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6年中的統計,葵青區的人口有520,572人。 香港經濟命脈之一的葵青貨櫃碼頭亦位於此區,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也必須經過此區及荃灣區,眾多工商大廈座落此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 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
- 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九。.
- 瑪利曼中學十分著重全能發展,學生在課外活動的表現十分重要。.
- 學校於1987年成立,現任校監為陳振光博士,而現任校長為劉文傑先生。.
- 由於要共用校舍,兩校曾於1983/84年度實行半日制上課。.
- 學校現為日校,是一所Band1的英文津貼男子中學。.
金文泰中學(Clementi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北角炮台山道的第一組別傳統名校。 於1926年成立,為香港第一所由英國殖民政府開辦的中文中學,被喻為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頂尖學府。 金文泰中學是香港僅有的三間培育出諾貝爾獎、菲立茲獎得主的中學之一。 知名校友包括前警務署長李明逵、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前警務署長曾蔭培及前教育局長吳克儉等。. 藍田聖保祿中學(St.)為香港九龍觀塘區藍田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學,是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香港成立的第三所學校,與位於港島銅鑼灣的聖保祿學校和跑馬地聖保祿中學是姐妹學校。
大埔工廈: 新界喇沙中學
1997年7月,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特別安排,在柴灣小西灣創辦這所津貼文法中學,稱為福建中學(小西灣)。 而北角福建中學校舍在2000年9月遷往觀塘振華道,由政府全資興建。. 德雅中學(Tak 大埔工廈 Nga Secondary School、簡寫TNSS)是香港的天主教英文女子中學,教學語言以英文為辦學宗旨。 秉承聖若望鮑思高「愛的教育」的理念,藉理智、宗教、愛心培育學生,營造充滿愛與關懷之環境,使學生在道德及知識上均衡發展。 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比賽及國際考試,並屢獲佳績。.
商場分為A至E區,當中A至D區位於林村河以北,E區位於村村河以南。 但在許多大埔居民口中,「大埔中心」泛指大埔市區的其中一個特定區域,除了大埔中心住宅和商場本身,還包括大埔中央廣場、大埔中心巴士總站、八號花園、海寶花園、汀雅苑、大埔廣場、昌運中心、大元邨和翠屏花園。 及至1973年4月起,當時新成立的房委會即時接管全港徙置廠廈,又因應私營小型工廠單位短缺問題,在1973年至1984年間再興建更多大廈,使全港由房委會管理的廠廈數目一度達到全盛時期的17間[7]。
大埔工廈: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屯門天主教中學(Tuen Mun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位於香港屯門建生邨,是香港天主教教區23間中學之一。 學校於1987年成立,現任校監為陳振光博士,而現任校長為劉文傑先生。. 官立學校(government school),是指由香港政府開辦的學校的統稱,即辦學團體為香港政府,當中包括官立小學及官立中學。 大埔工廈2025 現在的官立學校由政府直接辦理及經營,經費來自政府,教職員主要為公務員,部份則為合約教席。 現在官立學校佔全港學校數目的少數,其餘則主要為資助學校及直接資助學校。
該校一直在音樂及田徑範疇方面表現優秀,多年來屢獲佳績,樂團更享負勝名,多次遠赴歐洲交流作賽,揚威海外。. 蘇浙公學(Kiangsu-Chekiang College)位於香港東區寶馬山,1958年由香港蘇浙同鄉會創立,自1993年起為政府直接資助中學,並於2002年起開辦國際部。 寶馬山位處港島東半山,能夠遠眺維多利亞港景色。.
大埔工廈: 九龍真光中學
漢華中學(Hon Wah College),是位於香港東區小西灣的一所中學,並設有小學部。 1945年一群人士基於為培育人才、服務香港的宗旨而創辦於西環太白台(前稱:Hon Wah 大埔工廈 Middle School),曾創辦多所分校及夜中學,包括山道、卑路乍街、元朗、香港仔。 1965年中學遷入西環青蓮台;於2000年獲分配一所位於小西灣的大型校舍,2006年正式遷入。. 沙田官立中學(Sha Tin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簡稱沙官、沙田官中、STGSS),是香港新界沙田區的第一間官立中學。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二十六。 在屯門區中有同屬順德聯誼總會的學校包括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及順德聯誼總會梁李秀娛幼稚園,分別位於屯門友愛邨及安定邨。 梁銶琚中學首任校長麥兆明已於2007年8月31日退休。 現任校長為戴明基,副校長為英佩詞,助理校長則為謝活之。 於2008年,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與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梁銶琚職業高中及順德第一中學結為姐妹學校。.
大埔工廈: 香港培英中學
沙田公立學校(簡稱沙公;Shatin Public School,英文縮寫為「SPS」)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新界沙田大圍積輝街15號。 該學校原為香港一所鄉村學校,直至於1982年更改為一所特殊學校(輕度智障)。 該學校以「忠信仁愛、勤學守禮」作為校訓,致力培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獲得均衡的發展。.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Lok Sin Tong Leung Chik Wai Memorial School,簡稱梁中),是位於香港葵青區青衣長康邨第五期的一所津貼中學,由九龍樂善堂主辦,學校佔地約5000平方米。 校內四社分別為愛(紅)、勤(黃)、仁(綠)、誠(藍)。.
大埔工廈: 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
近年受多位善長捐贈獎助學金,使獎助學基金累積至50萬元。 捐助善長包括慈祥法師、何德心校監及葉圍洲先生。 2005年學校改善工程完成後,擁有標準課室30間,禮堂1座,特別室22間。 包括:理科實驗室、電腦室、家政室、金工室、木工室、美術室、音樂室、地理室、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教學資源中心、多媒體學習中心、語言學習室、靜修室、會議室、英語角及多用途中心等. 大埔工廈 現時學生逾千人,注重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及教育,並有出色的成就。 大埔工廈2025 該校亦在2003年開辦校園電視台,現逢星期二、四就會在課室進行早會,亦間中會不定時直播典禮,亦有影片、音樂分享。.
大埔工廈: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
顯理中學(Henrietta Secondary School,簡稱HSS),是香港基督教津貼男女英文中學,位於香港東區北角城市花園道2號 ,創校於1946年。 可分為兩個階段,分別為顯理學校(1924年至1941年)和顯理中學(1946年至今)。 聖母院書院(Notre 大埔工廈 Dame 大埔工廈 College)是1967年由無玷聖母獻主會所創立的天主教津貼男女子中學。 以「忠、孝、勤」為校訓,傳授知識、傳揚福音、改善社會等為辦學目的。
大埔工廈: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
伯裘書院(Pak Kau College),原名「伯裘英文書院」,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的一間男女子直資中學,佔地約7000平方米。 學校於1954年創辦,初為一所私立英文學校,後逐步轉型為直資中文中學。 現時伯裘書院與匯知中學和賽馬會毅智書院為聯繫學校。 而已結束營辦的伯裘女子中學(舊址為九龍美孚百老匯街23A-L美孚新村)亦與該校屬於同一間辦學機構「萬鈞教育機構」。.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Yan 大埔工廈2025 Chai Hospital No.2 Secondary School,簡稱YCH2SS、仁濟二中)是一間位於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的政府津貼全日制文法中學,由仁濟醫院於1987年創辦,是仁濟醫院創辦的第二所中學。
大埔工廈: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觀塘官立中學(Kwun Tong 大埔工廈2025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簡稱KTGSS、觀中、觀塘官中、觀官) 成立於1982年,位於香港觀塘區,佔地約4000平方米,毗鄰順利天主教中學,是一所官立男女子的英文中學。.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Stewards Pooi Tun Secondary School,英文簡稱:SPTSS、Pooi Tun)為香港一所政府津貼男女文法中學。 根據小六升中一派位結果計算,該校屬Band1尾中學。. 大埔工廈2025 衞理中學(The Methodist Church Hong Kong Wesley College)為一間由香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在1977年開辦的學校,始於北角,是政府津貼全日制男女校。
大埔工廈: 大埔美食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HKSYCIA Wong Tai Shan Memorial College),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南昌街250號,於1975年成立,是一間在深水埗區由政府資助全日制英文男女文法中學。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校訓是「忠、恕、勤、敏」,是一所全日制男女校和深水埗區地區名校之一。 首任校長為鄭成業(後曾轉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第二任校長為羅錦有(後期為深水埗區議會委任區議員),現任校長為黃振聲。 該校尤以校風淳樸最為著名,曾培育項明生、梁小冰、劉玉翠等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