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牆漏水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專家表示,只要買方在交屋5年內發現漏水、並在6個月內通知賣方,都能主張民法上「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的主張,向賣方提出修繕請求。 不過,當雙方協調好要開始進行漏水處理時,通常還有一件重要問題需要釐清,那就是到底是由誰來負擔維修款項呢? 依本條例規定,即便是經過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人的決議,也需要您的同意才可生效。 肆、結語
至於,王先生於發現漏水後(應先拍照存證,相片上顯示日期者為佳),相關協調經過,應保留證據(如協調日期地點及記錄、在場證人姓名等)。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協調不成,而準備採行法律程序者,應儘早寄發「存證信函」催告其限期修繕完畢,作為日後之證據。 其實不論是透天厝、公寓或是中古屋,住久了多少都會遇到漏水問題,或多或少也碰到類似問題,而在了解漏水相關訊息之後,還是有點搞不懂嗎?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樓下鄰居說他家漏水,要我負責出錢維修,合理嗎?--談公寓大廈抓漏與維修費用的分擔
除此之外,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萬一出現漏水情況,大該會花費多少錢去修繕,以下提供常見區域的防水價格一覽表。 在樓上洗完澡或打掃浴室時,牆面出現滲水的狀況,這就是因為牆面防水不良,而伴隨著漏水,浴室周邊外牆也會有壁癌產生。 此外,在實際情形中,經常有否認或不相信抓漏公司所做判斷的情況,所以訴訟過程中,別忘了鑑定程序也很重要,包含鑑定單位的選擇、鑑定項目等,建議可搭配專業律師的幫助,才能夠在過程中,找到最自己最有利的方向。 民國100年考取律師資格後,在臺灣、北京、上海、新加坡及香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主要處理公司組織架構、勞僱關係及仲裁程序,執業以來經手超過百間上市、未上市公司之相關爭議。
- 備註:民法第429條,租賃物之修繕,除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由出租人負擔。
- 故如果管線破裂係因自然老化或地震等不可歸責於任何一方之情形所造成,修繕責任及費用應按管線位置,由樓上、樓下或共同壁兩邊區分所有權人共同負擔。
- 王先生3樓房屋原係出租他人收租,因漏水問題遲遲未能修繕完畢,房客因而向王先生提前終止租約,王先生可向4樓屋主請求解約損失及嗣後未能順利出租之「租金損失」賠償?
- 住戶如果沒有特別約定,社區的屋頂屬於共用部分,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2],此時的維修費用應由社區的公基金[3]支出,或由住戶按持有共有部分的比例分擔費用,並由社區的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負責修繕。
-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2條提到,發生漏水的原因若可以歸咎某一住戶,那麼責任和費用就會交由該戶負責,共同管線也比照辦理。
由於現行公寓大廈多採傳統貫穿樓地板方式施作排水系統,也就是「我家天花板竟有你家糞水管」,因此當樓上的廁所漏水時,就得去樓下修理,造成鄰居之間關係緊張,甚至還可能狀告公堂。 為了改善這樣的惡性循環,內政部已修正《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備編條文,增訂公寓大廈得採同層排水系統,其排水管、橫支管及衛生設備在同層設置,不貫穿分戶樓板,希望三年後所有建商都能普及採用,改善房屋漏水、噪音問題等兩大擾鄰公害,也能使產權範圍明確。 倘若最後不幸訴諸法律官司,林義翔也建議盡量不要拖延時間,畢竟官司時程冗長,雙方還得付高昂的鑑定費用,且在雙方曠日廢時打公司的過程,房子的修繕通常都會被晾在一旁,等好不容易官司結案了,房子的損害程度也早已超過當初評估修繕時的費用,樓上鄰居又必須負擔巨額維修費用,雙方付出成本變更多,又變成怨鄰,最終得不償失。 不過在實務上,常出現民眾在訴訟前自行委請師傅檢測漏水的費用,但應負責之人(例如樓上房屋的所有權人)卻主張對方自行委請的師傅檢測漏水報告不可信,不願支付該筆檢測費用,因此陷入僵局紛爭。 因此李志正建議,若要進行事前抓漏,應先跟可能有責任之人溝通,確認對方也願意負擔此筆費用;如果對方不願意支付相關檢測費用或意願不明確,就得先審慎評估事前抓漏所需費用是否可以自行承擔,以免將來索賠無門。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鄰居發出惱人噪音、陽台抽菸飄煙味該怎麼辦?律師揭5大解決辦法,擊退惡鄰
經王先生長期一再請求協調修繕事宜,4樓屋主終於勉強同意提供住家供王先生僱工修繕,但附帶幾項王先生認為不合理之條件,王先生不能同意: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一、王先生很納悶:本件漏水「修繕責任及費用」,到底該由誰負擔? 二、如4樓屋主拒絕自行修繕,也堅持不讓王先進入4樓修繕,王先生該怎麼辦? 三、王先生3樓「房屋內裝潢嚴重損壞」(諸如:木製傢具及櫸木地板發霉、牆壁嚴重壁癌…等),王先生可請求賠償?
訴訟方面擅長處理家事及繼承案件,自107年獨立創設喆律法律事務所迄今,已辦理超過500件上述類型案件,成功協助當事人爭取法律上應有的權益及保障。 本文係依據當時有效之法律及相關實務見解做成,法律可能增刪修減,實務見解亦有可能改變或不再適用,且各案事實存有差異,故本文僅供參考,不得作為解釋之依據;如個人有法律問題,建議仍應依據各案具體事實,向專業律師諮詢。 如果無法順利解決,進到了訴訟階段的話,建議可以多多進行法律諮詢!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公寓外牆漏水責任歸誰?責任歸屬、求償修繕基本知識必須懂!
例如,某社區占地遼闊,分成A、B、C、D四個區塊,並各自有獨立的公用設施,因此該社區規約約定,各區塊的修繕費用由各區塊住戶負擔。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某日A社區的健身房玻璃破損,此時依照規約,可能就只由A社區的住戶負擔修繕費用,B、C、D的住戶無須負擔。 聯辦處會根據相關法例賦與的權力調查有關滲水個案有否違反法例的規定。
三、王先生希望請求之費用,包括:修繕費用、裝潢毀損之賠償、租金損失、精神上賠償及律師費用等,是否有理? (二)漏水原因,如可歸責於樓下住戶之住家管理使用之故意或過失所致,即由樓下住戶負擔修繕費用(法令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1項、第12條後段但書)。 找出漏水原因後,最重要的就是確認漏水起點是屬於共用還是專有,就可以進一步釐清修繕責任。 如果需要請專業師傅檢測,鄰居又不願意配合的話,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可依法對該戶罰款,或請法院強制執行。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漏水詳盡懶人包
假如是同層住戶的牆壁漏水,由共用牆壁的住戶一起負責;而上下樓地板漏水的話,則是由上下樓住戶負擔。 漏水原因百百種,像上面舉例的,可能是管線破裂、牆面裂縫、磁磚溝縫滲漏等,大部分會選擇對牆面進行局部補修。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但依照朋柏進行外牆拉皮的專業經驗,我們發現當牆面出現滲水、裂痕、磁磚剝落等問題,經檢測後多半是混凝土已經老化(混凝土中性化),只改修表面不夠,需要進行全面補強。 買屋前需多前往看房子幾次,特別是要雨天看屋,觀察屋內是否有漏水,牆壁是否滲漏,並且請屋主提出不漏水證明,並加載合約中。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本網站之圖片、文章等內容,屬著作權人擁有,任何人未經授權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予以利用、使用、轉載、散布、出版或傳播,違者依法追究責任。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樓上漏水怎麼辦?應該找誰處理?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專有部分」,係指所有權人住家內之私有面積,包括主建物、陽台、露台等。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係屬民法之特別法;實務上,認為其規定亦屬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規定中之「保護他人之法律」。 因此,「專有部分(4樓住家)」之修繕、管理、維護,依法應由各該區分所有權人為之,並負擔其費用;如維修不當,造成他人之損害,即應由其負擔賠償責任。 例如:樓上住戶裝潢修繕就防水層之施工有疏失、更改水電管路、長期就漏水問題視而不見置之不理,導致樓下漏水等(臺北地方法院87年度訴字第1255號、92年度簡上字第590號、92年度簡上字第253號民事判決參照)。 然被告未注意維護、修繕,致使王先生住家遭受損失,4樓屋主之不作為,顯已違反上開規定,且亦符合民法第184條第2項規定之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侵權行為。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漏水: 房屋漏水爭議(一)看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說了什麼?
外牆漏水責任歸屬 因此,王先生請求4樓屋主就其所受損害負損害賠償責任,即有理由(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訴字第443號民事判決參照)。 公寓大廈隨著時間逐漸老舊,管線如未進行維護及維修,難免會發生漏水情形,惟在查明漏水原因後,應負修繕責任之人應儘速進行修復,避免造成他人財產的進一步損失,而為進行修繕,如需要其他住戶配合進入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分時,該住戶亦應將心比心,配合完成修繕工作。 此外,在進行修繕前後,均應照相存證,以作為證據,避免日後發生爭議時,因現場狀況已變更,造成責任歸屬無法釐清之狀況。 【問題】 王先生的房屋在3樓,因浴室漏水,經水電師傅勘查後發現,起因是樓上(4樓)馬桶水管漏水所致。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外牆漏水責任歸屬STEP 2 : 釐清修繕責任
因此樓下漏水不一定是樓上的問題,弄清楚是哪條水管破裂,才能知道誰該對漏水負責,推薦請專業的抓漏師傅、工程公司進行鑑定,會更有可信度。 王先生依前揭民法第213條、第215條、第216條等規定,得請求所受損害之賠償,包括:修繕費用及裝潢毀損之賠償,然而請求「價額」多少才合理? 可請水電行、裝潢公司、防水工程公司開立修繕之「估價單」,以供法院參考。 但是當事人如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法院亦可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得審酌一切情況,依所得之心證定其數額。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但不論是什麼原因導致樓下出現漏水問題,在雙方共同攜手解決之後,後續的樓上漏水維修工作也非常重要,畢竟沒人會一直想花錢進行賠償或修繕。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的房屋漏水由樓上還是樓下負責?
從成像儀的屏幕上望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會顯示為紅色;但綠色至藍色則溫度愈低。 很可惜的,這只是理想的解決步驟,實務上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討論,像是樓上漏水找不到人、樓上住戶不想處理等等,這些情況該如何處理? 如果牆面、樓面的漏水問題不是自然造成,而可歸咎於上下、左右的某一戶鄰居,例如:裝潢、排水孔堵塞不清理,那就由造成問題的住戶單獨負責。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問題油理賠遭冒領中油要求退還
一、先確認漏水點 公寓大廈若有漏水問題,應儘速委請抓漏公司人員協助尋找、確認漏水點及原因,以便後續釐清修繕費用分擔的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法界人士提醒,不管是自家漏水或鄰居漏水,千萬別拖延,趕快解決。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法界人士進一步指出,不管是確認漏水點或修繕、賠償金額,都可以先協商後訴訟的方式解決,以免損害擴大,之後賠償越來越多。 首先必須先確認漏水管線是屬於集合住宅內哪部分的管線:是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共用部分或約定共用部分[2],才能夠進一步釐清誰應該負責出錢抓漏或維修[3]。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鄰居把公共區域當鞋櫃!他無奈「通知管理員卻沒改善」,過來人曝超絕解決方法
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6條第2款規定,管委會之職務包含對共有及共用部分之維護、修繕。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2025 另修繕費用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後段規定,除可歸責於某區分所有權人或某住戶之事由所致,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另有規定者外,修繕費用應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有權人按其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 如果漏水位置是在共用部分或約定共用部分,像是健身房、樓梯間、大廳等提供給所有集合住宅住戶一同使用的公共區域,而且漏水不是因為特定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的行為所造成的,而出於管路自然老化脆裂或天災等原因導致破損,那麼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必須負責處理。 此時維修或抓漏費用就是由集合住宅的公共基金支出[4],如果沒有管理費或公共基金,則這筆費用就要由各個區分所有權人按照共有法律關係所擁有的應有部分比例,計算後進行分擔[5]。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公寓大廈公共區域毀損,是管委會還是住戶要負責修理?費用如何分擔?該負責的人不處理怎麼辦?
住戶如果沒有特別約定,社區的屋頂屬於共用部分,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2],此時的維修費用應由社區的公基金[3]支出,或由住戶按持有共有部分的比例分擔費用,並由社區的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負責修繕。 公寓大廈漏水修繕責任歸屬 如依此見解,王先生主張其因4樓住戶之侵權行為(拒不修繕漏水問題所致損失),他為主張權利之必要,而前後總共支出律師費用12萬元,此部分費用亦應由4樓住戶負責,應有理由。 漏水管線不一定是鄰近家戶的水管,也可能是整棟公寓大樓的共用管線破損。 假設大樓屋頂漏水問題,導致樓上漏水管委會需代表社區處理,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 不論是透天厝、公寓大樓或是中古屋,住久了多少都會遇到房屋漏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