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香港大學學生會、港大校友關注組、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及18個進步專業團體,在徬晚6時左右於香港大學圖書館對出的中山廣場舉行黑衣集會,主題是「堅守院校自主,不容黑手介入」。 集會分為多個環節,有多名港大畢業生及教師上台發言,出席者包括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記協主席岑倚蘭、填詞人林夕及商台首席智囊陳志雲等人。 港大法律學院於10月5日發聲明,反駁校委於9月29日會議上對陳文敏的「不公評價」,指陳文敏是獲國際學界認可的優秀法律學者,並非全因「好人」才擔任院長,而是「基於其願景、領導才能、操守及對法律教育的熱情」,並稱「我們曾有幸得他掌舵」。 周子銓副校長2025 聲明引述了佳日思主動去信該院的內容,對方提到校委會否決任命一事令他感震驚,並認為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而未能勝任副校長一職」的說法是荒誕的。
- 他提到,馬斐森之前說因為陳文敏已獲升等為教授、任命為學院院長,於是認為陳肯定能擔任副校長。
- 疑似廖長江稱,曾查過陳文敏學術著述被引用的情形,發現其著述只被人google(搜尋)過4次,並且沒有引用紀錄。
- 結果最多校委選擇了由校委會再作討論,第二多的選擇是交由大學管理層跟進,最少人選擇不再跟進事件。
- 教育事務委員會周五討論建議,若獲通過會向財委會申請撥款。
11月8日,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率領六名民主黨眾議員訪港,有泛民立法會議員在會面時向對方提及香港大學風波的學術自由問題。 10月4日,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在《城市論壇》上稱,按馮敬恩的披露內容,陳文敏論文「唔夠班」,引用率很低。 周子銓副校長 他說根據「學術界全球最權威」的影響因子計算,陳文敏從事高等教育21年,每年平均的數字是「0.0038」,而教歷15年的李輝本人,平均每年有「0.05」。 他由此總結指自己是陳文敏的「200倍」,故此有校委說陳文敏連「助理教授」也不能擔任。 李輝的這番見解引起熱論,有一些學者批其錯用「影響因子」、無知。
周子銓副校長: 英華書院新校長陳狄安:青年應熱血 好過做隱青 學校有教育責任
他亦開發了一系列新興污染物的超靈敏檢測分析方法;其中,針對關鍵環境基質中的新興污染物的痕量分析技術,為協調國際的分析方法作出貢獻。 其關於新興污染物的全球分佈與環境持久性的研究成果,也影響了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相關政策與立法。 大學團隊致力培育學生具穩固的學術基礎,並透過多元化的實習機會、全球文化沉浸體驗計劃和與企業合作項目,裝備他們掌握工作所需技能。 香港橋牌協會裁判長委員會成員、香港童軍總會青衣區執行委員會副主席、香港女童軍總會荃青分會委員、本地橋會橋軒創辦人及總裁判長等。
據蘋果日報報導,馬斐森向校委會提供招聘條件,當中列明候選人需有豐富行政及人事管理經驗,學術方面的要求為「正教授級,具有崇高學歷及國際聲譽」,沒列明需有博士學位。 周子銓副校長 報導亦引述消息稱,校委會花了兩小時討論如何處理馮敬恩違反保密協議的問題,最終校委一致提出譴責,要求馮簽署保密條款,或是自行草擬條款後交由校委會通過,再簽署作實。 教育局一直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方式,透過發出學校指引、更新課程、發展多元化學與教資源,為教師提供培訓,以及學生活動及交流等,支援學校推動價值觀教育、國民教育以及國家安全教育。
周子銓副校長: 校長資歷
2012年,他獲匹茲堡大學委任為McGowan再生醫學研究院助理總監及軍事醫學研究中心首任總監。 段崇智教授於2018年1月1日就任香港中文大學第八任校長。 段教授生於香港,其後往美國深造並於1977年獲紐約洛克菲勒大學頒授生命科學博士學位。 他現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利國偉利易海倫組織工程學及再生醫學教授。
- 學校的行政工作愈來愈多,由教育局成立的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正檢討中小學的中層職位架構。
- 香港青年聯會訪問1,078名青年對此事的觀點,其中有52.3%的受訪者不認同衝擊行為,45.7%受訪者認為學生在事件中的做法違反校規,44.5%受訪者認為他們的行為有違法之嫌。
- 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生會會長朱科以274票當選,任期由10月24日開始,為期一年。
- 10月27日,港大校委會再次舉行會議,是主席梁智鴻在任期將屆滿前最後一次主持例會,會上討論了對涉及捐款風波之教職員的處分,以及對馮敬恩就違反保密協議一事的處分。
- 隨著資深老師退休,新老師相繼加入教師團隊,需要科組主任的帶領,在校年資較高的老師也可擔當提點的角色。
過去18個月,香港經歷不少風雨,不少學生及青年牽涉其人,英華書院的學生亦曾成為焦點。 陳狄安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任何大型事件均着重校園溝通以及分析,又指理青年人較熱血,面對任何議題均有意見,「學生應熱血,好過做隱青」;又指不同年代總有代溝,最重要溝通,而學校則有責任教育及保護學生。 張教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數學;於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取得統計學博士學位,及於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取得金融學博士學位。 張教授積極從事學術研究,集中於探討企業管治、企業社會責任及金融市場發展。
周子銓副校長: 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接受小二至小五插班生申請
林教授是香港高等教育界的先驅,在學術發展及大學行政管理方面具豐富經驗。 加入都大前,林教授為香港城市大學特別項目總監,並身兼胡梁子慧教授 (理學) 及化學系講座教授。 自1994年起,他在城大先後擔任其他要職,包括署理副校長 (本科教育)、副校長 (學生事務)、秘書長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11月30日,高等法院裁定港大校委會的臨時禁制令繼續生效,直至有關正式聆訊展開。 法官指審訊涉及新聞及言論自由,記協對議題熟悉,能提供法律觀點。
周子銓副校長: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早前被指,該核以副校長為首的數名資深教師集體欺凌其他教師,包括當眾辱罵及以「剔太大、字太細」等無理要求反覆查卷,且該校兩年內錄得22名教師離職,更有人不堪精神虐待,個別離職教師至今仍有手震、失眠等後遺症。 周子銓副校長 據悉,校內有3位副校長,而3人亦曾疑對老師作欺凌行為。 保良局陳守仁每年小一報名人數更是全港直資及私立小學之冠,達7千多人,學校只收取165名學生,平均約45人爭一個學位,競爭相當激烈,當中不少家長更非常認同楊校長的教學理念,因而希望子女入讀。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是位於油麻地的熱門直資學校,每年申請小一的學生人數更高達7千多,屬全港報名人數最多的小學! 周子銓副校長 在 學年校內一直傳出校長楊永明退休的消息,直到昨日(26日),楊校長向全校家長發通告,指自己會提早退休,任期直至今年9月1日,將會由同校的高級副校長周智銘接任。
周子銓副校長: 副校長(研究)
貼文還提到近日兩岸領導人會面,說「就算是老共想要表達善意好了,但是共產黨的話可以相信?誰敢相信?香港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眼前」,指陳文敏因支持真普選而受打壓。 周子銓副校長2025 接著指有人對政治干預學術的行為看不下去,「流傳出一份港大校委會討論陳文敏人事案的錄音翻譯文本,總算揭開了一些內幕」,並稱這是香港回歸後的重大事件,呼籲台灣人記取教訓。 根據音檔,疑似王䓪鳴在會上稱,港大在過去兩年與香港一樣經歷很多爭議,分裂使得大學分散了注意力,無法放遠眼光。 她表示曾希望新校長就任後能有平穩發展的策略,但沒有時間、沒有討論,受夠了政治議題主導一切及分裂大學。 她認為陳文敏是名君子,但由於很多原因他未必適合該職位。
周子銓副校長: 校長簡訊
議會的會員人數為162,000,而是次會議共收到9298張合資格票。 香港大學十位學院院長發聯合聲明,呼籲校內及校外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的原則,稱「不能縱容任何企圖擾亂大學正常運作的不文明行為」,並敦促各方以大學利益為首要,尋找讓大學向前邁進的共識。 〈論孟子「人」與「禽獸」之別〉,收在《「第二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孔教學院,2006年。 「國際孝道研討會2019」,報告題目:〈香港孝道教育的推行〉,弘揚孝道文化聯合會主辦,地點:理工大學,2019年7月5日。 周子銓副校長2025 我很高興在學生、教職員、持份者、捐款贊助人及大學友好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同見證大學的成長。
周子銓副校長: 校長室
進入會議室後,示威者要求梁智鴻解釋押後委任的原因,大叫「委任副校長,毋須等候首席副校長」、「制度失敗,同學自救」等口號,又指責校委會成員李國章「可恥」;現場情況混亂,示威者高聲呼叫,亦有人站在桌上說粗言。 7月28日,港大校委會在下午約5時進行會議,討論副校長任命等議題。 當天,約70名來自港大和其他學府的學生在會議室外聚集,亦有校友和其他公眾人士在大樓地下舉行集會;另一群立場相反的公眾人士亦舉行集會,雙方互相指罵,並發生推撞事件。 3月25日,港大校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審核委員會就陳文敏、戴耀廷收取捐款的報告。 不過,段崇智任內,中大曾就兩次與反修例風波相關事件報警,令學校與學生關係再度惡化,包括2020年11月19日中大畢業生校內遊行及去年1月推倒保安崗位欄杆及向男保安潑不明粉末事件。 其中在中大畢業生遊行中,校方指發現校園多處遭人以噴漆塗鴉書院、教學樓及公共空間等多座建築物牆壁、通道及地面,中大強烈譴責並報警處理。
周子銓副校長: 副校長將接任校長一職
小組於報告內又提及校長角色的標準,當中包括「以德潤才」,惟近年發生多宗有關校長管理的風波,被問及報告如何回應此問題,邱指過去一年多接觸到的前線教學人員絕大部分「有心」,調整薪酬可吸引優秀人才,有利教育界長遠發展。 小組提出的角色標準可作為反思工具,近年校政風波為反面教材,培訓機構可作參考,她坦言要「從錯誤或者失敗中學習」,承認校長專業操守培訓有優化空間。 局方亦建議增加小學主任級教師數目,兩項措施預計下學年推行,以配合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時間表,估計每年經常開支增加8.6億元,政府在新財政年度的開支會增加約5億元。
周子銓副校長: 相關示威及批評
他說違反保密原則的情況在馮敬恩擔任校委前已出現,因此並非針對個人。 就此錄音,陳文敏於下午逐點回駁,批評李國章的言論質素及表現,質疑他能否勝任校委會成員一職。 《有線新聞》報道指,李國章在回應時說沒聽過錄音,但證實曾質疑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及好人能擔任院長。
周子銓副校長: 校長的話
當中九成七人(2386票贊成)對校委會否決物色委員會就副校長的推薦人選而沒有提供合理理由,表示遺憾。 九成人(2222票贊成)對時任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及否決推薦人選的12名校委表示不信任。 在有份投票的研究生及教職員中,九成五人(719票贊成)認為李國章不適合出任校委會主席。 11月6日,法庭再審理針對第二被告、即相關洩密者的臨時禁制令。 周子銓副校長 有五名獨立人士或團體申請加入訴訟,包括蘋果日報、記協、港大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總編輯劉以正,以及一名港大學生。 港大一方向法庭申請將聆訊押後28天進行,指有多方人士突然加入訴訟,且以往未要求以第二被告身份抗辯,要求法庭只處理有關修改早前頌下的禁制令內容,以釐清當中不清晰的部分。
周子銓副校長: 香港城市大學
他稱副校長一職需審查人事及升等,若陳文敏沒有相當的學術地位,候選人還可以反過來挑戰其履歷。 他提到,馬斐森之前說因為陳文敏已獲升等為教授、任命為學院院長,於是認為陳肯定能擔任副校長。 他希望馬斐森在聽取其論點後能重新考慮,因他不認為這是沒什麼關係的事。 接著疑似馬斐森回應,物色委員會的觀點是陳的學歷經過考慮,是合適的,並指針對陳的論文發表數量的意見是完全不相關,因這不是職務描述中所要求的,且醫學和法律方面對論文發表的要求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