋邨、學校、鯉魚門廣場、大本型、油麗商場及油塘中心,加上油塘工業區有不少住宅計畫陸續落成,車站本身的出入閘客流也不斷增加。 由於東隧公司當年擁有上述的鐵路設施,故此其母企亦相應獲得鰂魚涌站及藍田站上蓋物業發展權,即現時的華信花園及匯景花園。 在興建期間,隧道的沉管鑄造工場,設於收費廣場及鄰近的前石礦場(現時的將軍澳-藍田隧道茶果嶺交匯處)位置。
油塘的士站: 的士一口價
前地鐵公司只於近B2出口外設置一部電梯連接車站平台及茶果嶺道,但該處偏離油塘工業區且人跡罕至,若市民由油塘工業區前往電梯出入口,步行需時約4分鐘;而靠近工業區的A2出口則只有樓梯,惟港鐵回應區議員及傳媒報道,並未言明有任何改善措施[8]。 大廳內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涼茶專賣店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及自動照相機[5]。 客務中心以及香港郵政郵箱皆設於大廳中央近連接月台的電梯旁[6][7]。 另外,車站周邊有多個大型屋邨、學校、鯉魚門廣場、大本型、油麗商場及油塘中心,加上油塘工業區有不少住宅項目陸續落成,車站本身的出入閘客流也不斷增加。
該交匯處於2016年5月15日啟用,原以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為總站的14、62X及259D線隨即遷至該處,三條路線由鯉魚門邨開出後,仍會繞經此站[7][8][9]。 此舉使以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為總站的專營巴士路線曾一度僅餘繁忙時間路線和通宵路線。 我們建議建造一條長約120米的高架園景平台,連接上述兩個發展項目和港鐵觀塘站,以提升日後該區的暢達度和便利行人流通,並創造空間紓緩港鐵觀塘站於繁忙時段的擁擠情況。 土拓署已初步確立擬議高架園景平台工程項目的技術可行性,並會於今年展開勘察研究和設計工作,爭取早日完成工程。 政府建議在啟德發展區的公眾休憩用地內提供長約13公里的單車徑網絡,貫通啟德發展區內多個地點,包括啟德車站廣場、啟德體育園、啟德河,並途經觀塘避風塘兩旁的海濱長廊地段。 有別於傳統與行人路分隔的單車徑,啟德單車徑網絡主要會採用行人及騎單車人士共用同一空間的「共融通道」概念,以更有效善用發展區内的休憩用地和海濱、促進單車路線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優化區內休憩用地的連繫及提升發展區整體設計上的連貫性。
油塘的士站: 地點 : 油塘大本型 無障礙分類 : 購物商場 無障礙資訊 : 大本型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輪椅升降機、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所有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由于汇民道非专营巴士上落客区不准停车等候,非专营巴士可使用上述泊车位短暂停泊。 油塘的士站 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不少人經油塘站前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惟因經油塘站前往的道路十分斜,因此在由調景嶺站前往墳場的行人通道在2012年開通後,不少人亦改經調景嶺站前往[11][12]。 基於地勢,油塘站大廳與油麗邨以及鄰近的油塘里處於同一水平,另一端出入口則連接大本型商場;而大廳以下則為兩層月台。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此站於2002年8月4日啟用,為將軍澳綫及觀塘綫的跨月台轉車站。
- 另外,車站周邊有多個大型屋邨、學校、鯉魚門廣場及油塘中心,所以用本站出入嘅人流都係居住喺附近屋苑同屋邨嘅居民、中小學學生或者喺附近辦公室返工嘅市民。
- 大本型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輪椅升降機、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所有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完成鑄造的沉管會直接沿隧道走線,由躉船拖至預定位置安放[5]。 抵港旅客在步出接機大堂後,可經左邊的緩坡道前往的士站候車。 来自沿油麻地佐敦道及尖沙咀广东道的行人,可使用附近的行人隧道经柯士甸站前往香港西九龙站,而由近九龙站的佐敦道及柯士甸道西前往香港西九龙站的行人,则可使用附近的行人路或行人天桥。 上述只表列于香港西九龙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专营巴士及专线小巴路线。
油塘的士站: 香港巴士大典
大堂之上為不對外開放的機房、職員專用區域[註 3],以及由房委會委託前地鐵公司興建的「大本型購物廊」[註 3] [2] [3];而大堂之下分别為機房[註 3]以及兩層月台。 油塘的士站 U2層月台實际上與茶果嶺道僅一牆之隔;而U1層月台則處低於地面水平的淺層地底,兩層月台皆被混凝土圍封[4]。 大堂之上為不對外開放的機房、職員專用區域[註 3],以及由房委會委託前地鐵公司興建的「大本型購物廊」[註 3] [2]
- 土拓署計劃於今年年初開展設計和實施研究,以在啟德發展區全面落實共融通道網絡;包括檢視相關的設計標準、附屬設施、管理模式和運作方式,並會探討利用智慧措施以優化共融通道的日常運作及管理的可行性。
- 港鐵於觀塘站安排接駁巴士來往觀塘至藍田及油塘,長長的人龍等待接駁巴士,有市民批評站內的指示不清晰。
- 由于汇民道非专营巴士上落客区不准停车等候,非专营巴士可使用上述泊车位短暂停泊。
- 但因2000年地鐵有限公司上市,政府遂與東隧公司簽訂補充協議,東隧的鐵路隧道及車站擁有權於專營權屆滿後,以一千港元的象徵式代價,經由地政總署移交予地鐵公司(今稱港鐵公司),而非移交香港政府[13][14]。
- 至1980年代初,港府改為提出興建連接香港島鰂魚涌及九龍東茶果嶺的東區海底隧道。
- 因此,觀塘綫及將軍澳綫曾先後是地鐵系統內,由多於一間公司持有業權的路線。
如欲查询更多有关香港西九龙站附近的专营巴士及专线小巴服务及收费详情,请使用运输署「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或联络巴士公司或专线小巴营办商。 政府計劃在港鐵觀塘站旁的一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進行綜合發展,而市區重建局亦在其附近進行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 這些發展計劃將全面重新塑造整個觀塘市中心,並為該區提供更佳的居住環境及新社區設施。
油塘的士站: 車站位置
[2] [3];而大廳之下分別為機房[註 3]以及兩層月台。 大堂內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涼茶專賣店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及自動照相機[5]。 油塘的士站 客務中心以及香港郵政郵箱皆設於大堂中央近連接月台的升降機旁[6][7]。 由於東區海底隧道是唯一連接香港島和九龍東區的隧道,車輛亦可使用東隧再經東區走廊前往香港島不同地方,因此車流量頗高,是香港第二繁忙的過海隧道,僅次於紅磡海底隧道。
油塘的士站: 車站用途
同年8月18日,將軍澳綫正式全綫通車,觀塘綫的終點站正式改以位於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而將軍澳綫亦正式改以位於將軍澳的寶琳站為終點站,此站亦成為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中途站。 油塘的士站2025 油塘站設有一組島疊式月台,其中上層月台(U2層)為2號月台(觀塘綫往黃埔)及3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寶琳/康城);而下層月台(U1層)則為1號月台(觀塘綫往調景嶺)及4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北角),所有月台均已裝設月台幕門。 基於地勢,油塘站大堂與油麗邨以及鄰近的油塘里處於同一水平,另一端出入口則連接大本型商場;而大堂以下則為兩層月台。 油塘的士站 下午一時多,油塘站月台有幕門起火,大批乘客要疏散,由港鐵職員用滅火筒救熄。
油塘的士站: 大堂
油塘站(英語:Yau To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茶果嶺道旁,屬於港鐵觀塘綫與將軍澳綫的鐵路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的車站。 1970年代初,香港首條海底隧道啟用後迅速飽和,港府已研究第二條連接兩岸的通道。 當時計劃在維港東部鯉魚門興建跨海大橋,連接香港島筲箕灣及九龍東油塘,最終因大橋有機會影響啟德機場運作,故未有落實。
油塘的士站: 觀塘綫油塘站月台幕門起火 港鐵將檢查同類幕門
土拓署計劃於今年年初開展設計和實施研究,以在啟德發展區全面落實共融通道網絡;包括檢視相關的設計標準、附屬設施、管理模式和運作方式,並會探討利用智慧措施以優化共融通道的日常運作及管理的可行性。 擬議的共融通道將透過沿線的公園/休憩空間項目或私人發展項目提供,並分兩階段推展落實。 預計首階段約7.5公里長的共融通道將在2023年落成,餘下的5.5公里將在第二階段於2025年以後落成。 「大本型」商場樓高八層,總面積達45,000平方米,多間餐廳薈萃其中,商舖琳瑯滿目,各式美食及購物選擇,定能滿足任何人的口味及需要。 商場的特色空中花園,備有多項娛樂設施,包括互動遊戲地帶、露天多功能球場等,讓您能於「大本型」滿載樂趣。
油塘的士站: 列車服務
如欲查询更多有关香港西九龙站附近的专营巴士服务,请使用运输署「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或联络专营巴士公司。 大型連鎖日資百貨公司八佰伴也曾在滙景廣場開業,人流隨即急增。 除此之外,在將軍澳綫通車前,藍田站亦曾經是將軍澳居民接駁地鐵的主要車站。 此外,藍田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2],以及「會員服務站」機供乘客登記為港鐵友禮會會員、查閱獎分及換領獎賞[3]。
油塘的士站: 車站歷史
上述六條新增路線將大致覆蓋了九龍東高架模式連接系統原擬議服務的範圍,可切合區內市民的出行需要。 油塘的士站2025 其餘三條專營巴士路線預計在2023至2028年陸續投入服務,以分別提供接駁九龍灣及觀塘行動區與宋皇臺站之間的服務、來往觀塘行動區與鑽石山站的特快服務,以及連接九龍灣行動區與啟德的區內循環線。 就該三條專營巴士路線的營運詳情,運輸署會透過每年恆常的「巴士路線計劃」適時諮詢相關區議會的意見。 在興建將軍澳綫之前,原本於觀塘綫的列車由藍田站開往鰂魚涌站方向時,會有一小段的晒草灣露天路段才進入東區海底隧道,但是後來該露天路段因為2002年將軍澳綫通車而改為備用路段,並命名為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可供工程車或車務調動使用。
油塘的士站: 藍田站 (香港)
由於油塘站位於茶果嶺道附近的山邊,車站在設計時並未有設立轉運站。 因此在啟用時,不少接駁公車及小巴路線只能延伸至油塘站附近的鯉魚門道作中途站,乘客需利用A1出口的電扶梯及油塘邨往返大廳及其接駁的公車及小巴站。 油塘的士站2025 而大部分接駁巴士及小巴路線大多是連接藍田的廣田邨、茶果嶺一帶,故有部分居住在藍田住宅區的居民轉乘接駁交通工具往返油塘站,可直接前往香港島或將軍澳,無須多乘一程觀塘綫列車往返藍田站。 由於油塘站是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重要轉車站,因此於平日繁忙時間均有很多乘客途經該站往返香港島及東九龍。
油塘的士站: 車站藝術
樓書資料顯示,親海駅I合共提供228伙,單位面積介乎273至736方呎,涵蓋1房至3房間隔。 香港西九龙站的周边设有行人天桥及行人隧道,连接附近的公共运输设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龙站巴士总站,并经商场连接九龙站和九龙站公共运输交汇处。 除以上特快路线,乘客亦可选乘香港西九龙站附近的现有专营巴士路线前往目的地。
油塘里(Yau Tong Lane)小巴站,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油塘里油麗邨第四期仁麗樓外,天主教普照中學對面,乃運輸署劃定的路邊專綫小巴站,現時只作中途站用。 油塘站由日本熊谷組承建[21],車站採用明山爆破方式建造,原址為聖安當小學、普照書院舊址以南的一處山坡及觀塘仔灣填海地[22]。 由於油塘站並非像將軍澳支綫其餘新車站般建於新填海區,故承建商展開車站建築工程前需重置原先處於工地範圍內的兩間校舍,並處理廢物棄置場受污染之土壤。 油塘站設有一組島疊式月台,其中上層月台(U2層)為2號月台(觀塘綫往黃埔)及3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寶琳/康城);而下層月台(U1層)則為1號月台(觀塘綫往調景嶺)及4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北角),所有月台均已裝設全高式月台門。 中信泰富、熊谷國際、保華(新隧道)及丸紅香港華南有限公司組成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下稱「東隧公司」),在1986年8月6日以「建造、營運、移交」方式獲發東區海底隧道30年專營權,其後隧道在1986年9月25日動工。 香港西九龙站巴士总站旁亦设有30个设有收费表的非专营巴士泊车位供停泊之用。
但因2000年地鐵有限公司上市,政府遂與東隧公司簽訂補充協議,東隧的鐵路隧道和港鐵藍田站擁有權於專營權屆滿後以一千港元的象徵式代價,經地政總署移交給地鐵公司(兩鐵合併後易名港鐵公司),而非移交政府。 至2008年2月10日(即專營權到期後五日),港鐵與政府簽立地段增批契約,上述路段正式併入將軍澳綫所屬的「地下鐵路地段第3號」。 [9][10]而通風大樓及內部機器等公用設施,則由運輸署及港鐵公司共同管理。 東區海底隧道(英語:Eastern Harbour Crossing[2]),簡稱東隧(EHT)和東海隧(EHC),為香港第二條穿越維多利亞港的海底行車及鐵路隧道,連結香港島鰂魚涌及九龍茶果嶺。 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港鐵將軍澳綫使用並附設接駁藍田站的後備路段)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來往九龍及港島的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油塘的士站: 車站原址及建設工程
2013年12月16日中午約12時40分,觀塘綫及將軍澳綫調景嶺站至油塘站的一段架空電纜發生故障,導致將軍澳綫油塘站至寶琳站及康城站服務暫停。 列車會使用藍田站旁後備行車隧道直接過海駛往鰂魚涌站,以北角站作為終點站[15][16]。 油塘站月台設有4個月台,位於U1層同U2層,所有月台都裝咗月台幕門。 其中U1層係1號月台(觀塘綫往調景嶺方向)同4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北角方向),並位於同一島式月台,方便由九龍過香港島嘅乘客,直接由觀塘綫月台行去將軍澳綫月台,轉往北角嘅列車,再經東區海底隧道過香港島。
油塘的士站: 鄰近交通
土拓署會就啟德發展區跑道公園碼頭的現有登岸階梯設立「水上的士」站提供支援配合,以提升啟德發展區與上述各區的連繫,為市民及遊客提供更多出行選擇。 由於車站上蓋物業是滙景花園第9-17座,故此車站月台及大堂的支柱比其它車站為粗,並以支撐車站上方的物業。 縱使工程極為複雜,油塘站成為將軍澳支綫首個正式開放的車站,在2002年8月4日啟用;由當日起,觀塘綫改以油塘站為總站,由油塘來往北角站的服務則由將軍澳綫取代。 此安排為期14天,讓乘客在將軍澳綫第一期全綫通車前熟習新的轉乘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