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前往端記茶樓的朋友,總會被琳琅滿目的食物選擇「嚇親」;更難以想像的是,居然絕大部分都是直接在茶樓的廚房製作。 曾群輝說:「除了豆腐和豆腐花是附近一家豆品廠提供,其他都是我們自己做的,點心師傅每朝凌晨4時就要開工了。」點心款式十分多,其中包括一些古早款式,例如雞球大包和鵪鶉蛋燒賣等。 那裏是大欖郊野公園的其中一個入口,大家沿引水道旁的小徑遊走,春夏期間可欣賞到洋紫荊、洋蹄甲、木棉和禾花雀花的開花盛況,因此吸引不少花友和影友來拍攝打卡,所以呢,要賞花也不一定要飛往外地。
川龍這名字對不少行山客來說絕不陌生,也有不少愛茶者慕名而來,為的是「飲啖茶,食個包」,歎番一盅兩件。 因周邊不乏石澗溪流,居民一直以客家人擅長的農業為生,當中以西洋菜和山茶最為馳名。 川龍茶樓泊車2025 如今依山而建的高山茶園雖然已成追憶,但茶樓仍屹立村中為各位山友茶客服務。 首站我們到達川龍,村內有兩家人氣鄉村茶居:端記和彩龍。 其中,端記茶樓的負責人曾群輝表示,兩家茶樓都由村民經營,各自有不同的捧場客:「端記由我老爸創立,現時由我和太太打理,說起來都有60多年歷史了。」兩家酒樓附近都有泊車空地,不過逢周末或假期都十分擠擁,如果駕車來宜提早出發。
川龍茶樓泊車: 荃灣市中心
據三生酒廠網頁介紹, 三生酒廠於 1961 年在深水埗創立, 年遷入荃灣經營, 2000 年 7 月於川龍村興建 1 萬 2 千平方呎的酒廠, 係香港少有的自家製酒品牌。 最後一站是繼續沿引水道前往清潭水塘,路程中可遠望大刀屻和雞公嶺兩座錦田八鄉靚山和平原農地村莊。 清潭水塘是196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增加大欖涌水塘供水量而把錦田河截流,使錦田河中游以下水量大減,而補救給農民的灌溉水塘,所以面積相對較細。
- 據三生酒廠網頁介紹, 三生酒廠於 1961 年在深水埗創立, 年遷入荃灣經營, 2000 年 7 月於川龍村興建 1 萬 2 千平方呎的酒廠, 係香港少有的自家製酒品牌。
- 因為西洋菜夠晒鮮甜,真係唔使點落調味,品嚐香港原味道。
- 茶樓營業時間由上午六時至下午二時,假日有很多行山郊遊人士專程經過這裏飲茶!
- 有車之人在「疫」境中格外讓人羨慕,因為可有更大自由度,駕車前往不同地點,避開人潮,放鬆心情。
- 行了若一小時便會到達一個名為 「 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台 」 , 本來可以飽覽山下的荃灣至葵青區風景, 且建有指示牌讓人分辨不同建築物。
短短的教育徑雖然只有800米,但以上梯級為主,建議慢慢行當作熱身會比較好,而且沿路每隔十數米會有多個傳意牌介紹川龍和大帽山常見的植物和昆蟲,據知單計雀鳥已約有100個品種記錄,邊走邊留意隨時會發現牠們的蹤影。 拾級而上,當走到較開揚的扶輪徑觀景台時,記得回頭看,皆因天朗氣清下可遠眺昂船洲大橋和青洲,甚至交椅洲、喜靈洲、坪洲等多個島嶼美景。 之後穿過扶輪公園和停車場,便會到達第二個check point——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另外,記者也十分喜愛這裏冲茶用水和豆腐菜式,兩者皆受惠用這個小區的獨特優勢:「村裏多年來都是食用山水,我們冲茶和附近豆品廠同樣使用。」水質甘甜爽冽,令人不期然多飲幾杯,豆品也特別嫩滑可口,豆腐花和煎釀豆腐都出色。 點心以外,端記還有很多碟頭飯甚至燒味等可供選擇。 先前不曾留意這裏的燒味,原來是師傅使用店內的炭爐現場自家製作,難怪燒味特別新鮮熱辣,而且帶有濃烈的炭香味,是坊間食肆不容易找到的美食。
川龍茶樓泊車: 營業時間:上午6:00至下午2:00
經過扶輪公園後,轉入大帽山道,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近在咫尺。 川龍茶樓泊車 除了提供郊野公園的相關資訊,遊客中心還設有和氣候變化相關的多元互動展品和遊戲。 這裏的洗手間和小賣部也是上山前的最後補給點,再前進先要整理好行裝,順便探望廣為行山愛好者認識的茶水亭主理人連姐。
這裏原為天文台和民航處用地,及後加建了解放軍設施,現場有身穿空軍迷彩服的軍人把守,禁止通行及攝影。 雷達站閘前約為海拔930米,是平民百姓能夠到達的香港最高點。 再向上行駛,就是無欄杆、無街燈的大帽山道了,適合具備一定駕駛經驗的朋友前往。 這條雖然是雙程路,但十分狹窄,大型車輛或者改裝過車身高度車輛千萬要小心,不可急躁。 川龍茶樓泊車 這段路每逢假日都十分多車,也算是經常發生事故的地段,基本只要一輛車卡着就會整條路堵塞。
川龍茶樓泊車: > 香港好去處搜尋
今次自駕遊,我們從東鐵線沙田站出發,經城門隧道和荃錦交匯處,上熱門的自駕遊路線荃錦公路和大帽山郊野公園一帶,大帽山頂停車場為終點。 雖在炎炎夏日,但車流不多的話,打開車窗吹吹山風十分舒服。 途中經過川龍村、扶輪公園和郊野公園內多個展望台,四處遊逛、影相、飲茶,或者在村裏買點農產品,悠閒度過一天,十分寫意。 今次這條路徑較易走,適合一家大細,先沿荃錦公路向上走到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出發。
經過酒廠後不久, 就會看到川龍所剩無幾的農莊, 川龍茶樓泊車 有興趣的可以購買一些本地有機蔬菜, 支持一下本地農業。 蒸蘿蔔糕 平時酒樓嘅蘿蔔糕主要係煎,但呢度嘅蘿蔔糕就係蒸。 蘿蔔份量好多,食落好有口感,加少少胡椒粉同豉油,味道已經夠晒,絕對係另外一個我哋推介嚟到端記必食嘅點心。
川龍茶樓泊車: 荃灣總覽
戶外用餐區可以遠眺101,但山上天氣較涼,工作人員不太建議坐外面,以免之後想換室內時沒座位。 貓空可以遠眺台北101與俯瞰雙北市,還可以搭乘貓纜遊玩,總是吸引很多遊客。 這次應邀來貓空吃飯喝茶,可惜貓纜正在纜線更換作業暫停營運中,在木柵動物園外搭乘公車也是可以抵達。 貓空曾經為台北最大產茶區之一,運送茶葉的道路逐漸發展成特色茶藝館。 川龍茶樓泊車 這次要前往生意絡繹不絕的 龍門客棧 ,從公車站下車後,轉過一旁彎道,直行3~5分鐘就可抵達了。
川龍茶樓泊車: 荃灣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 登大帽山 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行了若一小時便會到達一個名為 「 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台 」 , 本來可以飽覽山下的荃灣至葵青區風景, 且建有指示牌讓人分辨不同建築物。 但由於植物生長得太好, 川龍茶樓泊車2025 大部份景觀已被樹木遮蔽, 只剩部分風景。 茶樓營業時間由上午六時至下午二時,假日有很多行山郊遊人士專程經過這裏飲茶!
川龍茶樓泊車: Staycation 抵玩方便泊車酒店 – 荃灣篇
據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的清潭水塘容量約有10萬立方米,主要供給清潭和元崗一帶農地。 景觀方面,水塘麻雀雖小,但仍有向西面的壯麗堤壩和引水道,是欣賞夕陽的好地方。 端記茶樓採取自助形式,無論餐具、碗筷、點心、熱茶、滾水等,都係自己服務自己。 點心嘅種類話多唔多,話少唔少,但當有新鮮出爐嘅點心,店員就會透過廣播,通知茶客。
川龍茶樓泊車: 最高的觀景台
從川龍村沿着荃錦公路駕駛10分鐘左右,可以抵達扶輪公園。 公園設施十分齊備,除了洗手間、小賣部和提取淡水的水喉,還有眾多露營設施和燒烤爐。 川龍茶樓泊車2025 公園設有停車場,駕車上來燒烤非常方便,惟疫情期間燒烤場暫停開放。
川龍茶樓泊車: 意大利政府告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 意外長:不影響雙邊關係
另外亦可以夾到茶樓停車場可以泊車,停車場不收費,但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車場定必會爆滿。 這裏是自助形式提取自己喜愛的點心,甚至連沖茶、提碗筷都要親力親為。 川龍茶樓泊車2025 而食物款式與一般茶樓差不多,有興趣可以嘗試川龍名產西洋菜。
川龍茶樓泊車: 停車場不收費
【明報專訊】疫情持續半年有多,大家都不能出埠,難道只能悶在家中發呆? 有車之人在「疫」境中格外讓人羨慕,因為可有更大自由度,駕車前往不同地點,避開人潮,放鬆心情。 今次我們駕車上川龍飲茶買菜,再上大帽山睇靚景,順便操練一下駕駛技術,輕鬆過一個下午。
川龍茶樓泊車: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方案二則是步行穿過閘口,向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球形護罩「波波」進發。 從閘口前往雷達站需時至少半個鐘,大家宜量力而為,必須帶備足夠食水及穿合適裝束。 從山路一直蜿蜒而上,由於地勢高和開揚,可以飽覽九龍、獅子山以至元朗等地風光。 再往上走則到達一條十分狹窄的「之」字路,這裏無官方名稱,坊間多稱為「大帽山髮夾彎」或「大帽山S彎」,是觀雲海、日出的理想地點,天氣好的話最遠甚至望到港島和南丫島。
川龍茶樓泊車: 農場牛奶 新鮮下午茶
一般車輛最高只能駛到大帽山觀景台,這裏路旁有十多個停車位。 穿過閘口,再往上前往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道路,則只限持有通行證的車輛行駛。 泊好車之後有兩個選擇,其一是橫越道路,經過一幢灰色的廢棄建築物,抵達大帽山觀景台。 川龍茶樓泊車2025 觀景台位於山坳上,十分當風,就算盛夏前來也感到勁風撲面。 這裏可以遠眺鄰近的大刀屻、元朗、錦田以至石崗一帶景色。 川龍茶樓泊車 往左走約3分鐘見另一個遍植芒草的山坡,當10、11月芒草盛開時,在黃昏夕陽映照下,大片金黃色的芒草隨風起伏,充滿動感,廣為打卡文青喜愛。
川龍茶樓泊車: 荃灣川龍端記茶樓 大帽山點心茶寮
另外,公園內種植有緋寒櫻、米仔蘭和桂花等,盛開期間人山人海。 以一家大小為對象的川龍家樂徑,只需約20分鐘即可行完,沿途有燒烤場,也可在觀景台遠眺大帽山頂和荃灣一帶景色。 很久以前,有一位農業出身的爺爺,他每逢冬季便會走上大帽山頂川龍村拿取西洋菜苗回自己的農田種植。 川龍茶樓泊車2025 他的孩子喜歡牽着他的手,跟爺爺一起上山,順道在茶莊吃點心品茶,享受一下親子時光。 孩子跟他的子女上到山頂後,不禁流露出一絲會心微笑,看着前方的川龍村,我想他一定回憶起那些年美好的日子吧? 一家人,不用背山面海,不用懸崖峭壁,不用無邊際的地平線,只要坐在圓桌旁有說有笑,談往事,談現在,已經是人生中一大美景。
其實路上避車處十分多,只要駕駛時有耐性和忍讓問題就不大。 至於無街燈問題,則在天黑前下山便可,不然依靠車頭燈慢慢開就是了。 龍門客棧有著中式古樸的名字,外觀則是白色南洋風的一層建物,招牌也是英文,可見外國觀光客應該很多。 餐廳內部裝潢有些木造擺設,地板也為老式紅磚,就比較有中式風格了。 座位區寬敞,各種包廂、靠窗、戶外、圓桌、方桌都有,適合聚餐與闔家來此用餐。 有一處靠窗的座位旁還有小池塘,早點進場可以任意選位,就選擇這裡了。
川龍茶樓泊車: 香港第一高峰
橫過對面馬路後就進入甲龍古道郊遊徑,長約兩公里往下走的古道開段與越野單車徑有重疊,要小心留意有否單車才好開步。 灼新界西洋菜西洋菜每日限量供應,據講呢啲係本地新界菜,所以夠晒新鮮,但只限冬天期間供應,而且每日供應唔多。 因為西洋菜夠晒鮮甜,真係唔使點落調味,品嚐香港原味道。 灼新界西洋菜 西洋菜每日限量供應,據講呢啲係本地新界菜,所以夠晒新鮮,但只限冬天期間供應,而且每日供應唔多。 途中經過三生酒廠, 一直不知道原來由細聽到大的: 「 三生牌鹿茸大補酒 , 係男女強身既妙品、 妙品!」是本地生產的酒。
川龍茶樓泊車: 荃灣飲茶推介-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登大帽山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再往前走大概十多分鐘,就會見到在1982年由英國人Mr. 川龍茶樓泊車 與小朋友及長輩去慣了商場連鎖式茶樓飲茶很沒有新意? 那不妨找天到這個位於荃灣大帽山山腰的鄉郊自助式茶樓,嘆山水茶食著名的本地西洋菜! 荃灣大帽山川龍村有兩間老字號茶樓,端記茶樓及彩龍茶樓。 今次介紹川龍端記茶樓,茶樓戶外面積位置較大,景觀開揚,在一樓的露台位置可望到大帽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