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主動要求對《基本法》規範香港公職人員宣誓的第104條釋法,決議公職人員必須「真誠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無效宣誓者不得重新安排宣誓。 特區高等法院11月15日據此裁定「港獨派」新科立法會議員游蕙禎、梁頌恆被撤銷資格。 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則說:「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權時,無可避免會引起對香港法制的討論與批評。《國安法》是相對較新訂立的法例,公會希望《國安法》條文尚有不明確之處,將來可由香港法庭釐清。
- 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則說:「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權時,無可避免會引起對香港法制的討論與批評。《國安法》是相對較新訂立的法例,公會希望《國安法》條文尚有不明確之處,將來可由香港法庭釐清。
- 特區高等法院11月15日據此裁定「港獨派」新科立法會議員游蕙禎、梁頌恆被撤銷資格。
- 亦有已離職第一代主播間中參與財經資訊台資訊節目主持,如容婉華及莊安宜。
該台成立後,香港各電視台紛紛效法,成立自己的新聞台,包括now寬頻電視的now新聞台及無綫電視的無綫新聞台。 香港有線新聞有限公司(英語:i-CABLE News Limited)是香港一家電視新聞機構,2006年在香港有線電視重組集團架構時成立[1],播映和製作新聞報道、財經及其他資訊節目。 她接獲傳媒詢問則就事件回應「唔得閒,唔好意思(沒空,不好意思)」,並立刻封鎖社交網站留言功能。 死者胞妹曾指自己聯絡廖慧儀告知噩耗,但沒得到回覆。 據悉,廖慧儀稱身體不適而向無綫電視告假,缺席當日舉行的《再見2020》節目記者會[28],原定12月5日在《歡樂滿東華》節目裏的空中瑜珈表演環節遭取消之外,連帶另一位肇事者孔德賢也被網民謾罵和指責[29]。 李家超宣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香港國安法》後,建制派政治團體以至於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和駐港國安公署大多表態支持,而昔日泛民主派政黨的評論則遍尋不獲。
黎慧怡記者: 電視劇(無綫電視)
黎寬怡(Kitty Lai Kuan I,1994年11月1號—)係香港女藝人,第29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學員,畢業後加入無綫電視,外號「貓仔」。 佢喺2018年開始做《東張西望》其中一位外景主持,當中喺2019年1月訪問張衛健嗰陣忽然眼濕濕而俾觀眾談論[1]。 2009年7月,莊安宜、王巧、關善茹、王靜茵、王春媚、王沛然、曾美華、張曉雯、游安怡及劉紫鳳十位主播為其著作《有線主播點線面》於香港書展舉行簽名會。 2020年8月10日,馮德雄轉任顧問,其職位由主播謝燕娜接任,陳興昌及李臻擔任新聞總監[14]。 同年9月21日,前無綫新聞副經理許方輝加入有線新聞和體育[15],與謝燕娜共同出任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經理[15]。 黎慧怡記者2025 香港女星廖慧儀曾參加過2020年港姐選拔,最後卻落選,但因為被起底許多黑歷史,被封為「狂野空姐」。
除國際組記者外,所有記者均主要在香港採訪及旁述新聞,但在發生重要事件或進行專題報道時,前往外地採訪,而財經記者亦會在交易日同時兼任財經資訊台的股市節目之主持人。 如在常規新聞時段內出現突發情況或記者會需直播,為免影響香港開電視隨後的節目安排,會在原結束時間中斷聯播,並顯示「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留意本台稍後新聞報道」或「『新聞時段』已經播映完畢,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留意本台新聞報道」。 同日八小時後,廖慧儀使用 Instagram 私信功能回覆 Sam 胞妹,首句並非慰問 Sam 家人,而是問:「公開遺言係 Sam 嘅意願?」Sam 胞妹回覆:「that’s what you care」。 廖慧儀回答:「因為呢篇嘢,佢一早打好咗,11 月嘅時候,佢正(剩)係比(畀)咗我一位好朋友,我好朋友11月收到,佢無提起無比(畀)我睇過,呢幾個月辛苦你,好好照顧自己同屋企。」[30]。 而 Sam 胞妹就向傳媒直指其態度冷淡,家人對此覺得心淡[31]。
黎慧怡記者: 黎智英案緣何觸發「人大釋法」?
不過,湯家驊同時提出長遠應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處理海外尤其是英國律師赴港執業的「歷史問題」。 黎慧怡記者2025 這是否代表最終要完全阻止外國律師在香港案件中出庭? 李家超在宣佈釋法當天被媒體記者追問此點時,並未怪罪於律政司,稱「已作出最大努力」。 12月4日,香港舉行多項中國「國家憲法日」活動,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致辭時並未提及釋法案,香港媒體繼而指出,自終院判決至今,司長未發一言。 不過,親北京政治人物尤其是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均向香港媒體記者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預計將只會在下次常規會議上處理釋法提請,預計在12月下旬。
中國組記者輪流派駐北京及廣州記者站;有線中國組從2007年開始,新聞播出時省略駐站(地方名)記者,統稱為中國組記者在(地方名)報道;而記者站的工作人員也會被派到其他省份採訪。 而大灣區財經組記者則會輪流長駐廣州記者站和前往廣東省內的城市及澳門採訪,但會在有需要時回港採訪。 除了高清報道本地及國際新聞外,各節新聞內容一般還包括財經、體育及天氣消息等。
黎慧怡記者: NONO「沒有印象」撇性騷! 爆料女模再發聲:句句屬實,歡迎提告
黎恩灝對BBC中文評論說,譚耀宗提出的假設「明顯不符」這三項條件,「且不相稱」。 黎慧怡記者 他相信這是建制派的「期望管理」操作,讓公眾和法律界覺得人大釋法「總比『送中審理』來得溫和」。 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家關聯公司在「勾結」案與「煽動刊物」案中不認罪,原定於12月1日在高等法院原訟法庭開審。
黎慧怡記者: 採訪經歷
就在開庭前三天,終審法院在11月28日駁回律政司的上訴許可申請,即維持批准黎智英聘用歐文。 特首李家超當晚宣佈向北京提交報告,提請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釋法。 黎慧怡記者 2022年10月19日,特區高等法院批准黎智英根據《法律執業者條例》下的「專案認許」方式僱用歐文御用大律師為其出庭辯護,法庭裁決認定,歐文參與此案將能帶來正面、積極的貢獻。 (中央社記者張若瑤台北29日電)香港資深時評家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1年多前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遠走台灣,「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 李怡錄製中央社Podcast「空中小客廳」,提及身為媒體人曾面對的抉擇與始終不變的堅持。 李怡慧(1981年10月4日—),台灣體育主播,現任FOX體育台記者及製作人,2005年進入緯來體育台,曾擔任SBL超級籃球聯賽場邊記者,也和徐裴翊一起主持過中華職棒第十九年度頒獎典禮。
黎慧怡記者: 有線電視主播及記者列表
換言之,法院是基於法庭審判「技術理由」裁定律政司一方敗訴。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基本法》專家陳弘毅教授在媒體撰文時,也嘗試解釋了這一點。 香港特首李家超針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聘請英國律師在其「勾結外國勢力」案件中出庭辯護一事,提請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就《香港國安法》釋法,使釋法制度在香港的爭議再次浮起。
黎慧怡記者: 電視節目的變遷
香港有線電視於1993年10月31日啟播,當時只有有線新聞台一條新聞頻道,播放各類型新聞資訊節目;後來逐漸增設多條自製新聞資訊頻道。 有線新聞現時是香港第二大的電視新聞網絡,提供三條收費新聞資訊頻道給予有線電視播映。 此外,部份節目亦會於HOY TV、HOY資訊台播映。 特區立法會內唯一一位自稱屬非建制派的議員狄志遠對港府提請釋法表示遺憾,他稱李家超政府的做法讓公眾感覺「輸打贏要」,不利加強市民對《香港國安法》信心。 香港高院12月4日開庭處理黎智英案時,辯護律師團隊提到,歐文御用大律師因參與另案在香港逗留的工作簽證延期申請遭扣起。
黎慧怡記者: 台灣通膨推力為何?服務類CPI漲勢趨緩了嗎?解析一次看
唐英傑於2022年1月於獄中自行致函法院通知放棄上訴,多家媒體報道稱,其原因為無法信任法援署委派的律師。 在李家超提出釋法後,香港《星島日報》的一篇報道引起了黎恩灝的注意。 這篇報道引述消息稱,中國中央政府正在研究將《香港國安法》的「指定法官」制度延伸至律師與大律師,即被控以《香港國安法》相關罪行的被告人只能從「指定律師」名單中選任辯護人。 黎慧怡記者 終院法官認為這是原審時沒曾提出的論點,因此駁回上訴許可申請。
黎慧怡記者: 電視劇
此後,國安警察8月10日第一次搜查壹傳媒集團總部暨香港《蘋果日報》社,並拘捕黎智英。 2個女兒各自旅居美國與加拿大,在香港發生反送中運動後,她們十分擔心李怡的安全,催促父親離開香港,「只要不坐牢,我覺得自己都可以寫」。 直到施行國安法,李怡才不得不離開他生長的故鄉,「一旦人身安全有問題,就只能夠連根拔起」。
黎慧怡記者: 翡翠台/無綫新聞台/無綫財經 體育 資訊台新聞部員工
在英格蘭式普通法制度下,刑事案件被告人程序上先要聘用事務律師(solicitor)——即俗稱律師——再經他們聘用大律師(barrister)出庭辯護。 在此之前,12港人偷渡案涉案青年李宇軒被控《香港國安法》下「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罪案件中,家屬曾質疑李宇軒的代表律師並非由家屬委任,而是「官派律師」,不過這些代表律師否認相關指控。 李宇軒於2021年8月認罪,因其案件與黎智英案有關,迄今仍處於收押等待判刑的狀態。
黎慧怡記者: 視頻, 香港主權移交25年:末代總督彭定康說 「中共完全違背了自己的諾言」
黎恩灝指出,過去數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問題作出的直接決定,無論是釋法還是其他決定,都不會只處理單一議題。 2021年北京所謂的「完善選舉制度」決定便是一例。 因此,這次釋法結果會否擴及於所有外籍律師都不能參與,也是「很不確定」的事情。 這個詞語源自中國大陸,在一些維權人士案件中被提及,例如2015年「709事件」後失蹤的人權律師王全璋,於失蹤多時後證實被起訴「顛覆國家政權罪」,官方稱王全璋已自行委任代表律師,家屬方質疑該人為「官派律師」,而這位律師最終在2018年12月開審時聲稱遭王全璋當庭解聘。 這一裁決遭特區律政司與香港大律師公會反對,律政司提出上訴,在向高等法院申請終審上訴許可不果後,律政司直接向終審法院申請上訴許可。
學者們認為,這次釋法預期將帶來的首要影響的是被告人選擇辯護律師的權利,繼而影響到被告人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 黎慧怡記者2025 因應這次釋法提請,特區高等法院已同意推遲開審黎智英案,但釋法何時有結果可謂未知之數。 黎慧怡記者2025 全國人大常委會下一次常規會議預計將在12月底舉行。 「明知道是國民黨情治機關給的,做為新聞工作者,收到可以怎麼辦?」李怡掙扎一番,還是決定將信件曝光,「江南(劉宜良)是我的好朋友,我真的不想等到這樣的信」。 「我辦的雜誌都是以報導事實為主。」但中國與香港的政治現實,卻不允許李怡這樣做,「左派的報刊有3條規矩,第一是站在黨的立場,第二是在這立場上寫觀點,第三是寫作的方法」。 黎慧怡記者2025 受限的程度越來越大,讓李怡覺得,若希望忠於自己,做獨立媒體,就只能改變。
洪怡惠(1976年11月24日—),是臺灣的新聞主播,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曾任職中視新聞主播。 現時25歲的貓仔覺得從事演藝行業不會影響其本來的生活,「只要是朋友就會夾時間出來見面。」入行也無阻她拍拖,「與圈外男友拍拖3年,感情很穩定,大家會抽取時間見面。」她又大讚男友是很好的聆聽者。 香港現在所面對的巨獸,是有錢有勢、財大氣粗的共產黨,它不僅是向香港伸手,也向世界伸手,「中國的特色是一闊臉就變 ,還有不見棺材不流淚」。 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故事很多,李怡以「雞蛋扔在高牆上,每一顆都有自己的靈魂」,勉勵香港年輕人不要小看自己。 李怡一開始沒有方向,「年紀大了,需要朋友,台灣有很多老朋友可以聯絡。」在李怡眼中,台灣已經建立非常穩定的民主制度,「這是靠好幾代人付出生命所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