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呈報事件除手術外,尚包括孕婦分娩過程中死亡或嚴重受傷,以及足月嬰兒出生後七天內出現非預期死亡或嚴重受傷等。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私院近年入住率高,使用私院服務病人增加,有機會導致私院超出負荷,令醫療事故增加。 物理治療師:這病人是我和廖醫生一同照顧,當時他剛剛做完一個大手術,他的心肺功能測試結果,發現比起同年紀、同性別健康人士低兩至三成。 之後他還要做化療,需知道化療會使心肺功能再轉差,所以在他接受化療前,我提議他做一系列的心肺功能運動,在健身室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心率去跑步或踏單車;以及建議他做下肢鍛鍊,做多一點撐腿的動作。
- 當病人進入癌症治療的階段,我們會將運動的目標由強化機能轉變為保持機能。
- 他解釋,免疫療法是透過加強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或透過外來給予病人的免疫能力,來對付不斷複製的失控癌細胞。
- 上述全都是輔助原因,直至現在我們還未找到運動與腫瘤的直接相關因素,不過不同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運動會帶來正面影響。
- 李聰明以自己臨床經驗表示,台灣經驗常會出現過度診斷,將心臟瓣膜小問題,診斷為嚴重的狹心症,延誤正確治療時機。
- 对医生们来说,一周以内的发热,绝大多数不需要紧张,按照经验性治疗即可以处理,但是持续10天高热而且病人状态变差,就需要引起极大重视。
- 該署接獲呈報後已到醫院了解,暫無發現醫院在人手及設備方面違反守則,正審閱醫院呈交的詳細調查報告及補充資料,如發現死因涉及醫院違規,會作相應跟進。
主持:很多人患癌後,就會開始處於休息狀態,連運動也會放棄。 廖敬賢醫生 我想問一下專科醫生的意見,在腫瘤問題上,運動是否擔當一個重要角色? 醫生: 我看到運動在腫瘤問題上擔當很重要的角色,因為運動是患者能夠全權控制的事情。 我看到有做運動的病人,除了身體狀態有改善外,就連接受治療的能力也有改善,體力恢復時間比較快。 在我的個案中,有做運動的患者對人生的睇法都會比較正面。 衞生署於二○一○年至去年,每年接獲私院呈報嚴重醫療事件由四宗至七宗不等,死亡人數一至兩名。
廖敬賢醫生: 內科
主持:為何中、高程度的運動對這三種癌症有明顯影響? 醫生﹕ 雖然這些研究的因果關係不是絕對,不過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結果反映是傾向於運動降低了患腫瘤的風險。 當中的原因是平時有做運動的人士,他們的體重會有所控制,而肥胖是一個影響健康的因素,控制體重是降低患癌風險的一個重要元素。 醫生﹕這些研究主要是對比我們平時做運動的程度,分別為高、中、低程度運動。 經觀察一段長時間後,高及中程度的日常運動人士,他們患癌比率比只做低程度運動人士為低,包括腸癌、乳癌及食道癌。 因此做運動不止對身體狀況有正面影響,還可以有機會減低患癌風險。
是次復發的地方比較接近腹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腹部進行放射治療,不過因為呼吸的關係,腹部的郁動比較頻密,唯有嘗試放一些物品在他的口中,夾實鼻子,在忍氣的10-20秒裡面進行放射治療,之後才可以換氣。 因為年紀太大,初時我真的怕他忍不住這20秒,但我真的猜不到,他忍氣能力非常好,這完全是與一直堅持做運動有關。 在治療尾聲,病人已經完成所有癌症治療,踏入康復階段,我們可能會根據病人的工作需要設計運動強度。 年輕的病人需要繼續上班,我們會視乎他當時的狀態,嘗試進取一點,考慮將運動轉為中、高強度,例如到田徑場跑步。 就如主持人在節目開初說,康復後是揭開生活的另一章節。 对病人做了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抗体检查,显示都是阴性,血培养也没有预警。
廖敬賢醫生: 患者隱瞞病情令孩子更易憂慮「彩虹會」幫助癌症患者與子女打通溝通橋樑
醫生:我接觸過很多病人,他們忽略了運動及飲食的重要性。 部分病人在治療癌症期間,了解到很多癌症的治療資訊,只是想著腫瘤能否切除、癌症指數會否有變化等,而看不到其他重點。 治療癌症的目標,當然是有效地控制腫瘤或消滅它,惟身體機能恢復亦是對治療效果及日後的生活質素有很大的影響。 故此並不是單一腫瘤的問題,而是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
- 之前对李士全做过多种病原抗体检测,结果是阴性,三次血培养也没有预警,但是,抗体检测很容易出现假阴性,而血培养的阳性率也没有那么高。
- 衞生署在七月及九月,接獲四宗私院呈報嚴重醫療事件,三宗集中九月發生,全部病人在手術期間或之後四十八小時內死亡。
- 據了解,該名四十九歲男病人患肝癌,家屬對事件非常憤怒,曾到養和要求院方賠償。
- 隨著更多的治療選擇出現,令更多病人能得到治療,也有更多人能與病共存。
- 突然面對惡疾,兩夫婦感到前路茫茫,但知道要積極面對才有希望。
- 对李士全使用了阿奇霉素后,第二天他的体温下降了,原来一直在39度以上,这时降到38度多一点。
- 在兩年後,他的胰臟癌不幸復發,我們唯有選用放射治療,不過他已經70多歲,我們憂慮他承受不了。
該署接獲呈報後已到醫院了解,暫無發現醫院在人手及設備方面違反守則,正審閱醫院呈交的詳細調查報告及補充資料,如發現死因涉及醫院違規,會作相應跟進。 醫生﹕ 運動能帶來好處的個案實在太多,我與物理治療師利姑娘曾經合作治療過一位70多歲胰臟癌的病人。 我先交時間給利姑娘說化療期間的運動情況,之後我再分享後續吧。 要保持身體健康,除要注意飲食外,運動亦是重要的一環。
廖敬賢醫生: 健康網》看診10大NG事項一次看 醫:別再敲診間門了!
除了觀察運動反應外,我們還可以用心跳去判斷運動強度。 使用運動最大心率方程式去計算,即是220減去你的歲數,再將得出來的數值乘以60-70%,這個數值就是中程度運動的目標心跳。 他表示,就任豐中校長,很大的因素是因大里高中同仁及家長會的支持,因為在大里高中的付出,讓他有自信,覺得自己應該做得到。 祝賀敏樂走馬上任豐原高中校長,豐中文教促進會等紛紛致贈紀念品,學生也廚花給新任校長。 廖敏樂表示,正職學校多事之秋,原本取消就職感恩茶會,因為事情很多,但同仁說這攸關學校,應該要辦,後來他就轉念,學校有校長、家裡有大人,「碰到事情就處理面對,該辦的就要辦」。 之前对李士全做过多种病原抗体检测,结果是阴性,三次血培养也没有预警,但是,抗体检测很容易出现假阴性,而血培养的阳性率也没有那么高。
像上文中的患者,我们后来又给他进行了CT复查,发现他在肺部的病灶一直是有进展的,片影比来刚入院时大多了。 廖敬賢醫生 当然,在找到病因后,肺炎的情况我们肯定会控制得了。 对李士全使用了阿奇霉素后,第二天他的体温下降了,原来一直在39度以上,这时降到38度多一点。 此时病人的一个新发情况引起了王明轩的注意,住院4天后,李士全开始出现咳嗽的症状,带有少量铁锈色的痰。 病人此时已住院4天,加上在家里已经发烧6天,算起来已经持续高热10天时间,他的精神状态正越来越差。
廖敬賢醫生: 使用對付PD-1的Pembrolizumab,對百分之五十HNPCC腸癌患者有效。
主持:我最初以為是次主題是在未患癌症之前要注意有運動習慣,但現在反而是探討在患癌期間都要運動,這對癌症病人提供一個很重要的生活方向。 大腸癌現時是本港的頭號癌症,如能及早檢測,在瘜肉良性時割除,有助避免發展至癌症。 廖敬賢醫生 如不幸確診大腸癌,醫生將會按照期數、腫瘤生長位置等因素決定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隨著更多的治療選擇出現,令更多病人能得到治療,也有更多人能與病共存。 「傳統治療癌症是以腫瘤源頭來決定治療方向,之後的標靶藥物是針對性地對付某些基因突變腫瘤。而免疫療法是透過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自行殺死腫瘤。」廖醫生說。
廖敬賢醫生: 運動康復分三個階段
做運動可以使患者的注意力專注於體能,而不是在面對癌症的負面情緒中,從而得回對身體的「自主權」。 醫生:運動導致好情緒,再導致減低患乳癌風險,這並沒有一個清晰數據顯示有直接關係。 不過我見我的病人會因為做運動而變得開朗、有正面的想法,不過會否有直接關係,則很難斷定。 物理治療師:根據廖醫生所說,我們可以通過運動的反應去判斷運動的強度。 當做運動時,除了覺得熱及微量出汗之外,雖然呼吸開始急促,但還可以跟附近的人說話,這就是中強度運動。 上述全都是輔助原因,直至現在我們還未找到運動與腫瘤的直接相關因素,不過不同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運動會帶來正面影響。
廖敬賢醫生: 健康網》每週步行2.5小時 罹心臟病風險降30%
主持: 如果我很悠閒在跑步機上,還可以和朋友不斷聊天;或者在公園裡,即使一直步行,還可以和朋友高談闊論,這就代表低強度運動。 今天上午,李聰明內科診所開幕,包括台南市長黃偉哲、市議長郭信良、立委陳亭妃與多位市議員、李的昔日同學、好友都到場獻上祝福,冠蓋雲集。 廖敏樂說,其在大里高中校長任內,大里高中從社區高中慢慢被看到,學生入學成績不斷提升,大家對大里高中評價不錯,因此覺得有機會接任豐中校長,勇於接受這種歷練,希望這幾年內,能帶領豐原高中,再創新猷。
廖敬賢醫生: 運動強度越高越好
癌症病人的運動治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癌症前期復康、治療期復康及存活期復康。 前期復康是第一階段的「運動復康」,所指是由確診至開始癌症療程之間的時段。 而癌症治療完結後的階段,我們稱為「存活期復康」。 過剛才我已提及,運動可控制體重,對某一種荷爾蒙有正面影響,從而減低細胞病變的機會。
廖敬賢醫生: 診所地址
56岁的李士全进入诊室时,王明轩医生看到他连走路都有点晃,像暴晒过后蔫了的植物叶子,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差。 廖敬賢醫生2025 入院時,她面龐凹陷,面如土灰,體重只得三十四公斤,卻要頂着一個被腫瘤佔據的碩大腹部,當時沒有人認為她可以活下來。
廖敬賢醫生: 腫瘤佔據整個腹腔
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因素亦非常重要,病人和家人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後,就能正面地面對疾病。 廖敬賢醫生表示,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必需攝取足夠營養,尤其是蛋白質,例如可吃雞蛋、肉類(去皮),有需要可以見營養師。 第一類是能夠接受手術,部分更有根治的可能性,但需要頻密地覆診;另一類則是無法根治,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地方,只可以用藥盡快縮細腫瘤或者減慢病情惡化的速度。 廖敬賢醫生 目前第四期腸癌病人,五年內生存的比率大概5%,而接受切除手術後,首兩年最大機會復發,如果五年內都無復發,可算是痊癒。 在治療結直腸癌方面,李家驊醫生表示,現時切除手術仍是根治腸癌的最有效方法,而電療和化療則屬於輔助治療。 廖敬賢醫生2025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往做切除直腸手術一定要剖腹,現在可以以微創方法代替。
廖敬賢醫生: 臨床腫瘤科
在過去五年的臨牀研究中,發現上述藥物對黑色素瘤、肺癌、腎癌和膀胱癌都有相當不俗的治療效果。 並正研究藥物在治療其他癌症的可行性,包括治療頭頸癌、大腸癌、胃癌、淋巴癌和肝癌。 他解釋,免疫療法是透過加強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或透過外來給予病人的免疫能力,來對付不斷複製的失控癌細胞。 免疫療法有多種,目前香港醫學界主要使用其中一種稱為「檢查點抑制劑」(check point 廖敬賢醫生2025 inhibitors)的治療方法,即脫去癌細胞的偽裝外衣,讓免疫系統認出敵人、提升免疫力作出攻擊。 另有其他免疫療法針對病人的失控癌細胞,目前仍在研究,治療效果有待更多研究證實才能確定。
例如當發現大便出血時,病人會以為自己只是生痔瘡而未有理會,因為不論內痔還是外痔,都會出現便血的情況,或因此延誤治療,所以不少病人確診腸癌時已屆中晚期。 根據統計,超過五成的大腸癌,都是屬於第三及第四期。 廖敬賢醫生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前副院長李聰明,臨床看診超過30年,天天與三高病症為伍。
廖敬賢醫生: 廖敬賢醫生 DR Liu King Yin, Rico
高中讀台南一中的李聰明,2003年決定回家鄉台南服務,他先到永康奇美醫院當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後來安南醫院成立,再轉到安南醫院服務、擔任心血管中心副院長。 接触了带菌鸟及其污染的分泌、排泄物等最容易感染,也可经由呼吸飞沫、小颗粒气溶胶和污染物而人传人。 本病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不一定产生永久免疫力,复发常见,因此也没有很有效的疫苗。 潜伏期一般为7-15天,短者3天,最长可达45天。 NGS可以对送检标本的DNA、RNA等基因做相应检查,快速地分析出是否存在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但它不是医院的常规检查项目,得把血液样本送到基因公司做检测,要自费数千元。
廖敬賢醫生: 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腫瘤
再者,長期運動人士的免疫力會較好,減低發炎的可能性。 心肌梗塞令人聞之色變,台灣10大死因排行榜中,心血管疾病占第2名,急性心肌梗塞症狀對患者來說更有九死一生的威脅。 李聰明以自己臨床經驗表示,台灣經驗常會出現過度診斷,將心臟瓣膜小問題,診斷為嚴重的狹心症,延誤正確治療時機。 嚴正聲明 本會近日收到不少查詢,指有關「香港癌症協會」、「仁德药惠商城」、「 仁药德惠商城」的機構,為他們提供癌症講座、代購醫療藥物或收取費用作「驗血診斷癌症」的身體檢查。
廖敬賢醫生: 健康網》野蓮料理大公開! 農委會:炒前「這樣做」能去草腥味
有針對癌症病人與健康人士的運動情況做了很多研究,有運動習慣的人士出現癌症的風險是比較低,而患上癌症的病人,其復發率亦會相對較低。 衞生署在七月及九月,接獲四宗私院呈報嚴重醫療事件,三宗集中九月發生,全部病人在手術期間或之後四十八小時內死亡。 據了解,其中一宗涉及私院龍頭的養和醫院,一名內地男子接受切除肝癌手術後流血不止死亡。
李士全的爱人看到丈夫病成这样,很焦虑,她不断地跟医生们说,自己晚上急得老是哭。 再度抽血检查,李士全的报告结果显示:白细胞变化不大,降钙素原下降了,但C-反蛋白却升高了。 这说明病人的炎症没有好转,抗生素的使用没有用对路。
廖敬賢醫生: Best Internal Medicine near 廖敬賢醫生
當病人進入癌症治療的階段,我們會將運動的目標由強化機能轉變為保持機能。 病人治療後可能會很累、手腳麻痺、肌力不夠,期望透過運動可保持到一定的基本生活活動。 這時候,我們會轉為保守一點,將運動強度轉為輕度,例如簡單拉橡筋帶的肌力鍛鍊,又或是在公園急步行走、踏健身單車等心肺功能運動。 運動治療可以處理癌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譬如化療、電療會令肌肉減少,亦會令心肺功能下降,這就是我們說的癌因性怠倦(cancer-related fatigue)。 病人會越來越累,生活功能亦會隨之下降,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體質會慢慢變差,生活質素持續下降。
廖敬賢醫生: 嚴重事故大爆發 私院四病人死
有研究發現,保持高及中程度的日常運動人士,他們患癌比率比只做低程度運動人士為低,包括腸癌、乳癌及食道癌。 八月初由於腸塞,江太太接受第二次手術,再取出約兩隻手掌大的腫瘤,但術後出現併發症─腸漏,需要在肚臍下開一個排便造口,之後情況轉差,只能靠吊注營養液和進食粥水,原本重四十六公斤的江太太,跌至三十四公斤。 其餘三宗個案中,一宗涉及心導管程序,一名七十三歲男病人手術期間心臟停頓,經搶救後不治。
而常用的抗体检测,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也比较高,这例患者就是抗体阴性。 到了这天中午NGS结果出来,一直困扰医生们的问题终于搞清楚——原来是鹦鹉热衣原体感染。 对医生们来说,一周以内的发热,绝大多数不需要紧张,按照经验性治疗即可以处理,但是持续10天高热而且病人状态变差,就需要引起极大重视。 「太太在去年年初發現腹部有硬塊,從家鄉到了廣州的醫院求診,醫生為她照腸鏡,發現患腸癌,在肛門對上五十五厘米位置,大約三分二個腹腔都是腫瘤……」江先生說。 廖敬賢醫生2025 若果做運動時,開始大汗淋漓,連說話也有困難時,這就屬高強度運動。
廖敬賢醫生: 大腸癌 有早知有得醫!
医生们做出这种推荐通常会非常谨慎,一是费用比较高,二是基因测序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探查出来,很有可能花了钱也没有测到什么结果。 但王明轩和同事觉得,现在李士全发热原因不明,前期治疗效果不好,还是非常有必要做一次基因检测。 衣原体的检测比较特殊,对其培养需要专门的技术,耗时可能长达1周以上,因此临床上是不可能培养到的,这也是医生们做了多次血培养都是阴性结果的原因。
中強度的運動就是會令運動者出汗、心跳加快以及身體覺得溫暖,這已代表是中程度的運動了。 最後,多運動的人士其腸道會有改善,大便停留在腸壁的時間縮短,能減低大腸癌的風險;而膽汁的組成成分會有改變,整體來說可減少對腸壁細胞的影響。 李聰明經歷的臨床病例和心導管手術不勝枚舉,被他看過心臟的病人有數萬人、逾2萬名患者定期看診,病患遍及全台與離島。 李聰明指出,心臟內科門診,太過或不及都會造成病人困擾,例如到門診求診的病患,很多都是在疾病初期或醫師經驗不足、未能早期診斷;但也不乏過度診斷,造成病人惶恐不安。