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坑幾年間嘅變化,主要有賴港鐵嘅通車,其實南區一向被視為港島嘅後花園,居住環境勝人一籌。 黃竹坑往返市區,以往主要靠香港仔隧道,居民或多或少都曾經感受過塞車嘅困擾。 但隨着南港島線將南區與市區接通,由黃竹坑去金鐘商業區只需8分鐘,去中環都不用3個字(14分鐘)。 而黃竹坑站更係南港島線東西段轉車站,大站附近嘅物業,升值潛力水漲船高。 其最大賣點為交通便利,由於港島南上蓋「黃竹坑站」,離港島線「金鐘站」僅兩站之距,前往「中環站」亦僅需十餘分鐘,更令項目成為最靠近港島CBD商圈的鐵路盤之一。
- 而在1950年代,香港因為韓戰影響下將經濟重心從農業和轉口貿易逐漸轉移至工業發展,政府亦計劃將黃竹坑重新打造成工業重地。
- 對於黃竹坑區內使用者來說,基本生活上的配套設施才是最急切需要的。
-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01年以166.07萬元買入物業,持貨20年,現帳面勁賺逾700萬元,物業期內升值逾4倍。
- 其中一伙四房戶成交價高見6,600萬元,呎價逾5.4萬元,創同區標準戶呎價新高。
- 其他名人買家還有前「體操王子」李寧妻子、大生銀行馬氏家族、有「股壇金手指」之稱的惠理集團聯席主席謝清海、連鎖時裝店Bossini創辦人羅定邦孫女羅君兒、TOM集團前首席執行官王兟等。
- 他們的紙品均印有簡約設計,例如手繪的本地特色食品及景色都以活版印刷技術 Letterpress 製作,可愛同時富手工觸感,是收藏或送贈他人的絕佳選擇。
- 為了發展黃竹坑,政府在1988年於黃竹坑道及南朗山道交界興建一條雙程雙線的架空天橋。
- 創辦人 Mimi Chun 表示攝影是被大家低估的藝術門派,因此便有了命名畫廊為「刺點」的構思。
由創意人 Martha Collard 推廣擁有百年歷史的冥想療法,是亞洲最大的個人鑼系列之一,旨在透過冥想鑼的聲音,引發參加者自發性的冥想和放鬆狀態。 在物理層面上,振動刺激循環系統和腺體系統,有助聽眾消除緊張感並恢復活力,從而感受到一種聯繫與和平的感覺。 Red Doors Studio 還提供昆達里尼瑜伽、冥想及靈氣研討會,不僅有助於減輕壓力並恢復活力,同時也能學習消除不必要的雜念。 始創於2013年的少爺啤酒廠,是香港最受歡迎的手工啤酒廠,品牌的成功之道正是其獨特性及創新思為,他們勇於使用菊花和陳皮等本地食材,並製造出橡木桶陳釀啤酒、煙燻啤酒、甚至野生發酵啤酒等特色飲品,因而深受大家的愛戴,就連文華東方酒店和四季酒店也是品牌的合作伙伴。 酒廠設有導賞團,大家參觀全亞洲最大木桶陳釀室的同時,也可以了解啤酒及精釀文化的知識。
黃竹坑超市: 交通:僅依賴鐵路優勢
是工廠大廈林立的舊區、是海洋公園的所在地、還是因交通不便而仿與外界隔絕的荒蕪之地? 原來,自於2010年4月政府實施活化工廈政策,至於2016年12月港鐵南港島線正式通車,黃竹坑已在悄然改變,並正等待著破繭而出、衝上天際的一刻。 港島南岸商場THE SOUTHSIDE位於黃竹坑站上蓋,屬港鐵旗下MTR MALL,面積約51萬平方呎,樓高5層。 新商場計劃引入不同類型的商戶,包括娛樂及大型綜合超市等,約有150間商戶。 陶瓷工作室 Lump Studio 由香港陶藝家 Liz 創立,並設據點在一幢光線充足的工廈內,內裏鋪滿盆栽植物,鋪上混凝土製地板,簡約工業風格成為都市人思考和放慢步伐的好地方。 工作室旨在為陶藝家提供共享空間和材料,讓他們有足夠的地方發展潛力及磨練技能,因此成為不少陶瓷愛好者聚集的地方。
畫廊主要展出印象派、現代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從法國雕塑家 Auguste Rodin 到中法抽象派畫家 Chu Teh-Chun 和 Zao 黃竹坑超市2025 Wou-Ki 也是到訪時必看的重點。 出現輕微塌陷的是位於竹北勝利二路、五福宮前的一段道路,巧合的是,去年同樣8月1日這一天,該路段才因出現「破洞」遭封路調查。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南市安平區建平7街道路今(2)日中午出現1處下陷狀況,南市水利局接獲通報立即抵達現場勘查,目前已在現場設置交通錐、連桿及警示燈等交維設施並覆蓋鐵板以避免車輛誤入,經確認無人員受傷。 受惠於「躍動港島南」發展概念後,帶動區內二手樓價上升。 其中黃竹坑居屋雅濤閣1座高層A室,屬實用面積591方呎3房戶,上月於自由市場以1,065萬元售出,呎價18,020元,造價及呎價創屋苑新高。
黃竹坑超市: 香港巴士大典
另外,協成行亦將好景工業大廈活化為 Genesis 創協坊,並贊助藝術發展局的「ADC藝術空間計劃」,將12樓全層過萬平方呎以特惠租金租予本地獨立藝術家作工作室之用。 在社區協同效應帶動下,藝術工作室、創意商店、畫廊、食肆、印刷廠等形成一個互動網絡,有助促進區內的藝術創作發展。 黃竹坑超市 在交通配套和工業活化政策的雙管齊下,黃竹坑有如群雄割據一樣,不同的發展商爭相展開工程。 這與周圍相對殘舊的工廈和忙著搬貨、汗流浹背的工人和貨車司機形成一個奇異的畫面,讓人感到格外突兀又新奇。 投資物業總經理陳宛冰指,THE SOUTHSIDE 商場樓面面積近51萬方呎,設有5層商舖樓層, 預計共有約150間商戶,提供約235個停車場車位。
- 早前大圍站上蓋新盤掀起全城置業狂潮,地段、基建更具一格的黃竹坑站項目,到時勢必又將引來更熱烈之樓市景象。
- 始於2010年的 Blindspot,是香港首批關注當代攝影和圖像的商業藝術畫廊之一。
- 其最大賣點為交通便利,由於港島南上蓋「黃竹坑站」,離港島線「金鐘站」僅兩站之距,前往「中環站」亦僅需十餘分鐘,更令項目成為最靠近港島CBD商圈的鐵路盤之一。
- 以20分為滿分的話,我們《胡.說樓市》編輯團隊共給予樓盤15分。
- 香港仔隧道於1983年全線通車後,黃竹坑一躍而成香港仔與鴨脷洲往返港島北岸的交通要衝。
- 七十至八十年代是黃竹坑工業發展的全盛時期,當時黃竹坑道、香樂道及業發街一帶建有達四十幢工業大廈,不少電子零件廠、煙草廠、紙品印刷廠、塑膠製品廠等都到來設廠生產。
黃竹坑站第1期提供800伙,今年4月以折實均價29,689元首推160伙,是本港有史以來最貴的鐵路上蓋住宅項目,至今已售出逾611伙或近八成。 其中一伙四房戶成交價高見6,600萬元,呎價逾5.4萬元,創同區標準戶呎價新高。 有「金牌地產經紀」之稱的中原地產首席營業董事李巍,繼北角海璇後,近3年來再度入市新盤,今年5月斥2,309萬元購入黃竹坑站第1期一個3房戶作收租之用,預計呎租約80元。
黃竹坑超市: 商場及百貨公司
區內代理透露,雅濤閣屢錄高價成交,皆因政府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相信將利好鴨脷洲、黃竹坑一帶發展,帶來地旺,故只有高價才打動業主沽貨,加上1座高層D室外望開揚海景,是屋苑最優質單位,故造價自然高。 Studio 9 是一所融合藝術與設計畫廊,同時也是一個藝術陳列室及經過翻新的創意工作室。 在 Studio 9,你可以從各款鮮色亮麗的家具中,找到各個時期的客廳設計風格,從中感受創辦人 Ahlaiya Yung 對手工設計及工藝的熱情。 他還將佔地4,000尺的空間變成現場表演、音樂、甚至是演講或設計愛好者研討會的場所,成為多元藝術的交流平台。 「大劉」劉鑾雄的前女友呂麗君(現名為呂姵霖),是項目大手買家之一,合共斥逾1.4億元購入4個單位。
然而對用家的吸引力度,相信最終也需還原基本步看樓盤各項資料。 如果大家有興趣看其他樓盤的文章,以及希望了解整個一手樓購買流程、二手樓購買流程、或其他按揭事宜的準買家,我們已準備了一系列的懶人包,大家可按以下橙色快速鍵跳往。 市場向來看好港島物業,但近年來縱觀整個港島區之新盤,都是「一盤難求」,再加上有「港鐵上蓋」的金牌加持,熱度及潛力必將看高一線。 早前大圍站上蓋新盤掀起全城置業狂潮,地段、基建更具一格的黃竹坑站項目,到時勢必又將引來更熱烈之樓市景象。
黃竹坑超市: 【港鐵物業】黃竹坑站項目命名港島南岸 商場料2023年開幕
商場計劃引入不同類型的商戶,包括娛樂及大型綜合超市等;亦計劃加入多媒體設施配套,配合科技元素,以智能科技提升顧客體驗。 入口設有14,000方呎的公共休憩空間,以及不少於3,000方呎的表演場地,預計將於2023年落成。 項目的ABCH室均扭向畫舫方向,向南望香港仔海峽,而DEFG室則透過鴨脷洲公園,北望香港仔灣方向。 「深灣軒」以兩房位為主,三房單位僅得五柱有提供,分別為「1座C室」、「2座C室及H室」、以及「3座G室及H室」,其餘則為兩房戶型。
黃竹坑超市: 按揭計算機
南市水利局表示,為避免再次塌陷並妥適處理,已安排進行管路的錄影檢視,釐清發生原因。 目前搶修搶險開口合約廠商已抵達現場,後續將進場開挖修復破損範圍,提醒民眾施工期間因道路減縮,盡量避開該路段或繞道行駛,以維施工搶險及行車安全。 連鎖電器集團百老匯的家族更一口氣狂掃8伙,涉資近1.77億元,平均每伙售價逾2,200萬元。 其他名人買家還有前「體操王子」李寧妻子、大生銀行馬氏家族、有「股壇金手指」之稱的惠理集團聯席主席謝清海、連鎖時裝店Bossini創辦人羅定邦孫女羅君兒、TOM集團前首席執行官王兟等。 來自娛圈代表,包括「宇宙最強」甄子丹的妻子汪詩詩斥3,457萬購兩伙2房戶。 歌星李克勤妻子盧淑儀亦以2,583.9萬元購入一個三房單位,呎價逾2.7萬元。
黃竹坑超市: 港島南區5層高新商場THE SOUTHSIDE 51萬呎港鐵站上蓋商場2023年開幕
港鐵通車及工廈活化帶動的商貿發展,是黃竹坑現代發展的重要起步。 但要發展成像金鐘、銅鑼灣一樣的多元化且便利的商貿區,看來即並非一時三刻可實現的事了。 鮮艷的黃竹坑站就這樣明佇立著,但那種荒蕪怪異之感竟仍彌漫於每個大街小巷。 綜合了工廈保安、食店老闆、獨立藝術家家等不同區內使用者的意見,我就黃竹坑的發展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工作的好地方,但非生活的好地方。 黃竹坑超市2025 感味宮匠的黃竹坑店位處香葉道2號 One Island South 地鋪,於2014年11月開張,是全港最大的咖啡店,也算是早期在黃竹坑工業區內開店的租戶。 老闆 Alvin指店內本來是做咖啡豆和烘焙機的批發生意,後來才逐漸發展成咖啡店。
黃竹坑超市: 香港仔公園整完又整 浪費億元公帑
以20分為滿分的話,我們《胡.說樓市》編輯團隊共給予樓盤15分。 位於港島南線尾站「海怡半島」站,物業由34座組成,共分四期發展,為香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一,共提供9,812個單位,面積由 呎,座落於鴨脷洲西北部,南望東博寮海峽、西望大嶼山。 截至2020年11月止,海怡半島的平均呎價約16,430元呎,兩房單位平均售價約950-1,000萬元;而三房單位則1,400萬元起步。 截至2020年11月止,屋苑平均呎價為18,176元,一個實用300多呎的單位,售價約 萬元之間。 2010年7月,城規會把「黃竹坑站上蓋」改劃為「綜合發展區」,容許作住宅及商業項目,「總綱發展藍圖」在2013年終獲城規會核准。
黃竹坑超市: 商場
黃竹坑與觀塘、荃灣等區共同締造香港工業發展最輝煌的一頁。 除了新住宅項目落成之外,黃竹坑站周邊建築,包括工廈、舊式商業大廈等,是政府政策以及財團支持帶動下,將得到加快活化,轉型成為全新的商貿地帶,當中不乏甲級商廈,預計現有連同新增的商業樓面面積合共超過400萬呎,吸引不少跨國企業及大型機構進駐。 黃竹坑成為嶄新的商業區後,市場對這一區優質住宅的需求勢必大增,鐵路上蓋的全新樓盤連同周邊配套,將黃竹坑打造成為既豪華、又高質的全新生活圈,相信是不少實力買家追捧的對象。 區內不少工廠大廈經歷九十年代香港製造業萎縮而空置多年,政府於2001年將黃竹坑工業區由「工業」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為這些空置工廈帶來重建契機,不少已改建成酒店,作為海洋公園遊客的配套設施,令黃竹坑發展成更全面的旅遊區。
黃竹坑超市: 港鐵車站
他們的紙品均印有簡約設計,例如手繪的本地特色食品及景色都以活版印刷技術 Letterpress 製作,可愛同時富手工觸感,是收藏或送贈他人的絕佳選擇。 工作室還提供度身訂造的設計產品,壓花囍帖、名片、個人化文具亦一應俱全。 Empty Gallery 創辦人 Stephen Cheng 黃竹坑超市2025 在冥想時看到一個矩形漂浮在黑暗當中,於是他立即聯想到利用藝術來填充空間,因此他為畫廊的牆身塗上黑色,以黑盒形式向大眾呈現當代藝術。 它的特色在於,除了藝術品以外周邊的環境都是漆黑一片,因此也是一個培養多種感官體驗的過程、一種專注內在的感觀之旅。 不論您對古典還是當代藝術家的多媒體作品感興趣,Empty Gallery 絕對值得你到此一遊。 由畫廊創辦人及總監 Pascal de Sarthe 和妻子 Sylvie 於1977年在巴黎創立 de Sarthe,畫廊曾經搬到舊金山,後來再於2011年踏入香港市場,以10,000尺的空間創造了展示當代藝術家的平台。
黃竹坑超市: 鄰竹北天坑道路修復 勝利二路疑再出現凹陷
房委會資料顯示,雅濤閣1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576平方呎,上月以875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實用呎價約15,191元,料呎價創全港未補價居屋新高。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01年以166.07萬元買入物業,持貨20年,現帳面勁賺逾700萬元,物業期內升值逾4倍。 翻查成交紀錄,雅濤閣不時錄得高價成交,舉例說,去年12月,屋苑同座另一伙高層D室,以858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實用呎價14,896元,創當時屋苑綠表單位造價新高。 項目提供一房至四房,單位實用面積320至1,901方呎,標準戶佔571伙,另提供29伙特色戶。 項目主打兩房及三房,各佔271及198伙﹔兩房實用面積436至638方呎,三房實用面積由749至955方呎。 至於屬入門版的一房單位,提供58伙,實用面積320至343方呎。
黃竹坑超市: 配套:仍待改善
整個黃竹坑站上蓋項目共分6期發展,提供14座住宅大樓,合共5,200伙住宅單位,第1期預計2023年1月落成。 基座為港島南最大的商場「THE SOUTHSIDE」,樓高5層佔地51萬平方呎,提供約150間商戶及235個停車位,預計2023年落成。 港島鐵路盤受捧,黃竹坑站第2期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部署短期內開售,發展商相信呎價可以打破第一期紀錄。 黃竹坑站第2期由兩幢住宅大廈建成,樓高24及29層,合共提供600伙,位置比1期更佳,相信大部份向西南的大單位,享有深灣遊艇會一帶海景。 最後項目獲批准用五倍地積比率發展住宅項目及社福設施,可建樓面3,848,202呎,最高住宅高度由 米之間,可在五層平台之上建26-38層的住宅,提供4,900個單位;其後因應市場對住宅供應的需求,港鐵在2019年再按《城規條例》申請增至單位至5,200個。 至於非住用項目則以1.49倍的地積比率發展,可建樓面1,145,741呎。
港島鐵路上蓋項目供應少,故看好後市,笑言「買到就是贏」。 他亦指,連有份入標競投黃竹坑站的地產商,即使投不到地,都要在區內買樓分杯羹,形容項目屬兵家必爭之地。 早前熱賣的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1期,引來全城富豪明星追捧,呎價高見5.4萬元。 有專家指,港島區已有30年沒有鐵路盤供應,大批「餓盤」已久的買家紛出動搶入市,心態就是「買到就是贏」。 黃竹坑站下一個新盤正整裝待發,由於位置更佳,擁有海景,相信呎價可打破第1期的紀錄。 隨著政府《施政報告》中提出「躍動港島南」後,卻突然令樓盤多了一個利好消息炒作。
黃竹坑超市: 香港仔
最新資料顯示,黃竹坑站物業發展項目將於2023年落成一座約51萬平方呎大型商場,設有戶外空間,五層樓面,預計涉及150個舖位, 200個車位。 人流提升、生活配套相應愈趨完善,該商圈勢必成為南區新晉SHOPPING新地標。 「黃竹坑站上蓋」首五期已分階段推出招標,當中由路勁及平保投得的第一期名為「晉環」(South Land),屬於「港島南岸」的其中一部分,打算放眼「黃竹坑站」的買家,又應該怎樣部署? 對此,有區內藝術工作者質疑這也算是把黃竹坑工業區「士紳化」的一種手段。
這一切一切,都讓我領悟到一個事實──黃竹坑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改變。 它不再是我們以往所認知的單調無趣的工業區,而是一個多變又蓄勢待發的新都會。 浮記 Float Captain 的創立源於對衝浪熱愛,是由一群深受加洲和夏威夷文化啟發的香港衝浪者經營。 品牌融合了街頭服飾及衝浪元素,不但主打舒適簡約卻不失時尚的服裝,更提供各種衝浪板及其配件、結他撥片和手袋供選購。 有如沙漠中綠洲的 Red Doors Studio 提供了多種方式來使頭腦、身體和精神沉穩,並鍛練身心平衡及集中注意力,讓你從庸碌生活中尋找心靈的平靜。
黃竹坑超市: ‧ 「我們與詐騙的距離」台東警走入影城宣導識詐
在本年3月23日,南港島藝術區更舉行南港島藝術日,開放區內24個藝術空間予各界藝術愛好者和公眾免費參觀。 黃竹坑從一個與藝術掛不上邊的單一工業區演變成一個帶藝術味的社區,也是沿於工廈發展的趨勢。 黃竹坑超市2025 區內工廈一般樓底高、樓面開闊、走廊寬敞、租金亦較畫廊集中地的中環便宜近三至四倍,對香港的創意工作者和畫廊商人來說可說是烏托邦!
黃竹坑超市: 交通優勢:8分鐘直達金鐘商業區
港督金文泰為表揚周氏對香港的貢獻,1936年將此山命名為「壽臣山」(Shouson Hill),而松壽居門前的道路,則命名為「壽山村道」(Shouson Hill Road)[1]。 黃竹坑超市 黃竹坑(Wong Chuk Hang),位於南區,是指介乎香港仔與深水灣之間的地區,區內以住宅、輕工業及商貿區為主,毗鄰深灣的布廠灣設有小量船廠。 樓價升勢除了蔓延至二、三綫屋苑,就連資助房屋也不例外,繼上周元朗朗屏邨出現癲價成交後,盛產「居屋王」的黃竹坑雅濤閣也錄新高成交,呎價更貴絕全港未補地價居屋。 有區內代理透露,雅濤閣屢錄高價成交,皆因政府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見下圖)。 以 ditto ditto 為名的凸字印刷和設計工作室,提供個性化的文具印刷到定制設計產品。
香港有八處古代石刻被列為法定古蹟,其中只有黃竹坑一處位於港島,亦是唯一遠離海岸邊的石刻。 EDIT 由會計師 Genevieve Chew 黃竹坑超市2025 和建築師 Jacqueline Chak 組合創立,主張極簡主義的設計,長青單品包括褶邊 T-Shirt、不對稱連衣裙及斜擺上衣等,漸進的形狀和輪廓都結合了建築元素。 EDIT 自2011年從一家選物店起家,由出售來自新興和知名設計師的服裝,到現在演變成獨立品牌,它現在已在香港和倫敦百貨公司 Selfridges 出售。 請不要忽視位處高樓大廈的市區咖啡店,位於其中的 Africa Coffee & Tea 所提供的特式咖啡和茶,全都是向非洲的致敬之作,無論是非洲鼓、掛畫、還是木製雕像,都充滿濃濃的異國風情。 顧名思義,茶和咖啡絕對是這裡的賣點,所有產品都是源自非洲並以公平貿易的方式採購;至於食品方面,從埃塞俄比亞咖啡豆到印度麥餅,以及新鮮製作的糕點和果汁,都有別於你日常能夠品嘗到的味道。 Pomegranate Kitchen 亦有一個巨大的戶外露台,成為了聚會的熱門地點,歡迎舉辦各種家庭晚餐和公司雞尾酒會的活動。
至1990年代工業式微,大量工廈單位空置,1999年黃竹坑區內的工廠平均空置率為8%,個別工廈更高達50%,較全港工廈平均空置率的20%為高。 黃竹坑超市 為了更有效善用土地資源,重新設定黃竹坑的發展方向絕對是箭在弦上。 黃竹坑超市2025 周壽臣於1921年獲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翌年他與一眾華人領袖向政府提議將新圍後方的鐵坑山發展為別墅區,獲政府同意。 1926年周壽臣獲封爵士,同年獲委任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1935年他在鐵坑山上興建大宅「松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