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路線是307線的輔助線,提供由大埔汀太路、太和、大埔中心、新興花園及廣福往來西灣河、太古城、鰂魚涌、北角、炮台山及天后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於2008年5月13日起投入服務,袛在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由307線抽車行走本路線。 與主線307一樣,由九、城兩巴梅花間竹地負責,並由城巴負責本路線的頭班車,及由九巴負責本路線的尾班車。 未有本路線以前,荃灣市中心、荃灣南往返港島的日間過海隧道巴士服務,計有全日服務的930及930X線,及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服務的930A線,惟它們於港島區只分別以灣仔及銅鑼灣作總站,往來港島東一帶需要在上環、中環或灣仔轉車,費時失事。
企業廣場第五期MegaBox於2007年6月1日起正式揭幕,是觀塘區最大型購物商場,總面積達110萬平方呎。 商場由「尚流地帶」(G/F – 2/F)、「家居創意」(3/F – 5/F)、「消閒生活」(6/F – 9/F)及「娛樂滋味」(10F – 18/F)組成,共241間享負盛名的各式店舖,由時尚服飾、家居精品, 以至美容護膚、書藉,一應俱全。 商場地下更更開設「飛行體驗」旗艦店,並屬全球首次1店內設置兩部飛行模擬器,是消閒娛樂的好去處。 太古城中心是港島區最大的購物中心,商場總面積約111萬平方呎(約10.3萬平方米)。 太古城中心樓高六層,座落港鐵太古站上蓋,匯聚逾170家優質商戶、特色食肆、獨特的文化生活概念戲院及全新面貌及設備提升的室內溜冰場,提供超過800個地庫泊車位。
太古城中心巴士: 太古城總站
本路線開辦之時,由於東區海底隧道港島出口的地理環境限制,無法直接駛入鰂魚涌,加上地鐵東隧支線於東隧通車同一時間投入服務,為避免與鐵路直接競爭,本路線在港島東區的行車路線,在離開東隧後需先途經西灣河,然後繞經鰂魚涌祐民街及太古城中心,再返回筲箕灣道東行往柴灣,導致由鰂魚涌至北角民康街一段無法乘搭東隧的巴士線,只能乘搭地鐵往來東九龍。 因此在東區區議會要求下,同時為配合耀東及興東邨入伙,及方便往來鰂魚涌一帶商業區上下班的東九龍居民,於1996年7月8日起來回程改經耀東、興東、鰂魚涌(太古坊一帶)及北角東部。 過海隧道巴士682線是香港一條由新巴獨營的日間過海巴士路線,來往馬鞍山(烏溪沙站)及柴灣(東),途經沙田區錦英苑、馬鞍山市中心、耀安邨、亞公角及石門,取道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及東區海底隧道特快往返港島東區鰂魚涌、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及小西灣。 為突顯此路線繞經小西灣,往柴灣方向的巴士電牌會顯示「小西灣」,而非「柴灣」。 本路線在未改為循環運作前,近尾班車的運作方式,有異於其他過海隧道巴士線,每日最後一轉時段,兩邊總站只有三部巴士行走,變成有巴士需要「私牌」過海回廠。
- 約於1987年,太古城道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總站改為由太豐路進入、太古城道離開,月台及車坑則沒有改變。
- 九龍灣/啟業開經:宏照道、常悅道、#宏冠道、#臨樂街、#九龍灣公共運輸交匯處、#常悅道、#宏光道、#啟福道、常怡道、天橋、牛頭角道、雅麗道、觀塘道、鯉魚門道、藍田站巴士總站、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南安里、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南安里、筲箕灣道、柴灣道、小西灣道、富怡道及小西灣道。
- 同年7月,運輸署回覆稱原則上同意,但需就建議興建上蓋的位置、設計、體積及廣告牌數目等資料作考慮,然後經現有程序,例如民政事務總署會諮詢建議興建上蓋附近商戶及地區人士意見後,路政署會考慮擬建上蓋對其他道路工程的影響等因素後再作研究;新巴當時表示暫時不會考慮在此站安裝上蓋。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與香港電車攜手合作提供特別轉乘優惠〉[新聞稿],2017年6月26日。
- 2017年8月6日:原有與2A、77及99線往耀東邨之次程$1.0轉乘優惠提升至免費,並新增與722線之免費轉乘優惠。
- 1976年5月,市政局轄下的博物館委員會決定將羅屋修復為民俗館,並在毗鄰興建展覽廳及中式花園。
因應九廣鐵路電氣化,此路線自1982年起客量不斷攀升,於是兩巴均於1984年派出12米巴士行走以應付需求,而九巴派出的用車更設兩道下車門,於疏導下車乘客方面功效卓著。 當中九巴派出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及丹尼士巨龍12米(3N),中巴則主要派出丹尼士禿鷹 12米(D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 12米(ML)行走此路線。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城巴16條過海隧巴路線在過海後新增分段收費的試驗計劃〉[新聞稿],2017年3月22日。
太古城中心巴士: 收費資料
巴士台 HK Bus Channel,〈「30/12 九巴有關行走「低排區」路線指定歐四或以上標準派車內部通告。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 110, 606 耀興道新增巴士站〉[乘客通告],2022年11月14日。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10 (短程特別班) 永久取消短程特別班次〉[乘客通告],2022年6月。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改道及改站配合高鐵香港段工程〉[新聞稿],2010年12月31日。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36B, 42A, 46, 60X, 63X, 68X, 69X, 81, 95, 110及296D線更改總站位置〉[新聞稿],2009年12月14日。
直至2013年5月中旬,運輸署收到新巴提交的上蓋方案,隨即諮詢相關政府部門。 地政總署確認擬建上蓋位置坐落於太古城中心私人地段,署方派員與巴士公司代表到現場實地視察,證實太古城中心對開公共道路的行人路狹窄,基於安全考慮不適合設立上蓋,並要求新巴聯絡太古地產作出跟進。 至於城巴機場快線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太古城中心、東隅酒店、康山花園」(Cityplaza, East Hotel, Kornhill Gardens)。 〈交諮委會同意兩巴開辦五條隧巴新綫 其中三條行走東區海底隧道〉,《華僑日報》,1988年3月29日。 此外,亦有網民投訴司機駕駛態度惡劣,包括行車速度過快或過慢,在不恰當位置上落客等,而投訴本路線的服務於各大討論區或報章上可謂屢見不鮮。
太古城中心巴士: 路線轉型,變身特快
直至2009年,因應利蘭奧林比安10.4米年事已高,城巴把剛剛騰出的一批丹尼士巨龍12米派給本線,有效提高載客量,是本線首次以12米巴士作為主力。 太古城中心巴士2025 事隔3年,於2013年1月11日起,再換入2輛同類型車款(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雙層空調巴士,進一步提升本線水平,並節省東區海底隧道額外車軸收費(現時每程為$25)。 值得一提,本路線是曾是唯一一條分別以東九龍及港島東為兩邊總站,取道東區海底隧道往來的全日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直至2017年4月18日九巴獨營過海路線613(現時往返安泰(西)至筲箕灣)投入服務,才結束這一個局面。
太古城中心巴士: 太古城中心 (太古城道)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巴士服務重組——過海隧道路線第110號筲箕灣-尖沙咀東(麼地道) 太古城中心巴士2025 (循環線)〉[交通通告],2013年12月19日。 太古城中心巴士2025 九巴於九十年代中開辦「過海穿梭快線」100,以及1997年再增設聯營繁忙時間路線105A皆為循環線,兩者早已停辦。 在此路線進行重組後,新巴H1線擴展服務範圍及沿用循環模式,現已取消有關模式並加設九龍端總站。
太古城中心巴士: 班次
乘客亦可使用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或雲閃付「乘車碼」、具有感應式支付功能的JCB卡(只適用於九巴班次)、VISA、Mastercard及銀聯卡,以及Apple Pay、Google Pay及Samsung Pay流動支付平台繳付車資。 九巴班次的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九巴路線/聯營路線九巴班次之轉乘優惠;城巴/新巴班次的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 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2002年10月28日:運輸署正式批准本線提供平日全日服務,往大埔方向改經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及大老山隧道,令來回程途經地區一致,同時避免與72X、271線重疊。 1996年2月1日:增設星期一至五傍晚及星期六中午回程服務,途經金鐘(東)巴士總站、夏愨道、分域碼頭街、港灣道、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
太古城中心巴士: 巴士路線數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巴第33X號線(數碼港 – 西灣河(太康街))加強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通告],2021年5月13日。 路线2从太古城中心到石篱邨石祥楼大概路程19.6公里,全程约需62分钟,途经17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港岛线→过海隧巴936路。 路线3从太古城中心到石篱邨石祥楼大概路程21.22公里,全程约需66分钟,途经19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城巴a12路高峰→过海隧巴936路。
太古城中心巴士: 收費
羅屋於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時部分建築物遭炮火毀壞,但隨市鎮的發展,各村落便相繼消失,羅屋部分地方曾租予村外人經營小工場,直到1967年羅氏後人才全部遷離羅屋。 羅屋成為柴灣一帶僅存的古村屋,香港政府於1972年決定保留全幢羅屋。 1976年5月,市政局轄下的博物館委員會決定將羅屋修復為民俗館,並在毗鄰興建展覽廳及中式花園。
太古城中心巴士: 途經
踏入2000年代,客量越見低迷,班次及派車數目有所減少,然而,兩巴派車並無退步。 九巴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行走,是本線首批低地台巴士,九龍灣車廠(K)廠方特別為這批巴士在機械上調校,使之更能應付陡峭的道路。 至年代中期,換入配備Duple Metsec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0.6米雙門巴士。 城巴則在2003年「沙士」期間起,每逢周日及公眾假期派出猛獅NL262單層巴士行走,以減低營運開支。 606A及606X線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而606線平日上午繁忙時間亦不設服務。 1996年7月8日,在東區區議會要求下,本線改經耀東邨、興東邨、鰂魚涌及北角。
太古城中心巴士: 築地銀だこ Gindaco 太古城香港首間分店宣佈結業
从太古城中心到石篱邨石祥楼大概路程16.73公里,全程约需57分钟,途经9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港岛线→九巴336路。 如使用八達通,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由 2022 年 9 月 19 日起,本特別班次改於干諾道中機利文街作循環點,並於星期六加停海富中心站,請各位留意。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606, 太古城中心巴士 606A, 613 巴士站暫時遷移〉[乘客通告],2022年4月。 2007年1月10日:下午一時許,一輛往美孚方向的城巴富豪奧林比安(398/FX2556)行駛期間,一名女乘客及巴士車長先後遭一名兇徒以鬚刨形電槍襲擊,幸電槍疑電力不足,兩人傷勢不重。 2015年3月10日:一輛往筲箕灣方向的城巴Enviro500(8154/PH8099)在北角英皇道近新光戲院對開,撞傷一名正在橫過馬路的10歲男童。
太古城中心巴士: 太古城中心
12歲以下小童優惠額折半計算;受惠於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乘客則第二程車費為以上第二程優惠車費(如為長者或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則折半)與$2.0中的較低者,故或有部份轉乘組合變相沒有轉乘優惠。 九龍巴士、新世界第一巴士、城巴、龍運巴士及陽光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陽光巴士員工及家屬只適用於九龍巴士提供的班次),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持有「九巴月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每日可享最多10程任何九龍巴士路線(包括本路線,合資格車程只適用於九龍巴士提供的班次);而B1線則可每日可享最多2程(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 307C線改組為907C線,按原有路線至大埔公眾泳池後直接前往海寶花園,不經太和,並增設兩班由金鐘站開出的下午繁忙時間回程服務。
運作方式是九巴及城巴梅花間竹地開出,由於九巴和城巴派車廠分別設於大埔、柴灣及屯門,導致部分巴士需要「私牌」過海出廠及回廠。 太古城中心巴士 2005年6月11日:往大埔方向改經告士打道,不再經夏愨道、分域碼頭街及港灣道,配合告士打道天橋重建工程。 蘇豪東 位於西灣河大型私人屋苑鯉景灣地下的地舖,總面積約十三萬平方呎,均享有優美之海景或翠綠園景。
太古城中心巴士: 香港免費穿梭巴士路線列表
1999年3月29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除繁忙時間外全日繞經太古城,並提升為全空調服務(初期仍派出非空調巴士都城嘉慕威曼都城行走),取代20線的服務。 此外,有不少乘客選乘此路線來往彩雲邨及九龍灣商貿區,雖然有專線小巴作競爭,但此路線比小巴快捷,為此路線增添不少額外客源。 太古城中心巴士2025 太古城中心巴士 加上港鐵的服務質素不穩以及經常加價的關係,故此,本線仍能吸納不欲轉車及喜歡「搭平車」的乘客,有存在的價值。
太古城中心巴士: 海底隧道轉乘優惠
307線是唯一一條全日提供大埔至港島的巴士線,雖然班次並不是非常密,但本線的主要客源覆蓋大(多集中於大埔中心、大埔墟、富亨邨、富善邨、廣福邨,大部份地區並不接近大埔墟站),在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前,乘搭港鐵來往港島需要多重轉車,加上東鐵綫長期爆滿的問題亦相當嚴重,不及一程直達的巴士方便,因此本線客量持續高企。 可是由於途經全段二號幹線,早上及下午繁忙時間均非常塞車,由大埔廣福邨來往灣仔北車程達90分鐘或以上,導致繁忙時間客量不及週六、假日等時段。 往機場方向之乘客於第一程與第二程之間享用「九巴路線之間的轉乘優惠」後,緊接轉乘的第三程龍運巴士A線仍可享用此轉乘優惠,折扣額為$6.0或第二程九巴路線扣除優惠後車費,以較低者為準;若第二程九巴路線是免費轉車(包括使用九巴月票乘搭免費車程)或前兩程皆為曾享用轉乘優惠的九巴路線,則不會享有此轉乘優惠。 過海巴士路線613,由九巴獨營,來往安泰(西)及筲箕灣,途經九龍安達邨、秀茂坪、藍田(碧雲道)及油塘,以及港島東區北角東部、鰂魚涌及西灣河,取道東區海底隧道往返港九。 過海巴士路線102,由九巴及城巴聯營,來往筲箕灣及美孚,途經港島愛秩序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英皇道)及天后,以及九龍油麻地、旺角(彌敦道)、深水埗(長沙灣道)及長沙灣,取道海底隧道往返港九。
太古城中心巴士: 機場快綫穿梭巴士
商場不受特定主題規限,讓顧客彷如走入一本立體雜誌,不受時間束縛,時刻緊貼最新的娛樂飲食和市場資訊,是一家大小的新消費蒲點。 為迎接巴士迷組織「巴士迷世界」於2012年慶祝創會20周年,該部獨一無二的巴士曾經於2011年12月30日披上由該會及「80M巴士專門店」贊助的「巴士迷世界」創會20周年及紀念懷舊熱狗的全車身廣告,並在2012年1月1日在該會舉辦的「復古色巴士遊車河」中首度亮相。 及至Enviro400量產版(ATSE2-51)於2012年底起陸續出牌,由2013年1月陸續引入多輛作掛牌車。 乘搭早上特別班次往上環(永和街)方向,由嘉亨灣至分域街站登車的乘客,若需繼續前往德忌利士街或之後往嘉亨灣方向的巴士站,需於中保集團大廈站重新繳付車資。
直至2015年起九巴大量改派Enviro500 MMC 12米(ATENU)作為此路線主力,同年5月更加入斯堪尼亞K280UD樣辦車(ASUD1,已撤離)行走此路線。 往後用車一直以Enviro500 MMC(ATENU)為主,直至2018年,隨著荔枝角車廠帶有城市脈搏塗裝的富豪B9TL(AVBWU)陸續出牌,九巴重新引入此車型作為此路線主力掛牌車款之一。 在2001年時,部分九巴的富豪奧林比安特別貼上宣傳電影《102斑點狗》的全車身廣告,特點是車尾的宣傳句子「我係第 隻?」,留空部份由路線牌的數字補回。 但由於車務調動關係,當該批車行走其他路線時曾出現不正確的語句,如「我係第6隻?」(行走6號線時)。
有見太古城人口持續增長,中巴及九巴呈交運輸署的《八六至八八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提議開辦110線,來往太古城及尖沙咀東;惟當局正實行「整體過海隧道運輸服務政策」,凍結過海巴士路線的數目。 1987年太古城中心第二期啟用後,太古地產隨即計劃拆卸第一期商場大部份樓面,重建為商業大廈,巴士總站則改建為商場。 由於居民反對搬遷巴士總站到太豐路現時太古城郵政局出面的小花園,計劃因而擱置。 最終太古城巴士總站於1993年5月23日永久封閉,所有路線改為設站於太古城中心外現時的士站位置,110線亦在當天遷往西灣河碼頭,從此不再有常規路線以太古城為總站,太古城中心第一期東翼亦於1994年拆卸。 606X小西灣(藍灣半島)開經:小西灣道、富怡道、小西灣道、柴灣道、環翠道、柴灣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南安里、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牛頭角道、天橋、常怡道、宏照道、常悅道、宏冠道及臨樂街。 307P線是首條主要服務港島東區,而新界總站位於沙田區以北的繁忙時間專利過海巴士路線(第2條為678線)。
太古城中心巴士: 行車路線
720提供愛秩序灣、筲箕灣、西灣河及太古城特快往返灣仔北、金鐘及中環的服務,雖然沿途有港鐵服務,但因路線需求龐大,加上收費較港鐵便宜及快捷,此路線客量一直高企,繁忙時段經常頂閘。 2014年11月24日:輔助線682C投入服務,以取代香港居民巴士NR89線,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由沙田第一城開出4班往北角(港運城),黃昏由北角碼頭開出兩班往沙田第一城,途經鰂魚涌、太古及西灣河;同時682B線班次增加至2班。 除以尖沙咀為終點之短程班次外,其餘往尖沙咀方向於「海底隧道收費廣場」站或之前登車之乘客,若需繼續往港島方向紅隧收費廣場或以後之巴士站,須於「香港科學館」站重新繳付車資[註 3],但鮮見有車長切實執行此規定。 由934、934A及935轉乘968,以及城巴930、952、962、967及969系列之免費轉乘優惠只適用於港島區轉車,於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車只可享有上表之減$5.0轉乘優惠。
太古城中心巴士: 太古城中心 (英皇道)
而本路線更是少數曾經採用九巴單層丹尼士長矛(AN)空調巴士作主力的過海隧道路線,直至2004年九巴才改派10.6米富豪超級奧林比安低地台巴士(ASV)行走,至於新巴則間中亦會派出單層巴士行走。 另外,總站自遷往九龍站直至改為循環線期間,初時由於新巴巴士未及更新電子地點牌,故仍然顯示為「佐敦(匯翔道)」,只不過新巴只在車頭玻璃窗掛上膠牌顯示「九龍站」。 過海巴士路線110,由九巴及新巴聯營,循環來往筲箕灣及尖沙咀(星期六晚間及假日早上及晚間只提供由筲箕灣單向往尖沙咀東(麼地道)的服務),途經港島東區耀東邨、興東邨、太古城、北角,然後經海底隧道前往九龍佐敦及尖沙咀,在區內依次途經佐敦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及漆咸道南後,取道紅隧折返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