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圖書館於1976開始為人口密集但附近沒有圖書館的地區或偏遠地區提供服務,第一個開始服務地點是深水埗,直到2015年,全香港總共有12間流動圖書館。 由於有兩部車是共用館藏,因此實際上只有10部車行走全港18區。 主要圖書館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未成立前稱為中央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總辦事處亦已遷往香港中央圖書館。 未獲分配入座名額的申請人會獲發候補證,憑證可於指定時段優先輪候空置座位,領證手續及所需文件與上述第6段相同。 將軍澳公共圖書館將於2023年12月18日(星期一)至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進行天台防水工程,施工期間,圖書館的設施和服務會如常運作。 縣府文化局目前籌建縣立圖書館中,未來亦將利用縣內新穎圖書館館舍空間,持續結合其他鄉鎮市立公共圖書館,彰顯總館分館輔導效益,推廣縣內閱讀風氣。 宜蘭市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於111年4月開館落成,館舍與在地知名繪本作家「幾米」合作,打造出許多知名的打卡景點與閱讀角落,深受市民喜愛。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根據統計,宜蘭市立圖書館遷入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前,110年全年進館人數約3萬2,400人,圖書借閱冊數3萬1,031冊。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圖書館規則過時過嚴
根據規劃建議,主要圖書館可供40萬名市民使用,平均面積約3,310平方米[4]。 根據於2011年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每區達20萬人口獲得提供一間分區圖書館、每達40萬人口則獲得提供一間主要圖書館。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於香港日佔時期,港日政府曾以香港大學圖書館的部份館藏為基礎,加上部份從日本購入的圖書,成立了香港市民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可因應公共衞生考慮或其他特殊情況,在有需要時更改和修訂學生自修室的開放時間或入座安排,請留意公共圖書館的最新公布。 署方指,就有關申請表格及使用細則,市民可在設有學生自修室的圖書館索取,或從圖書館網頁的「圖書館通告」一欄內瀏覽及下載。 截止申請日期為1月30日,以郵戳所示日期為準,結果會於2月21日至28日張貼於相關公共圖書館告示板。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九龍公共圖書館
館內設有觀景升降機來往地面至10樓,另設多條扶手電梯連接各樓層,另有兩部觀景升降機由地面直上10樓及11樓,館內亦設有洗手間供讀者使用。 圖書館範圍內除7樓外均設有香港政府WiFi通,合供63個無線接取器供市民免費連線[5]。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香港中央圖書館的現時樣貌由建築署建築師何超凡設計[2]。 內外隨處可見的由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結合而成的幾何圖案,有「天圓地方」以及「知識累積成塔」的喻意。 而由於原來設計是市政局轄下的中央圖書館,後來演變成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之中央圖書館。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香港中央圖書館位於港島銅鑼灣鬧市,你可乘搭各線巴士、小巴、電車、港鐵直達本館。
- 特別自2012年智能手機普及化後,圖書館內各層多個位置,包括入口、兒童圖書館、樓梯、以至自修室均貼上多張「勿在館內拍攝」告示及派遣保安作為監視,以提防有人拍攝及錄影。
- 在開放當日,單是上午已吸引了8,000多人入場,全日共有五萬名市民入場。
- 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所在地銅鑼灣摩頓台,現址過去曾用作存放扣留車輛,1980年代初期改建成港島區唯一露天排球場。
- 此舉亦有利於遠程使用者查看數碼化資料及自選影音資料。
- 工程預計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下旬完成,期間圖書站將設有還書箱供讀者歸還圖書館資料,借閱紀錄會於兩個工作天內更新。
2022年DSE中學文憑試筆試4月底開考,康文署今日宣布,公共圖書館學生自修室於3月1日至5月31日考試期間延長開放時間,市民由今日起可申請入座證,截止日期為本月30日。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香港公共圖書館設有電話或網上續借服務,讀者無須親身到圖書館續借資料。 此外,圖書館亦提供網上預約圖書館資料的服務,每項預約費用為3.3元。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圖書館下架針對中國和建制政黨等內容
1974年首間位於新界西的公共圖書館於荃灣福來邨落成,1974年首部流動圖書館投入服務。 1985年9月九龍中央圖書館(即現時的九龍公共圖書館)開幕,是首座專用圖書館大樓。 為配合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香港仔公共圖書館(包括學生自修室)將於2023年12月10日暫停開放,以便選民前往香港仔體育館投票站投票。 數碼圖書館是香港中央圖書館廣泛使用電腦及科技應用的一個例子。
在每個時段首5分鐘後,如沒有入座證持有人登記入座,圖書館職員有權預留足夠座位予尚未入座的持證人,讓他們在餘下的10分鐘內登記入座。 圖書館職員會考慮把餘下的空置座位,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予未持有入座證的人士。 如申請人數超出可供編配的座位數目,入座名額會以抽籤方式分配。 95%入座名額會優先分配予參加公開考試(如香港中學文憑試、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試等)或專業考試的申請人,餘下5%會分配予其他申請人。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公共交通
2022年1月,政府為防範COVID-19疫情及避免市民聚集,各圖書館於2022年1月7日起再度全面暫停開放。 2021年2月19日, 7間主要圖書館及31間分區圖書館恢復有限度服務,實施特別開放時間。 4月3日, 32間小型圖書館以特別開放時間恢復服務,所有重開圖書館重新提供報刊閱覽、參考圖書館及電腦服務。 因進行改善工程,自助圖書站(香港文化中心)將由二零二四年一月二日(星期二)起暫停服務。 工程預計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下旬完成,期間圖書站將設有還書箱供讀者歸還圖書館資料,借閱紀錄會於兩個工作天內更新。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學生自修室入座證申請須知(二零二三年三月至五月考試季節適用)
開館後111年全年進館人數8萬6,572人,圖書借閱冊數7萬4,530冊,新穎且和善之閱讀環境對推廣成效有相當幫助。 自第一座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於苗栗縣竹南運動公園落成後,基金會已先後完成臺北市(士林館)、宜蘭縣(羅東館)、高雄市(高雄館)、臺中市(臺中館)、宜蘭市(宜蘭館)、新北市(林口館)等七座圖書館之興建,其中就有2座圖書館設置在宜蘭縣內。 此外,基金會為鼓勵在逆境中努力向上的孩子,藉由讀書改變未來的命運,設置獎學金,獎助羅東鎮及竹南鎮內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在校學生。 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貢獻獎包含5種獎項:標竿圖書館獎、傑出圖書館館員獎、傑出圖書館主管獎、地方首長獎及特別貢獻獎。 其中特別貢獻獎頒發對象為「積極贊助圖書館資源,對健全圖書館事業營運發展或推動全民閱讀風氣具有重大且特殊之貢獻,足為社會楷模之團體或個人」。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圖書館服務
公共圖書館為非牟利組織提供整批外借書籍,並給予專業意見,協助建立切合其服務對象所需的社區圖書館,讓區內居民,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家庭主婦、長者和無法使用一般圖書館設施的人士享用更快捷方便的圖書館服務。 獲分配入座名額的申請人須在公布結果的通告指明的期限內,親身到指定的公共圖書館憑身份證明文件領取入座證,申請人的照片會加蓋館方印章。 申請人如以郵寄方式遞交申請,須於領證時一併出示香港公共圖書館圖書證及應考證明文件(香港中學文憑試學校考生如未獲發准考證,須出示有效的學生證/學生手冊)以供核實。 未能出示香港公共圖書館圖書證及應考證明文件者,將不獲發入座證。 羅東鎮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於96年5月啟用,館舍緊臨羅東文化工場成為一整體文教休閒專區,為一棟獨立三樓現代化圖書館,周圍環境清新,交通便利,館內提供讀者圖書資料借閱、資料檢索、視覺藝術觀賞及自修研習。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香港中央圖書館(
1993/94年度正式落實電腦化計劃,將圖書檢索目錄系統轉為電腦貯存,設置中英兼容系統,荔枝角圖書館是首間電腦化運作的圖書館,到翌年市政局轄下31間圖書館及區域市政局轄下25間圖書館全部完成電腦化程序。 1995年7月1日起,持有市政局或區域市政局圖書證的讀者,可以在兩局借閱圖書資料而不需要重新辦證,但兩者的系統仍然維持獨立運作。 2000年政府全線解散康體發展局、市政局與區域市政局及兩市政總署,兩個市政局、總署、康體發展局及民政事務局原來的古物古蹟、康樂和文化職能由新成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替,兩個市政局和總署轄下的圖書館系統因此合而為一。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還書箱服務開放時間
同年5月6日, 其中7間主要公共圖書館恢復有限服務, 同日, 所有自助圖書站及還書箱恢復服務。 5月21日, 12間分區圖書館恢復有限度服務。 6月15日, 19間分區圖書館恢復有限度服務。 6月22日,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31間小型圖書館恢復有限度服務。 9月17日, 38間主要及分區公共圖書館恢復有限服務。 9月29日,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31間小型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重開並恢復正常服務時間。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圖書館以《港區國安法》為由下架百多本著作
12月2日, 31間小型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再度全面暫停開放, 而另外38間主要及分區公共圖書館再度實施特別開放時間, 並暫停提供報刊閱覽及電腦服務。 及後該38間公共圖書館於同年12月10日起再度全面暫停開放。 1986年區域市政局成立後,香港逐漸形成了兩個公共圖書館系統,一個是由市政局管理的香港島和九龍區圖書館系統,另一個是由區域市政局管理的新界區圖書館系統。 兩個圖書館系統於很長的時間內互不兼容,例如兩個系統分別簽發借書證,各自有獨立的檢索系統。 又如當公共圖書館開始提供跨館還書服務時,只在同系統內的圖書館中有效。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流動圖書館
香港中央圖書館亦會跟轄下的圖書館分館、香港電影資料館、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食物環境衛生署),藝團圖書館、康文署轄下博物館、香港文物探知館及香港政府檔案處等連接。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此舉亦有利於遠程使用者查看數碼化資料及自選影音資料。 圖書館亦有與第三方知名科技公司合作,提供公眾通過手機便利訪問電子圖書的途徑[17]。 「便利圖書站-社區圖書館夥伴計劃」是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非牟利社區組織合力發展的社區為本圖書館服務。
此外,香港中央圖書館於2023年3月30日,在深水埗康樂文化大樓內,另設一個7層高備用書庫連特備展覽館,樓面面積則為6730平方米,由房委會代為興建。 1962年新的香港大會堂落成,於其中成立了這間公共圖書館,為現今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之始。 1965年首間位於九龍西的圖書館於窩打老道落成。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圖書館通告
在本館地下設有停車場,可供服務車輛及接載參觀團體的車輛使用(需預早安排)。 特別自2012年智能手機普及化後,圖書館內各層多個位置,包括入口、兒童圖書館、樓梯、以至自修室均貼上多張「勿在館內拍攝」告示及派遣保安作為監視,以提防有人拍攝及錄影。 其中有媒體報道在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僅拿出手機即被制止,而登上圖書館天台拍攝街外風景亦被保安阻止。 工程於1998年1月展開,於1999年12月22日舉行落成典禮。 原訂於2000年12月啟用,卻因電腦系統問題而延遲。 延至2001年5月17日,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揭幕儀式,並於翌日正式啟用。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開放時間
(2)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 所有圖書館在下列日子開放至下午五時,開館時間維持不變:元旦前夕、農曆年除夕、中秋節及聖誕節前夕,自助圖書站除外。 中央圖書館自修室2025 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所在地銅鑼灣摩頓台,現址過去曾用作存放扣留車輛,1980年代初期改建成港島區唯一露天排球場。 由於周日在銅鑼灣一帶聚集的印尼傭工愈來愈多,這裡成為了他們聚集及遊玩的地方。 圖書館入口及各樓層均派遣多名保安維持秩序,場內各層多個位置設多個閉路電視,多處亦貼上「禁止拍攝」告示,以提防有人拍攝及錄影。 由於周日在銅鑼灣一帶聚集的印尼傭工愈來愈多,這裏成為了他們聚集及遊玩的地方。 2001年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毗鄰維多利亞公園的香港中央圖書館落成,取代大會堂公共圖書館的「總館」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