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往深井的話,中後段幾乎完全進入林蔭路,沒有太多風景,但勝在大部分是下斜/下梯級路段,走起來並不辛苦。 昔日在石龍拱可眺望青馬大橋一帶的景緻, 但由於空氣污染日漸嚴重, 香港出現「煙霞」的日子比往日更頻密, 縱使在晴天也未必能看到遠方景色。 過了石龍拱, 路段大多屬下山斜路, 這兒沒有新鋪的雲石路面, 反而有點古道意思。 繼續下山開始聽到山徑旁有水聲, 有些山友指這條稱為田清河。 繼續前行會有一個交匯處, 山友可選擇向前往田夫仔再到元朗, 或轉入 清快塘 落深井。
過馬路後沿往元荃古道指示牌(下花山方向)開始上斜,接下來的一後上斜路坡度是比較大,對於新手可能會有一點點吃力。 慢慢走,不要急,多走一會就會到達分叉路口。 轉左後進入山徑繼續向元荃古道方向行,這段路的樹蔭開始減少,景色亦漸漸開揚。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深井烧鹅我们来啦
從下花山再上走 1 公里多的斜道, 沿途有一些小菜圃, 有人世外高人仍過着農耕的生活。 其中一個園圃更掛上各式毛公仔來嚇退偷吃蔬菜的雀鳥, 成為了有趣的景點。 走了大約一小時便到了一大片開揚的山崗, 沿路只有一些灌木及草地, 視野遼闊。 斜度也減低了, 回頭一看, 荃灣 一帶景色盡收眼底, 實是心曠神怡。 由港安醫院 至石龍拱長約 2.2 公里, 高度卻由 49 米升至約 400 米, 所以是整條古道中最吃力的一部份。 古道部份路途已鋪上雲石, 不但感點上有點古怪, 下雨時路更濕滑, 要多加小心。
吉慶橋原是橫跨大欖山區的小徑必經之處,為元朗至荃灣的主要通道,當地人士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集資建成。 後來在政府在50年代興建大欖涌水塘復修此橋。 不過一條咁有歷史既橋就咁用石屎同鐵通「修復」,都幾求其。 林道上有兩輛紅色小巴,都是租來作拜山之用。 良久即離開林道,跨過蓮花石澗上源,踏過田清橋,來到田夫仔露營場。 眾人多在此處南走清快塘,隨即抵達深井結束行程;我們則續走古道,向七渡水前進。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這條路線並不難走,但我覺得指示易有誤會。 我會盡力指出易混淆和大家需要留意的地方。 走了大概一小時,看到田夫仔的指示牌,發現我們又重回元荃古道上,原來大路小路殊途同歸。 不過再往前十五分鐘左右,又要再次踏上小路了。 接上馬路,右轉至大欖林道交匯處,此地匯集多條山徑,包括元荃古道、大欖自然教育徑、麥理浩徑第十段,以及大欖涌郊遊徑。
西行約一公里至路徑交滙處,再南下深井沉澱塘,進入林道可沿大欖郊野公園深井管理站緩步行到深井。 前段為上坡路,後段為崎嶇下坡路,路程亦較長。 一直於景色優美的山徑中往前走,直至見到(圖1)的木造地圖指示牌。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香港好去處:【長洲鳥居!直上北眺亭俯瞰全長洲 睇日落打卡一流!極輕鬆一小時到達】
別過石龍拱,攀過蓮花山南脊的一彎山嘴,使是連續下降的石屎梯級。 抵達大欖林道,有橋橫過蓮花石澗之上源,今日仍流水淙淙,有行山隊於此開爐大休。 進入郊野公園界線,是全程最開揚的石龍拱山腰路段,未能擺脫石屎路徑,幸仍不乏以雙腳抗議而踏出清晰泥徑可走。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身後的大帽山無雲遮掩,重陽已過,仍未見秋色;污濁灰濛的空氣,已明確表示風向由南轉北,進入秋冬,吹送來自鄰國的浮游粒子。 隨即可再上貓仔山(高258米)和雞胸山(高437米),輕鬆3小時就能連走兩山,可算是「性價比高」的路線。
- 之前上了多少山就要落返咁多山, 下山的斜道不輕, 不過沿途可俯瞰青馬一帶, 一時也忘卻了腳下的酸軟。
- 吉慶橋乃七渡河其中一條橋,昔日此地多澗,建七橋方便橫越,估有七渡之稱;水位甚高,幾乎觸及橋底。
- 跟著90後的我們,一起踏上旅遊的步伐吧~ 儘管世界很亂,我們還有彼此在身旁。
- 繼續前行會有一個交匯處, 山友可選擇向前往田夫仔再到元朗, 或轉入 清快塘 落深井。
- 這條路線比完整的元荃古道少行5公里左右,在到達最佳的觀景位置- 石龍拱後但開始下山,經田仔、清快塘到達深井村,再乘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市區。
- 是日行程本為自己設計,下半場急登九逕山而止於藍地,但內子同行,體能不繼,於是改變行程,續走元荃古道,順道輕鬆回家。
乘搭巴士於「荃灣港安醫院站」下車後向前行,經過柴灣角遊樂場,一直走到見到左邊登山口,之後沿「元荃古道」指示牌方向開始登梯級。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2025 經過引水道後,繼續往上沿綠色欄杆登梯級,到達馬路前大約有 500多級。 這次我們不走完整條元荃古道,選擇最多人行的路線 – 荃灣入、深井出。 這條路線比完整的元荃古道少行5公里左右,在到達最佳的觀景位置- 石龍拱後但開始下山,經田仔、清快塘到達深井村,再乘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市區。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古道的起點是荃灣的荃景圍, 在港安醫院對面。 要到港安醫院,可以乘30或30X九巴或乘地鐵到荃灣站,轉95M綠色小巴,在荃灣港安醫院站落車,向前走數步便見到有條上山的樓梯。 一開始先走一段 300 米長的石級到達引水道, 這兒有路牌指示為下花山( 南 )。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香港好去處:【荃灣復活節親子同樂 荃灣廣場7大打卡位 超大蛋黃+七彩小屋+彩虹䕺林】
老來回首不過是一絲絲夢幻般風雨,路隨人茫茫。 沿路的指引都很清晰,特別是每個分叉位都有指示,基本上路住行就不會出事。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不過如能標明哪一邊是向荃灣、哪一邊是往元朗就更好了。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香港好去處:【香港室内遊樂場通行證48折!低至$450!Melody主題遊樂場+攀爬樂園+抱石場+Lego中心】
之前上了多少山就要落返咁多山, 下山的斜道不輕, 不過沿途可俯瞰青馬一帶, 一時也忘卻了腳下的酸軟。 往清快塘的路徑旁種了幾株楓葉, 雖比不上大棠的 楓香林 , 但紅綠相輝映也算美景。 清快塘 原是一條村落, 始建於乾隆年間, 原是來自福建的傅姓客家人, 現大部份人已遷往深井或市區居住。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香港動漫節2023:【動漫節首賣週邊+6大福袋!咒術迴戰+我推的孩子+鏈鋸人+水星的魔女】
就算有指南,頂多有個大概方向,面對分叉路,走大路還是小路,還不是由自己決定? 多少次跌倒、起來,抬頭看,同輩已跑在前面後輩已見身影,快樂到底在哪一個方向? 是跟隨大隊向錢走,還是咬着樹皮隨心去? 誤墮紅塵已夠苦,在紅塵中選錯了方向更是苦上加苦。 不過,總相信,橋到船頭變林夕,過程也許比別人滄茫了些,但只要肯繼續行,殊途總會同歸。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日本美食:【日本福岡輕洋食料理餐廳 打卡必去!人氣森系甜品桃子芭菲】- Cafe&Bar Toft トフト
原來這裏才是元荃古道的「官方起步點」! 經過這個地標後,接下來的路段我們認為是元荃古道裏其中一段最美的山徑。 沿途一直走走停停,不時回望荃灣、青衣、藍巴勒海峽的美麗景色。 不過這許許多多的裝備都不及一項最重要的行山路線圖—那怕你是網站的、手機的GPS,甚至紙本印刷的地圖,詳細的指南都都非常十分重要,尤其是當你深入深山的時候。 有擔心,也有後悔,不過學了一次乖,以後就知道要把路線來來回回都找清楚,才敢上路。 楓林路的盡頭見一個小小的草地,這兒也有是大欖涌水塘及吉慶橋的所在。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路線詳情
呢句說話今時今日未必適用, 話哂無人拎支槍指住你個頭, 一定要你行山。 ( 做兵陪娘娘嗰啲係心甘情願 )但係古人無得揀, 要由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2025 特別係攀山越嶺既, 唔用對腳行, 又真係無其他方法。 如此行下行下, 便在香港山脈中行出幾條古道來。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荃灣-元荃古道-深井
上到石龍拱景色優美( 可惜污染日盛 )。 不過石龍拱過後風景不多,需時較長, 如只想作輕鬆郊遊,可在石龍拱原路折返,或到清快塘落深井。 這段開始都是基本上無樹蔭的路,所以防曬和帽都很重要,途中亦有不少涼亭給大家休息。 由南坑排約走一小時沒遮擋的上行路便開始進入有樹蔭的舒服路段。 再走半小時到達大欖涌水塘,往清快塘的路段,前半小時上行兼曝曬,後半小時為舒服有樹蔭的山路,隨後由喜香農莊再走半小時水泥路到深井。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至七渡水,即吉慶橋所在地,涼亭處有大片草地,為眾多郊遊者、越野單車手休息之地,連同拜山者亦在此用餐。 想像一下,如果全香港所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消失了,而我們又要由荃灣到元朗,除了走路、騎馬、騎牛、坐馬車、坐牛車外,似乎再沒有別的方法了。 遠在清朝,居民交通不便,來住兩地,除了較有錢的可以騎馬或坐馬車外,大部份的百姓,需要走路,甚至連運送貨物,也得要擔著行。 由荃灣到元朗,最短的距離是經上花山、田夫仔及大欖涌水塘。 最後下山到深井離開,有多條巴士、小巴線可選擇,如九巴53到荃灣或元朗、234C到觀塘、52X到屯門、城巴962B到銅鑼灣等。 由柴灣角半山村入元荃古道,繞石龍拱,經田清橋和田夫仔營地到清快塘。
行走這條路徑,除了山光水色一望收以外,還可以感受一下昔日居民是怎樣徒步由一地區通往另一地區;但如果這路徑略嫌太長,則可考慮行走一半,然後經清快塘到深井吃燒鵝去也。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歡迎以 Payme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2025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後來有楊屋村秀才改 「全」為 「荃」, 自此,淺灣改稱荃灣至今。 而元朗最先是寫作圓蓢, 然後變成元塱, 再變成今日的寫法。 正所謂個個都行山, 唔通個個都想行山咩?
古道加方仍一深谷,為大欖腹地最大凹陷處,此地便是蓮花石澗深藏之地。 水聲隆隆,是日炎熱非常,讓人心靈上稍覺清涼。 臨近七渡河,元荃古道與圓墩郊遊徑相交,兩者皆可抵大欖自然教育徑(馬路),時間與距離相約。 在石龍拱分岔位選擇右路前進,往西北邊走入林蔭,可以找到荒廢了的蓮花山公立學校。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結果,我們決定不聽指示言,選擇了往上路走,若半小時後覺得不對路,再折回頭。 下一個路口亦是走「元荃古道往田夫仔」的方向,縱使路牌指示叫你從大路轉入小路,這時也要發揮只要信不要問的精神。 如果想看楓葉,可沿指示走向楓香林,觀賞完再繼續元荃古道。 假若時間不許可,古道上也有數株楓木,供人打卡一番。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元荃古道郊遊徑風景多變化,可以飽覽到青衣、藍巴勒海峽、汀九橋、青馬大橋及大嶼山的美景,沿途亦會看到樹林、群山及石澗的景色,更會經過紫藤花及紫色睡蓮賞花好去處。 加上難度較低,新手3至4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荃灣至深井路段,因此一向是熱門靚景行山路線。 離開石龍拱後,可以選擇在此走回頭路,沿原路回荃灣港安醫院巴士站,乘車離開。 如果時間和體力許可,更可以繼續往前走到深井(約需要多2小時),沿途一直有清晰指示,前往「田夫仔」(即屯門深井方向)。
老闆說昨天發哥才來過,還說這個月發哥已來了三次。 可惜我跟他緣慳一面,真的很想野生捕獲發哥呢。 為了阻擋踩單車的人進入行山路徑,可以去到幾盡? 謝謝努力保護行山人士安全的漁護署職員。 要注意:在上山路前,會遇到三個分岔口。
學校廢墟被樹藤纏繞,荒涼卻帶深幽感覺,不少山友都愛在這兒打卡。 由於天花已塌下,從內裡拍照,別有洞天。 元荃古道是昔日香港新界村民往来元朗与荃湾的古老山径,当年十八乡一带的居民都是依靠这古道把农作物运往荃湾的市集以换取日用品。 自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後,每逢連假都找機會旅遊出走,累積了不少旅行心得。 每週更新旅遊影片/遊記文章,間中介紹酒店/旅遊資訊。
基本上元荃古道算是開發得很好的一條山徑,尤其從元朗出發很多分叉位都有路標指示,不少道路也鋪上了混凝土,十分好走。 至山坳處,有一廟,昔日入山多危險,故村民建廟祈求出入平安。 輕鬆半日遊,連同休息,不過五個鐘頭半。 元荃古道,乃昔日往來元朗十八鄉至荃灣的一條要道,始於大棠,終於柴灣角,翻越大欖腹地及蓮花山一帶之山嶺。
青馬大橋、汀九橋及昂船洲大橋,從山上下望這個「橋島」青衣,昔日喚作春花落的地方,的確正在沉淪。 元荃古道元朗深井 九龍方向的三重山脈,最前方為金山及走私嶺,中間為畢架山、獅子山及雞胸山,最後為飛鵝山、象山、東山及東洋山,剎是精彩。 在石龍拱下的涼亭休息者眾多,有意一登者卻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