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龍運巴士和運輸署提交修訂方案,建議A37線開辦時直接每半小時開出一班[1],並於7月25日投入服務[2][3][4]。 不過原訂同步實施的A36線改動,則延至8月4日推行;換言之,洪水橋(洪元路)巴士總站在這十天內,同時有兩條機場巴士路線用作起訖點。 由於鄰近元朗市中心的十八鄉部分地點被發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元朗市中心。 元朗機場 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元朗市中心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元朗市中心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十八鄉的地點。
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後,本路線行車里數進一步下跌至45.1公里。 元朗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不過現有的原居民大族主要為北宋時期南移的鄧氏(現時分佈在屏山、廈村及錦田一帶)及南宋末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後裔的文氏(現時分佈在新田及落馬洲一帶),亦有部分其他姓氏的原居民。 其中北宋南下的是江西吉水人,是香港元朗區香港新界鄧氏的四世祖。 而香港新界文氏始祖文天瑞是文天祥的堂弟,七世祖文世歌從屯門遷至新田立村,是江西吉安人。
元朗機場: 巴士时间表
九巴B1線開辦初期曾以此站為總站,其後於2008年6月22日遷往天水圍站作總站,而此站則改為往落馬洲鐵路站方向的中途站。 按照官方的劃分方式,元朗新市鎮的範圍大致被東面和南面的元朗公路、西面的朗天路、西北面媽橫路及北面的元朗安樂路包圍,即西至元朗公園及水邊圍邨,北達朗屏站一帶,東臨雞地及元朗站一帶,南抵十八鄉馬田村及大旗嶺附近數個低密度私人屋苑,現時人口超過20萬。 不過約定俗成的「元朗市中心」,仍是指元朗大馬路、教育路、大棠路、谷亭街和安寧路沿線,有時加上朗屏邨及西鐵綫元朗站一帶。 而元朗工業邨、元朗東雞地、元朗西元朗公園一帶,以及元朗南的新發展區,雖然算是「元朗新市鎮」的構成部份,但一般不會視為「市中心」。 此外元朗有「香港大西北」的稱號,鄰近深圳市的福田區及南山區,區內乘搭過境巴士B1及B2巴士,約廿分鐘可到達陸路邊境的福田口岸及深圳灣口岸,十分方便。
- 至于机场巴士「A」路线,乘客可前往巴士顾客服务及售票处购买车票。
- 提供元朗市中心、屏山、廈村、屯門、深井往來 荃灣西站的巴士服務,於1973年7月16日起投入服務,經黃金海岸。
- 九巴B1線開辦初期曾以此站為總站,其後於2008年6月22日遷往天水圍站作總站,而此站則改為往落馬洲鐵路站方向的中途站。
- 一樓設有行李寄存,等候區和值機櫃檯,而安全和護照(移民)控制,主要候機室和航站樓的登機口位於二樓。
- 山貝河將其分為東西兩邊,青山公路元朗段(一般慣稱「元朗大馬路」)又將其分成南北兩半,是元朗新市鎮的心臟地帶。
- The Point 會員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在YOHO MALL 以即日電子貨幣消費,改泊交通廣場,即可享額外2小時免費泊車優惠。
- 上3號幹線(元朗,上水方向),經長青隧道及汀九橋,由大欖隧道出元朗公路,繞經博愛交匯處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西行方向,再靠右線行轉入朗日路即達。
為配合元朗站物業發展工程,總站於2019年12月22日臨時遷往形點。 龍運巴士E36S線是香港一條來往來往元朗(媽橫路)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本線於星期一至六上午設去程及下午設回程服務,途經及取道則與已取消的龍運巴士E34B線相同,但不會途經暢航路一號客運大樓分站。 初時由於深夜往來新界西北至機場、機場後勤區及東涌,並無其他公共交通選擇,本路線客量不俗,尤其大節日時的旅遊旺季,不時會出現客滿。 不過,近年來機場員工要求開辦直接來往機場的深宵巴士服務,以節省交通時間,龍運巴士已逐步增加深宵機場豪華巴士「NA」線的服務(計有服務屯門的NA33、服務天水圍及元朗的NA34(即現在NA36線)、NA37),進一步方便旅客及機場員工,令本路線及其支線N30P、N30S的乘客需求因而下跌。 元朗(媽橫路)開經:媽橫路、青山公路(屏山段、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汀九橋)、青衣西北交匯處、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東涌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及暢連路。
元朗機場: 路線資料
在冷戰的最後幾十年中,蘇聯空軍在波里斯波爾機場保有一架VTAP(第一軍用航空運輸團),該飛機飛行著伊留申Il-76運輸機。 1963年,烏克蘭民航領土管理局成立了鮑里斯皮爾分部,該分部由機場及其航空兵組成。 1974年,包括4架渦輪噴氣客機(Tu-104客機),渦扇客機(Tu-134和Tu-154客機)和兩架渦輪螺旋槳客機(伊留申Il-18客機)。 鲍里斯皮尔国际机场(烏克蘭語:Міжнародний аеропорт Бориспіль;IATA代码:KBP;ICAO代码:UKBB),又按俄语名译为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是一座位于乌克兰基輔州鲍里斯皮尔的民用机场,距基辅市區29公里。 登车前请准备现金、八达通卡或以电子支付缴付车资,车内不设找续。 至于机场巴士「A」路线,乘客可前往巴士顾客服务及售票处购买车票。
- 鮑里斯皮爾國際機場(烏克蘭語:Міжнародний аеропорт Бориспіль;IATA代碼:KBP;ICAO代碼:UKBB),又按俄語名譯為鮑里斯波爾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烏克蘭基輔州鮑里斯皮爾的民用機場,距基輔市區29公里。
- 2019年7月21日晚上約10時至翌日凌晨時份[1],在元朗的元朗站有大量具鄉事白衣男子,手持武器針對在車站一帶及鄰近購物中心的市民進行無差別的襲擊,最少有45人須入院治療[1]。
- 元朗過去盛產稻米,當地生產的「元朗絲苗」曾是香港人最愛的米食,主要供應上水和沙頭角,甚至遠銷至南洋。
- 由於鄰近元朗市中心的十八鄉部分地點被發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元朗市中心。
- 乘客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即日往返市區與博覽館站,並在博覽館逗留最少1小時 (以博覽館站出閘至回程入閘時間計算)。
- 龍運巴士E3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元朗(八鄉路)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途經錦田(高埔村)、凹頭、元朗大馬路,取道元朗公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及順朗路往返東涌市中心和機場後勤區。
現在,其已用於參加烏克蘭的猶太新年集市的哈西迪朝聖者的包機航班。 鮑里斯皮爾國際機場有四個客運大樓,其中之一是VIP客運大樓。 另外,亦有客運大樓擴建計劃(客運大樓E),預計將在2015年左右完成,落成後每小時可處理2,000名乘客。
元朗機場: 使用八達通即日來回可享特別車費優惠(港幣)
提供港鐵天水圍站、元朗市中心往來洲頭村、下灣漁民新村、落馬洲站/福田口岸的巴士服務,於2007年8月15日投入服務。 初時往來元朗西鐵站(即本站的前名)至落馬洲支線總站(現稱落馬洲站)。 提供元朗市中心、屏山、往來流浮山的巴士服務,於1961年4月6日起投入服務(前身為九巴路線24),2003年12月19日起配合九廣西鐵(現稱港鐵屯馬綫)於翌日通車改稱K65,並繞經港鐵天水圍站。 提供元朗市中心、屏山、廈村、屯門、深井往來 荃灣西站的巴士服務,於1973年7月16日起投入服務,經黃金海岸。
運輸署提醒乘客,經調整後的8條巴士路線將不再途經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及大欖隧道巴士轉乘站,有關乘客亦將不能在上述的轉乘站轉乘其他路線。 乘客應及早留意巴士路線改道及相關巴士轉乘安排,以免影響行程。 詳情請瀏覽運輸署網頁(/tc/tmclkl/index.html)或龍運網頁(/tc/tmclk.html)和相關流動應用程式。 全長9公里的屯門赤鱲角連接路,其中的北段(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至屯門第40區,已命名為「屯門赤鱲角隧道」)定於2020年12月27日起通車(而連接至北大嶼山公路的南段(即順朗路)則早於2018年10月24日隨港珠澳大橋一併落成通車)。 元朗機場 早於2020年6月,運輸署發表《配合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北面連接路通車專營巴士行車路線調整安排》,建議在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將屯門、元朗、天水圍及北區的大部份機場巴士路線,改經該隧道往返新界區至機場,並進行相應的巴士路線重組。
元朗機場: 使用狀況
這座建築設有兩個登機橋和[機場穿梭巴士登機台,並配備了可處理寬體客機的功能,例如烏克蘭國際航空的波音 ER。 沿屯門公路北行,經元朗公路,於博愛交匯處靠左行轉入青山公路 (元朗段) 西行方向,再靠右線行轉入朗日路即達。 沿屯門公路北行,經元朗公路,於博愛交匯處靠左行轉入青山公路 (元朗段) 西行方向,沿中線向前直駛再右轉入朗日路,向前駛再右轉,再左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再向左轉駛入停車場,靠左線行即達。 縱使元朗和元朗新市鎮的範圍不同,可是元朗市中心所指的都是青山公路元朗段(慣稱「元朗大馬路」)兩旁人流最多的已發展地段。
元朗機場: 發展
沿屯門公路北行,經元朗公路,於博愛交匯處靠左行轉入青山公路 (元朗段) 西行方向,靠左向前直駛再左轉入鳳翔路,向前駛再右轉入建樂街, 再向右轉駛入交通廣場停車場。 上3號幹線(元朗,上水方向),經長青隧道及汀九橋,由大欖隧道出元朗公路,繞經博愛交匯處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西行方向,再靠右線行轉入朗日路即達。 上3號幹線(元朗,上水方向),經長青隧道及汀九橋,由大欖隧道出元朗公路,繞經博愛交匯處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西行方向,沿中線向前直駛再右轉入朗日路,向前駛再右轉,再左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再向左轉駛入停車場,靠左線行即達。 上3號幹線(元朗,上水方向),經長青隧道及汀九橋,由大欖隧道出元朗公路,繞經博愛交匯處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西行方向,再靠左線行即達。 巴士總站落成時建有六條車坑,供途經的巴士路線76K、276、276P、277及多條專綫小巴路線使用,上述專營巴士路線於2007年3月12日起改回停靠朗日路新元朗中心站(現稱形點II)[7],以便進行改善工程。 新設計的三條車坑車站於2007年6月29日重新投入運作[8],其中專綫小巴及居民巴士使用西面車坑,而東面兩條車坑則用作口岸接駁路線B1及B2的總站。
元朗機場: 客運大樓B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東西方向包括洪天路、朗天路青山公路-屏山段交界(水邊圍交匯處)至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交界的沿線地區,而南北方向則以公園南路、馬田路、馬棠路、鳳翔路、港攸路以北,朗屏邨、元朗工業邨、東頭工業區及屯馬綫元朗站以南為範圍。 上3號幹線(元朗,上水方向),經長青隧道及汀九橋,由大欖隧道出元朗公路,繞經博愛交匯處轉入青山公路(元朗段)西行方向,靠左向前直駛再左轉入鳳翔路,向前駛再右轉入建樂街, 再向右轉駛入交通廣場停車場。 直到1998年5月,三號幹綫正式通車,再配合汀九橋、西九龍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來往九龍、港島和香港國際機場的路程大大縮短,巴士路綫版圖大幅擴張,同樣亦減輕大老山隧道、東隧等交通要道的流量負荷;再加上2003年12月九廣西鐵(今「屯馬綫」)正式啟用,2009年西鐵線更延長至紅磡站。
元朗機場: 資料來源
在2000年代的十年之內,元朗交通大大改善,進出九龍市區車程大幅縮短至半個小時。 元朗位於香港新界的西北部,香港市區之西北方距離約20至25公里,深圳后海灣以南的一片廣闊平原。 元朗(以元朗市為主)是元朗平原的主要部分,大致位於山貝河沿岸的已建區,西北面是天水圍及流浮山,西接屏山、洪水橋及廈村,西南達屯門區,南抵十八鄉及大棠一帶,東南靠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及大欖郊野公園的山谷,東臨錦田、八鄉,東北往上水方向可達新田、米埔、錦繡花園及落馬洲,北面則是橫洲及南生圍一帶漁塘和濕地。
元朗機場: 元朗市中心
有見及此,龍運巴士於2014年底提出建議,重組本路線及N30P線的服務,提供兩條分別由屯門區及元朗區直達機場、東涌的服務,將現有的N30P線增設深宵由東涌開往紅橋的服務,及由本路線分拆一條來回程不經屯門市中心、安定、豐景園的N30S,本路線則調整班次,深宵往元朗方向只保留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出的一班班次。 龍運巴士並透過機場管理局向31間機場機構發出問卷調查,其中25間回覆的機場機構表示支持建議。 其後經諮詢區議會及地區人士後,於2015年5月的修訂建議,則建議本路線及N30S線來回程改經天水圍北(天秀路),三條N30系列路線來回程加停屯門公路轉車站。 最後整個重組計劃經2015年5月28日的「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巴士服務工作小組」會議通過後得到落實,於2015年6月28日凌晨起實施,本路線只保留一班往機場/東涌班次及一班往元朗班次,其餘班次由N30S及提升服務後的N30P線替代,來回程並改經天水圍北(天秀路)。 為配合港鐵元朗站外的物業發展,2017年1月13日該總站所有車坑封閉,本路線需改在原有的士站位置上落,同年5月28日起總站遷往元朗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與嶼巴B2線同一總站)。 隨著屯門赤鱲角隧道於2020年12月27日全線通車,及配合元朗及天水圍區機場及路線重組,N30P、N30S線於2021年6月20日凌晨起停止服務並併入本路線,本路線的改動亦於同日起實施,並調低部份分段收費。
元朗機場: 路線全長
經屯門、元朗及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商討後,當局決定分階段實施方案,於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實施屯門區的機場路線重組,至於元朗及天水圍區的機場路線重組,則約在屯門區機場路線重組實施後約一個月後實施。 E34B線更名為E36線並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後,縱使此舉動令行車距離縮短,但元朗公路及屯門公路在繁忙時間塞車頻繁,交通意外也經常出現,以至宏達路不時擠塞皆令整體行車時間增加,引起元朗區議會要求此線繁忙時間甚至全部班次回復行經大欖隧道[5]。 不足一個月後,運輸署開始著手與龍運巴士研究將此線部分班次改經大欖隧道的可能性[6],並於同年7月下旬向元朗區議會正式建議開辦E36S線,其走線與E34B相同,惟只於星期一至六上午及下午繁忙時間分別提供往機場及往元朗方向服務[7],並在同年8月30日正式實施。 元朗機場 A36線為洪水橋、屏山及元朗市中心一帶乘客,提供特快巴士服務往返國泰城及機場客運大樓,當局預計乘搭此路線來往元朗市中心及國泰城/機場客運大樓的行車時間,較E34B線節省約15分鐘,並預料部分乘搭E34B線來往機場的乘客會改乘此路線,有助分流該路線之乘客。 龍運巴士E3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元朗(八鄉路)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途經錦田(高埔村)、凹頭、元朗大馬路,取道元朗公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及順朗路往返東涌市中心和機場後勤區。
元朗機場: 行車路線
因為以前的元朗市中心是墟市關係,所以那裡有著不同種類的店鋪,商業活動頻繁,亦是區內的交通樞紐。 現時元朗的區域中心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慣稱「元朗大馬路」)兩側的已發展區,通稱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市。 該處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業活動頻繁,是元朗新市鎮的核心部分,亦是區內的交通樞紐。 因應洪水橋洪福邨入伙,A36線在2015年開辦,為洪水橋及元朗居民提供特快往返機場服務,同時疏導E34B線的龐大客量。 此外,往返天水圍及機場的需求與日俱增,而E34A線需繞經東涌及機場後勤區,令車程頗為費時。
元朗機場: 港鐵巴士命名
此路線設8個字軌,當中只有3個獲派Enviro500 元朗機場 MMC 12米豪華版雙層巴士(55XX)作掛牌車。 用車以豪華版Enviro500 MMC 12米(55XX)/12.8米(15XX、25XX、UE6X)為主。 2019年7月21日晚上約10時至翌日凌晨時份[1],在元朗的元朗站有大量具鄉事白衣男子,手持武器針對在車站一帶及鄰近購物中心的市民進行無差別的襲擊,最少有45人須入院治療[1]。 元朗過去盛產稻米,當地生產的「元朗絲苗」曾是香港人最愛的米食,主要供應上水和沙頭角,甚至遠銷至南洋。 明朝嘉靖年間,由於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眾多鄉紳請求在當地建縣。
元朗機場: 班次
[1]而超出負荷的客運大樓A已於2011年9月15日關閉,國內航班移至客運大樓B,而客運大樓D亦於2012年5月28日落成有望疏導客運大樓B以致整個機場的人流。 1960年11月,由Tu-104和Antonov An-10飛機組成的第一個永久航空小組被分配到機場。 在那之前,只有位於莫斯科和蘇聯其他城市的客機才為其提供服務。 元朗機場2025 在1959年6月22日,部長會議的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下令建立定期民用空中交通的到附近的鮑里斯皮爾當時軍用機場。 1959年7月7日,新機場(名為Kiev-Tsentralnyi)獲得了其第一班定期航班。
元朗是指給左起凹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圓圈地圍繞著的平地,從字面上推測,古時元朗是一塊水源充足的沼澤低地。
因此明朝政府於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56里、7,608戶,共33,791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 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起,到清德宗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元朗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此前清初為對付鄭成功而實施的海禁和遷界政策一度使元朗變得荒涼。 根據《新安縣志》或其他古地圖,元朗(英語:Yuen Long)最先是寫作圓蓢,然後變成元塱,再變成今日的寫法。 「圓」是完整、豐滿的意思,「塱」則是開朗的土地或是高起之江岸。
元朗機場: 客運(2022年2月24日起所有客運航班均已停飛)
這是俄羅斯航空公司從莫斯科出發的圖波列夫Tu-104,載有100名乘客和約1,600公斤的貨物。 送達的第一條路線是「莫斯科─基輔─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基輔─列寧格勒」。 本路線由於路線迂迴曲折,行車里數達到67.3公里,曾經一度成為全港專營巴士行車里數最長的路線,而且前無古人,因為以前行車里數最長的路線369(已取消),都只是65.1公里,直至2006年7月17日才被N42A(聯和墟←→東涌站)以75.1公里打破。
元朗機場: 路線資訊
604線官方總站為元朗(鳳翔路),營辦商卻於2005年自行延長路線至此站。 此路線設9個字軌,暫不設掛牌車,主要使用客車版Enviro500 MMC(15XX、55XX)雙層巴士行走。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元朗機場2025 D航站樓的建設始於2008年3月24日[3],於2012年5月28日開放,初始容量為每小時3,100名乘客[4]。 但是,普通蘇聯公民不得從基輔出發,只能從莫斯科機場飛行。
元朗機場: 客運大樓和基礎設施
該航站樓接待了商店、咖啡館、旅行社和銀行,以及航空公司辦公室和商務中心。 一樓設有行李寄存,等候區和值機櫃檯,而安全和護照(移民)控制,主要候機室和航站樓的登機口位於二樓。 護照檢查完畢後,乘客在出發休息室等候,那裡有一個商務休息室,一些咖啡館、餐廳和免稅商店。
元朗市中心簡稱元朗市[註 1](英語:Yuen Long Town),又稱元朗墟(英語:Yuen Long San Hui[註 2],即元朗新墟),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中心,建於花崗岩之上。 山貝河將其分為東西兩邊,青山公路元朗段(一般慣稱「元朗大馬路」)又將其分成南北兩半,是元朗新市鎮的心臟地帶。 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區域中心,例如天水圍新市鎮、洪水橋、屏山、流浮山、廈村、大棠、元朗工業邨和錦田市等。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B航站樓是蘇聯建造的原始建築,曾用於國內和國際航班的服務。
鮑里斯皮爾國際機場(烏克蘭語:Міжнародний аеропорт Бориспіль;IATA代碼:KBP;ICAO代碼:UKBB),又按俄語名譯為鮑里斯波爾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烏克蘭基輔州鮑里斯皮爾的民用機場,距基輔市區29公里。 乘客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即日往返市區與博覽館站,並在博覽館逗留最少1小時 (以博覽館站出閘至回程入閘時間計算)。 1972年政府推行大型建屋計劃,把元朗市納入市鎮擴展計劃內。 因此在元朗市中心已於早年興建多層式私人大廈,故元朗市中心的樓宇一般樓齡較高,以唐樓、單幢式住宅、寫字樓或只有三四幢住宅組成的小社區為主,更加發展成像灣仔般的狹窄街道。
元朗機場: 服務時間及班次
此路線前身為途經大欖隧道及青嶼幹線的E34B線,因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而改經該路並更改線號,並同時伸延服務範圍至凹頭一帶。 提供港鐵元朗站、元朗市中心、屏山、洪水橋、屯門藍地往來深圳灣口岸的口岸巴士服務,於2007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深圳灣口岸啟用。 配合本路線實施第一階段優化計劃,由2014年1月27日起,往機場/東涌方向,除0400班次外,路線不經屯門市中心、安定/友愛及豐景園;同日起加開N30P新線,由屯門公路紅橋巴士站經屯門市中心、安定/友愛及豐景園前往機場及東涌。 然而,隨著機場島內的基建陸續展開,以及夜航飛機班次持續增加,乘客對本路線的需求亦同時上升。 同時,本路線需經屯門及天水圍往返元朗,行車路線及車程較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