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因應2007年落馬洲支線的通車,上水站1號月台的排隊指示並被分為兩邊:左邊塗上綠色為往落馬洲站的乘客排隊位置;而右邊塗上藍色則為往羅湖站的乘客排隊位置。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月台上方亦懸吊了顯示螢幕以藍色或綠色顯示下一班列車的目的地(羅湖站/落馬洲站)。 及後,此設計雖被港鐵重新設計,但因應月台加固工程之緣故而被換回正常港鐵規格。 現時港鐵為協助上水站前往羅湖站/落馬洲站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在上水站C出口新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東鐵綫下班往羅湖站/落馬洲站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 對維爾紐斯火車站舊建築的翻新和再利用設計提案包含一座約9500平方公尺的全新大廳橋,以此對遺產建築進行現代詮釋。
-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車站代表植物,為月台橫梁及支柱翻上月台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車站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更新直立港鐵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 有關路線已於2007年11月起停辦,其原因由於大欖隧道直達較轉乘快數倍[17][18][19]。
- 皮利斯街有著許多具有特色的老房子,有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更有巴洛克式風格,如今這些建築多已改為精品店與紀念品店。
- 黎明之門是維爾紐斯舊城於16世紀時,曾有的10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城門。
- 有目擊者指出,車站職員曾暫停列車行駛,走入路軌嘗試驅趕唐狗,擾攘約6至7分鐘後,卻未能成功將唐狗帶離路軌,但車站職員卻重啟列車服務。
一般遊客到維爾紐斯時通常都是搭火車或巴士,火車站與巴士總站都在舊城區的南方,距離舊城區的南側大門-黎明之門,約步行1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 黎明之門是維爾紐斯舊城於16世紀時,曾有的10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城門。 2016年8月25日,因輸送東江水的水管爆裂,並沖毀上水站至粉嶺站一段的路軌道碴。 故東鐵綫服務受影響,期間一輛本應前往落馬洲站的港鐵接駁巴士因司機不諳路線,錯誤駛進落馬洲管制站,更在未經截查及辦理出境手續下,全車直接越過邊境抵達深圳皇崗口岸。 而多名目擊意外的乘客亦在網上發放事發圖片,質疑港鐵職員為何知悉唐狗仍在路軌卻仍重啟列車服務。 有媒體就事件向港鐵查詢,港鐵發言人無正面交代唐狗的輾斃原因,以及為何唐狗未離開路軌便重啟列車服務[36]。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寶石湖邨停車場)泊車轉乘港鐵優惠
格迪米納斯塔可說是維爾紐的代表景色之一,從老城區的許多地方都可以望見這座高塔,並常被描繪於許多畫作之中。 在基督教進入立陶宛前,這裡曾是供奉立陶宛神話中雷神Perkūnas的神殿。 在1251年當時的立陶宛國王Mindaugas受洗皈依基督教後,在此建造了第一座木造教堂,並邀請一位主教來立陶宛。
2022年3-5月期間,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應過海段通車而進行月台牆身翻新工程[20][21]。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而上水站已於2022年4月中旬更換牆紙及換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此外,設計提案將托蒂斯廣場公園現有的停車區域遷至全新的地下設施中,為市民們打造更具活力的城市廣場和公園。 公共空間內將種植超過300棵新樹和建造超過4000平方公尺的景觀,此外,該作品也將沿其主軸線打造綠樹成蔭的大道和水上花園,以此自然地收集、過濾和淨化雨水。 對岸共和國的Užupis,意思即為河的對岸,在蘇聯統治期間這裡被嚴重忽略,也曾經是城市中較貧窮的地方,因而吸引不少藝術家、工匠在此地從事藝術創作。 聖安妮教堂的外觀展現了完美的對稱,以33種不同的磚塊材質所打造,牆面刻意作得較薄讓教堂呈現出輕盈的優雅感,外觀則漆成令人印象深刻的紅色,而教堂內則為巴洛克式風格。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立陶宛總統府(Presidential Palace, Vilnius)
後來在2008年,港鐵重新編排上水站出入口編號,現時上水站出入口經重新編排後共有5個。 A出口位於大廳北端;B、E出口則位於大廳南端;而C、D出口則連接地面及上水站1、2號月台[15][16]。 此站除服務上水新市鎮居民外,由於東鐵綫擁有過境交通服務,故有不少新界西的居民以及往返香港國際機場的國內外旅客都會先乘搭公車或小巴到達上水站,然後再轉乘東鐵綫前往內地,因此此站人流依然高企。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另外,此站亦成為專門攜帶平行進口貨品者(「水貨客」)熱門交收地點之一。 上水站(英語:Sheung Shu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石湖墟以南彩園邨以北,屬於港鐵東鐵綫的鐵路車站,也是北行分岔前及進入邊境禁區前的最後一個車站,車站於1930年5月16日啟用[2][3][4][5][6]。
市政廳為舊城區的中心,現為遊客服務中心所在地,前方有個腹地廣大的市政廳廣場,常作為各種文化活動使用。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而九廣鐵路於1970年代開展雙軌電氣化工程,同時重建沿線車站,上水站於1979年10月完成重建(高月台)工程;1983年6月1日上水車站完成電氣化工程。 上水站設有2個側式月台,而目前月台尚未裝設任何全高式月台門/閘門。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泊車轉乘計劃
最靠近黎明之門的聖泰麗莎教堂,早在1650年就已存在,最早還是木造教堂,後來經過多次毀壞與修復,最後才成為現今的巴洛克式羅馬天主教教堂,而教堂後方則與黎明之門相連接。 17世紀時,城門上建了最初的木造教堂,並將聖母肖像置於其中,在教堂經歷火災後,才在18世紀才改為磚造結構。 如今的教堂外觀則是在19世紀時,配合重建計畫所打造的古典主義外觀。 在中古世紀時,相當流行將聖人圖像置於城牆,用以祈求城市獲得保護並保佑來往的旅人,而黎明之門也不例外,將聖母像掛於城門之上以守護城市。 Kilowatt® 並不對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陳述、申述或保證。 Kilowatt® 不會就有關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隱含的)承擔任何責任。
黎明的名稱由來,有人說因為它是位於最東邊的城門,可以看到第一道黎明;也有人說是因為聖母瑪利亞也被稱為黎明之星,因此將這座城門稱為黎明之門。 黎明之門第一次被歷史中記載是在1514年,由於通過此門後可以通往Medininkai,因此當時被稱為Medininkai門,之後由於它尖聳的外觀,人們也開始稱呼他為Sharp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gate。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廣場停車場內的充電站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認為上水站往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費昂貴,乘客的做法無可厚非[註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1][10][11][12]。 此外,也有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以及香港郵政郵箱。 大廳非付費區亦設有「會員服務站」,供乘客享用港鐵友禮會的會員優惠[7]。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維爾紐斯主教座堂(Vilnius Cathedral)
這裡也是俯瞰維爾紐斯全景的最佳地點,美麗的紅色屋頂、教堂高塔及中古世紀的街道,不論是早晨或黃昏,美景都相當令人陶醉。 教堂在Mindaugas死後很快的又被改回原本的神殿,直到14世紀立陶宛正式進入基督教世界後,才蓋了第一座哥德式的教堂。 另外,維爾紐斯大學的圖書館也是相當知名,成立於1570年,收藏有5百萬份文件及古老的手抄稿文獻,其中的Franciszek Smuglewicz大廳,則為圖書館所保留的最古老建築部分。 立陶宛總統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原被稱作主教宮,到18世紀時被俄羅斯帝國併吞,經過重建後作為國王和貴族的住所,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被改建為總統府,目前都作為總統的官邸使用。 簽署之屋在2000年時,轉變成為博物館開放一般民眾參觀,並在2003年成為立陶宛國家博物館的分館,每年2月16日的獨立紀念日,都會在此舉辦活動慶祝。 皮利斯街有著許多具有特色的老房子,有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更有巴洛克式風格,如今這些建築多已改為精品店與紀念品店。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匯停車場
與粉嶺站南北兩端為付費區不同,大廳中央為付費區,並設有車站洗手間;而南北兩端皆為非付費區以及出入口,而大廳以及位於月台層的C、D出口均設有客務中心。 維爾紐斯最重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位於老城區的中心,教堂內有11座禮拜堂,並埋葬著許多立陶宛及波蘭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包括立陶宛的主保聖人Saint Casimir。 立陶宛國家愛樂協會是立陶宛的國家文化機構,負責舉辦各項跟音樂有關的活動,包含音樂會、音樂交流計畫等等。 位在維爾紐斯舊城區的總部,建築內有兩個大廳,主要都用作音樂會與其他會議使用。 2015年2月,港鐵宣佈上水站附例特檢隊引入三部隨身攝錄器,每部價值6,000至7,000元。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大廳
執法人員由同月9日起試用,遇衝突情況即時攝錄,相信增能起阻嚇作用,半年後檢討成效。 港鐵亦會加派約10名車站助理當值、擺放指示牌和架設臨時圍欄,確保乘客攜帶的大型行李,符合不超於23公斤的重量限制,若發現乘客攜帶大型行李,或會要求對方下車將行李「過磅」。 有走私手機的水貨客大表不滿,認為攝錄極端,遇有關情況必會加以理論。 有上水居民認為有關措施只令職員受罵,建議嚴格執行行李管制[35]。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中心停車場
車站新橋的構成隨著其從舊建築延伸至城區而不斷變化:與已有的新古典主義車站相接的部分呼應了原有建築傾斜屋頂的三角形山牆,並隨著橋梁拓展至南金寧凱區Pelosos街道,橋梁量體逐漸縮小,其形態也變化成為了更柔和的幾何形體。 此外,沿著橋梁長軸伸展的線型天窗和鐵路軌道上方的玻璃帷幕牆為其內部空間提供了自然光線和只穿大廳的直觀導向。 有關路線已於2007年11月起停辦,其原因由於大欖隧道直達較轉乘快數倍[17][18][19]。 黎明之門到市政廳廣場之間約500公尺的大街,是維爾紐斯高級飯店、餐廳與精品店的集中區,也是欣賞許多不同時期風格教堂與建築物的精華區。 建議以步行的方式,自由漫步於歷史感十足的老城區,充分感受立陶宛的文化風情。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其舊城區因為幾個世紀下來,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侵略與影響,使得舊城區擁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建築物保留下來,包含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義式建築。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綠色聯接,Zaha Hadid Architects 贏得「維爾紐斯火車站綜合體改造」競圖
運輸署於 2018 年 8 月 1 日起於寶石湖邨公眾停車場實施一個新的泊車轉乘計劃∆,提供優惠予轉乘鐵路的駕駛人士,以鼓勵他們泊車後轉乘鐵路,減少車輛駛進道路交通擠塞的地區。 寶石湖邨公眾停車場由房屋署管理及營運,現時可提供 155 個私家車泊車位供泊車轉乘。 2014年8月20日早上約9時50分,一隻啡黃色的中型唐狗突然闖入上水站南行路軌,當時有乘客發現後即通知車站職員。 有目擊者指出,車站職員曾暫停列車行駛,走入路軌嘗試驅趕唐狗,擾攘約6至7分鐘後,卻未能成功將唐狗帶離路軌,但車站職員卻重啟列車服務。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中心停車場有提供泊車優惠嗎?
維爾紐斯大學成立於1579年,是東歐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也是波羅的海三國最古老的大學,設有12個系所及約23,000名學生。 在2009年時,維爾紐斯被指定為當年度的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有一組藝術團體提出想法,在文學街裝飾上以金屬、木材、玻璃製作出的匾牌,每項作品都與文學家息息相關,成為了如今文學街的特色。 由市政廳主要大道往北走就會來到皮利斯街(Pilies gatvė),沿途更有許多不可錯過的景點,下方將會一一介紹。 這幅聖母肖像畫被稱為the Blessed Virgin Mary,為1630年以文藝復興風格所繪製,作者已不可考,外面覆以金銀所製成的保護框(riza),僅留下臉部及手部可直接看見。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1927年,教宗庇護十一世造訪教堂時,更將此畫作冠以Mother of Mercy的名號,表達出對聖母高度的崇敬。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泊車轉乘停車場
2008年2月,港鐵在上水站嚴格執行港鐵附例,禁止乘客在已付費區內外交收行李等物品,後來加建大幅落地透明圍板[33]。 為解決逃票問題,港鐵在車站加派職員在入閘機前監察;並於2009年3月1日起在上水站實施人流管制措施,於1號月台的第二至四卡位置設置圍欄以分隔上下車乘客,出閘的乘客須使用月台牆邊的通道出閘,預留剩餘位置予乘客候車,分隔人流[33]。 港鐵每日有約7名人員,在上水站內專門處理水貨客,例如行李檢查及人群管理等。 有職員指出,水貨客向他們惡言相向,被罵已經習以為常,亦有守規矩和禮貌道謝的水貨客。 職員見證每日運輸貨物總值動輒以百萬計的「裝卸區」,曾經目睹有人將一整部洗衣機當場拆件,然後分批運載過關。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現時運輸署轄下的 10 個政府多層公眾停車場約有私家車位 個及電單車位 650 個。
其中,屋頂綠化、景觀美化和植栽種植都將在夏日為車站降低溫度,並在冬天為其提供隔熱。 這些城市綠地為維爾紐斯創造了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自然棲息地、便利的交通連接和社區可以全年享受的空間,以此增強市民福祉和他們之間的互動。 全新的大廳橋寬46公尺、長150公尺,橫跨於鐵路軌道和站台之上。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此一空間位於鐵路上方10公尺,並且,橋梁屋頂結構的動線形體和巴士車站的退台景觀將採用於當地採購的層壓木材建造。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在維爾紐斯大部分的景點都是免費,基本上不會感到甚麼經濟壓力,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旅費。 下次到立陶宛旅遊時,可別錯過了維爾紐斯這精采的世界遺產城市唷。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維爾紐斯景點-格迪米納斯山丘
對於因使用、不當使用、不能使用或依據資訊而引致或所涉及的任何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的損失、毀壞或損害),Kilowatt® 概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義務或責任。 如果你也希望在旅遊時,能夠自由自在的漫步在城市巷弄間,又想細數了解各個景點所發生的人文歷史故事,歡迎你跟著我們的腳步一同啟程,優遊地探索世界。 對岸天使(Užupio angelas),2002年4月4日在對岸共和國中央廣場揭幕的天使雕像,象徵該區藝術自由的復興。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從格迪米納斯山丘上,還可以望見對面的三十字架,傳說是為了紀念14世紀時,方濟各會的修士在山丘上殉道的事件,也有一說是為了紀念城市因馬格德堡法律而獲得自治權。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廣場停車場常見問題
最後該唐狗跑到粉嶺站路軌,遭一列當時駛入月台的城際直通車直接輾斃。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為配合落馬洲支線所帶來的新增乘客流量,九廣鐵路公司於2003年初動工擴建該站,包括擴闊月台、增設12部入閘機、新增南面大廳及設立2個新出入口,面積將增加約40%,大廳及E、F出口於2006年1月28日啟用。 而在擴建工程完成後,九鐵又將原有上水站的舊大廳翻新,並增加商店空間[13][14]。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彩暉街露天停車場
全新的設計提案將拆除火車站附近近十年來隨意建設的臨時售貨亭和辦公室,並恢復近9000平方公尺的火車站內部結構的清晰,讓其與城市公交網路中的新公共交通總站銜接。 改造升級後的車站前斯托蒂斯廣場公園(Stoties Square park)將囊括讓人沉浸其中的景觀設計,同時,車站的室外圓形劇場和坡道將引導人們通向屋頂的公共露台。 簡單花個兩天在舊城區,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純粹用雙腿慢慢地感受這個城市的特別與美好,所有景點距離都在半小時內可到達。 位於維爾亞尼河岸的另一座著名教堂,也是維爾紐斯主要的東正教教堂之一。 隨著時代演進及城市擴張,在16世紀時改建成為鐘樓,而如今的樣貌則是在19世紀整修後所呈現。 旅客可以登上塔頂欣賞主教座堂的三位聖人雕像、老城區美景,以及塔內維爾紐斯最古老的鐘。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 上水廣場停車場附近的充電站
Pilies在立陶宛語中指的是城堡,而皮利斯街正是曾經通往維爾紐斯城堡的道路,在道路兩旁也衍伸出許多小街道,構築起繁華的維爾紐斯老城區。 維爾紐斯的市政廳最早出現的紀錄是在1503年,當時為哥德式建築,歷史上受到戰爭及火災而改建多次,如今的面貌為18世紀末期所改建成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並在1939年作了全面性的整修。 上水火車站停車場2025 聖三一教堂最早是木造的東正教教堂,後來漸漸地轉變為羅馬天主教式的修道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