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觀察眾弟子中,羅睺羅與城東老母最有緣,便說:「羅睺羅,你去度化這個老太太。」羅睺羅尊者一去,老太太歡喜得不得了,馬上就受了三皈依、五戒,當下便證得須陀洹果。 和光同塵造句 譬如製作陶器,用陶土做成坯,需要碗,就做碗;需要瓶子,就做成瓶子。 人人都有佛性,就看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調教、培育。 喜歡讀醫書的人,把醫術研究好了,將來就是一個醫生;喜歡研究語言,將來就成為語言學家;假使天天誦經、拜佛、打坐、聽聞佛法,就是趨向聖人之道,將來就為聖、為賢……這就是「陶」。 我們的心本來不定,由於外在環境的薰陶,使我們往那個方向走,將來就成為那個樣子,所以稱之為「陶」。 造了什麼,將來就成為什麼。
- 2021年12月25日,周深参加中国移动第15届《音乐盛典咪咕汇》并现场演唱了《触不可及》、《和光同尘》、《望》、《光亮》四首歌曲。
- 古人對“天”的定義:一是先天,它是發生的原因,而不是發展的結果;一是天的功能是“生”,是創造,所謂“天生之,地成之”。
- 假使每個人都能如此,社會就能和諧。
- 但隨著君權的增強,獨裁的加劇,對“同”的理解越來越傾向於“同節”,“同”越來越變成被統治者的桎梏。
- 極端一點也比喻同流合污。
- 天道運行規律日出月隱,四季春蘇,夏繁,秋爽,冬荒是自然規律。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人在旅途中要遭受風雨、塵埃,因而就用“風塵”形容旅途的勞累,如“風塵僕僕”“一路風塵”描繪的是人奔波、旅行的辛苦情狀。 和光同塵造句 塵埃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很一般的東西,“塵”引申出“世俗”的意思。 這本來不是個貶義詞,但用佛家道家的觀點看,比起他們理想中的淨土仙鄉來,人世的確如籠罩在塵霧之中,充滿喧囂紛亂。 所以,佛教徒和道教徒稱人世為塵世、塵俗、塵寰、塵囂。 (2020年)和光同尘是中国大陆男歌手周深为电视剧《大江大河2》演唱的主题曲。 于2020年12月16日作为数字单曲发布,后收录于录音室专辑《大江大河2 电视剧原声带》。
和光同塵造句: 成语语法:
每個人一生下來,到最後成為一個壞人、偉人或聖人,都是藉由外在的環境慢慢薰陶出來的。 和光同塵造句 和光同塵造句 就像用香來薰衣服一樣,薰了之後,衣服就有香的味道。 每個人的習氣、行為,也是由外在環境所造成,以佛法來說,就是緣起。 修習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必須先行四攝法。 用這四種方便去攝受眾生,使眾生對我們沒有排斥的心理,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才能普度眾生。
後比喻隨波逐流,不露鋒芒的處世態度。 [例]比起曲高和寡,他更傾向和光同塵,順應世俗。 孫明瑞(河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 墨道人就這樣全身心地踐行《道德經》的訓誡,“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完善道教所倡導的人格。 一清二白持“三寶”… 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 6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和光同塵造句: 道德經中,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如何理解?
音樂是從人心中生出的,是人心感觸事物,引起情感的變化,發而為聲的。 情感的變化是最直觀的,也是很便於交流,很容易引起共鳴的,又是不可抑制地不斷地在發生的,所以,將“樂”歸之於天。 古人對“天”的定義:一是先天,它是發生的原因,而不是發展的結果;一是天的功能是“生”,是創造,所謂“天生之,地成之”。 “樂”是民間自發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被創造出來的,故而歸之於“天”。 很多人都知道用功,卻忽略了結緣。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弘揚佛法,城東住了一位老太太,大家都稱她為城東老母。
儒家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就是薰習的作用。 由於時間一久,成了習慣,香不覺香、臭不覺臭。 和光同塵造句 人也是一樣,跟好人在一起,自然而然言行就會變好;與壞人在一起,養成了壞的習慣,自己還不知道。 所以,修行要有好的同參道友、要親近善知識,這就是薰的作用。 凭借《和光同尘》,专辑《大江大河2 电视剧原声带》成为歌曲进入由你音乐榜TOP10次数最多的影视OST专辑之一。
和光同塵造句: 世界の名言・格言
外面有善緣,人就變好;外面有惡緣,人就跟著變壞。 儒家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住在道場當中,就有薰的作用。 看到有道行、精進的人,無形之中受他的感染,自己的壞習慣慢慢地就改過來了,這就是薰。
和光同塵造句: 成语接龙
2021年12月25日,周深参加中国移动第15届《音乐盛典咪咕汇》并现场演唱了《触不可及》、《和光同尘》、《望》、《光亮》四首歌曲。 文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章。 和光同塵造句 歷來大家們比較一致的解讀是「知」通「智」 和光同塵造句2025 「言」乃政教號令。
和光同塵造句: 和光同塵造句_和光同塵中英文解釋和造句
“以他平他謂之和”,用他的天性、喜好去規範他、使他順利發展。 如果“以同裨同”,只使周圍的小圈子裡人得到好處,“盡乃棄矣”,到頭來就必定受到大多數人的唾棄。 和光同塵造句 這話說在老子、孔子提出“和其光,同其塵”“和而不同”的二百多年前,可證明中國古人早對“和”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研究。 和光同塵造句2025 和光同塵本來是一個中心詞。
和光同塵造句: 成语意思
老子之書為道德,此句也是道德經言。 表面上融合於它的光芒之中連同它的灰塵。 指太陽之光與光中的灰塵,實質是指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指一個人自身閃亮之處與不足之處。 這是《老子》里的話,「和其光,同其塵」,「其」就是「道」,是說「道」總是柔和自己光芒,做到不刺眼、不傷人,總是不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總是和那些別人認為微不足道人混在一起。 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現實中的人也一定要這樣做。 和光同塵造句 和光同塵是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體現。
和光同塵造句: 英文学习技巧
無疑,政治便是處理人和人利益的制度工具,但此書不完全具體涉及施政方針。 君臣關係,階級關係,利益關係,都包含在了人與人的關係。 所以道德經是一部基於人性的包羅萬象的大書。 和光同塵造句2025 閉其門:門與兌進口相對,是肛門產道。 由第52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危;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逨」可知,開門對應「濟其事」,為輸出生事(比如孔子學院及其和平獎),則閉其門就是不造事生端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