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俊指出,鄧龍威上訴時曾提出各種疑點,例如菲警證供中提及鄧龍威在菲律賓的時間,當時他根本在香港,但不獲法庭接納。 鄧龍威 鄧龍威 他稱,即使在當地被判終身監禁,亦有可能獲總統特赦,正循此途徑協助鄧龍威。 至於兩地的囚犯互換計劃,謝偉俊表示根據過往經驗,菲方不太合作,以往亦無成功例子,對此不太樂觀。
連同被捕後的拘留時間,鄧龍威最快都要到2032年,即61歲時才能釋放。 鄧龍威 鄧龍威2000年6月19日因失戀去菲律賓散心,找一位在菲律賓賭場做疊碼仔朋友張泰安。 7月18日早上,即鄧準備離開之前一日,鄧在馬尼拉唐人街的士上,被兩名便衣警察截停及拘捕。 鄧龍威2025 警方指鄧龍威等人在毒品包裝上簽名,等於承認販運八公斤的冰毒。
鄧龍威: 出入境紀錄證疑點重重
多年來為弟弟的案件奔波希望大眾關注,參加馬拉松亦身穿弟弟在獄中著作的T恤,惟鄧龍彪坦言自己曾誤信弟弟真的參與販毒,他形容弟弟從小貪玩,「嗰時有啲咁嘅(法庭)文件話佢販毒,你問我信唔信,可能我真係信」。 後來任警長的父親吞槍自殺,他更將責任歸咎弟弟,兄弟幾近不相往來,直至2011年初審時有傳媒報導弟弟的案件,鄧龍彪方知弟弟陷冤獄,令他至今仍對弟弟感到愧疚,「覺得自己好衰,怪錯細佬」。 鄧稱當時在沒翻譯、沒律師在場,後來才知道簽的是認罪文件,多包物體則是八公斤冰毒。 十八年前港人鄧龍威被捲入菲律賓藏毒案,被判罪成及終身監禁,惟他一直堅稱含冤入獄,在獄中上網呼冤求助,更在今年書展出書《黑獄第5730天》,希望更多人知道他十八年「人間煉獄」的心路歷程,為他討回公道。 鄧龍威胞兄鄧龍彪今早接受電台訪問,直言一家人當初錯怪弟弟。 蔡劍華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業務總監,他致力建立社會服務機構與商界的聯繫,他負責的「商界展關懷」計劃,至今已成為本港推動企業社會責任、跨界別合作的重要平台。
- 家中收到消息指,有警方進入一個單位搜到毒品,我們以為是真,怎知道菲律賓的警方會作故仔?
- 案件一直爭辯在於2000年6月1至12日鄧龍威一直被菲律賓警方監示,但鄧龍威堅稱自己事實上在6月19日才入境菲國,質疑菲警何以在6月頭向他展開監示,他在菲國出入境紀錄成為他翻案的重要證據。
- 紀博士是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副教授、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系榮譽講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顧問委員會成員。
- 【Now新聞台】港人鄧龍威早年被菲律賓當局指控在當地藏毒,判囚終身。
賴志偉先生為香港屢獲殊榮數碼行銷公司Fimmick聯合創辦人及業務總監。 Fimmick 現時設立於香港和臺灣,旗下超過90名數碼專才,多年來為跨國及大型品牌客戶提供全面和創新的數碼營銷策略、社交媒體推廣及大數據分析等服務。 賴先生亦積極於本地及海外機構主講數碼行銷課題,如現時於香港理工大學擔任客席講師。 黃先生把科技應用到學習及社會企業的先行者,從事企業管理及領導工作超逾 20 年。 他最為人熟悉的經歷,是2009年挾著矽谷精英和上市公司行政總裁的名銜參加探討香港貧富懸殊問題真人騷《窮富翁大作戰》,此次經歷亦改變其人生觀,進而積極參與社會企業,希望透過創意思維及資訊科技以連繫社會中之弱勢社群。 雖然有了強而有力的「不在場」證據,可是有關案件的上訴判決還是拖了足足兩年。
鄧龍威: 菲律賓僻鄉精神病孤女 被村民困鐵籠過活25年
《黑獄第6330天》獲得2018年的「香港金閲獎」(政經社會書組別)。 年幼家境貧窮,小學畢業後當了一年多學徒,得到教會資助進入修道院讀中學,當時希望能成為神父。 修道院為培育人才,補助他入讀中大,大學拓闊他的思想空間,甚至改變當神父的初衷。
從抽象思維的社會理論家,到法庭上寸土必爭,成為將公平落實到每宗審判的大律師。 「在我的體會中,窮人得到的公義很少。」昂貴的法律程序,對社會上弱勢社群來說,公平有時變得遙不可及,出身寒微的鄧龍威,也許體會尤深。 他任教中大社會學系二十年,五十多歲才搖身一變,成為大律師,今日談法律,仍不脫社會學家本色。 作者簡介:
鄧龍威: 鄧龍威菲律賓上訴被拒 哥哥:望特區政府幫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理想,現實上法律服務相當昂貴,窮人往往因而得不到應有權利。 不過,「當天敗訴,她仍擁抱著我說很高興,感到人間有情,竟有人願意伸出援手。」案件原先由大律師公會的免費法律服務轉介,屬於義務性質。 鄧龍威 他早年為金耀基教授高足,協助研究港府政制,一直跟進代議政制的演變。 當年金校長對港府諮詢架構的分析,即使政府高層亦認為能一語道破其精髓所在。
鄧龍威: 被捕後菲警開口索200萬披索
鄧龍威的哥哥鄧龍彪表示對結果感到失望,又擔心弟弟在獄中情況,他指會與律師研究其他方法幫助弟弟,包括將弟弟引渡回港服刑等。 鄧耀昇先生現為陞域(控股)有限公司 (“STAN GROUP”) 主席,鄧先生於企業管理及物業投資方面擁有逾十年經驗,負責集團的企業策略規劃及整體業務發展。 鄧耀昇先生亦為斐濟駐港名譽領事首席顧問、創意創業會之董事、香港華都獅子會之第二副會長、香港公益金旗下萬眾同心公益金籌劃委員會聯席主席、及香港公益金入會、預算及分配委員會會員。 陳潔如女士是羅兵咸永道香港及中國南部地區國際個人稅務諮詢合夥人。 同時,作為團隊的員工事務合夥人,陳女士也專注人才的培養與發展。
鄧龍威: 【冤情難雪】﹙1﹚無視重大疑點 菲律賓終審判決罪成 鄧龍威販毒案終身監禁確定 兄長:盼港府助弟回港服刑
邱先生於2014年創立慧科資本,主要投資中國、美國、以色列和香港之初創型科技公司,短短兩年已投資超過25家科技類初創企業。 邱先生經常參與及舉辦科技及創業交流活動,從中與初創企業家分享心得及提供指導,並支持社會及相關行業發展事務。 黃永光先生為信和集團執行董事,同時身體力行支持公益事業。 他擔任集團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及多個專注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的主席,透過「信和藝術」、「信和綠色」、「信和友心」及「信和保育」4項企業社會責任範疇,支持有助可持續發展、保育、青年發展及社會創新項目,建構更美好社區。
鄧龍威: 社會共融好「橋」獎評審
境隨心轉,他受到別人的幫助,也開始幫助別人,心態平和了許多。 他會幫助一些囚友,更會開解一些不知他身分的網友,以留言及傳訊息的方式與他們聊天。 案件於原庭重審敗訴後,再交由上訴庭處理,由律師及檢控官之間於文字上爭辯,答辯於2015年已經告一段落,不過一紙裁決何時下達,仍是未知之數。 鄧龍威自2015年起以管理員身分在其Facebook專頁「黑獄第5730天」公開分享他獄中生活。 [6]但2017年2月起,因傳媒廣泛報道而被獄警關注,他把專頁改名為「鄧龍威」。 現在僅存的盛下由其支持者設立的「鄧龍威事件關注組」直接與鄧保持聯繫。
鄧龍威: 港人鄧龍威被菲律賓指藏毒判囚終身 駁回終極上訴
現擔任多間社會服務和社會企業團體委員,如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機構會員、香港社企總會義務司庫、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副主席、敬老護老愛心有限公司內務副主席及社會創建慈善有限公司副主席。 方保僑先生於資訊、通訊、科技及電子消費品市場工作超過二十年,引入過不少新科技產品,並創辦多個業界組職及為多個非營利機構擔任委員提供專業意見。 並於am730、信報、PCM及e-zone等媒體撰寫專欄。 鄧龍威2025 鄒作基為Microsoft 鄧龍威 Hong Kong Limited總經理,執掌香港分公司的整體策略、業務營運和對外發展。 此外,鄒氏亦曾任Sybase亞太區副總裁兼北亞區總經理,負責Sybase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以及韓國市場的業務及營運。
鄧龍威: 港人鄧龍威涉於菲律賓藏毒判囚終身 菲最高法院駁回上訴
與此同時,他亦是時裝企業持續發展聯盟的創始人和主席,致力於推動紡織業和時裝業的可持續發展。 鄧龍威 他亦分別曾榮獲恒生珠三角項目獎金獎、香港環境卓越大獎 (製造業)、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頒發的香港青年工業家獎。 他是香港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的委員,亦曾為有社會使命的種子基金效力,包括民政事務總署屬下「伙伴倡自強」社區合作計劃和社會福利署屬下「創業展才能」計劃。 繆先生致力於推廣殘疾人士就業和創業,為「創業軒」的現任副會長。 馬錦華先生,多重身份包括註冊社工、太平紳士、認可風險規劃院士。
鄧龍威: 菲律賓中部發生6.6級地震 建築物損毀1人死
鄧龍威準備了字條讓律師轉交給關注組,希望能聯絡駐菲律賓英國領事館尋求協助,又覺得事件已達至外交層面,被關押黑房是預計中的後果。 鄧龍威(1971年—),香港永久居民,菲律賓在囚人士。 鄧龍威2025 2000年於菲律賓被控販毒案,被判終身監禁,他一直自稱是被菲律賓警察擺道,並把自己在菲律賓獄中經歷寫成《黑獄第5730天》及《黑獄第6330天》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