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20年PLC全球新发病例共 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4.7%,位居第六;死亡患者共 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8.3%,位居第三。 2020年我国PLC新发病例数 例,占全球的45.27%;死亡病例数 例,占全球的47.12%。 2、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尤其是乙肝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出2~100倍;在肝癌的高发地区,约有20%的人可能是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诱发肝癌的因素多种多样,笼统地讲,是心理因素、生存环境、家族基因、肝炎病毒感染以及化学物质刺激等叠加的结果,这些因素的长期发展会使肝脏纤维化,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就会转化为肝硬化乃至肝癌。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肿瘤标记物是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根据其生化或免疫特性可以识别或诊断肿瘤。 7.其他 微量元素,中华分枝睾血吸虫,酒精等,在肝癌高发区发现水,土壤,粮食,人头发及血液中含铜,锌较高,钼较低,中华分枝睾血吸虫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而产生胆管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6.遗传因素 在肝癌高发区,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患病率高,可能与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晚期症状
国外报告,在肝癌高发地区有60%~90%的肝癌来自HBV。 近年报道,在HBV阳性的肝癌患者可见HBV基因整合到肝癌细胞DNA中。 最近,HCV的感染也被认为可能是肝癌发生的病原因素之一。 据报道,在日本有70%,在西欧有65%~75%的肝癌患者发现HCV抗体阳性。 临床上多有肝硬变病史,进行性消瘦,肝区疼痛、肝迅速增大,黄疸及腹水等表现。
- 这些肿瘤有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不同,预后(生存)也不同。
-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索拉非尼对于不同国家地区、不 同肝病背景的晚期肝癌患者都具有一定的生存获益[248,249(] 证 据等级 1,推荐 A)。
- TACE 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有 HBV、HCV 感染背景肝癌 患者 TACE 治疗同时应积极抗病毒治疗 (证据等级 3, 推荐 A)。
- 原发性肝癌是否可以根治需要根据病情而定,对于肝癌早期的患者,及时将病变部位切除,能够得到根治。
- 肝细胞癌通常伴有肝硬化的病史,而胆管细胞癌可以在没有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比如说ca199等等,这个肿瘤标记物的升高,而没有甲胎蛋白的升高。
4、日常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 同时食物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腌制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咸鱼、腌菜等。 原发性肝癌 3、由于肝癌患者的身体消耗较大,因此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营养。 衡量患者营养状况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否维持体重。 而要使体重能维持正常的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证平衡膳食。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转化切除病例连载8-巨大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
②CNLC Ⅱa、Ⅱ b 期肝癌患者,TACE 联合外放射治疗,可以改善局部控制率、 延长生存时间,较单用 TACE、索拉非尼或 TACE 联合索拉非 尼治疗的疗效好[208,216, ](证据等级 1,推荐 B),可以适当 采用。 ③ CNLC Ⅲa 期肝癌患者,可以切除的伴门静脉癌栓 的肝癌行术前新辅助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延长生 存(证据等级 2,推荐 C);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可以 行姑息性放射治疗,或放射治疗与 TACE 等联合治疗,延长患者生存(证据等级 2,推荐 B)。 ④CNLC Ⅲb 期肝 癌患者,部分寡转移灶者,可以行 SBRT,延长生存时间;淋 巴结、肺、骨、脑或肾上腺等转移灶,外放射治疗可以减轻 转移灶相关疼痛、梗阻或出血等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证据等级 3,推荐 A)。 近年来已出现多 种 ALPPS 改进术式,主要集中于一期手术肝断面分隔操作(部 分分隔和使用射频消融、微波、止血带等方式分隔)以及采 用腹腔镜微创入路行 ALPPS。 术前评估非常重要,需要 综合考虑肝硬化程度、患者年龄、短期承受两次手术的能力 等。 原发性肝癌 研究结果显示,ALPPS 治疗巨大或多发肝 癌的效果优于 TACE(证据等级 3,推荐 B)。
- 衡量病人的营养状况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否维持体重。
- ③肝细胞膜毛细胆管特异性染色抗体:如CD10、多克隆性癌胚抗原和胆盐输出泵蛋白等抗体,可以在肝细胞膜的毛细胆管面出现特异性染色,有助于确认肝细胞性肿瘤。
- 这种临床症状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是发展的相对缓慢,症状轻一些。
- 即使对于复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预后仍然优于射频消融(证据等级 2,推 荐 B)。
- 肝移植治疗除了可完全切除肝癌外,还可治疗肝癌合并的肝硬化,特别适用于合并严重肝硬化的早期肝癌患者,治疗小肝癌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C.扩容治疗:使用血浆,全血,人体蛋白或右旋糖酐等扩容,同时给予呋塞米等,减轻血管阻力,改善肾血流量。
- 像其它国家可能酒精肝、丙肝的这些肝癌人数相对多一点。
当然,患者也不要太过悲观和失望,一旦确诊就要积极的配合治疗,更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正常的心态,另外也要放松心情,避免焦虑紧张等。 只要能够早期诊断,并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尽量延缓生存期的。 所以患者一定要有信心,更要坚持正规科学的治疗。 (5)生物治疗: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是API特异生物免疫疗法。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是什么?
其中伴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要显著高于无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者。 (4)肝肿瘤照射剂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一般推荐≥45~60Gy/3~10Fx,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一般为50~75Gy,照射剂量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 部分肝内病灶或肝外转移灶可以行低分割放射治疗,以提高单次剂量、缩短放射治疗时间。 (1)消融治疗适用于CNLC Ⅰa 期及部分Ⅰb 期肝癌(即单个肿瘤、直径≤5cm;或2~3 个肿瘤、最大直径≤3cm),可以获得根治性的治疗效果。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3~7cm 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可以联合TACE 治疗。 (3)肝癌肝移植术后早期撤除/无激素方案、减少肝移植后早期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用量、采用以mTOR 抑制剂(如雷帕霉素、依维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等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相关疾病
1.局部消融治疗适用于 CNLC Ia 期及部分 Ib 期肝癌;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级或 B 级者,可获得根治性的治疗效果。 原发性肝癌2025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 3 ~ 175px 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可联合 TACE。 不推荐消融根治性治疗的病人,给予术后索拉非尼辅助治疗。
原发性肝癌: 推荐阅读
肝穿刺活检:属于创伤性检查,对于CT或MRI(核磁共振)表现不具有肝癌特征的结节,可肝穿刺活检进行确诊。 见于10%~30%的患者,系因肝癌细胞的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或肿瘤抑制胰岛素酶或分泌一种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亦可因肝癌组织过多消耗葡萄糖所致。 最常见,多为肝区的间歇或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由癌肿迅速生长使包膜绷紧所致。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与什么有关
(1)术中判断标准:肝静脉、门静脉、胆管以及下 腔静脉未见肉眼癌栓;无邻近脏器侵犯,无肝门淋巴结或 远处转移;肝脏切缘距肿瘤边界≥1cm;如切缘<1cm,则切除肝断面组织学检查无肿瘤细胞残留,即切缘阴性。 主要由大体标本描述、显微镜下描述、免疫组化检查和病理诊断名称等部分组成,必要时还可以向临床提出说明和建议(附录4)。 此外,还可以附有与肝癌克隆起源检测、药物靶点检测、生物学行为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等相关的分子病 理学检查结果,提供临床参考。 CD34:CD34免疫组化染色虽然并不直接标记肝脏实质细胞,但可以显示不同类型肝脏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及其分布模式特点:如肝细胞癌为弥漫型、胆管癌为稀疏型、肝细胞 腺瘤为斑片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为条索型等,结合肿瘤组织学形态有助于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预后
由于目前尚难以一种因素满意解释我国和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病原因和分布情况,故肝癌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经多种途径引起;不同地区致癌和促癌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什么是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尚有待研究。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 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 1.对于肝肿瘤可切除、肝脏储备功能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首选手术切除(证据等级 3,推荐 A)。 肝癌患者在自然病程中或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伴随肝功能异常,应及时适当地使用具有抗炎、抗氧化、解毒、利胆和肝细胞膜修复保护作用的保肝药物,如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以及乌司他丁等。
原发性肝癌: 疾病小鼠模型系列之肝癌篇
迄今为止,AFB1是已知最强的致癌物,可使多种动物发生肝癌,但尚缺乏导致人肝癌的直接证据。 一般认为,黄曲霉毒素污染进一步增加了HBV感染人群患肝癌的危险性。 (1)系统抗肿瘤治疗的适应证:CNLC Ⅲa、Ⅲb 期肝癌患者,不适合手术切除或TACE 治疗的CNLC Ⅱb 期肝癌患者,TACE 治疗抵抗或TACE 治疗失败的肝癌患者。 (2)CNLC Ⅲb 期肝癌患者,部分寡转移灶者可以行SBRT放射治疗,延长生存;外放射治疗也可以减轻淋巴结、肺、骨、脑或肾上腺转移所致疼痛、梗阻或出血等症状。 (4)PEI 对直径≤2cm 的肝癌远期疗效与RFA 类似。
原发性肝癌: 治疗措施
对于 HBV 感染的肝癌患者,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够控制基础肝病,还有助于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 ](证据等级 1,推 荐 A)。 此外,对于伴有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经门静脉置管化疗联合 TACE,也可以延长患者生存(证据等级 原发性肝癌 2,推荐 A)。 尽管有临床随机研究提示,α-干扰素可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证据等级 1,推荐 B),但仍存争议。 有报道发现,肝癌 miR-26a 表达与α-干扰素治疗的疗效相关,该结果也有待于进一 步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原发性肝癌: 病理学/原发性肝癌
主要评估肝癌切除标本肿瘤床的3种成分比例:坏死肿瘤;存活肿瘤;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及炎症)。 在病理报告中应标注取材数量,在评估每张切片上述 原发性肝癌 3 种成分百分比的基础上,取均值确定残存肿瘤的总百分比。 强推荐代表专家组对该推荐意见反映了最佳临床实践有很高的信心,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目标用户均应采纳该推荐意见。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解读 原发性肝癌的饮食
在CNLC Ⅱb 期和Ⅲa 期肝癌患者中,不宜首选手术切除,但部分患者经谨慎术前多学科评估,仍有机会从手术切除中获益。 (6)血清AFP 是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 对血清AFP 阴性人群,可以借助PIVKAⅡ、miRNA 检测试剂盒、AFP-L3 和类GALAD 模型进行早期诊断。 (2)动态增强CT、多参数MRI 扫描是肝脏超声显像和/或血清AFP 筛查异常者明确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PTEN是磷酸酶与张力蛋白类似物,具有蛋白磷酸酶和脂质磷酸酶的活性,主要通过拮抗PI3K/ATK信号通路调控多种生命过程。 Pten全身性敲除的纯合子小鼠常伴有胚胎致死,杂合子小鼠可发展出多器官肿瘤,在肝脏中特异性敲除Pten基因,可诱发脂肪细胞增殖,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等症状,该模型可用于复制脂肪肝向肝癌转化的进程。
影像检查发现的肝脏肿瘤,可能是原发性的(来自肝脏),也可能是继发性的(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到肝脏)。 原发性肝癌 应以预防为主,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而黄曲霉素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最高,因此,不要食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 临床证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密切,因此,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及时正确治疗,防止转变为肝硬化,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现右上腹不适、疼痛或包块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 肝癌的疗效取决于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小肝癌外科治疗5年生存率达70%左右,故患者不要丧失信心,一旦患病,要尽早到医院治疗。 (一)手术切除:目前是治疗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
全球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例是因慢性HBV感染引起。 HBV疫苗已在133个国家推广,2020年三针免疫接种率估计达到83%。 目前,许多国家现在已经有关于在婴儿期接种HBV疫苗的第一批队列研究数据:根据中国台湾和上海的研究报道,HBV疫苗使肝癌发病率分别降低80%和50%。 HBV致癌的另外两类关键因素,HBV变异和HBV整合也被大量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是HCC发生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相关的应用转化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当前的HCC干预措施。
因为这种癌症已经从最初的(原发)部位扩散,所以被称为继发性肝癌或xx癌症的肝转移。 这些癌症是根据它们的原发部位(起始部位)命名和治疗的。 例如,从肺部开始并扩散到肝脏的癌症被称为肺癌肝转移,而不是肝癌,它也被当作晚期肺癌来治疗。 (一)继发性肝癌(secondary liver cancer)肝脏血源丰富,其他癌肿可转移至肝脏。 我校病理解剖资料,继发性肝癌为原发性肝癌的1.2倍,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等的癌肿。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分期和治疗策略
(1)治病求本:肝癌患者病位在肝,但正气大伤,津液亏耗明显,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指导下,应用养阴扶正为主,绝不能一味攻癌。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一种灵敏的检查方法,可显示直径在lcm以内的肝癌。 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特殊变型,其特征性形态学改变为恶性肝细胞陷入层状纤维组织。 好发于青年,与既往存在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以及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无关。 甲胎蛋白是一种通常由胎儿幼稚肝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一般在肝癌的患者体内会升高。 肝癌通常首先引起很模糊的症状(例如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和乏力),因此使其诊断常常延后,预后通常很差。
原发性肝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原发性肝癌发病多与以下因素有关:1、肝硬化,5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都伴随有肝硬化的症状。 2、外界物质影响如黄曲霉素,空气污染,长期酗酒等,因为肝脏长期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肝脏活性细胞会出现受损或死亡现象,从而增强肝癌的病发风险。 3、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症类型是诱发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病因。
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 瑞戈非尼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37%,疾病进展风险下降54%。 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乏力及腹泻 等。 其不良反应与索拉非尼类似,因此,不适合用于那些对 索拉非尼不能耐受的患者。 系统抗肿瘤治疗的适应证主要为:①CNLC Ⅲa、Ⅲb 期肝癌患者;②不适合手术切除或 TACE 治疗的 CNLC Ⅱb 期肝癌患者;③TACE 治疗抵抗或 TACE 治疗 失败的肝癌患者。 其特点是消融效率高、所需消 融时间短、能降低 RFA 所存在的“热沉效应”。 利用温度监 控系统有助于调控功率等参数,确定有效热场范围,保护热 场周边组织避免热损伤,提高 MWA 消融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